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利偉回憶神舟五號飛天 坦言做好犧牲的準備
航天英雄楊利偉分享難忘的「第一次」飛行 2003年的10月,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使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披露:升空時發生意外差點「光榮」了!
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件很難、很苦的事了,但對於中國航天員來說這僅僅才是開始。在加入中國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前,他們都是有過1000多小時駕機經驗的優秀飛行員。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圓,始於2003年。2003年10月15日9時整,隨著火箭點火升空,中國神舟五號飛船搭載著楊利偉衝向了太空。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神舟五號的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裡程碑,每一次看楊利偉飛天的畫面,都讓我自然而然地肅然起敬!十年的艱辛付出,凝聚在此刻的一瞬間,也讓我百感交集,真的是了不起的航天英雄。據楊利偉回到陸地後的自述,當他在太空時還經歷了一段插曲,總部對他發出了返航指令後,他突然聽到一陣詭異的「敲門聲」。
-
楊利偉返回地球,為啥17年都再不上天?太空後遺症對他影響很大
2003年,當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降落時,整個國家沸騰了!而作為中國飛天第一人的楊利偉無疑也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英雄,那為什麼自此之後他又再也沒有去過太空呢?由於是第一次正式飛天,在直到降落之前,所有人的心都是懸著的,繃著的!因為這項技術很難克服,我們也沒有先例,只能自己摸索,加上當時的飛船材質等問題,對於這次飛天之旅,很多人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包括楊利偉。據楊利偉回憶,整個過程都驚險無比,楊利偉可謂是九死一生,那具體的過程是什麼呢?
-
17年前幾次險些在太空犧牲的楊利偉:落地時候嘴角都是血
而楊利偉的太空21小時更讓中國圓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但自從1998年中國航天員大隊成立以來,中國的太空人沒有一個按下過這個報警器。2003年10月15日6時15分,楊利偉接到了進艙命令。那時,楊利偉的整個身體都好像要被撕碎了。後來,他回憶說,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
中國航天「釘子戶」景海鵬:三次飛天進入太空,其貢獻不輸楊利偉
在2003年,我國首次完成載人航天的夢想,是我國對地球之外的第一次偉大探索,而楊利偉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之人,更是功不可沒,第一艘飛船順利升空,全國矚目。對於00後的人來講可能他們年齡尚小,但並不妨礙這個偉大實踐在他們長大後依然得到傳播。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某種聲音,真是外星人在敲門?多年後才真相大白
思想這個東西是很可怕的,擁有了它,便只要一瞬間就能抵達,然後再加上我們人類的勞動,便可夢想成真,探索宇宙將不再是想像,更是行動。我們人類從沒停止對宇宙的探索,從神話嫦娥奔月到現實的萬戶飛天,再至現在的高科技對宇宙的探索,發射衛星火箭載人飛船以及宇宙飛船宇宙空間站等等。
-
楊利偉走進西工大 與大學生分享「飛天故事」
昨日下午,中國第一位航天員、航天英雄楊利偉來到西北工業大學,與4000多名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楊利偉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飛天故事」,並鼓勵大學生們要懷揣夢想,更要有責任和擔當。楊利偉鼓勵大學生有責任才能實現夢想下午3時許,楊利偉剛一走進西北工業大學翱翔體育館,現場就響起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楊利偉說:「看到你們充滿活力的樣子我覺得很親切,很高興能和大家在一起溝通交流。」
-
致敬:中國太空人英雄楊利偉!
「飛天」自古以來都是人類的夢想,明朝萬戶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雖然失敗,但是這種夢想一直存在。美蘇在「冷戰」期間,蘇聯率先將太空人加加林送入了太空,從此太空這一未知領域被打開,美國為了趕超蘇聯,在1969年率先完成載人登月的世界壯舉,那中國的首次載人航天危險度有多大?我們應該致敬:中國太空人英雄楊利偉!
