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尋天夢,神五飛天驚世人

2020-09-05 數碼工會

前序

在中國人完成飛天夢之前,世界上有能力把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前蘇聯(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美國依然是全球第一!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飛上太空,成為世界上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1962年2月20日美國進行了首次載人軌道飛行,繞地球3圈,飛行4小時55分鐘後返回地面。

前蘇聯幾乎把所有的太空競賽第一都拿完了:第一顆衛星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飛行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性第一次太空行走


加加林


高手只在決戰中見真招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宣布登月成功,唯一一次超越前蘇聯提前登月,就直接導致了前蘇聯宣布計劃失敗,並取消了登月計劃!在以後的日子裡,前蘇聯(俄羅斯)再沒登上月球。


美國第一次登月

萬戶飛天

在不少人認知裡,航天第一人肯定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其實另有其人,他就是中國人。

萬戶原名陶廣義,浙江人,後被朱元璋賜名「成道」。前期喜好鑽研煉丹,一次煉丹事故後,轉為試製火器。元末,朱元璋下婺州時,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獻火神器技藝。在歷次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賞「萬戶」。

晚年時,陶成道坐在自製綁有47枚火箭蛇形飛車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命僕人點火,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並稱其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萬戶飛天

飛天事業凋零

陶成道獻出了生命後,飛天事業自然就停止了。明朝後的清朝,禁止民間研製火器,晚清時期又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到了近代,中國經歷了列強割據、國土淪喪、抵抗侵略等百年的時間,直接導致中國的科技事業日趨落後!

圓明園


重獲新生

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從這天起中國人自己的航天事業開始了。

1960年2月19日,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試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在甘肅酒泉東風靶場發射升空。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具備發射衛星的國家。 ​​​​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向全世界播放歌曲《東方紅》。每年4月24日為「中國航天日」。


東方紅一號

1992年9月21日,中央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並命名為「921工程」,同時確定了我國發展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繞地球飛行14圈完成預定的空間科學試驗之後,於21日凌晨3時41分,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


神舟一號

2001年1月10日,一時零分三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航天飛船發射成功!飛船按照預定軌道在太空飛行近7天,環繞地球108圈,順利返回地球。


神舟二號

2002年3月25日,晚上10時15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研製的「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神舟三號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神舟四號

飛天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中國國旗送入太空。楊利偉在太空度過了21個小時,繞地球飛行14圈後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地球。


楊利偉

二次飛天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費俊龍、聶海勝

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被順利送上太空。9月27日16點30分,景海鵬留守返回艙,另外兩人進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兼任氣閘艙的軌道艙。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自此,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太空漫步

女航天員飛天

2012年6月16日,8時37分21秒,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九號飛船在火發射升空。三名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女)劉洋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女)

筆者感悟

從古代陶成道到航天員楊利偉,華夏民族的終於實現飛天夢想。從公元1390年——公元2003年,時間跨度了6個多世紀。

錢學森先生的導師王士倬講過陶成道的故事,點火飛天之前,陶成道說:「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我縱然粉身碎骨,血濺天疆,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道路來!」

陶成道當時說出這句話,該有何等的氣魄與胸懷!古人尚且如此,我等又有何退縮的理由!如若陶成道泉下有知,能看到600多年後的華夏民族成功飛天,他定不會後悔當初義無反顧!

