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十月十五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從戈壁深處發射升空,把中國第一位「太空使者」楊利偉送上太空。他圓滿出色地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航天英雄楊利偉二十九日來到海南大學演講,和千餘名學子共同分享了「飛天」的諸多趣聞逸事。
胡錦濤主席含淚送行
發射「神五」當日清早,胡錦濤主席來到指揮中心,親自為他送行。讓楊利偉心靈震動的是,他看到胡主席眼裡飽含的熱淚。「這是對中國航天科技寄予厚望,是中華民族實現飛天夢想的期望,也是對我們航天人的關切!」楊利偉深情地回憶說。
作為中國第一代載人航天的航天員,肩負任務光榮,但風險壓力巨大。楊利偉登上五十米高平臺即將進入太空艙,一位同事提議講一個笑話,以助楊利偉放鬆心情。但當時在場的一位醫生、一位教練和兩位工程師緊張得都想不出一句笑話。一位工程師沒話找話說,俄羅斯一位關艙門工程師最後成為博物館館長。反應敏捷的楊利偉隨即回應:「館長同志,明天見!」引來同事們會心一笑,幽默自信的楊利偉放鬆了大家的心情。
讓楊利偉感動的是,飛行到第八圈,他接到妻子和兒子從地球上打來的電話。他透露,在預定的程序裡沒有這次通話,他說這體現了對航天員人性化的關懷。
二十一小時與十四天
據他介紹,「神五」九十分鐘繞地球一圈,完成一個晝夜更替,其中八十分鐘他在座艙裡漂浮工作。二十一個多小時裡,他進行了一百多個操作,包括大運動量的翻身等,只睡了半個小時。楊利偉說,因為機會非常難得,時間寶貴,他要儘可能多地去體會感受生理變化和看到的現象,為以後執行任務和科研工作做儲備。
雖然在訓練時已無數次體驗過失重,但第一次真正處在太空失重環境下,他還是有許多奇妙的體驗:特製的筆懸浮在空中,伸手即拿;吸口氣小月餅即送到嘴裡;在日夜交替的瞬間,他看到一道無比美麗炫目的金色弧圈環繞太空艙……
回到地球,有同仁笑言,按一晝夜為一天計算,楊利偉在太空的二十一小時多,相當在地球上過了十四天!他比別人多過了十多天。
超負荷訓練成就航天員
楊利偉說,長年多超負荷的科學訓練讓他自信地完成了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超重耐力訓練是對航天員自我極限的最大挑戰,要求超載達到人體自重八倍,持續時間四十秒至五十秒。每次訓練中,在強大作用力下,航天員的臉部肌肉變形,呼吸困難。還有大強度微重力生理適應性環境訓練,每個航天員連續二十天以負六度頭低位平臥方式進行太空模擬訓練,吃喝拉撒等基本活動都在此狀態下進行。他說參加訓練的航天員都表現出驚人毅力,沒有人打退堂鼓,全部通過測試要求。
中國將培養女航天員
楊利偉在今天的演講中透露,「神六」載人航天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射,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順利,此次任務將實施多人多天飛行。
他鼓勵現場學子說,今後國家不僅從飛行員中選撥航天員,還將在其它領域選拔人才,尤其要培養女航天員,希望在座的學子們有一天能成為他的同行,一起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作貢獻。
·點擊進入科學頻道 更多精彩在裡面
·「兩隻蝴蝶」大行其道 試解中國人的蝴蝶夢境·破解張獻忠千船沉銀之謎
·科學家打開了潘多拉盒 無頭人製造能否成功 ·男人也要保護貞操嗎?(圖)
·千隻蟾蜍自我爆炸讓科學家困惑不已 · 研究發現女性最佳生育時期是34歲
·被疑遭千年木乃伊詛咒 五位研究者先後死亡 ·我們已被外星生命包圍(圖)
·地動儀千年謎團被解開 科學手段完成復原 · 我給樓蘭美女換了雁翎(圖)
( 責任編輯:孫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