-
太空歸來17年,楊利偉給孩子的公益航天課來啦
它來自「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的講述。從太空順利返回17年後,講起正式進入太空的那個瞬間,他依然激動得難以自抑,太空的美景在他嘴裡,天然是一段詩篇。2003年,伴隨著點火轟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由長徵二號F火箭送入太空,作為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和中國首個踏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在萬眾矚目裡,度過了21個小時,像童話裡的小王子一樣,每90分鐘欣賞一次日出和日落。
-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楊利偉,1965年生。2003年10月15日,駕駛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對此,擔任神舟飛船應急救生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的李頤黎教授表示,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當時飛船落地時有一定衝擊,楊利偉忘記取下戴在頭上的耳麥,被耳麥的稜角劃傷嘴角,「劃破了皮而已,出血並不多」。
-
楊利偉披露神五飛天故事:胡錦濤主席含淚送行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從戈壁深處發射升空,把中國第一位「太空使者」楊利偉送上太空。他圓滿出色地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航天英雄楊利偉二十九日來到海南大學演講,和千餘名學子共同分享了「飛天」的諸多趣聞逸事。 胡錦濤主席含淚送行 發射「神五」當日清早,胡錦濤主席來到指揮中心,親自為他送行。讓楊利偉心靈震動的是,他看到胡主席眼裡飽含的熱淚。
-
楊利偉在太空中瀕死了26秒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2003年10月15日就9時,楊利偉駕駛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神舟五號,滿載著全國人民的厚望進入了太空 。楊利偉以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飛向太空的人。楊利偉在出發前說:感謝祖國和人民 給了我這個機會 ,我會克服一切困難 ,完整這次首飛任務。
-
飛天其實並不好玩
飛天其實並不好玩。2003年,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親自為我們解答了,進入太空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開始點火,當時神五的火箭尾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幾百噸的燃料開始燃燒,當推力將火箭和飛船升起時,楊利偉說:「整個大地都感覺在顫抖,我全身的肌肉都處於緊張狀態,等飛船開始平穩下來時,才慢慢放鬆下來,想像自己是在坐電梯。」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見敲窗聲?17年後終於查明真相:差點就回不來
1961年4.12日將永遠被載入史冊之中,只因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登陸了太空。自此之後,標示著人類成功開啟了太空航天工程。可由於世界各國立場不同,即便偶有合作,也不會將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讓,因此我國距離蘇聯登陸太空這一步,整整跨越了42年時間時間。
-
中國第一名太空人楊利偉,現狀如何?看完讓人忍不住落淚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飛天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踏入了飛天之旅,實現了我國的太空夢。這次太空之旅是一次承載了整個中國人民希望的旅行。楊利偉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個中國人,意義重大,他的順利返回地球,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楊利偉在自傳《天地九重》中介紹說當時由於飛船運動非常劇烈,以至於他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並因此受傷,所以當艙蓋打開時,大家發現他的嘴角是掛著血跡的。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瀕臨死亡 楊利偉挺過26秒低頻共振考驗 然而,具備過硬飛天本領,並不意味著飛天之路就像預想一樣的順利。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凱旋後,楊利偉把這個意外情況及時反饋給了航天科技人員,經過技術攻關,從神舟六號飛船開始,低頻共振等問題都得到了徹底解決。 然而,5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考驗在神舟七號飛船上發生了!
-
當年楊利偉在在太空聽見「敲門」聲,事隔17年,才揭開當年謎底
古有畢生綁火藥試圖完成飛天夢,而如今人們有了飛機,可以自由的在天空翱翔。但我們並不滿足,試圖追求更高的天空。於是,火箭被發明出來了。不過十分可惜的是,我國並不是第一個飛進太空的國家。楊利偉就是我國第一個上太空的存在。他稱得上我國的航天英雄。
-
楊利偉解密:某次神舟飛船發射裡面若有人,根本不能活著回來
比如在楊利偉第一次參加載人航天實驗的時候,乘坐長徵2f火箭搭載的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就曾經遇到火箭的共振,時間長達26秒,五臟六腑如翻江倒海,那是一種讓人非常難受的情況,一度讓楊利偉「感覺要犧牲了」,而且在返回的時候,神舟5號重新進入濃厚的大氣層,巨大的降落傘拉開的時候還破了一點,然後就是在返回艙落地的時候,速度有點兒太快,導致飛船返回艙落地後又彈起,使得楊利偉在飛船中也經受了猛烈的震蕩
-
普通人坐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回答
[摘要]「如果是普通正常人坐著你當時的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略一思考,「活著,是沒問題的。」記者看到他嘴唇下方的白色傷疤,雖時隔14年,仍清晰可見,「普通人可能會骨折。」他說。楊利偉說。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事業啟動伊始就確立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安全送入近地軌道,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