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什麼動物?

2020-12-08 騰訊網

《博物典匯》:狼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狽前二足短,後二足長;狼無狽不立,狽無狼不行。

古代的人們,只有少數人能夠啟蒙,學習漢字,這也使得人們對於學習的機會更加珍惜,對於所能夠習得的知識鑽研的更加深刻。當時的人們,隨便問一個讀書人常用的詞語,他們都能夠解釋出來,甚至有人能夠說得頭頭是道。現在的情形不是這樣了,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還記得前幾年十分流行的寫字節目嗎?不僅是為了展示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為了呼籲人們重視我們的漢字,重視日常的書寫。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的人們在離開校園以後很少會堅持手寫,大部分人都選擇使用鍵盤敲擊,這裡面有便捷的原因,也有方便傳播、推廣的緣故。總之,種種原因導致了現在的人們對漢字越來越陌生,更不要說懂得詞語背後的含義了。

教育資源逐漸地覆蓋到所有的人群,大部分人們都能夠接觸到漢字,並且掌握漢字。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習慣用成語表達的習慣。有很多方便的成語經常被人們使用,其中,就包括「狼狽為奸」這一個詞。這個詞經常用來表示不好的人結伴而行,一起做壞事。

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看,狼和狽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動物,他們經常一起行事,互相幫助和配合,也因為彼此非常的默契,在做壞事的時候,他們往往能夠做得很成功。因為在人們看來,這種對人們的生活沒有益處的動物,便屬於壞的動物。兩個壞的動物組合在一起,可能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不好的結果,它們就被人們認為是奸邪的。

其實,如果忽略人們的主觀判斷,單純從狼和狽的角度出發,它們兩者之間的感情和互助十分的令人們羨慕。畢竟,可能分開時各自並不怎麼厲害,但是合在一起就能夠擁有極大的威力,甚至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威脅。可以說,這樣的組合,如果它們的行為能夠有益於人們的話,絕對被人們稱讚。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什麼動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詞語的使用突然間變得廣泛和日常起來,並且其中的貶義成分有所下降,更多的是表示一種調侃。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雖然說現在的野外幾乎已經見不到狼了,但它還是存在的。

無論是在電視節目中,還是在動物園,亦或者是書本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鮮明的、真實的狼的形象。古今中外,關於狼的傳說和故事也數不勝數。因為它確實是真實存在且廣泛分布的動物,人們對它沒有什麼好奇心。那麼,「狼狽為奸」中的「狽」又是什麼動物?

對這個有過疑問的人,肯定會第一時間在網絡上查詢。但是現在明確的動物種類中並沒有狽這一項,從古代的著作和史實中查找,也不能得出明確記載。沒有視頻和照片的留存,關於狽的具體模樣我們也不得而知。

不過在一些歷史記載中,曾經用三言兩語簡單介紹過這種動物。通常來說,狽並不會單獨出現,往往和狼結伴而行。而狽不會自己行走,它趴在狼的背部,緊緊地彼此相連。也正是因為這樣模糊的記載,讓人們對狽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現在,學術界對於狽的認知有了兩種廣泛認可的猜測。

一種便是,狼和狽確實是不一樣的兩種動物。因為狽的前肢較短,但頭腦十分的靈活,善於智慧,它經常被狼馱著進行捕獵。這個時候,狼迅猛的身體和狽機敏的大腦組合起來,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捕食大量的獵物。

而另一種猜測也有些依據,人們認為狽也是狼,只不過出生的時候身體有一些問題,較為虛弱,身形不會正常長大。因為狼是一種有情有義的動物,不會拋棄自己的夥伴,便會帶著自己較為虛弱的兄弟一起生活,這便造成了「狼狽為奸」的現象。

結語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沒有什麼具體的依據,均是人們的猜測。畢竟關於狽的記載確實十分少,人們只有盡力對這個成語做出合理的解釋。究竟是否存在「狽」,還需要挖掘出更多的史料來進行研究。其實我們日常所使用到的成語中,有很多這樣的詞彙。希望人們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多一些好奇心,多一些疑問,這樣才能更了解我們的漢字。

