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濤東卷,萬事付空煙"理解起來並不容易。《鹿鼎記》小說問世40年間,N多版本的影視化可謂各有千秋。珠玉在前,審美期待值隨著歲月濾鏡愈發高漲,張一山版《鹿鼎記》要拿到認可並不容易。
然而,電視劇的種類多種多樣,故事題材也百花齊放。在細分化時代下,每一種類別都有它的擁躉者。因此,當張一山的新版《鹿鼎記》和大家傳統印象不太一樣時,別急著噴,不妨忘掉以前看過的舊版,把它當做一部新的電視劇來看。那麼,你也許就會和00後、10後等年輕的網友一樣,開始被它的喜劇感折服,大呼它為"下飯神劇"了。
新版《鹿鼎記》隨處可見符合現在年輕人笑點的片段。從韋小寶帶著綠色的瓜皮帽,喊著"乖乖嚨的咚"登場開始,整部劇"明快"與"搞笑"基調也就立刻顯現了出來。
在此後的劇情中,海公公不再是老謀深算的謀士形象,而是化身成一個臉上抹著白粉搭配陰陽怪氣聲調的真太監,建寧公主也更加任性妄為,眼珠子滴溜滴溜隨時準備調皮搗蛋……這些人物設定都強化了喜感,頻頻爆梗,讓觀眾輕鬆解壓。
而從彈幕裡網友們發的"耗子尾汁"、"年輕人不講武德"、"馬保國友情出演"等等,也可知道新版《鹿鼎記》是真真切切地擊中了年輕人的歡樂點。
另外,在劇情設定和經典橋段上,《鹿鼎記》最大程度上淡化了關於7個老婆的關注,給了康熙與韋小寶更多的互動與對照,群像塑造上也更加戲劇化。無論關於劇集的討論最終走向如何,這一版《鹿鼎記》都勢必能成為二次創作市場中"表情包"與"段子"最多的版本。而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年輕用戶對喜劇元素的喜愛。
不過,走無釐頭的卡通路線,也不意味著把喜劇玩成鬧劇。在這方面,新版《鹿鼎記》把這個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它在讓人覺得好笑、下飯的同時,還能讓人從中獲得共鳴。
"最強打工人"韋小寶八面逢迎,很難讓人不聯想起那些社畜裡的老油條,是如何靠"摸魚"和"人情往來"走上了人生巔峰;劇裡那些接地氣的武打場面,帶著馬保國的影子,口號響亮,卻招數平平;還有,表面上一團和氣互相吹捧,暗地裡相互算計互相利用……這些劇情都讓很多追劇的職場打工人連連拍大腿,表示有共鳴!可以說,該劇創作團隊非常有想法,詼諧搞怪的殼裡,諷刺意味濃厚,搭配上鼓點等配樂,整部劇就頗有幾分黑色幽默的氣質了。
這樣一部有喜感、能戳中觀眾共鳴的電視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絕對是成功的。我們不能只看網絡上部分網友的片面評價,就將其打入"地獄"。要全面客觀地評價這部劇,還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通過它的各項播放數據,才能有力說明。
查閱數據可知,該劇開播第7天,CSM實時收視率52城最高達到央視頻道第1,CSM實時收視率35城最高達到央視頻道第1;CSM實時收視率全國央視頻道最高達到第1,實時收視率1.1209%。
而新版《鹿鼎記》在網絡端的播放熱度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比如,在愛奇藝站內電視劇武俠榜、熱搜榜中,新版《鹿鼎記》排名第1;在優酷站內古裝劇、武俠劇熱榜中,排名第1;另外,第三方數據反饋,《鹿鼎記》在vinkage、骨朵等平臺也持續多天以第一名登榜。
新版《鹿鼎記》在一片褒貶不一的討論中,故事已經行進到了32集。這個名為江湖武俠,可實為皇權諷刺、宮廷政治隱喻的金庸故事,被新版《鹿鼎記》用好笑的故事開場,然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堆壘出了蕭條、無奈和悲傷。多一點耐心,也嘗試著用一種新眼光去看這部劇吧,你會發現它其實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