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明新型電池,比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便宜90%

2020-07-11 DeepTech深科技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相關技術的研究,一直是科技領域的熱點。去年 10 月,97 歲的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約翰·班尼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就因其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了 「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最高齡的諾貝爾獎得主。

如今,作為電子工業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以及最主要的可攜式能量源,鋰離子電池在智慧型手機、可攜式穿戴設備和智能汽車等領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如何降低鋰離子電池成本並提高其安全性,是科研人員一直以來的研究突破方向。

近日,曾負責日產汽車電池研究的堀江英明(Hideaki Horie)提出了一種更加徹底的解決方案 —— 替代鋰離子電池。據稱,他發明了一種比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低 90% 的新型電池,同時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日本發明新型電池,比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便宜90%

圖|堀江英明(來源:彭博社)

據彭博社報導,堀江英明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現在製造鋰電池的問題在於,它的器件生產類似於半導體,我們的目標是使其更像鋼鐵生產。」

堀江英明的創新方法是,用樹脂結構代替電池的金屬內襯電極和液態電解質,從而提高電池的安全性並降低成本。他表示,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簡化並加快生產進程,就像 「黃油抹麵包」 一樣容易。

新型電池單元的正面和背面由聚合物集電器製成,正面和背面分別具有負極性或正極性,並構成電池盒的一部分。10 米長的電池片可以 「像座墊一樣」 堆疊在一起,從而增加電池的容量。

日本發明新型電池,比鋰離子電池量產成本便宜90%

圖|傳統電池和新型電池對比(來源: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無論是三星智慧型手機,還是特斯拉汽車,電池一直是引起火災的 「罪魁禍首」。堀江英明表示,從安全性上來講,他提出的這種樹脂電池在被刺破時具有更好的防火性。由於雙極設計,這種電池消除了目前的電力瓶頸,並允許電池的整個表面吸收電湧,從而避免了火災的發生。

對此,全球領先的商業情報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儲能團隊高級分析師米塔麗 · 古普塔(Mitalee Gupta)表示,「由於發生了很多事故,安全一直是行業內的頭等大事。如果他們可以迅速擴大規模,這對於存儲和電動汽車應用來說都是一個突破。」

儘管堀江英明對外聲稱這種電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優點,但有專家認為,聚合物的導電性不如金屬,很可能會嚴重影響電池的承載能力。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電池行業諮詢公司 Total Battery Consulting 的總裁梅納赫姆 · 安德曼(Menahem Anderman)表示,雙極設計的一個缺點是電池芯在電池中背對背連接,使對單個電池芯的控制變得困難。此外,他還質疑節省下來的費用是否足以與現有企業競爭。

對此,堀江英明承認,他們無法與那些已經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從規模經濟中受益的電池巨頭競爭,他們不會將業務重點放在汽車行業,而會將目光放在建築、辦公室和發電廠使用的固定電池上。

