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文/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國農科院教授,果樹專家。199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從事果樹營養學研究,一直深入到農業第一線,理論聯繫實際,在全國南北果區建立了1200多個優質高效示範園。發表論文20餘篇,著書有《曹泳春務果論》和《果樹營養循環學》。
水是農業的命脈,水是生命之源,水是肥的載體,水對於果樹的生長和營養循環至關重要,但是水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載舟,亦可覆舟。
「小雪」將至,天寒地凍,日積溫會下降到7.2度以下,果樹要進入休眠期。在「大雪」之前,有條件的果農,要完成清園和「封凍水」的灌溉任務。
那麼,封凍水有什麼作用?如何澆封凍水?封凍水與萌芽水有什麼區別?
果樹進入休眠期,營養循環完全停止,但營養循環停止並不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結,地下的延伸根開始向更深的土層挺進。冬季休眠期的果樹處於養根階段,分布在土層40cm以上的支撐根、呼吸和吸收根雖然停止生長,但這些根系都貯藏著由秋季葉片轉換的大量有機營養,一旦受凍,來年開春遭受細菌侵染即會發生嚴重的腐爛。封凍水的作用就是為了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凍土,保護根系,以免遭受呼嘯凜冽的北風侵襲而受凍。開春,氣溫漸高,萬物復甦,果樹的營養循環開始啟動、運轉和加速。果樹萌芽、長根、抽枝、展葉、開花、坐果,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機營養,而這些有機營養都貯藏在果樹的根系,而不是來自當年葉片吸收二氧化碳製造的營養,因為這時的葉片還沒有長出。水自身不僅能夠為果樹生長提供營養,而且水還可以攜帶無機營養在樹體裡流動,更重要的是水在土壤中的氧氣作用下產生一定的根壓。
由此可見,「封凍水」與「萌芽水」的作用是不同的,灌溉的方法也是有區別的。
萌芽水,在開春果樹萌芽前澆灌,一定要澆透,也就是說水量要大,蓄水要多,水的滲透深度要達到60cm左右,但不能澆遍,也就是說樹盤裡面不得澆水,只能在行間的施肥帶澆水,因為樹盤裡面的那些大根和粗根是不吃水吃肥的支撐根,一旦水分過多,時間過久就會被「泡爛」。
封凍水,在「大雪」前的0℃臨界期澆灌,一定要澆遍,包括果樹樹盤內果園所有地面都要見水,但不能澆透,也就是說水下滲的深度不得超過10cm,因為果樹根系多在土層10cm以下,因為果樹休眠期的根系不吃水吃肥,土壤含水量過高或過深,根系容易「陰死」。果園澆水,一年只有兩次大水漫灌的機會,那就是「封凍水」和「萌芽水」,除此之外,任何時候都不得大水漫灌,必須控水,當然,控水並不是說不準澆水,一旦遇到天氣乾旱,果園缺水的情況下還需要適當澆水,如果沒有滴灌和滲灌條件而只能大水衝灌地區,要求隔行澆水。每年的5月20號至果實採摘前,果園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最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