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waStitch新工藝有望使碳纖維複合材料更輕更強

2020-11-20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法國的Nawa Technologies公司在美國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並將其快速、實惠的垂直排列碳納米管(VACNT)製造工藝帶入新的應用:使碳纖維複合材料更加堅固。

Nawa此前宣布已經在生產一種新的電極設計,該電極設計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現有和未來電池化學性能,將是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其可提供高達3倍的能量密度,10倍的功率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多達5倍的電池壽命。

Nawa公司的優勢來自於它的秘訣:超快速的單步納米管生長過程。該公司執行長Pascal Boulanger表示:「這和防反射塗層玻璃以及光伏的塗層過程是一樣的。它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了。」 這些納米管具有極強的強度和高導電性,在電子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但Nawa現在也在考慮用它們來推進材料的發展。

Nawa已經收購了N12 Technologies的資產,這是一家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公司。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自2012年成立以來,N12 Technologies籌集了近3300萬美元,目標是利用VACNT技術使碳複合材料結構更輕、更強。N12是使用從麻省理工學院授權的兩步工藝來種植納米管,Nawa將繼續這種關係,並將兩種製造方式描述為 "互補"。

下面是NawaStitch(此前被稱為NanoStitch)如何工作的過程。通常情況下,當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東西時,會購買碳纖維增強樹脂的片材,然後將它們一個一個地鋪在另一個上面,用環氧樹脂將它們粘合在一起,並隨著每層碳纖維的方向交替,以調整最終的作品,以滿足它需要承受的負載。

根據N12和現在的Nawa,層之間的膠水可能是一個薄弱點,隨著零件的彎曲而惡化。這可能會導致分層,或簡單地破壞零件的強度。Nawastitch用超強的VACNT陣列來加固環氧層,結果,Nawa說剪切強度提高了100倍,抗衝擊性提高了10倍,根本不會發生分層,高速衝擊使內部損傷減少了50%。複合材料部件可以這樣加固,常規製造工藝不需要做實質性的改變。

Nawa公司表示,它還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多功能複合材料NawaShell,這種材料既能增強碳複合材料的機械強度,又能讓內嵌的碳納米管儲存電能,從而有可能製造出例如太陽能屋頂板,直接在屋頂本身儲存能量。

目前還不清楚N12在將其高強度複合材料處理推向市場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但只要價格合適,任何能讓碳纖維部件更輕更強的東西都會有機會。Nawa顯然對開闢一個新的美國基地非常興奮,該基地將位於俄亥俄州的Dayton。該公司已經與戴頓大學研究所建立了研究合作和授權協議。

Nawa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Pascal Boulanger表示:「Nawa美國公司的成立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和自然的戰略步驟。我們已經意識到N12技術公司多年來的卓越工作;我很高興有機會收購其活動,進一步開發技術並將其納入我們的投資組合。此舉進一步鞏固了Nawa科技作為VACNT領域領先的專家和最大的連續工業級VACNT製造商的地位。我們不僅擁有兩種最高效和互補的VACNT專利生長工藝的權利和技術訣竅,來自大西洋兩岸的強大學術支持,還擁有將VACNT在全球市場上的兩個主要應用:超強複合材料和儲能。」

