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會坍縮成奇點嗎?研究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2020-11-26 和訊科技

大爆炸與宇宙膨脹插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永遠存在嗎?若是如此,或許宇宙是在一個永無止境的大爆炸循環中來回跳動。在大爆炸中,所有物質從奇點膨脹而來,接著又是大坍縮。大坍縮的時候,一切的一切又被再次吞沒,形成密度無窮大的奇點。然後,萬物又始於奇點,一遍一遍如此循環往復。

但是,這些理論的數學計算卻從未可以真正告訴我們,宇宙到底是循環的還是有始有終的。不過最近,一組理論物理學家利用所謂的「弦理論」,來嘗試解決早期宇宙的一些基本謎團。他們的研究結果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從零開始構建宇宙所需的理論動力,進而為循環宇宙假說提供支持。

宇宙大爆炸

如果你想構建自己的個人宇宙理論模型,不妨繼續往下閱讀。沒有人會阻止你做自己的宇宙學研究。但如果你想參與這場遊戲,那你就必須遵守宇宙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說,不管你的宇宙模型裡有些什麼內容,你都必須面對一些冷酷且確鑿的觀察證據。

比方說,我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這裡面的星系和恆星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遠離我們。科學家可以用不同的技術辦法,來計算不同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從而告訴我們這一事實。我們也有「宇宙還是寶寶時」的照片。(雖然那時候宇宙也已經有38萬歲,但相比目前138億歲的年紀,當初的宇宙確實還是個「寶寶」。)

在宇宙「寶寶」照片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圖案——微小的星星點點。這些星星點點,揭露了早期的宇宙中已經存在些許溫度差和壓力差。

我們可以用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另外一個觀點——「宇宙暴脹」,來解釋所有的這些觀察結果。宇宙暴脹這個過程,我們認為可能發生於宇宙剛剛誕生還不到一秒的時候。在這個過程期間(其本身的持續時間也極其短暫,與之相比,一瞬間都似乎顯得很漫長),宇宙變得越來越大,吸收量子差異並使差異變大。最終,這些差異不斷放大。正如密度越大重力也越大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差異漸漸變得足夠大,從而可以以星星點點的形式出現在宇宙早期的照片中,(數十億年後,又變成恆星和星系等等,不過這些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火宇宙理論

厭倦了宇宙大爆炸理論,想發展自己的宇宙說?這個想法不錯。不過,你首先得解釋清楚宇宙膨脹,還有宇宙寶寶照片裡那些星星點點等等。換句話說,你需要有比宇宙暴脹更具說服力的解釋。

看似容易,實則不然。早期宇宙中的壓力、密度和溫度差異已經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宇宙哲學,包括最著名的比大爆炸理論更大膽的——「火宇宙理論」。火宇宙理論中的「Ekpyrotic」一詞,源自希臘語,意思是「燃燒」,指的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即認為宇宙在不斷重複。

根據火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在……不斷重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現在算是處於「爆炸」階段,然後這個階段最終(具體方法不詳)會放慢速度直至停止,再反過來坍縮回極高的溫度和壓力狀態。再接下來,宇宙又會(具體方法不詳)重複之前的過程,在新的大爆炸中捲土重來。

然而問題是,如果根據火宇宙理論的話,早期宇宙照片中的那些星星點點很難重現。當我們試圖用一些模糊的物理學來解釋坍縮—反彈—爆炸這個循環時,一切看起來實在太過……順暢。沒有碰撞,沒有擺動,沒有斑點,也沒有溫度、壓力或密度差異。

但這也並非意味著該理論與我們對早期宇宙的實際觀察不符。只是說,這些宇宙理論不會孕育出一個具有星系、恆星乃至人類的宇宙。

所以,還真有些遺憾吶。

救星S膜

過去幾年,火宇宙理論的主題是試圖像暴脹理論那樣,契合更多的實際觀察。為克服這一障礙並使得火宇宙理論至少有那麼點兒說服力,一組研究人員帶來了他們的最新解釋:S膜。

沒錯,S膜。弦理論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那是基礎物理的宇宙,其中每一個粒子都是非常非常小的振動弦。但幾年前,理論物理學家意識到,弦並不一定得是一維的。於是,他們為多維度弦賦予了一個新名字:膜。

那「S」又代表了什麼呢?弦理論中的大多數膜都可以自由穿梭時間和空間。但是假設的S膜,只能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瞬間存在。

在這種新的火宇宙假說中,當宇宙處於最小且密度最大的那個時間點上時,S膜出現了,觸發充滿物質和輻射的宇宙再膨脹(大爆炸),並且溫度和壓力也有微小變化(這樣一來,宇宙早期照片中的那些有名的星星點點也就解釋得通了)。這些,是三位物理學家今年7月在線發布到預印本文獻庫arXiv中的一篇新論文裡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這篇論文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那話說回來,這個想法正確嗎?天知道。最近,弦理論本身也不太站得住腳,因為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進行的那些實驗未能發現任何可支持所謂「超對稱性」理論的線索,而超對稱性理論又是弦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礎。再者,在弦理論圈子內部,S膜這個概念也有待商榷,因為我們尚不確切知道膜是否可以僅存在於某一瞬間。

