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樁身傾斜
施工中樁身傾斜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處理,當傾斜大於0.8%、時可認為樁身傾斜較大。若此時第一節樁沒有全部施工完畢,應及時進行觀測並對其糾正,糾正方法可使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後續樁節焊接時,一定要保證樁的垂直度,否則將導致樁身傾斜的加大,處理難度加大。
2、樁身移位與樁頇上浮
樁身移位與樁頂上浮對結構的承載力影響較大。為防止此質量問題的發生,應合理安排管樁的施工順序,同時在打樁過程中應詳細觀察周圍管樁沉降或上升情況,在周圍管樁上設置觀察點,利用遠處的固定水準點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確定沉降或上升情況。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採取管樁施工從內向外的施工順序,以儘量減少對先施工樁的影響,樁頂上浮及樁身位移均控制在規範允許範圍之內。
3、截樁時產生裂縫
PHC樁雖採用高強混凝土製作,內配置預應力鋼筋,但樁身較脆,在受到強烈撞擊時,易產生貫穿性縱向裂縫,影響樁的使用。當管樁施工達到設計要求的灌入度時,可能樁身還有多餘樁長未達到設計標高,此時,需要進行截樁,截樁宜用以下方法:採用環形切割機切割或者是採取工具鋼套箍,緊箍在切口下部樁身上,沿套箍鑿出一道溝槽,然後再行擴大、切斷,截樁時嚴禁用大錘敲砸。本工程採用專用的PHC樁環形專用切割機割樁,割口良好,未產生任何裂縫。
4、管樁樁頭破碎
管樁施工中,容易發生樁頭破碎,被打壞的現象,主要原因:
1)設計過於保守,導致樁體過長,管樁無法打到設計樁頂標高,但是施工單位仍以樁頂標高控制,由於管樁受阻力較大,樁體不再下沉,樁頭破壞。
2)樁墊在施工中磨損嚴重,需要及時更換。
3)由於樁帽尺寸與樁不匹配,導致樁頭受到瞬時衝擊力過大而損壞。
施工中為防止樁頭破壞,要使樁錘、樁帽、樁身儘量保持在同一軸線上。打樁較難下沉時,要檢查落錘有無傾斜偏心,檢查樁墊樁帽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需更換或補充軟墊。及時與設計者溝通,核算其合理樁長,並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其認識到標高控制和貫入度控制的要求並運用到具體實際中。
本工程中由於控制合理,樁頭破碎總計45根,破碎率僅0.34%、.
責任編輯:風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