你有何感想?可以留言交流。


註:文中圖片與一些關鍵性數據均來自網絡,本文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楊利偉披露神五飛天故事:胡錦濤主席含淚送行
    他圓滿出色地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航天英雄楊利偉二十九日來到海南大學演講,和千餘名學子共同分享了「飛天」的諸多趣聞逸事。  胡錦濤主席含淚送行  發射「神五」當日清早,胡錦濤主席來到指揮中心,親自為他送行。
  • 萬古神帝:大帝族長至天南,天佬法旨驚諸神!血絕得救了嗎?
    #只見,一卷神旨憑空出現在了那裡,懸浮在雲中,緩緩展開。這篇文章帶來飛天魚連載的玄幻小說《萬古神帝》第2835章「講道理」相關內容。01羅衍大帝講道理阿石之前一直猜測會有人來救血絕戰神。不過沒想到的是,羅衍大帝已經到天南生死墟的內部了,這樣算起來比血絕戰神到的還要早。血絕戰神在外面殺戮六大人與藍破軍,也是羅衍大帝攔住了擎祖。這裡飛天魚也是有意省略了擎祖與太上島主的戰鬥,大概羅衍大帝來的時候,這兩人就已經停手了。可惜沒能看到一場精彩的精神力決鬥。
  •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上起工程總指揮、下至車間工人,所有參演參試人員都時刻銘記「紮實」二字,態度老老實實、幹活踏踏實實,「嚴、深、細、實」體現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力求分秒不差、萬無一失,夯實了「神九」飛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礎。  載人航天事業是挑戰極大、難度極高的科學攀登,每一次成功飛行的背後,都要面對意想不到的困難、經歷大大小小的失敗。在局外人難以想像的挑戰面前,載人航天工作者迎難而上、知難而進。
  • 飛天意面神教
    它是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物理學士畢業生博比·亨德森(Bobby Henderson)於2005年6月創立的「飛天意面神教」的神!。。。。。。博比·亨德森第一封公開信的手稿在公開信中,他要求飛天意面神教的創世學說也成為自然科學課的正式教學內容。他在公開信中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團結一致,為三種理論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自然科學課上取得相同課時而奮鬥:三分之一的時間給智能設計論,三分之一給飛天意面神教,餘下的時間給那個符合邏輯而有著壓倒性 物證 的推測學說(指進化論)。」
  • 詩一首:飛天築夢——賀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航天報國重任承,胖五飛天震蒼穹。一衝呼嘯卷英風,眾望激蕩向長空。天庭浩渺可遨遊,月宮廣寒也驚聲。扶搖無限逍遙影,高擎神州中國夢。
  • 「飛天之夢」展館暫停開放
    (原標題:「飛天之夢」展館暫停開放) 記者昨日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
  • 露水姻緣話飛天
    莫高窟「涅槃變」中的飛天(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從漢語中的「飛」和「天」來理解飛天,是對飛天形象的誤解飛天無疑是敦煌壁畫的標誌和象徵,不過,飛天形象並不僅僅屬於敦煌,比如,雲岡石窟的飛天雕像也非常有名;進一步,飛天形象也不僅僅屬於中國佛教藝術,在印度、中亞
  • 組圖:科技館裡體驗飛天之夢
    在廣東省科學中心的飛天之夢展館模擬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北京航天發射指揮控制中心裡,參觀者客串航天員、測控指揮員等不同角色,親身體驗參與飛船的發射和測控。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9月30日,在廣東科學中心模擬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內,搭載飛船的「火箭」點火發射。
  • 從古至今的飛天太空夢 萬戶傳奇
    飛上天或去太空星球是中華民族從遠古時代就有的夢想,比如嫦娥奔月、牛郎會織女的神話故事就對飛天和太空充滿了熱情!比如風箏和孔明燈的發明無不對飛天的嚮往和夢想!可是古時候科技不發達,人類無法飛天和飛上太空,可也擋不住古人對太空的嚮往,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今天我們就講一個古代中國人飛天的故事,這個人叫萬戶,原名陶廣義,是元末明初人,距今六百多年了,他從小就對飛天和太空感興趣,經常放風箏和夜晚觀星星。
  • 《飛燕驚龍》,臺灣第一武俠神劇,當年萬人空巷,火得不行不行的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臥龍生先生的最高水準之作《飛燕驚龍》!電視劇《飛燕驚龍》是由臺灣中視於1985年拍攝的古裝武俠劇,由週遊執導,爾冬陞、施思、龍天翔等領銜主演。依稀記得,故事背景大概是宮闈驚變,黛妃慘死,株連九族,幸得護衛藍海萍夫婦忠心護主,將蘭黛公主朱若蘭帶出宮外撫養。
