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2020-11-29 光國繪畫說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裡·德爾·米尼亞託·迪·錫耶納。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米開朗基羅(1475-1564)

米開朗基羅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具靈感和創造性的藝術家之一。無疑,他本身將藝術和藝術家提高了一種無與倫比的社會評價高度。確實,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師,同時是傑出的畫家,又在建築和詩歌方面顯現出才氣橫溢的特點。而且,他的長壽使他 有更多充裕的時間從事藝術的創作,留下後世為之心儀不已的傑作。無論是同時代的 藝術家還是後輩藝術家都受到他的巨大影響。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

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

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藝術家花了兩年的時間,成功地解決了大型雕塑的諸種挑戰。首先是巨大的尺寸。在15世紀,藝術家所面對的這塊巨石是當時罕見的,即使是在完成之後,雕像仍然高達四米多,而且是當時最大的不需要支撐物的大理石雕塑。其次,米開朗基羅所用的石頭是別的藝術家用過留下的,因為無法駕馭,有藝術家已經知難而退。可是,米開朗基羅正是用這一塊被人擱置的石頭創造了一件引人入勝的傑作。學者們經常談到《大衛》人體的分割感——他的形體被有意識地分割成「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冥想」兩部分。這一點從人物垂直線的運用上可以看出來,它將雕塑分割成看上去不同的兩個部分。人體的右半部分是起支撐作用的,健壯、略為誇張的右手握著將要殺死敵人哥利亞的石頭,使這位勇士成為以色列王。他的右腿承載著人體全部的物資和精神重量,再一次反映了無理性行為的必要。右半部分是《大衛》存在的基礎,因為它在視覺上起著支撐向上的、富有活力的姿勢。左半部分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左手溫文爾雅地握著搭在肩上的投石器,在那思想的永恆瞬間裡,讓行動(這裡的行動意味著敵人的死亡)的武器處於鬆弛狀態。左腿,在生命力不堪重負的行動中處於休息狀態,保持著永遠的閒淡。

米開朗基羅《創世紀》(1508—1512) 溼壁畫 538平方米 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從1508年起,米開朗基羅就開始繪製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壁畫。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約持續了四年,喜歡「單幹」的米開朗基羅將助手統統打發掉。他畫了三百多張草圖,有一個人躺在高高的架子上不斷的畫,終於完成了整個天頂系列。據說,有一次,米開朗基羅錯將來巡看的教皇當成外人,憤怒的用木板把教皇驅趕了出去。《創世紀》由「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三部分組成,每幅場景都圍繞著巨大的、各種形態坐著的裸體青年,壁畫的兩側是生動的女巫、預言者和奴隸。整個畫面氣勢磅礴,力度非凡,拱頂似以因無法承受它的重量在顫抖。

米開朗基羅《基督一家》 (約1506) 板上蛋彩畫 畫面直徑120釐米 佛羅倫斯烏菲茲宮美術館

米開朗基羅《尤利烏斯二世之墓》(1545) 大理石 羅馬聖皮埃爾教堂

米開朗基羅《摩西》(1515)大理石 高235cm 羅馬聖皮埃爾教堂

米開朗基羅《樓梯上的聖母》(1490—1492) 大理石 55.5*40cm 佛羅倫斯米開朗基羅故居

米開朗基羅《自畫像》

落幕:

1505年3月,米開基琪羅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後幾年,他一直承接著歷任教皇的連續的訂單,1527年米開朗基羅還捲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後,他又接受了教皇克雷芒的訂單,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基羅原以為自己可以歇歇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新教皇保羅三世委任為新訂單的執行者,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勞作,幾十年的勞作,導致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一整天來創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燒,18日下午5時,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兼畫家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大衛》
    第一堂課將由知名藝人許魏洲解讀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 強而有力的肌肉,直指人心的眼神,完美的身軀。這是年輕的英雄,準備戰鬥…… 當時已經成名的米開朗基羅,大約於1501至1505年間,接到《大衛》的委託案。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與達·文西、拉斐爾等齊名的畫家和雕塑家。他曾運用神奇的筆,創造出了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蹟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特別令人驚嘆不已的是:這幅面積達800平方米、花了5年時間才完成的巨作,竟是他一直躺著畫出來的!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他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一位著名的繪畫家,乃至一位著名的建築師和詩人,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人物。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
  • 女神「蒙娜麗莎」漂洋過海來看你 文藝復興三傑真跡明年4月和你...
    12月28日,《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文藝復興三傑——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新聞發布會在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來自發布會上的消息,迄今重慶規模最大的文藝復興珍品展將於2019年4月26日至8月8日舉行。
  • ETN和達文西、但丁、米開朗基羅會師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
    在義大利亞平嶺山脈中部 有一顆璀璨的明珠 它是託斯卡納的首府 世界藝術之都 歐洲文化中心 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雕塑!
    一度只有17英尺高的大理石,大衛米開朗基羅雕像的創建是為了紀念佛羅倫斯共和國的獨立。聖經中的青年打敗了巨人,成為城市新生自由的象徵,這是創造力和內在力量比純粹的力量更有效的概念的體現。米開朗基羅自己將大理石雕塑描述為將身體展示為能量的儲集體 - 他的大衛雕像試圖描繪比所有其他凡人的聖經人物更大的身體,並且比生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