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大衛》

2020-11-29 騰訊網

這裡似乎是一座承載藝術的「倉庫」,在藝倉美術館不僅有教科書的大展,也有前衛潮流的新媒體藝術。在線上新增的MAM Class 板塊將為各位公眾悉說一堂堂藝術課,深入解讀作品及其創作背後的故事,以點擊面,聚力藝術科普,讓更多人在家享藝術之美。第一堂課將由知名藝人許魏洲解讀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

強而有力的肌肉,直指人心的眼神,完美的身軀。這是年輕的英雄,準備戰鬥……

當時已經成名的米開朗基羅,大約於1501至1505年間,接到《大衛》的委託案。年輕的他,一等到自己的天賦在羅馬受到肯定,便希望能將自己的名聲傳播到家鄉佛羅倫斯,因此全副熱情地投入這件巨作的創造。瓦薩裡說:「這件人像讓古今所有雕像為之失色……當然,只要看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便不再需要看其他已逝或在世雕刻家的作品……」

讓這件雕像格外受人讚賞的是,只有米開朗基羅能夠順利雕刻這塊大理石。經過先前兩位雕刻家不成功的嘗試,這塊巨大的大理石許多年來都被丟在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工作室裡,被認為品質不佳。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想要這塊大理石,覺得自己能夠馴服它,困難也更激發他的決心。他一接受這件委託案,便非常小心地著手處理這個雕刻材料,例如,他將重心放在人物右腳,避免再給較脆弱的左側添加多餘的負擔。米開朗基羅選擇在封閉的環境工作,避開他人的窺視,與自己的「巨人」獨處。

因此《大衛》誕生了…… 表現即將與巨人哥利亞戰鬥的聖經英雄:由他緊繃的健美身體、扭轉頸部上浮起的青筋、清晰可見的肌腱組織、還有握著石頭的右手,人們可以感覺到他的勃勃生氣。肌肉雖放鬆,卻已蓄勢待發,尖銳的眼神與皺眉的神情表達出高度的專注與對敵人的鄙視。

整件雕像呈現了對細節的無比關注,藉以提供給觀者最佳的完美度與真實感。事實上,米開朗基羅改良了一項技術來加工瞳孔,也就是穿鑿它們以捕捉光影變化,賦予《大衛》深邃有力的眼神。同時,藝術家也雕刻出了明顯不合比例的頭和手,讓原來規劃放置於相當高的臺座上的雕像,在由下往上觀看時能有完美的比例。看到藝術家本人在作品上留下的一些細小痕跡,我們可以體會米開朗基羅艱辛的工作,例如,前額頂端捲髮的下方,可以看見藝術家留下的小孔,它們是用來創造完美捲髮的手持鑽頭遺留下來的痕跡。

在雕像完成之後,放置地點也廣受討論。最終選定「市政廳廣場」、作為米開朗基羅這件巨大雕像的理想地點。事實上,這個廣場是共和國的象徵,而放置在市民廣場的《大衛》則代表了捍衛共和自由以及對抗暴政。在當時政治不安的氛圍下,這件作品傳達出了清晰的訊息。

由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室到市政廳廣場有幾百公尺的距離,《大衛》花了四天,藉由特別設計的卡車才安全抵達了目的地。

《大衛》在此矗立了超過三百年,一直都是佛羅倫斯生活的中心,直到它被遷往美術學院博物館,並且以摹作放置於市政廳廣場。長期立於市政廳前的戶外廣場,使得這件傑作承受了些許損毀,幸運的是,這些損傷並沒有影響這位完美英雄顛覆藝術世界的力量。

___________

這件作品曾於三年前展出於由藝倉美術館與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聯手打造「神美·米開朗基羅藝術大展」中。該展覽透過回望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成就的巔峰,觸碰上海城市復興的脈搏。展覽完整呈現米開朗基羅七十餘年波瀾壯闊的藝術生涯,現場逾百件的展品展現了米開朗基羅在繪畫、建築、雕塑及文學等方面的偉大成就。

