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藝術作品,塑像維納斯,義大利雕塑大衛

2020-11-29 百家號

大家好,我是韓騫,今天給大家看看《維納斯》, 《大衛》—最健美的男子漢

《維納斯》的坎坷經歷

在我們很多人的家中,都擺設著一座小巧精緻的雕塑《維納斯》。這是一件舉世公認的雕刻傑作。塑像的體態健美、優雅大方,充滿青春活力。容貌俊美秀麗,高高的鼻梁、聰穎的額頭、美麗的雙眸、小巧的嘴巴、圓潤的下頰,透出端莊典雅的氣質。這尊優美的塑像卻沒有雙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她曾有過一段十分坎坷的經歷。

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即公元前四世紀左右,那時的世界形勢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只有四大文明古國,即亞洲的中國、中亞地區的波斯(現伊朗一帶)、非洲的古埃及和歐洲的古希臘。古希臘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賦。雕塑是他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當時活躍著很多傑出的雕塑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的精美雕塑。『維納斯》就是其中的一個。

古希臘人富於想像力,他們有著很多美好的神話傳說。《維納斯》就是傳說中掌管「愛」和「美」的女神。古希臘人特別崇尚人體美,他們認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於健全的身體。」神只不過是更強健、更聰明、更理想的人。他們雕塑神像時都選用健美的人為模特兒。《維納斯》便是典型的溫柔、賢淑、美麗的希臘女郎的形象。她的希臘名字《阿芙羅蒂德》。

公元二世紀,古希臘衰落了。新興的古羅馬帝國,掠奪了古希臘的藝術品,並把古希臘的藝術工匠淪為羅馬貴族的奴隸。《阿芙羅蒂德》也被掠走,因為古羅馬傳說中司管「愛」和「美」的女神叫「維納斯」,所以這尊雕像也被改名《維納斯》。

公元五世紀,宗教的狂熱席捲了整個歐洲,教會認為把神塑成一般人的模樣,有損於神的威嚴,下令摧毀這些優美的塑像。一場災難降臨下來,狂熱的信徒們把塑像砸碎、熔化,或是沉人海底或埋在地下。《維納斯》也被肢解,棄至荒郊野地。這種藝術的黑暗時期持續了一千多年,直到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才覺醒,才開始尋找和挖掘這些藝術珍品。很多雕塑被尋找回來,被修復好了,但《維納斯》卻沒有音訊。

直到1820年,一位漁民才在愛琴海中的米洛斯島上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了她。這位美麗的女神竟在黑暗的山洞中沉睡了將近十五個世紀。當人們把她抬出來時(《維納斯》原像高兩米多),發現她缺少兩條胳膊,於是人們千方百計地搜尋,幾乎掘遍了全島,仍然沒有找到。熱心的藝術家們開始為《維納斯》設計新的肢體,但無論多麼高明的藝術家,所設計出來的雙膊,裝在《維納斯》的身上,都不夠協調,都不能盡如人意,藝術家們只好作罷。

沒有雙膊的《維納斯》依然光彩照人,她陳列在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法國的「羅佛爾宮」,顯示著古希臘的藝術光華。藝術家們把《維納斯》複製成小巧精製的塑像,使她能漂洋過海,讓世界人民都能一睹她的芳容。一百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及五大洲,走進了千千萬萬戶人家,她成為人類美的寄託和化身。

《大衛》—最健美的男子漢

在聖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以色列有一位勇敢的大衛王,他少年時代是一個牧童。當外族人人侵以色列時,父兄們到前線打仗去了,大衛擔當起為前線戰士送飯的任務。在一次戰鬥中,敵方有一位兇猛漂悍的巨人衝上來了,以色列將士難以抵擋。在這關鍵時刻,大衛機智地利用放牧牲畜的甩石機,甩出石頭,殺死敵人,使戰爭取得了勝利,挽救了民族。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波那曼蒂(公元1475一1564年),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非常崇尚大衛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決心用自己的雙手塑造大衛英勇的形象,以激勵人民的愛國熱情,督促領導者像大衛一樣保護自己的國家。

米開朗基羅選定了一塊五米多高的大理石,開始進行艱苦的創作。他精心設計,精心雕刻,以驚人的魄力和藝術才華,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使身高4.10米的巨人(大衛)(連同底座為5.50米),奇蹟般地屹立在人們面前。

