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評測】顛覆航拍市場的DJI大疆創新(以下簡稱大疆)又有新產品了,結合我們之前評測過的大疆S1000八軸以及S800 EVO六軸各種優點,以全新姿態出現的大疆S900,具備傘形摺疊六軸結構,整體更輕、攜帶更方便,多種安全設計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更讓人興奮的是,大疆S900的定價策略相當進取,售價遠遠低於所有人的預期。
大疆S900參考了「大哥」S1000的傘形摺疊結構以及力臂緊鎖結構,通過減少兩個力臂、修改整體尺寸,來迎合索尼微單、松下GH3/4這些相對小巧的相機雲臺的使用。畢竟適合搭配佳能5D3大型雲臺的S1000八軸航拍飛行器,體型較大、重量較高,用S1000去搭配輕巧的雲臺,的確有點牛刀殺雞的感覺。S900的出現,為廣大航拍用戶提供了一套輕巧穩定、便攜易用的載機方案。
如果你沒有了解過大疆S1000八軸航拍飛行器,不妨先看看我們之前對其評測的文章,可能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S1000、S900的「家族臉譜」特性還挺明顯的。
說說基本情況,大疆S900為六軸航拍飛行器,六個電機,對稱電機軸距900mm(這也是S900名字的來源),力臂採用傘形(向下)摺疊結構,在攜帶時可以大幅度縮小佔用空間。整體來說,大疆S900有以下的幾個特性值得留意:
●輕巧穩定、便攜易用
●安全可靠的電源分配設計
●獨特的上中心板設計
●防火花插頭
●雲臺下沉設計
●收放起落架
●兼容禪思系列雲臺
●全新的減震設計
●新款的動力電機
●創新的力臂設計
經過長時間的實際研究與用戶使用經驗採集,已經可以確定向下摺疊的傘形摺疊結構,是中大型多軸機架最為理想的收納結構,擁有收納空間小、展開緊固後結構穩定等等特點。配合自S800 EVO就開始採用的摺疊槳,大疆S900的收納體積可以做到相當小,無論是車輛運輸,還是訂製鋁箱裝載,都比之前的機型要方便的多。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評測的大疆S900為正式零售版,但由於我手上的Z15雲臺是較為舊款的、搭配索尼微單的Z15-N,雲臺安裝高度需求,比起S900最為匹配的Z15-GH3/GH4雲臺要大一點,所以這套S900收放腳架的主碳管被我替換成長度更大的款式,以保證舊款Z15雲臺在使用時不會觸地。實際上S900原配的收放腳架更為緊湊,摺疊起來的佔用空間更加小。
大疆S900參數 | ||
機架 | 對稱電機軸距 | 900mm |
中心板直徑 | 272mm | |
起落架尺寸 | 460(長)x450(下底寬)x360(高)mm | |
電機 | 定子尺寸 | 41x14mm |
KV值 | 400rpm/v | |
單個最大功率 | 500W | |
電機重量 | 158g | |
電調 | 工作電流 | 40A |
工作電壓 | 6S LiPo | |
摺疊螺旋槳 | 材質 | 高強度工程塑料 |
尺寸 | 15x5.2 inch | |
飛行參數 | 起飛重量 | 4.7-8.2kg |
整機重量 | 3.3kg | |
動力電池 | LiPo(6S、10000-15000mAh,最小15C) | |
最大功耗 | 3000W | |
懸停功耗 | 1000W(@起飛重量6.8kg) | |
懸停時間 | 18min(@12000mAh、起飛重量6.8kg) | |
工作環境溫度 | -10℃~+40℃ |
●大疆S900設計細節
大疆S900的力臂摺疊結構、緊固結構參照了S1000的設計,中心板上板、力臂管是碳纖維材質,黑色的底座部分是鋁合金材質,而紅色的部分則是高強度工程塑料材質。在保證足夠的強度前提下,摺疊結構的材質選擇達到了最優化,在強度、重量、成本各個方面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大疆S900的動力部分,同樣是把電調集成在電機下面,電調電源線、電調控制線採用一體式封裝,從力臂一端引出,接入到中心板上。S900的安裝理念,跟S1000一樣,同樣是無需用戶去操作最為繁瑣的電氣電路焊接。
S900的電調信號線同樣是採用預埋在中心板下板上,從力臂引出的信號線,只需要插在摺疊結構旁邊的對應插孔上即可。箭頭所指的就是預埋的信號線路。有些用戶可能不解,為什麼S900中心板下板是玻璃纖維材質,而非碳纖維,這是因為碳纖維做不到印刷線路。
在無需預埋線路的中心板上板,S900就採用了強度更高的碳纖維材質,上圖這些紋理,可是貨真價實的。
在力臂摺疊的狀態下,雲臺可以安全地在中間自由轉動,不會碰到任何力臂或者其他部件。
