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11月18日至19日,全國範圍內遭遇「史上」最強凍雨侵襲,多地電網線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吉林地區10千伏線路169條受損,涉電用戶30.5萬戶。湖北崇陽金沙一帶由於楠竹倒伏面積大,林州市臨淇、原康、石板巖三個鄉鎮的電力設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10千伏配電線路4條受損。
各地電網工作人員積極開展搶險救援,修復受損電網。國網吉林供電公司共投入搶修隊伍101支,搶修人員2216人/次,車輛328臺積極參與搶修,目前已恢復供電87條。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
11月18日夜間至19日白天,
吉林省遭到有氣象記錄以來
最強凍雨暴雪大風天氣侵襲,
造成大範圍的雨雪冰凍災害,
導致電網大面積癱瘓。
截至11月19日22時,
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
吉林地區累計停運10千伏線路169條,
涉及停電用戶30.5萬戶。
一經接到情況反饋,
國家電網馬上派人投入搶修。
經過晝夜奮戰,
國網吉林供電公司共投入搶修隊伍101支,
搶修人員2216人/次,車輛328臺。
經全力搶修,
已累計恢復4條220千伏線路、
12條66千伏線路、
109條10千伏線路,
各類用戶182121戶恢復供電。
剩餘故障線路將在搶修後逐步恢復供電。
那麼問題來了,
輕飄飄的雨怎麼會凍住電網,
對用鐵塔架起的高壓電線造成破壞呢?
因為這個雨不一般,
它叫「凍雨」。
這是它的氣象學符號,沒錯,就是它!
那麼凍雨和普通的雨有什麼不同?
簡單地說凍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的,
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
因為溫度過低,
超冷卻的降水碰到溫度等於或低於
零攝氏度的物體表面而形成的
玻璃狀透明或無光澤的表面粗糙的
冰覆蓋層叫雨凇。
然而,雨凇會致使導線覆冰。
由於雨凇邊降邊凍,
能立即粘附在裸露物的外表而不流失,
而且附著面積越來越大,
會造成冰層越來越厚,越來越重。
數據顯示,
高壓線的鐵塔在下雪天時,
要承受2-3倍的導線重量,
但是如果形成了雨凇的話,
就要受到10-20倍的導線重量,
導致過重的冰堆積在導線上。
而導線覆冰過重,
會致使高壓線電塔斷線倒塔。
覆冰後的電線有三大致命點,
一是超重,
二是受風面積大,
三是導線遇冷收縮。
當遇到大風時,
以上三點問題導致
電線隨著大風的擺動幅度陡然增大。
當擺動幅度到達一定的程度時,
電線就會跳頭、扭轉、甚至崩斷,
致使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的鐵塔傾倒,
為搶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不過小夥伴們也不用過於擔心,
我們電網的搶險專家們
已經為修復電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隨時待命。
最後還是要提醒下廣大小夥伴,
寒冬來臨,
注意保暖。
(文丨本報見習記者 李澤民,部分內容綜合自國家電網、國家吉林供電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