(大衛》雕成的這一天,驚動了所有的佛羅倫斯(義大利的一個城市)市民。人們奔走相告,紛紛湧來觀看。米開朗基羅把《大衛)雕塑成一位裸體的青年勇士。他的骨架結實,肌肉隆起,四肢和軀幹都凝聚著無窮的力量。他的頭髮捲曲,面容英俊。緊鎖著的眉頭,凝視著遠方的炯炯目光,使他的神態勇敢堅強。他左手抓住肩上的甩石機,右手正準備握緊拳頭,時時準備為保衛祖國的正義鬥爭而戰。這正是人們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這件精美的藝術品成為佛羅倫斯人的驕傲和精神象徵。市政府專門設立了一個委員會研討《大衛》安放的問題。為了讓每個佛羅倫斯人都能欣賞到『大衛》雄偉鍵美的體魄,決定把它安放在市政府大廈前的廣場上。落成典禮這一天成為全城重大的節日,廣場前人山人海,人們熱情地歡呼著:「大衛」,「米開朗基羅」!年僅二十九歲的青年雕塑家從此威名遠振,萬佔流芳。

從1514年(大衛)雕成至今,已接近五百個年頭,再沒有任何一座雕像具有《大衛》這樣強的藝術魅力了。不僅義大利人民喜愛他,世界人民也都喜愛他,把他視為世界上最健美、最剛強的男子漢形象。

《大衛》的藝術風格體現了米開朗基羅在藝術創作中的雄偉氣魄。他還創作了不少巨大的石雕,像2.55米高的(摩西),都在兩米以上的奴隸雕像((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和一系列高大的墓地雕塑。他還在西斯建教堂的屋頂和牆壁上繪製了大型壁畫。僅《創世紀》一幅面積就達五百多平方米,繪製了比普通人大兩倍的巨人三百多個,被稱為「巨人世界」。他還從事過建築設計和施工,從事過詩歌創作。米開朗基羅具有超人的精力和毅力,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創作。直到八十九歲高齡,逝世前幾天,仍然辛勤地進行雕塑。他生命不息,創作不止,他的頑強奮鬥精神,他的傑出藝術佳作,永遠閃爍著光華。

