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4月8日我們在飛揚旅行社的帶領下參加了埃及土耳其十五日遊。
3月25日晚22:35我們乘TK27次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第二天3月26日早上5:20我們的航班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阿塔圖克機場。
第二天3月26日我們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堡的阿塔圖克機場後立刻轉機,乘早上6:35-TK690次航班,從伊斯坦堡飛往埃及開羅。
在埃及我們遊覽了六天,參觀了埃及博物館,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卡爾納克神廟等景點。
第七天,3月31日早上5:45出發,我們去機場乘TK691航班,8:55從開羅起飛,飛往伊斯坦堡
3月31日當天中午12:05我們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
這是土耳其錢幣:裡拉,1裡拉=1.5691人民幣,1人民幣=0.6859裡拉
土耳其的旅遊大巴內每個座位上都有車載電視和充電系統
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C4444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我們的旅遊線路就是車載地圖上劃圈的那一條線路上的幾個城市
伊斯坦堡(土耳其語:stanbul),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伊斯坦堡省首府,也是土耳其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佔庭,公元330年,改建為東羅馬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之名在奧斯曼帝國徵服之前至少存在百餘年歷史,但西方國家認為奧斯曼帝國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堅持稱此地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初建時為首都,伊斯坦堡才成為國際上的正式名稱,伊斯坦堡當選為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歐洲體育之都,該市的歷史城區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駛入伊斯坦堡市區,見到了街心噴泉,鮮花馬路。
在旅遊大巴上我們見到了馬爾馬拉海(英文名稱:SeaofMarmara,土耳其語作MarmaraDenizi),史稱普羅波恩蒂斯(Propontis),它又又譯馬摩拉海,在希臘語中「馬爾馬拉」就是大理石的意思,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接近伊斯坦堡為旅遊勝地
13:50我們到達君士坦丁堡城牆(土耳其語:stanbulSurlar、英語:WallsofConstantinople),它是一道圍繞並保護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石牆,城牆自羅馬帝國君士坦丁一世建都以來已存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經歷過無數的加建及修補,是現存的古代要塞體系,也是世上最複雜及最精密的要塞體系之一,1980年代,一個大規模的復原計劃開始啟動,使遊客能夠鑑賞其原貌
伊斯坦堡現在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子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這座大橋就是橫跨歐亞兩洲的大陸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