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楊利偉體操好、景海鵬籃球棒
楊利偉
景海鵬
2003年,太空中的楊利偉出現在電視畫面上,他當年在保定航校的教員張良海一眼就認了出來,喊「這是我的學生」。
9月10日,河北保定市區航校北院家屬區門口,幾名六七十歲的老人興致勃勃地議論著即將進行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的事情,「咱們學校了不起呀,培養出了7名航天員。」
這些老人都曾是空軍第二飛行預備學校(俗稱保定航校)的教員,楊利偉、景海鵬等7名中國首批航天員曾在這裡接受飛行基礎訓練,而後逐步成為飛行員、航天員。
本世紀初,保定航校整編撤銷,這些航天員公開的簡歷上也很少提及保定航校。但楊利偉和景海鵬當年的教員仍為教出這樣的學生而自豪,他們分別回憶了兩位航天員在校訓練學習的情景。
楊利偉 再苦總是笑呵呵
2003年,「神五」飛天,楊利偉成了航天英雄,體育教員張良海在家屬區的名氣也更大了。
「他給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活潑。」61歲的張良海說,1983年,高中畢業的楊利偉經過招飛進入保定航校,成為學員。保定航校進行的是飛行員基礎教育和訓練,包括軍、政、文、體等方面,體育訓練佔了很大比重。
瘦小夥子引起教員注意
張良海介紹,飛行員對於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為此,要對學員進行籃球、長跑、體操等多個項目的訓練。除了每天90分鐘的正課訓練外,還有早晚業餘訓練。
「的確很累、很苦。」張良海回憶,不少學員都練得直哭,打退堂鼓的經常有。隊伍中一名1米68的瘦小夥子,引起了張良海的注意,「不管多苦多累,總是笑呵呵的」,他就是楊利偉。
一次跑步訓練,每組跑完都坐成一隊休息,按照紀律不能交談。大多學員都是氣喘籲籲的,楊利偉卻精力旺盛地跟別人聊起來,結果被張良海批評了一頓。
張良海坦言,雖然批評,但從心裡喜歡這樣的學員,因為他每個項目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