來看看搭配索尼微單相機的大疆Z15-N三軸雲臺,在S900上是怎樣安裝的。由於S900自身已配備雲臺減震裝置,所以Z15-N附帶的減震就無需使用了。另外,S900雲臺掛載位置,採用了雲臺下置的設計,讓雲臺儘量往下安裝,搭配力臂上反角,在飛行時相機更不容易拍到力臂和螺旋槳。
為了遷就S900較為小巧的機身,掛載杆規格從S800 EVO、S1000的155mm,修改成120mm左右(具體數值沒有公布,此為大概測量數值),如何搭配原來的雲臺?做四個外八字的掛載連接件就可以了。大家可以看到這樣的搭配,在空間利用上顯得更為合理,與左邊的減震結構很匹配。
S900中心板上板採用全新的設計樣式,在保持碳纖維高強度的同時,增加了中間的開口。這樣設計的好處相當大,安裝、維修時只需裝拆6顆螺絲,就能打開中心板,摺疊結構的緊固螺絲根本不用去動。中心板下板中間,可以看到有類似S1000那樣的電源接線(分電)裝置,是不是會像S1000那樣複雜呢?打開看看。
哈哈!原本以為會是什麼複雜的裝置,結果大疆想出了一個更簡單、但高效而且更安全的方案。從電池接入的正負極依然是預埋到中心板下板當中,然後通過印刷線路分成三個正極接線柱,三個負極接線柱。相鄰兩個力臂的正極,通過鍍金壓接件以及特製方帽螺絲固定在接線柱當中。
由於電線的端子是圓環狀,穿過螺絲接入到接線柱,所以除非螺絲鬆脫,否則電線端子一定不會脫離接線柱。而大疆也考慮到螺絲鬆脫問題,特製了方帽螺絲,在蓋上黑色保護蓋後,蓋子會卡住螺絲的方帽,就算不用螺絲膠,機架的震動都不會讓螺絲鬆脫。這個電氣電路的連接方式,真的又高效又安全(高電壓大電流的電路連接,基本上都是用壓接的,大家可以去搜搜)。
動力方面,S900繼續沿用4114 Pro電機、40A電調、15英寸摺疊槳的經典搭配。為了壓縮成本,採用現成的動力搭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S900的電機也是有改進的,定子繞線採用單股粗線,能承受更大的電流,而且發熱情況會改善,相信這一細節會使用到之後出廠的所有4114 Pro電機上。
S900的電池託架借鑑S1000的形式,快拆、電池在託板上面,不過也因為掛載杆尺寸的縮小,S900的電池託板外形也跟之前的有不同。實測S900的電池安裝位置,可以容納多種規格形狀的電池,例如上圖這個雷鵬6S1P 10000mAh 35C,或者更大的雷鵬6S1P 16000mAh 25C(實測S900、Z15-N加上16000mAh電池還是很輕鬆的),不過22000mAh就不用想了,空間不夠,而且也太重了。
一切準備就緒,先來用假負載進行試飛,,S900「肚子」掛著的水瓶,重量與Z15-N雲臺和相機加起來的一樣,所以整體起飛重量沒有差別。(我覺得這張特帥啊!)
別誤會,沒飛到塔尖高度,這只是十幾米的高度而已。
試飛完畢,一切正常,裝上雲臺繼續測試,以上搭配,整體起飛重量才7.1kg,相當輕鬆。之前S800 EVO,要是搭配一樣的東西,整體起飛重量幾乎達到7.7kg。
收放腳架Gear up!我覺得這次裝配S900,各種線路都比較清爽,大家看看是不是沒看到多少外露的線材?
來一個急加速,S900前傾角度快到30°了,而雲臺上的相機依然保持平視角度,非常穩定。而S900的機架震動抑制得很好,懸停時用手去摸腳架,沒有感覺到多少震動。
得益於各種不斷改良的設計,大疆S900在實際飛行時的震動已經下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這對雲臺穩定畫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一段視頻,就是使用大疆S900搭載Z15-N雲臺所拍攝的畫面,沒有經過加工,可以看出,畫面穩定性非常高。
大疆S900航拍飛行器實拍視頻
之前很火的韓寒《後會無期》電影當中,有很多航拍的鏡頭,當時知乎上面有人把這吹得如何高大上,但其實畫面卻談不上穩定,一直有不斷的晃動。看完上面的大疆S900實際飛行拍攝視頻,畫面的穩定性簡直可以甩《後會無期》幾條街。
大疆S900真正做到的,是在提升整體結構合理性、使用穩定性、裝拆便利性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售價。要知道,現時單一套S900的價錢,僅僅是舊款S800 EVO的2/3,如果以套裝(機架+飛控+雲臺)的形式購買,優惠幅度簡直讓人跺腳。大疆如此狠心地把中端航拍器材市場的成本壓下去,除了明擺著的要搶佔更多市場份額,裡面還有什麼計劃或者願景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上面留下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