Nawa立即開始進行原型設計,預計在2021年開始批量生產。

相關焦點

  •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四大特點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缺點
    它擁有比強度比模量高,可設計性強、抗疲勞性能好、耐腐蝕以及便於大面積整體成型等顯著特點,比傳統鋼,鋁合金等結構材料更優異的性能。「碳纖維生產技術」(carbonfiber8)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特點及其優缺點。
  •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鑄鋁材料相對於碳纖維材料存在比重差、強度低的特點,在相同強度的前提下,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艦艇顯控臺顯示單元殼體、電子機箱單元殼體和操控單元殼體質量更輕,厚度更薄。這也可以看出,碳纖維在艦船操控臺箱體結構上的應用是完全可行。一個完美碳纖維操控臺的呈現離不開它的成型工藝,其中樹脂傳遞模塑(Resign Transfer Molding,RTM)是將樹脂注入到閉合模具中浸潤增強材料並固化的工藝方法,也是碳纖維操控臺常用的成型工藝之一。樹脂傳遞模塑其主要工藝流程為鋪層、壓緊、注塑固化以及脫模。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本文通過與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等其他先進輕質材料的對比,介紹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在使用性能上的多樣化特點及顯著優勢;並結合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典型應用案例,分析了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差異化快速成型工藝。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高斷裂韌性、耐腐蝕、可設計性強、易成型、減振阻尼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既能夠滿足部件剛強度、輕量化的設計要求,在車輛安全性上也具有明顯優勢。目前,CFRP已成為繼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工程塑料和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後汽車工業領域最流行、最具發展潛力的輕量化新材料。
  • 碳纖維VS鋼:哪個更強?
    碳纖維是由92%甚至更高的碳元素構成,由於其獨特的晶體結構而具有高拉伸強度。它通過與聚合物基體複合,而被廣泛用於製造輕質高強的複合材料零件。,是因為可以通過其製造過程工藝調控來調整剛度和強度。碳纖維可用於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任何需要堅固、輕巧的部件都是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理想選擇。
  • 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無人機機身優勢分析
    碳纖維複合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廣泛運用在國防航空領域。碳纖維質輕、強度大、剛度大、耐熱耐腐蝕,因此在無人機風靡的時候,科技研發人員也在考慮把碳纖維複合材料運用到無人機的外殼當中。可以更好地減輕質量。—些有別於載人飛機的新特點。
  • 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或將取代熱固性碳纖維
    碳纖維複合材料根據樹脂基體的不同,可分為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和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兩大類,目前,市場上應用的還是以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尤其是以環氧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居多。與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相比,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勢表現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回收性,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達到一定熔點後,可以實現二次成型,而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不具備這種特性,無法實現回收利用;二是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預浸料需要低溫保存,而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儲存期、儲存條件等方面沒有要求;三是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在成型過程中與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發生的反應不同,在成型周期上時間更短
  • 碳纖維複合材料:骨科假肢的理想材料
    和輕金屬合金是技術上的最大飛躍。為什麼英特力碳纖維/環氧複合材料在假肢生產中如此成功?什麼是決定性因素:材料科學的吸引力,外觀,價格,簡單的製造工藝或它們的技術優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專注於所需的假體規格以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現代成型技術:現代義肢的關鍵特徵是可以根據個人身高,體重和肌肉結構進行定製。使用涉及機加工的製造過程不可能為假體提供所需的形狀。
  •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製品常用成型工藝比較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不同種類的成型製備工藝。無錫智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攻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的生產技術,其針對幾種應用廣泛、成熟度高的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成型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熱壓罐成型工藝熱壓罐成型是利用熱壓罐內的高溫壓縮氣體對鋪放好的預浸料進行加熱、加壓處理,使材料固化成型。
  • 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工藝優缺點簡析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新型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比模量、耐高溫、低電阻、耐腐蝕以及良好的阻尼減震等優良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成型技術有著幾十年的經驗,較為常見的有熱壓罐成型、拉擠成型、纏繞成型等,這些傳統成型工藝成熟度高、應用廣泛,本文博實碳纖維帶大家對它們做個簡單的了解。一、熱壓罐成型熱壓罐成型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的成型工藝,其成型原理是利用熱壓罐內的高溫壓縮氣體對鋪放好的預浸料進行加熱及加壓處理,將產品固化成型。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領域是什麼?