  • 千年飛天夢,今朝終成真
    在這68小時又38分鐘的宇宙航程中,中國人真真切切地實現了「千年飛天夢」!27日,16:33分,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發出指令:「神舟七號,打開軌道艙門,按程序啟動出艙」。16:39分,翟志剛順利出艙;16:43分,翟志剛向地面報告:「神舟七號已出艙,感覺良好,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問好」。
  • 聽說有人要封殺「飛天拉麵神教」,我笑了
    前兩天,一則「排查飛天拉麵神教」的新聞把眾多網友笑彎了腰。話題下的評論都是這個畫風。雖然之後巡視組回應說,大家當個笑話看就好,但其實很多網友都沒有get到這條新聞的笑點。為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飛面神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最沙雕歡樂的「宗教」了。「我的神,的確是一大團意面。」什麼是飛面神教?
  • 20201106 老母連緣搭天梯 空中道場尋兒女 無線網絡來連盤 無形神靈來結緣
    佛陀落坐眾生心廟宇塑像指路燈讓你紅心獻凡塵佛是凡夫來修成只因明理懂人生看破紅塵這假夢富貴榮華都拋盡苦尋密碼永長生證悟妙法降伏心識破貪慾破無明佛魔就在心念間修持真理無雜念心生蓮花汙不染永歸正法生涅槃>紅塵歷練幾十年轉眼即逝虛空界何必執著貪不斷因緣和合會相見因果債務大清算對對錯錯因因緣糾結不斷生煩惱我執破除智慧升恍然徹悟凡轉聖人生如此一場夢空空如也遊一程2020..11..5醒悟
  • 《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飛天螳螂怎麼樣 屬性圖鑑介紹
    導 讀 飛天螳螂是《寶可夢:劍/盾》中一種與昆蟲有關的寶可夢,外形與現實中的螳螂相當類似。
  • 精靈寶可夢:小豪手中比較有意義的5隻神奇寶貝,兩隻主動選擇他
    但是,小豪收服的所有神奇寶貝,並非都靠隨意扔球而得到的,比如,以下幾隻寶可夢,對小豪來說,算是比較有意義的吧。炎兔兒:對小豪來說,炎兔兒不僅是他收服的第一隻寶可夢,也是他追尋夢想的起點。關於炎兔兒和小豪之間的尋主,和收服故事,之前咱們也都做了詳細介紹(點擊文後連結查看詳情),所以,本文便一筆帶過。飛天螳螂:在小豪收服的所有蟲系寶可夢中,飛天螳螂是唯一經過戰鬥,削弱體力才將其收服的。這也算符合當初「無印篇」中,一再強調,訓練家在收服寶可夢之前,要先手中的寶可夢與之戰鬥的設定了。
  • 美國女子為實現「飛天夢」,花100萬在背部植入翅膀,結果如何
    自古以來人們便對於「飛天」抱有美好的幻想,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還有中唐時期的詩人鮑溶更是在詩中幻想生雙翅而飛天:「素女結念飛天行,白玉參差鳳凰聲,天仙借女雙翅猛。五燈繞身生,入煙去無影。」
  • 堅持訓練22載只為有朝一日能圓飛天夢,現役唯一尚未飛天航天員
    首批航天員宣誓儀式在這14人中,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分別是第一個進入太空和第一個太空行走的中國人;景海鵬曾三次分別執行神七、神九從神舟五號起,一名名中國航天員陸續完成了飛天任務,鄧清明一直潛心訓練兩年前,媒體對鄧清明進行了一次採訪,那時即將52歲的鄧清明,仍堅持高速旋轉離心機訓練、連續7天保持負6度臥姿的頭低位臥床訓練、低壓缺氧、模擬失重等各種航天員訓練。如今,鄧清明的女兒鄧滿琪也在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航天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中國航天默默奉獻著。
  • 聖經中的「神」與中國文化中的「天」
    福音活頁:聖經中的「神」與中國文化中的「天」文 / 劉廣華金燈臺微刊 第107期希伯來民族與中華民族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壽的民族。原因可能是兩個民族的祖先都敬神仰天,和孝順父母。聖經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
    此時,飛機距離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飛機帶來巨大的超重過載,動一下都很困難。最後,他不得不按下了彈射開關,此時他已出現了瞬間黑視,什麼也不知道了。等他睜開眼,自己已落在了稻田裡,飛機摔在了離自己一百多米遠的山溝裡,扎進土裡十幾米深,著火爆炸了……事故後的第27天,聶海勝重返藍天。後來經查明,事故原因是由於發動機壓縮器上的葉片出了機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