還有一個事實是,我們的宇宙不僅正在膨脹,並且是在加速膨脹,而且更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很快膨脹就會減速(更不用說坍縮)。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力量能夠促使宇宙踩下剎車再掉個頭回去,也很天方夜譚。

即便如此,火宇宙理論(以及其他種種理論)依舊值得探索,因為宇宙誕生的瞬間為現代物理學帶來了一些最令人不解且具有挑戰的問題。(勻琳)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宇宙會坍縮成奇點無限循環大爆炸嗎?物理學家給出新解釋
    宇宙會永遠存在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也許它一直在一個永無止境的大爆炸循環中來回彈跳,在這個循環中,所有的物質都從一個奇點中冒出來,接著是大爆炸。而在大爆炸中,所有的物質都被再次吞沒,形成那個稠密的點,宇宙從那裡再次誕生。如此循環往復。 然而,這些理論的數學從來沒有真正地解決我們宇宙是循環的,還是只有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但最近,一組理論家利用弦理論來解決早期宇宙的一些基本謎題。
  • 宇宙會坍縮成奇點無限循環大爆炸嗎?物理學家給出新解釋
    宇宙會永遠存在嗎?想像一幅畫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宇宙理論模型,請隨意,沒有人能阻止你創造自己的宇宙觀。但如果你想玩宇宙的遊戲,你就必須遵守它的規則。這意味著,無論你的宇宙模型包含什麼,你都必須面對一些冰冷的、難以觀測的證據。例如,我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其中的星系和恆星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飛離我們。
  • 宇宙大爆炸始於奇點,最後會不會重新坍縮回奇點?
    在理想情況下,在超球面宇宙裡向某個方向發射一束光,它最終會從背後飛回來。當然,這是在理想情況下,實際上超球面宇宙的情況會複雜得多,由於物質分布的不均勻,光在超球面宇宙裡的行進路徑會不斷被各種質量天體彎曲,最終都不知道被彎到哪裡去了。
  • 黑洞中有個奇點,宇宙起源也是奇點,那麼黑洞是宇宙的起源嗎?
    現代量子力學認為,宇宙起源於虛無中的量子漲落,起源於真空中爆發的奇點。奇點是什麼,就是一個體積無限小,曲率無限高,溫度無限高,密度無限大的存在。宇宙奇點和黑洞奇點都是這樣表述的,看起來差不多,但產生的原因和根源卻有很大區別。
  • 宇宙大爆炸前奇點與黑洞奇點都是由物質組成的嗎?
    奇點裡面是什麼,現在誰也鬧不清,因為奇點不是我們世界的東西,是一個超時空的東西。我們現在的一切科學理論都是研究我們這個世界的事物,只有神鬼論玄說和宗教可以研究超時空的東西,但都是胡說八道。所以奇點可以肯定的說,不是我們所認知的物質,更可能是一種能量。
  • 一個奇點,如何炸出整個宇宙?組成宇宙的所有物質來自何方?
    這個奇點無法用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來進行描述,因為它體積無限小,而密度無限大。那麼這個奇點又如何會變為整個宇宙呢?一次大爆炸。奇點為什麼會爆炸呢?這可能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對於奇點爆炸原因的解釋很多,就像有關宇宙起源的猜想一樣多。
  • 從粒子到宇宙,從膨脹到坍縮,宇宙或許逃脫不了輪迴的命運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使用量子環引力理論來解釋這些神秘現象,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這些現象是反常的.最近一項使用環量子宇宙學理論的新研究解釋兩個宇宙學的主要謎團。《自然天文學》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對其中一種異常現象提出了解釋,即宇宙空間是彎曲的,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平面,這一發現讓宇宙學可能面臨重寫,但是這個發現也需進一步的驗證。然而,利用環量子宇宙學,科學家自然地解決了一些異常現象,避免了潛在的危機。圖註:這張圖表顯示了宇宙的進化,根據循環量子起源的範式。
  • 一個奇點,如何炸出整個宇宙?組成宇宙的所有物質來自何方?
    時間越是回溯,宇宙間的物質就越緊密,最終所有的物質都會聚合在一起,密度不斷增大,體積不斷縮小,終成一個小點,給這個小點起一個名字,我們叫它奇點。這個奇點無法用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來進行描述,因為它體積無限小,而密度無限大。那麼這個奇點又如何會變為整個宇宙呢?一次大爆炸。奇點為什麼會爆炸呢?
  • 大爆炸初期物質密度極高,為啥宇宙沒有坍縮成黑洞?
    最強大的引力場中,牛頓對物體引力行為的預測與我們所觀察到的略有出入(例如無法解釋的水星軌道進動問題,牛頓預測每世紀=5,557.62角秒,而實際觀測值為 =5,600.73角秒)。這就好像,靠近一個非常巨大的引力源時,會有一個額外的力,這個力牛頓無法解釋。
  • 奇點爆炸產生宇宙,奇點為什麼會爆炸?奇點中的物質又是哪來的?
    當我們看到一個果實,我們會追問它的由來,於是我們發現了種子,了解了植物生長的奧秘。我們看到自己,又會追問自身的出處,於是開始研究生命的進化歷程,最終我們弄清了所有生命形式都起源於一個單細胞生命,而繼續追根溯源,我們又發現單細胞生命是由複雜化合物通過某種特定的方式組合而成的,而複雜化合物又是由簡單化合物生成的,就這樣不斷向前追溯,我們不僅了解了自身的出處,也弄清了所有生命的由來。