相關焦點

  •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知道,狽是一種什麼動物?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大家都知道,請問狽是一種什麼動物?近日有網友提問,曾聽一名老兵說當年在新疆見到過狽,它要騎在頭狼身上,前腿短後腿長,是狼群的「軍師」,不善奔跑……大家知道和見過嗎?曾有故事說:兩名士兵在荒野遇到群狼,打光子彈後被狼圍困在樹上。無法上樹的狼圍到了下半夜,一隻大狼跑來,後背上扒著一隻狽,圍著樹轉了幾圈,這隻狽衝著頭狼嚎叫幾聲。
  • 人們總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啥動物
    如今,隨著人們對山林的大肆開採,原生的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虎、狼等各種野生動物的數量驟減,但是在一些原始森林以及還未被開發的地區,依然存在著狼群的蹤跡,比如在我國的東北、內蒙、新疆一帶,還會發現群居性的狼群。
  • 人們常講的「狼狽為奸」,狼都很熟悉,「狽」究竟是啥?
    說完了狼,那麼我們再來說說狽。很顯然,狽其實和狼一樣,都屬於犬科動物。有關狽的歷史記載有很多,比如在《酉陽雜俎》中說:「或言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絶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通過上述記載可以看出,狽的前腿非常的短,甚至無法自己走路,所以要趴在狼的身上。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後短,負之而行,故曰之狼狽。」
  • 成語「狼狽為奸」,狼大家都認識,那麼狽是個啥玩意兒?存在嗎?
    狼狽為奸說實話,狼作為一種先天嗜殺的動物代表著力量,受很多人所崇拜,尤其是在我國古代很多少數民族都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比如曾經稱霸草原的突厥,烏孫等等。然而,在我國歷史上卻還有一個關於狼的成語卻代表著貶義,實際上這個成語我們大家都聽過叫做「狼狽為奸」。
  • 古人總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啥動物?卻鮮有人知
    因為狼是兇猛的食肉動物,且具有群居性,所以古代一些好戰、勇猛的部落,特別是遊牧民族特別欣賞狼的血性和狼群的團聚力,就會把狼作為部落的圖騰,比如高車、烏孫等突厥部落,就將狼當成民族的信仰,對「狼圖騰」極其崇拜。而要說起關於狼的成語,一定少不了一個「狼狽為奸」。
  • 「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原型嗎?
    在這個成語中有兩種動物狼和狽,其中,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食肉動物,但是狽我們就非常的陌生了,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也沒有一種叫「狽」的動物。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我們來看一下自然界中有沒有符合「狽」形象的一種動物。什麼是狽?
  • 狼狽為奸裡的狽到底是什麼「動物」?網友說狽曾在山西被現場目擊
    很多朋友小時候肯定都學習過「狼狽為奸」這個成語,說的是狼和狽兩種動物經常勾結在一起去幹壞事,但由於狽沒有行走能力,所以一般都是趴在狼的背上。狽聰明狡猾,狼行動敏捷,它倆組合起來幹壞事來,可謂「所向披靡」。儘管這個成語故事很是深入人心,但我相信很多朋友是不是都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狽」到底是什麼動物?我們為何從沒有見過狽嗎?
  • 「狼狽為奸」,真有狽這一動物嗎?
    狼狽為奸,相信大家熊榮陰險狡詐的小團體時候會脫口而出的一個成語,但我們很清楚狼是一種什麼動物,如果不知道直接參考一般中華田園犬也能看個八九不離十!但狽是一種什麼動物,估計只能去古籍中參考了!狽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前腿特別短小,因此要和狼合作在狼背上快速奔走!但狽的智商極高,非常狡猾,狼群中有了狽作為軍師,想要與狼群對抗,即使是高明的獵人也束手無策!
  • 狼狽為奸中的「狽」,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它真的存在嗎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狼狽為奸,意思就是兩個壞傢伙互相勾結幹壞事,意思雖然簡單,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狽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在成語中,狽是一種前腿短小的動物,只有趴在狼的背上才可以行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正面捕捉到狽的影像,只有一些民間傳說才有描述有關狽的出現,這不由不讓人懷疑,狽這種動物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在現實當中的。實際上,有人曾作出這樣一個猜測,在成語典故中狽是軍師一樣的存在,離開了狼什麼也不是,因為它的前腿短小,沒辦法自己行走。
  • 狼狽為奸!狼我們都知道,但狽是啥玩意兒,它真的存在嗎?
