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雨究竟是什麼?為啥是植物、電線、道路交通的災難?

2021-01-08 中國天氣
冬季和早春的雲南,有這樣一種天氣現象,明明天空中下落的是雨,但落到地表的物體上卻變成了冰凌,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上就是凍雨了。那麼究竟凍雨是個什麼東東?為啥說出現凍雨就會有災害呢?

凍雨的形成

其實凍雨在氣象學上也叫雨凇,也俗稱冰凌,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中國西南部時常出現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之所以稱它為凍雨,是因為從天空降下的雨落到地面上卻凍成了冰。一般情況下,越往高處,氣溫越低,但在出現凍雨天氣時,卻是近地面的溫度比高空的溫度低,也就是通常我們氣象學說的空氣逆溫存在。低於0攝氏度的雨滴,在溫度略低於0攝氏度的空氣中能夠保持自身的過冷狀態,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但當它落到溫度低於0攝氏度的地表物體表面時,就迅速凝結成冰,凍雨的現象就形成了。

凍雨出現的時間和範圍

在我國,凍雨大多出現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內,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遲,山區早、平原遲的特點。而在雲南,遇到冷空氣和水汽條件配合,一些海拔較高的山區或壩區,或是昭通、曲靖、文山北部、昆明東北部更容易出現凍雨。凍雨的厚度一般可達10—20毫米,最厚的可達30—40毫米。凍雨發生時,風力往往也較大。

凍雨的危害與預防

凍雨所形成的冰凍風光雖然值得觀賞,但它畢竟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凍雨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

出現凍雨時,公路交通會因地面結冰無法通行而受阻,或對車輛正常行駛帶來極大的安全威脅。電力設施如電線、電塔或電桿,如遇持續凍雨則會大量凍結積累,最終壓斷電線或電桿致使電力或通訊中斷。農林業方面,凍雨會使大田結冰,會凍斷返青的冬麥或凍死早春播種的作物幼苗,還能大面積地破壞幼林、凍傷凍死樹木。

在可能或已經出現凍雨期間,對於公路上的積冰要及時撒鹽溶冰,並組織清掃路面。在容易發生事故的橋梁、隧道進出口設置明顯提示標誌。

在凍雨天氣裡,人們應儘量減少外出,如果外出要採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遠離或避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司機朋友在凍雨天氣裡要減速慢行,不要超車、突然加速、急轉彎或緊急制動,應及時安裝輪胎防滑鏈。農民朋友則需加強露天蔬菜和經濟果木的管理工作,採取相應措施有效防禦,避免蔬菜果木等作物凍傷凍死。

如遇凍雨天氣,那麼肯定是很冷了。人們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除了可以穿保暖的羽絨服之外,最好帶上棉帽,因為頭部和耳部最容易感染受風。同時腿腳的保暖也十分重要,因為人的下身血液循環緩慢,腿和腳最難以保暖,所以棉褲棉鞋雖然笨重卻很重要。