  • 如果宇宙始於大爆炸,那麼為什麼會爆炸呢?我們要從那個奇點說起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宇宙是始於一次大爆炸,時間和空間都是從這一次爆炸開始產生的,而在爆炸發生之前,這一切都存在於一個叫做「奇點」的點中。那麼這個點為什麼會爆炸呢?根據廣義相對論我們可知,所謂的奇點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體積雖然無限小,但是其質量卻是無限大的,而其中的時空更是無限彎曲的,這樣的一個點,應該是處於極度平衡狀態的,它為什麼會爆炸呢?
  • 宇宙大爆炸中的奇點和黑洞中的奇點是一樣的嗎?
    最根本的區別就是黑洞中心奇點是處在黑洞裡的奇異時空裡,本質上它還是處在時空當中,雖然它把周圍時空彎曲得很嚴重,但並沒有把周圍整個時空卷進奇點裡。而宇宙大爆炸奇點則不同,它並非處在時空裡面,而是它本身包含了一切,除它以外,宇宙一無所有。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當核心壓縮時,它會升溫,最終產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後,物質和輻射被拋入太空,剩下的殘骸是高度壓縮的恆心核心。黑洞的類型只要恆星坍縮成了一個黑洞,那麼從此之後,它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由於核心的引力很強,核心下沉穿過時空結構,形成一個洞。原來恆星的核心現在變成了黑洞的中心部分——它被稱為奇點,這個洞的開口叫做事件視界。
  • 如果宇宙最初是一個奇點,那麼奇點之前是什麼?
    奇點包含了什麼?上文我們說明了宇宙的開端奇點包含了整個宇宙的物質、時間與空間,似乎非常難理解,奇點包含所有物質已經匪夷所思了,居然還能包含時間和空間,是不是得解釋一下?無論是黑洞的起點還是宇宙的起點,都是物理定律失效的地方,但我們仍然可以在奇點之外試圖進行理解:廣義相對論最精髓的思想就是替牛頓解釋了引力的來源,最直接的就是解釋了水星進動的問題,因為水星在太陽的彎曲時空中運行,所以才產生了牛頓萬有引力無法計算的進動量,這表示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是正確的,質量彎曲時空,請注意是時空,而非只有空間!
  • 為何宇宙不斷膨脹?或源於恆星坍縮後產生的暗能量團
    暗能量是宇宙不斷加速膨脹的原因。然而,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自暗能量被首次提出以來,已經困擾了天文專家們20年。現在我們知道,這種快速增長的原因是存在於星系間空間的一個相對較小的實體造成的。夏威夷大學(UH)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專家們就開始提出,坍縮的恆星不應該形成真正的黑洞,而是可以創造出暗能量泛型體(Generic Objects of Dark Energy,簡稱GEODEs)。
  • 如果宇宙由奇點大爆炸而來,那麼奇點又是如何來的?
    所謂的穩態理論就是科學家認為宇宙是一個靜止穩定的環境,可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家發現很多有關宇宙的謎團,用穩態理論很難做出解釋。反而是大爆炸理論能夠解釋很多的宇宙謎團,所以最後奇點大爆炸成為了科學界對宇宙起源主流的理論。
  • 引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哪來的?高級文明設定還是宇宙輪迴?
    對於研究宇宙的科學家們來說,宇宙是如何誕生的,應該是很多人畢生的研究課題之一。目前,關於宇宙誕生科學界比較普遍認同的一種觀點是:大約138億年之前,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發生大爆炸的同時宇宙也由此產生,此後宇宙一直不斷地膨脹,直到形成今日浩瀚無邊的局面。
  • 黑洞會爆炸嗎?爆炸時會有黑洞碎片飛出嗎?
    黑洞會爆炸嗎?這個只吞不吐、如同宇宙BUG一樣存在的天體應該是不會爆炸的!因為不存在理論基礎,那麼兩個黑洞合併是否會爆炸呢?會有黑洞碎片飛出來嗎?比如像中子星那樣拋灑無數黃金的可能性存在嗎?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下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糊弄人的嗎?來看看諾貝爾獎都頒給誰了
    引言:人類在宇宙面前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導致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但一部分領軍人類科學的人物又想對宇宙進行深入研究,於是各種關於宇宙演化、現象的理論被提了出來。你還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糊弄人的嗎?來看看諾爾爾獎都頒給誰了。
  • 旋轉的黑洞會裸露出奇點,裸奇點的存在可能對宇宙產生危害
    奇點的引力是無限強的,任何靠近它的物質都會被拉過去。幸運的是,奇點都是包裹在事件視界之內的。自從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存在裸奇點,也就是說在沒有相關視界的情況下形成一個奇點。裸奇點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因為它的存在會使許多物理定律被打破,會危及到整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