相關焦點

  • 西方雕塑文化對中國雕塑近代文化發展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建國初期,國內雕塑行業實際就是一片空白時期,屬於雕塑行業文化相對危險的斷代時期,沒有任何一位國內的雕塑家來領航雕塑藝術的行進方向,存在的只是一些民間的謀生的手段。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蘇中各方面的文化交流,雕塑紀念碑浮雕等雕塑的時候,蘇派風格的政治風格雕塑呈現到了人面前。
  • 32尊世界著名雕塑
    雕塑,指為美化城市或用於紀念意義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徵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許多雕塑和雕像不只見證了人類的歷史,也吸引各地遊客來瞻仰其工藝的巧妙與造型的優雅。1、發現者紀念碑。發現者紀念碑位於葡萄牙首都裡斯本,鄰近塔霍河的河口,始建於1940年。在15-16世紀的大探險時代,有過數不完的船隻,從這裡出航,駛入未知的航程。
  • 從給雕塑「穿薄紗」到「大衛」落戶重慶 ,城市雕塑的演變,見證改革...
    1984年9月26日,經過三年多的打造,四尊由鋁合金澆鑄而成的雕塑在重慶長江大橋正式落成,並於198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城市雕塑作品。王官乙表示,這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思想意識轉變的必然階段:「長江大橋橋頭雕塑從全裸到穿薄紗,爭論的過程,也是一個思想解放的過程,對人體藝術從愕然、批判到理解和接納,中國人的思想正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變得越來越開放、包容。」
  • 央視畫面為大衛雕塑打馬賽克 意使館稱理解(圖)
    前天中午11點49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名為《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的報導,雕像《大衛·阿波羅》敏感部位被打上馬賽克。報導一出,隨即引發熱議。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張辛可發微博說,「裸體雕塑是西方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用來表現歷史事件、故事、思想、情緒等,也表現身體的健美、情愛和性感等,沒有淫穢的含義」。
  • 【文萃畫材】之藝術分享——米開朗琪羅雕塑作品鑑賞
    米開朗琪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 羅丹雕塑作品賞析--藝術收藏--人民網
    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1917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雕塑家,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幼時家境貧寒,14歲時考入非正規的工藝美術技工學校學習。19歲起靠製作裝飾用的石雕維持生活。後來給一個雕刻家當助手。1875年的義大利之行,擴大了羅丹的藝術視野,以後又在法國北部旅行,研究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和雕刻。
  • 油畫藝術:藝術的力量(第五集)雅克-路易·大衛
    早期作品以歷史英雄人物為題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處決自己的兒子布魯特斯》等。1793年完成名作《馬拉之死》。1794年雅各賓政權被反革命顛覆,經過五年的混亂,拿破崙掌握政權後,大衛做了拿破崙一世的宮廷畫家。這時期創作了歌頌拿破崙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崙越過聖貝爾納山》、《拿破崙在辦公室中的像》等作品
  • 大煞風景的大型城市雕塑該休矣
    連日來,57.3米關公雕像、88米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成為熱議焦點,違建濫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標」現象引發公眾關注。為加強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住建部日前發文要求嚴控建設「高度超過30米或寬度超過45米的大型雕塑」,剎住濫建「文化地標」歪風。  雕塑之美,不唯其大。
  • 世界歷史:紀念性藝術,雕刻雅典娜神像的雕塑家是誰?社會觀念
    百家原創作者:可北談歷史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有關紀念性藝術的歷史事件,大家一起來了解吧!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紀念性藝術也幾乎完全是公共性的。建築師在保持傳紀念性藝術使格的同時滿足於局部的、細節上的美化和工藝的完善。
  • 《大衛》原模複製雕像落戶重慶
    世界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經典雕塑作品《大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往佛羅倫斯欣賞。現在重慶的觀眾們有福了,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這件雕塑!14日下午,四川美術學院定製的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經過近三年的商談、原模製作和遠程運輸等一系列程序,終於從義大利來到重慶,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場完成吊裝。吊裝完成的《大衛》原模複製雕塑。
  • 經典的大衛雕像居然坐落在佛羅倫斯這座廣場,快來一起欣賞吧
    其實不管信不信教,都可以把聖經拿過來作為一本故事書來看看,非常有意思的,看完了,再去遊覽歐洲的宗教文化會有新的體驗的。無數人千裡迢迢、萬裡迢迢地來到佛羅倫斯市政廣場要看一眼的實際上是這座塑像,就是舉世聞名的大衛像。
  • 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漫像
    中文名:米開朗基羅 外文名:義大利語:Michelangelo 別 名: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 國 籍:義大利
  • 義大利的這座城市,立著大衛雕像,卻為何令眾多女性抓狂?
    當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有著燦爛的文化,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也非常繁榮。不過接下來要說到的這個國家,對於整個歐洲國家來說意義都是非凡的,因為在這個國家,你可以充分感受到文化與藝術的魅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猜到這個國家是誰呢?
  • 「大衛」雕像來重慶了 川美喜提「最帥男同學」
    這兩天,「大衛」雕像從義大利來到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的消息刷爆了同學們的朋友圈,預估今後《大衛》周圍,將掀起寫生潮。據了解,四川美術學院定製的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塑的原模青銅複製品,經過近三年的聯繫溝通、反覆商談、原模製作、遠程運輸等一系列程序,12月14日,終於從義大利遠渡重洋而來,在川美大學城校區完成吊裝。
  •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外文名: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3月6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柏裡斯鎮,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 那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底是誰?
    學藝術的美術特長生都畫過一張素描畫,那就是「大衛像」,它誕生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出自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著名的雕塑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見過並且知道這個雕塑作品,但是它背後的故事又是什麼呢?那麼接下來我將在此淺談「大衛」石膏像的歷史。
  • 吳為山雕塑作品展亮相鳳凰中心
    金秋九月,「超越時空的對話——吳為山雕塑作品展」藝術沙龍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步入鳳凰中心,老子、杜甫、白居易……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雕塑令人仿佛置身歷史長廊,觀眾與先賢跨越時空神交。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的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出版過多部理論著作。吳為山先生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此次藝術大展以「超越時空的對話」為主題,展示了吳為山先生近三十年以來創作的120餘套(件)經典作品。
  • 鄭州106中學東校區校園景觀雕塑設計彰顯校園文化內涵
    從學校校園溫馨色調的設計到教學樓間屹立的藝術雕塑,都體現了該校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的設計理念,學校處處彰顯藝術文化內涵,讓人感覺步入了藝術殿堂。    據悉,鄭州106中學蘇芳校長專門聘請清華大學專家教授進行校園文化景觀設計,以中國最高學府的美學文化理念來引領學校美育文化發展趨向。
  • 英國這家博物館發起雕塑「最佳屁屁挑戰」,換個角度欣賞藝術
    立陶宛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無敵真實中年女性的屁屁位於立陶宛的丘爾廖尼斯國家藝術博物館選擇了該國一位知名雕塑家Meila Kairiūkštytė-Balkus的作品名為Elena的女性雕像這個身材可以說是很真實了如果比哪個屁股最真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雕塑!
    1504年首次亮相的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的傑作,並與聖母憐子圖一起成為他最持久的作品之一。當時的革命者,藝術家在決定聘請歌利亞的時刻描繪了年輕的國王大衛。大理石雕像是學院美術館的標誌性景點,也是佛羅倫斯的永恆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