相關焦點

  • 雨雪速報丨專家解讀:凍雨危害大 防禦需注意
    受極端天氣影響,長春市軌道交通臨時停運,部分地區停電停水停暖,高速公路入口關閉、航班取消、部分列車停運,部分景區和圖書館博物館臨時關閉。  外出的市民都看到了,樹上掛起了「冰溜子」,這是氣象觀測定義的雨凇,也是老百姓習慣叫的凍雨。也就是預報中提到的「本次降水過程將伴隨複雜的雨、凍雨、雨轉雪或雪的相態轉換」的一種表現。
  • 「凍雨」與雪花交替發生為哪般?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凱文 尤慧 黃智敏  1月下旬,江漢平原南部與湖南部分地區凍雨與雪花相繼降落,使得地面積雪、冰凌與樹枝、電纜、屋簷懸垂的冰掛交織,呈現出多年冬天少有的嚴寒景觀。這是為哪般?一般來講,發生凍雨所處的大氣,自下而上呈「冷—暖—更冷」層結,即「過冷卻雨層—暖層—冰晶層」。通常在5000米附近是低於-12℃以下的「冰晶層」,在2000~3000米上空,存在0℃附近或以上的逆溫層,其下1500米到地面,大氣溫度低於0℃,而1500米的氣溫可低達-8℃或以下。
  • 逆溫層強勢來襲,湖北武漢打雷下雪,還送凍雨!
    暖溼氣流強勢反撲的另一個結果是導致了湖北多地高空3000米左右出現很強的逆溫層——高空溫度超過0度,但近地面依然嚴寒,這使得下落的雪花在半空中融化成水滴,再度落到地面上,落到地面時形態就變得大不一樣,有的凍成冰粒,有的成為凍雨,有的則再次凝雪。因此,武漢出現了一邊打雷一邊冰粒凍雨雪花交織的奇觀。
  • 紐約凍雨加雪,三大機場航班取消或延誤,長島學校關閉...
    據abc報導,紐約市今晨降雪將持續至傍晚,北部及西部地區降雪將持續更長時間,預計降雪量會增加至3-6英寸,後期降雪將轉為凍雨,惡劣天氣周三凌晨才會終止。而紐約市、新州中部和南部以及長島的降雪量預計將達到1-3英寸。
  • 凍雨過後,他們這樣對付電網上的銀裝素裹!
    那麼問題來了,輕飄飄的雨怎麼會凍住電網,對用鐵塔架起的高壓電線造成破壞呢?因為這個雨不一般,它叫「凍雨」。這是它的氣象學符號,沒錯,就是它!那麼凍雨和普通的雨有什麼不同?簡單地說凍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的,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
  • 為啥一場雨就凍得停電了?有融冰技術為什麼還要人工除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上禮拜,我國東北部多地遭遇較大範圍雨雪降溫,其中吉林遭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凍雨暴雪大風天氣侵襲,受影響嚴重。學校停課,高速封閉,交通受阻,停水停熱停電……電網凍壞了,供電公司一直在抓緊搶修。
  • 暴風雪席捲美國中西部 交通及電力供應受影響
    俄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和密蘇裡州在15日全天會受到大面積凍雨影響,受災影響也最為嚴重。­  美國國家氣象局稱,堪薩斯州大部分地區積雪和大風可能會摧毀電纜,折斷樹幹。原定於在堪薩斯城進行的全國橄欖球聯盟的一場季後賽也不得不推遲至周日晚上,等暴風雪高潮過去後繼續比賽。­  為了保障高速公路得以通行,密蘇裡州運輸部也在周日早間勸說駕駛員不要在堪薩斯城道路上開車。
  • 西天目遭遇十多天凍雨 冰掛久不化大樹吃不消
    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二十多年來,天目山遭受最嚴重的一次凍雨災害。  2月16日下午開始,天目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林下起了凍雨。起初,大家都沒在意,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強降溫的天氣,一旦下雨,就會出現雨凇和霧凇,樹枝上掛滿了冰掛。  儘管冰掛對樹枝也會加力,但是基本上形不成威脅,雨一停天氣一轉暖冰掛就化了。
  • 道路事故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證明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報告、鑑定意見製作的,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對事故調查過程和結果,作出的總結評論性意見的一種法律文書。
  • 道路結冰黃色預警持續發布 氣溫回升有點慢
    昨天昭通、曲靖有5站出現小雪、4站出現凍雨,滇西北邊緣、滇中及以東降小雨。滇西北、滇中及以東的28站最低氣溫低於0℃,滇中東部、滇東的24站最高氣溫低於4℃。預計今天滇東北有雨夾雪或凍雨,滇中及滇東南陰轉多雲,滇西北邊緣及滇南邊緣局部有陣雨。
  •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等問題進行認定的文書。那麼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網友諮詢: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 穿完電線,為啥要把暗盒裡的電線繞3圈再接開關?師傅一說明白了
    不過我比較奇怪的是:穿完電線,為啥要把暗盒裡的電線繞3圈再接開關?這樣做有什麼作用呢?為了搞清楚我就諮詢了一下師傅,師傅一說明白了。他們接電線有個規定,那就是電線在電線盒或者是開關底盒裡必須要留有一點的長度,這也是因為留著有大作用的,方便後期維修或者是更換開關使用。
  • 積極高效應對極端天氣 長春高新區全力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為高效應對極端天氣,長春高新區按照長春新區統一要求,提前部署,積極調度,果斷處置,全力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確保市民正常出行。持續的大風和凍雨天氣使沿街樹木不同程度受損倒伏,殘枝遍地。為及時清理殘枝,19日凌晨2點起,高新環衛處組織全部500餘名環衛工人分成20組,在各自區域緊張有序開展殘枝落葉和積水點清理工作。隨著凍雨轉成降雪,高新環衛處開始不間斷進行循環清雪作業,對轄區內所有路段的積雪進行加速清理清運,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消除降雪對市容環境和城市交通的影響。
  • 日本恁有錢恁乾淨,為啥不治治街頭的蜘蛛網電線桿?
    驢友們禁不住要問,為啥日本不治治這個「城市病」?》,提出用3年時間對140公裡道路進行改造。 但真要做到無電線桿化,卻是幾年內難以實現的夢想。對東京機場和車站周邊等人口密集地區,國土交通省將電線桿全部撤除,電線移至地下。 在東京澀谷區和港區等19個區,國道、都道等道路兩旁,「無電線桿率」將從目前的80%提高到100%。
  • 東安:搶修交通氣象站 護航道路交通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3日訊(通訊員 唐依萍 唐文秀)11月23日,東安縣了井塘道路交通氣象站數據出現異常,經過維修人員冒雨搶修,目前設備已經恢復正常運行。當天上午8時許,東安縣氣象局監測到該縣了井塘道路交通氣象站數據出現異常,為確保氣象觀測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東安縣氣象局專業保障技術人員冒雨趕赴現場,對雨量筒進行清洗,同時對蓄電池電壓、智能通信傳輸指示燈狀況和風向風速傳感器接頭等設備進行了檢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維修,該交通氣象站已恢復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