關於藝倉美術館

立足於海納百川的中國上海,藝倉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 Shanghai)坐落在浦東陸家嘴核心區,展望浦江兩岸一線江景,聚焦藝術創造與教育,打造世界文化會客廳。作為一家具有國際視野及跨領域融合觸角的藝術機構,美術館致力於以高品質的展覽及沉浸互動式的體驗為公眾提供一個開放的文化學習及藝術審美平臺,讓更多人享藝術之美。藝倉美術館由工業建築改造而成,為構建起東西方文化橋梁提供了不同維度且極具活力的空間語境。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與以往作為戰士與國王的大衛雕塑不同的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一個年輕的,充滿力量的男子,這是一個面對戰鬥之前的大衛,緊張的表情和放鬆的姿態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他剛剛做出了戰鬥的決定。他是人們眼中的英雄,也是米開朗基羅眼裡的光亮,他不僅代表了一種精神,更象徵了黑暗時代裡的光芒與希望。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但他更喜愛和擅長雕塑,因而對畫壁畫本不想從命。然而,教皇的意志是不可違抗的。米開朗基羅不得已只好勉強從命。
  • 那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底是誰?
    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作品全貌其實在米開朗基羅之前已經有藝術家雕過大衛的形象,但是只有米開朗基羅的是最具影響力的偉大作品。米開朗基羅描寫的大衛是以色列的王,以色列在當時被一個叫做「歌利亞」的獨眼巨人統治,這個巨人經常傷害這裡的平民,所以人民很痛恨他。
  • ETN和達文西、但丁、米開朗基羅會師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
    1872年,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品「大衛」被最終轉移至美術館內,從此走向了國際美術收藏館的巔峰,成為了現今接待全球訪問者最多的美術館之一。 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
    1870年,為了防止風吹日曬對這件偉大作品的損傷,大衛像又用了七天時間移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方,此後的一百幾十年,大衛就沒再挪過地方。大衛是聖經舊約《撒母耳記》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剛出道時就是個牧羊童,但是有上帝的暗中相助,用甩石鞭就將敵人歌利亞打倒,然後上去割下了歌利亞的人頭。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雕塑!
    1504年首次亮相的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的傑作,並與聖母憐子圖一起成為他最持久的作品之一。當時的革命者,藝術家在決定聘請歌利亞的時刻描繪了年輕的國王大衛。大理石雕像是學院美術館的標誌性景點,也是佛羅倫斯的永恆形象之一。
  • 「大衛」雕像來重慶了 川美喜提「最帥男同學」
    這兩天,「大衛」雕像從義大利來到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的消息刷爆了同學們的朋友圈,預估今後《大衛》周圍,將掀起寫生潮。據了解,四川美術學院定製的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經過近三年的聯繫溝通、反覆商談、原模製作、遠程運輸等一系列程序,12月14日,終於從義大利遠渡重洋而來,在川美大學城校區完成吊裝。
  • 《大衛》原模複製雕像落戶重慶
    14日下午,四川美術學院定製的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經過近三年的商談、原模製作和遠程運輸等一系列程序,終於從義大利來到重慶,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場完成吊裝。吊裝完成的《大衛》原模複製雕塑。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透露人體奧秘,124年後才被醫學家發現
    據外媒12月27日報導,美國大學教授丹尼爾·蓋夫曼發現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大衛脖子上有突出的靜脈,這意味著米開朗基羅知道人體循環系統細節,這比醫學家早了百年。▲雕像大衛頸部突出的靜脈不論是在大多數雕塑還是活生生的人身上,靜脈通常不可見。但是在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大衛的鎖骨上有突出的靜脈。據悉,靜脈突出通常是某種疾病的徵兆,比如心力衰竭或心內壓升高。
  • 歷史文化藝術作品,塑像維納斯,義大利雕塑大衛
    在這關鍵時刻,大衛機智地利用放牧牲畜的甩石機,甩出石頭,殺死敵人,使戰爭取得了勝利,挽救了民族。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波那曼蒂(公元1475一1564年),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非常崇尚大衛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決心用自己的雙手塑造大衛英勇的形象,以激勵人民的愛國熱情,督促領導者像大衛一樣保護自己的國家。
  • 知名「大衛像」頸部爆青筋,證明米開朗基羅有豐富的解剖學知識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大師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大衛像」聞名於世。最近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大衛像頸部出現了只有人類亢奮時頸靜脈擴張的情況,比古代醫學文獻有關記載早超過一世紀,再次印證米開朗基羅有豐富的解剖學知識,而且觀察入微。
  • 從給雕塑「穿薄紗」到「大衛」落戶重慶 ,城市雕塑的演變,見證改革...
    世界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張劍 羅章劍 攝上周末,世界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落戶重慶,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並吸引不少市民在周末專程前往打卡。近40年前,長江大橋橋頭的《春》《夏》《秋》《冬》四尊人體雕塑,可以算是重慶城市雕塑的開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雕塑和公共藝術品佇立在重慶街頭。
  • 央視畫面為大衛雕塑打馬賽克 意使館稱理解(圖)
    7月6日,觀眾在觀賞《大衛·阿波羅》。7月10日,央視首播和復播大衛·阿波羅雕像時的畫面,復播時馬賽克被移除。  前天,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
  • 經典的大衛雕像居然坐落在佛羅倫斯這座廣場,快來一起欣賞吧
    無數人千裡迢迢、萬裡迢迢地來到佛羅倫斯市政廣場要看一眼的實際上是這座塑像,就是舉世聞名的大衛像。大衛像立在市政廳大門口的右首邊,是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在1501年至1504年製作的大理石雕塑,完成後就立在這個市政廳門口。米開朗基羅就是葬在市政廳旁邊聖十字教堂的那位名人,大衛像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作。
  • 蘋果產品的逗比代號:莫扎特和米開朗基羅
    當時其系統的產品代號非常有趣,為「Mackelangelo」,意思就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繪畫家及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據說,蘋果差點就以 Mackelangelo 正式命名為初代 Macintosh 的作業系統。  Piltdown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