    江蘇博實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業的碳纖維製品定製企業,擁有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團隊和先進的生產工藝,今天小編力邀江蘇博實的戚工為大家講述一下碳纖維應用在哪些方面?>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新一代高速軌道列車車體選材的重點,它不僅可使軌道列車車體輕量化,還可以改進高速運行性能、降低能耗、減輕環境汙染、增強安全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
    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工藝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3D列印的成型質量與成型性能受到三維成型過程中溫度、速度、層高等多工藝條件及複合材料本身、列印噴頭等多物理參數的影響,合理工藝參數的選擇是高質量碳纖維三維成型的保證。
  • 【Drift計劃】碳纖維 讓車輛變輕變硬的複合材料
    其質量比金屬鋁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並且具有耐腐蝕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等特點,吸引了帕加尼、柯尼塞格、法拉利、蘭博基尼等眾多超級跑車製造商的青睞,碳纖維複合材料已經成為各大廠商在跑車性能上出奇制勝的法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碳纖維這種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吧。
  • 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否值得推進?
    反觀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國外已經開始大力推行,但是在國內,熱塑性碳纖維的應用推進似乎還未進入狀態。那麼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否值得去推進應用呢?首先,熱塑性碳纖維材料比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成本要高,並且製作工藝要求也比較高,大多數熱塑性樹脂在熔融溫度下黏度較高,無法很好的浸漬碳纖維,所以在製作上存在著難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技術和生產條件不夠的企業加入,所以導致很多企業在應用上望而卻步。其次,在國內對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認識存在著片面性,所以導致其性能優勢並沒有得到重視和開發。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特點
    正如碳纖維的材料特性:輕質,堅固且不會腐蝕」把傳統的金屬零部件,變更為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減小尺寸,重量和能耗什麼是CFRP?
  • 航空製造的「新寵兒」:碳纖維複合材料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航空工業中複合材料的使用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製造飛機結構的傳統材料包括鋁、鋼和鈦。複合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減輕了重量,簡化了裝配。性能優勢和減輕飛機結構重量是軍用飛機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雖然商用飛機正日漸關注燃油經濟性,但是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不斷減少生產和維護成本。
  • 熱固性和熱塑性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有什麼區別
    江蘇博實科技:複合材料顧名思義是指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獨立組分材料經複合工藝製成的一種多組分材料,其中,分散相為增強體,連續相為基體。在複合材料中,各組分仍然保持原有性質,但它們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使其綜合性能更加完善,構成新一代先進複合材料。
  • CFRP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必由之路
    加工工藝(HP-RTM)   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零部件  然該領域的發展仍然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首先是設計方面,國內在汽車設計方面的人才和資源匱乏,尤其是從事過碳纖維量產部件設計的人才非常稀缺;其次,在生產工藝方面,傳統的航空航天領域的工藝,如熱壓罐、真空導入等,或由於生產效率低(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製造一個部件),亦或是製造成本高,無法適應汽車工業化生產的需求,因此只有最新的工藝才能滿足汽車行業的要求;此外,碳纖維原材料的成本高,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 全球汽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研究報告
    本期話題:國內碳纖維生產商,哪家強?快來參與討論吧,只要夠精彩,就有機會贏得我們精美的禮品哦~作者介紹:潘鼎,東華大學材料學學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增強體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圖2:寶馬新一代7系,車身大量使用了碳纖維在寶馬汽車中有三十多種零部件使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CFRP),分別有:車身、底盤、車頂、車門、頭蓋、引擎蓋、尾翼、壓尾翼
  • 碳纖維複合材料與鋼材的對比
    與之相比,碳纖維則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結構材料,但其性能優異且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對鋼材料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本文針對這兩種材料的特性進行了簡單對比,並舉例展示了正在向碳纖維轉移的一些行業。什麼是碳纖維?碳纖維是由92%甚至更高的碳元素構成,由於其獨特的晶體結構而具有高拉伸強度。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溼法產品表面結構相對更利於與樹脂等基體材料複合進而通過成型製造加工成複合材料構製件,但是生產效率相對較低會使生產成本比較高,因此更適合應用在對性能及其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的高端裝備領域;乾濕法工藝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生產成本更低,產品更適合應用在對性能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更關心經濟性的一般工業和民用領域以及以纏繞為成型工藝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