「我們已經在日本當地找到了一家大客戶,這將證明我們具備大規模生產這種電池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成本優勢明顯,將會取代鋰離子電池?
    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得飛快,人們對於實用的生活用品的追求也越來越明顯,例如常常出現在生活各個方面的鋰電池,是目前的最佳選擇,但它也有自己的劣勢鋰元素稀少,價格稍高,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發團隊都想研發出可以代替鋰電池又性價比高新電池。
  • 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成本優勢明顯,將會取代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都是重點的研究方向,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都不需要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只要保證離子在陰陽極中來回穿梭就能正常的工作了,只是鋰離子電池先一步被商業化了反而導致了鈉離子電池的發展之路默默無聞。雖然目前主流大部分都會選擇鋰電池,但要是有性價比高技術成熟的新電池出現鋰電池的地位未必不能動搖。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9月15日,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於今年實現量產,該電池為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鈉離子電池,目前電芯產能可達30萬隻/月。中科海鈉CEO唐堃表示,在大規模化生產後,海鈉的鈉電池成本優勢將更明顯。
  • 2020年鋰離子電池行業大盤點
    2020年6月,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開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以及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創造出一款鈉離子電池,它的容量以及工作表現能與某些商用的鋰離子電池化學物質相媲美,有望成為一項用豐富而廉價的材料製成的實用電池技術。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原標題: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9月15日,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於今年實現量產,該電池為全球首款具備自主
  • 新型鎳鋅電池或可取代鋰離子電池
    ­  (編譯 / 魏昕宇)­  鋰離子電池被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雖然具有眾多優點,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一直為人詬病,也不時引發消費者的擔憂。因此,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致力於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或者尋找鋰離子電池的替代品。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以鋅為電極的新型電池或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
  •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是否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由於鎂電池毒性低容易實現逆轉反應,使人們對利用鎂作為高能量密度可充電電池的陽極材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由於缺乏合適的互補型陰極和電解液很難實現。目前二次電池行業主要以鋰離子電池為主,但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電力存儲能力有限。
  • 日本村田製作所將啟動量產全固體電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28日報導,日本村田製作所將開始量產安全性卓越的新一代「全固體電池」。該公司將在滋賀縣的工廠投入數億日元,引進生產設備,自2020年度起每月生產10萬塊用於無線耳機等可穿戴終端的全固體電池。
  • 科學家開發的環保方法可降低回收鋰離子電池的成本
    其中一種更環保的替代品被稱為磷酸鋰離子,而一項新的突破可以進一步提高這種陰極材料的環保性能,一旦用完就可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而使用的能量只是目前方法的一小部分。這些電池更安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不過有一個不足之處是,一旦用完,回收成本很高。「回收它們並不划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教授鄭晨說。「這和塑料的困境是一樣的--材料很便宜,但回收它們的方法卻不便宜。」
  • 乾貨| 揭秘異質結電池量產真實成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文具體內容綜合現有量產廠家與原材料產業鏈成本,數據真實可靠,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促進HIT電池行業的發展,並且通過大批量產業化爭取早日平價上網。臭氧+雙氧水工藝在大批量生產驗證後清洗效果較為穩定,並且在去除氨氮工藝後汙水處理與化學品成本大大降低,是現在最佳的清洗工藝,其總體化學品成本已經貼近PERC電池清洗成本。
  • 美國研究員開發環保方法 可降低鋰離子電池回收成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工藝,可以使廢舊正極材料恢復至完好狀態,更加經濟有效地回收鋰離子電池。比起目前的方法,該工藝採用更加環保的化學物質,可將能耗降低80-90%,並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75%。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
    今年,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經實現量產,是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化鈉離子電池。該公司數據顯示,目前電芯產能可達 30 萬隻/月,而且已經獲得了來自印度市場的訂單。上世紀 70 年代,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都是電池領域科學家研究的重點方向。讓兩者真正分野的索尼在 90 年代成功將鋰電池商用化,在消費電子領域大面積鋪開了鋰離子電池。商用化的順利進行反向抑制了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的發展。
  • 鋰離子電池的特點_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
    鋰離子電池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高。主要是正極材料LiCoO2的價格高,但按單位瓦時的價格來   計算已經低於鎳氫電池,與鎳鎘電池持平,但高於鉛酸蓄電池。   2.必須有特殊的保護電路,以防止過充。
  • 環保方法可降低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成本
    來源:徐潘潘 將廢陰極恢復為薄荷狀態的新工藝可以使回收鋰離子電池更加經濟。該工藝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開發,比現在的方法更環保;它使用更環保的成分,消耗80%至90%的能源,並排放約75%的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在11月12日出版的《焦耳》的一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工作。
  • 日本專家預言: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鋰離子電池、AI和IoT融合
    得出這一結論的是10月9日榮獲201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學者吉野彰,其憑藉鋰電池技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一次諾貝爾獎的頒發算得上實至名歸。鋰電池的出現對社會的改變不僅是小到日常使用的手機和平板電腦,更是未來有美好前景的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鋰電池的發明和商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
  • 德州大學研發錳基鈉離子電池 或將降低電動車電池成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鋰離子電池已成為市場中的主流電池產品,許多智慧型手機、電動車輛紛紛採用該類電池。然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Dallas)與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共同研發出一款全新電池,其採用錳基鈉離子(manganese and sodium-ion-based material)材料。該材料或將降低電池成本,且生態環保性更佳,所製成的電池可供電動車使用。
  • 復旦大學提出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體系
    近日,復旦大學化學系、新能源研究院夏永姚教授課題組首次提出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鈉離子)電池體系,該體系正極採用一種含有碘離子、鋰離子/鈉離子的水溶液,負極採用一種固態有機聚合物,電解質採用硝酸鋰或硫酸鋰的水溶液,聚合物離子交換膜作為隔膜將液態正極和固態負極分隔開。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該路線圖提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50Wh/kg,2025年達到400Wh/kg,2030年則要達到500W h/kg; 近中期在優化現有體系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滿足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需求的同時, 以開發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重點, 提升其安全性、一致性和壽命等關鍵技術, 同步開展新體系動力電池的前瞻性研發; 中遠期在持續優化提升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同時, 重點研發新體系動力電池
  • 鋰電池: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區別
    由於鋰金屬電池的化學特性太過活潑,因此鋰金屬電池無論是加工、保存還是使用,對於環境的要求都非常高。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作為正極材料、使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