    在傳統文化當中,總有一些在現實中不存在的動物,比如十二生肖中的龍,再比如「狼狽為奸「中的狽。狼我們都知道,它是一種兇猛的野生動物,但是同樣是反犬旁的狽,是不是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物種呢?既然能夠作為成語流傳至今,狽究竟有什麼來頭?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 成語「狼狽為奸」中的狽,指的是什麼生物?看完漲見識!
    即便是了解了我國眾多成語,但人們對於狼狽為奸這一成語還有許多疑惑的地方,比如說狼狽為奸中的狽指的到底是什麼生物?看完漲知識。我國最早有關於狽的記載出現在《酉陽雜俎·廣動植》中,儘管有記載,但卻沒有人見過狽到底是什麼生物,有人認為狽可能是灌狽。但更多人認為狽應該是一種動物,為狼的近親。由於它的前腿特別短,所以走路時要爬在狼的身上。
  • 尋找真相:傳說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莫非真是瘸腿的狼?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狼狽逃竄」等這些詞在我們中國都是耳熟能詳的詞彙了,但這詞語中說的狼和狽又是什麼呢?它們是什麼動物?狼狼和狽這倆個詞當中,其中狼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它是和狗差不多的動物,那狽又是什麼動物呢?我們見過嗎?
  • 狼與狽:「狽」出生就有缺陷,連路都不會走,卻是整個狼群的軍師
    何為狼狽為奸?指的是壞人相互勾結做壞事,可今天我們不講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來談談「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何物。在傳說故事中狽是狼與狐狸雜交,1000對中才可能生出一隻狽,而狽生下來就背負著整個狼群的命運。狽生來就有缺陷,正常的狼是前腳長,而狽是後腳長,這也導致了狽天生不能自己獨立行走,必須讓健壯的狼背著走。
  • 農村傳說中的狽,真實的存在過嗎?狽比狼還要厲害嗎?看完明白
    提起狽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狼,畢竟沒人見過狽,但都見過兇狠的狼。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無數和狽相關的傳說,最常聽到的就是:狽是混進狼群的動物,長著白色毛,能直立行走,月圓夜會偷偷跑到人們家裡偷小孩。類似的傳說有很多,大都和狼有關,狼狽為奸、狼狽不堪都是用來形容狼和狽關係的詞語。
  • 經常聽說「豺狼」「狼狽」,西安動物園看到了豺和狼,狽在哪裡?
    經常聽說「打豺狼」「狼狽為奸」等詞語,狼、豺、狽都真的存在嗎?對狼、豺、狽最早的認知: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狼的故事,知道了狼的存在。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見到了豺和狼,卻沒看到狽狼: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能很方便地看到狼,這隻狼顏色是灰色,也符合人們常說的「大灰狼」的顏色。
  • 「狼狽為奸」啥意思?為什麼有一隻狽的狼群特別兇殘
    古有狼狽為奸一說,自古以來,人們與狼群就一直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廣闊的鄉村、草原、山區,還有大量的狼群生活,之後伴隨著人口的大量增長,經濟的快速發展,狼群的生存空間被大規模壓縮,目前只有在高原以及內蒙草原區域有少量野生狼群生存,而它們與人類的競爭也就此停止。
  • 狼狽逃竄中的狽是啥動物?這兩種動物極像,但真實的狽不是它們
    「狼狽為奸」、「狼狽不堪」、「十分狼狽」、「狼狽逃竄」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詞語,這些詞語中說了兩種動物就是狼和狽,狼是我們都熟悉的動物,和狗差不多大,也是狗的近親,那麼「狽」是哪種動物呢?實際上,「狽」是哪種動物到現在都沒確定,我們或許可以說「狽」是傳說中的動物,因為這種動物基本上只在傳說中出現過,誰也沒有真正見到過是哪種獨特的動物。
  • 大自然裡存在狽這種動物嗎?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國哪些省份?
    所以一些古代文獻有記載的動物,到現在我們卻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比如彪、狽這兩種動物,在如今的大自然裡面,我們不知道它代表著那種動物,甚至都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存在過。今天我就來跟大家探討探討一下,「狼狽為奸」裡面的狽指的是什麼動物。要想知道狽是什麼動物,首先就要從它的記載開始入手。
  • 狼狽的「狽」究竟是什麼動物,能指揮狼群,自然界真的存在嗎
    「狽」作為一種動物,最早記載於西漢時期的《神異經》,相傳是奇人東方朔所著。文中說,「狽無前足,一雲前足短不能自行,附狼背而行,如水母之有蝦也。」意思是,狽沒有前腿,也有人說它前腿很短,只能趴在狼身上一起行動。為什麼狼願意和狽搭檔呢?《本草集解》中說,「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它擅長發現食物,或者獵物。
  • 都說豺狼虎豹,排在最前的豺到底是種什麼動物?
    我們在漢語詞語中常把「豺」和「狼」放到一起說,比如豺狼當道、豺狼成性、豺狼野心、狠如豺狼等,豺狼虎豹這個詞語還把「豺」放到了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