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管樁基礎如何試樁?分享試樁全過程施工方法

2021-01-15 豆丁施工

一、案例工程概況

案例工程共採用三種基礎,即樁基礎、混合基礎(樁基礎結合開挖基礎)和天然淺基礎。所有樁基礎及混合基礎都擬採用預應力管樁直徑為φ400、φ500預製管樁,預製管樁型號分別為PHC-400A95、PHC-500A100型預應力管樁。±0.000m標高相當於絕對標高105m-107m之間,試樁樁頂標高詳見各棟號圖紙,樁長詳見各棟號圖紙及地質報告,樁端進入持力層大於等於樁長及貫入度控制。相鄰樁的樁底標高差不應超過相鄰樁長的1/10及相鄰中心距,預估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分別不大於570KN、820KN,同一承臺下的管樁接頭應相互錯開。單樁承載力最終根據現場靜載試驗確定,工程試驗樁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施工工程樁。

二、試樁目的

試樁完成後,通過樁的靜載試驗,確定樁基工程各項設計、施工等參數,選擇樁基持力層、判定沉樁的可能性,選擇靜壓值,並確定打樁施工時停壓標準等。

三、試樁試驗選定、試樁順序及進度

案例工程共有18#需要打樁,根據建設方提供的相關圖紙及國家相關規範,案例工程的試樁數量為54根。試樁時應採取措施保證樁身側向穩定性要求。試樁位置按建設方提供的坐標點試樁,標高詳見各棟號圖紙。

根據實際情況,土方部分未到位及部分圖紙不全等,應建設方要求,先試18#、15#、14#、13#、12#,然後由南向北試樁,暫安排兩臺設備在建設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樁(適當可增加設備)。

案例工程原地面以下地質情況如下:

(1)素填土:層厚0.60-14.5米,黃褐色、灰褐色、鬆散、稍溼。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塊石、植物根系等,為新近人工填土。系機械推填而成。

(2)殘積粉質黏土:層厚1.2-27米,黃褐色、灰黑色、可塑,幹強度中等,中等韌性,搖振反應無,稍有光澤,該層為泥灰巖風化殘積層。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k=200Kp;

(3)強風化泥灰巖:層厚0.6-19.9米,灰褐色、灰黑色、強風化狀態。巖體破碎,巖質較軟。風化裂痕發育,巖芯呈塊狀。泥質結構,層狀構造。巖體基本質量登記為V級。幹鑽不易鑽進。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k=400Kpa;

(4)中風化泥灰巖:層厚5-10米,青灰色、灰黑色,中風化狀態。巖體較完整巖質較硬,巖心呈柱狀、短柱狀。鈣泥質結構,層狀構造,基本質量等級為Ⅲ級。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k=2000KN。

四、施工工藝及方法

4.1、施工工藝選擇

通過對該工程設計圖紙和所提供的地質資料的分析、工程設計圖紙的認真領會,以及對現有設備性能的綜合考評,案例工程採用靜壓施工工藝,施工工藝如下:

測量放線→樁機就位 →覆核樁位→掛吊樁鋼絲繩→ 起吊樁→ 樁尖入土穩樁雙向校正→ 初步加壓→ 檢查該樁身垂直度→ 正式壓樁→ 觀測校正樁身垂直度→壓至樁頂至地面1米時,再吊入樁就位→焊接接樁→繼續壓樁 →作壓力值記錄→ 成樁→ 移機下一根樁

壓樁的工藝程序如下圖:

(a)準備壓第一段樁;(b)接第二段樁;(c)接第三段樁;(d)整根樁壓平至地面;(e)採用送接壓樁完畢1-第一段樁;2-第二段樁;3-第三段樁;4-送樁;5-樁接頭處;6-地面線;7-壓樁架操作平臺線

4.2、主要項目的施工方法

4.2.1 測量放線、樁定位

1.布設測量控制系統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水準點建立測量控制網,並在施工現場打樁影響範圍外設置座標和高程控制點,並經規劃、設計、監理等相關單位覆核無誤確認後方可投入使用。

(1)首選通過對案例工程總平面圖和設計圖紙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並了解工程所在地區的紅線點位置及坐標、周圍環境、現場地形等情況。

(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築物的布局、定位依據、定位條件及建築物的主要軸線等。

(3)將招標單位提供的水準點高程、坐標進行複測無誤後,及時辦理籤證移交手續。

(4)在熟悉和掌握全部樁基設計圖紙的基礎上,對總圖上所標註的定位坐標、尺寸用計算閉合導線方法核算是否準確。

(5)根據總圖上提供的坐標,計算出測量時所需的距離、角度並通過坐標反算,換算成極坐標後進行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6)測設時先校核施工現場上已測設的坐標點,然後根據已測量出的坐標點測設出平面布置圖上的坐標點,並使各個坐標點分布在施工場地內。

(7)每次用直角坐標測設後要進行校核。

(8)主要坐標控制點測設後,建立整個施工場地的平面控制網。

(9)測設出建築物軸線與主要控制點,為樁基放樣做好準備。

(10)平面控制網測設時保證測設精度,控制網測設後進行閉合平差。並對主要坐標控制點作必要的保護。

2.測放樁位

根據控制點設定建築物軸線及角樁,按樁位布置圖測放樁位,並在樁位中心用鋼筋或竹籤作好標記,樁位測放後應經監理單位覆核後方能施工。為防止樁機就位時樁機自重擠壓土體使已測放樁位移位,在樁機就位後正式壓樁前應覆核正確,樁定位偏差控制在20mm以內。

4.2.2 預製樁的驗收

(1)預製樁出廠到工地,應按批量查收預製樁出廠合格證。

(2)質檢人員應會同現場監理共同檢查、驗收預應力管樁,驗收合格後,方準使用。如驗收中發現不合格,應做好標記並及時退貨。

4.2.3 樁起吊、就位

樁現場駁運採用二吊點法、餵樁時採用一吊點,吊點設置在0.29L(L為樁長)處(如下圖所示),起吊過程中,用託繩穩住樁的下部,吊機儘量減小吊臂仰角(並儘量減少吊臂促出長度),緩慢地將樁拖至樁機就近處後再開始垂直起鉤,平穩地把樁餵至樁機夾持器中。

圖一 二點吊示意圖

圖二 一點吊示意圖

對於由樁機自備卷揚機吊樁操作同理。樁的起吊、轉運過程中.操作人員均應按起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4.2.4 豎樁與插樁

根據已設定的控制點用直角坐標法對樁位進行二次覆核,正確後下放首節樁,首節樁樁尖的中心點與樁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內。

4.2.5 垂直度控制

當樁尖進入土層500mm後,用經緯儀調整樁機樁架處於垂直位置,然後再調整首節樁的垂直度(經緯儀一般架設在距樁機15m以外),使樁架與樁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誤差小於樁長的1%(首節管樁插入地面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即可壓樁,並在壓樁過程中進行跟蹤監測,指揮樁架保持其精度。如果超差,必須及時調整,但需保證樁身不裂,必要時拔出重插應儘可能拔出樁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沙土回填後再進行施工,不允許採取強扳的方法進行快速糾偏,而將樁身拉裂、折斷。

圖三 打樁送樁垂直度監控示意圖

4.2.6 打樁、接樁、送樁

1.打樁(錘擊施工)

用樁架的導滑夾具或樁箍將樁嵌固在樁架兩導注中,垂直對準樁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待樁位置及垂直度校正後即可將錘連同樁帽壓在樁上,同時應在樁的側面或架上設置標尺。並做好記錄,始可擊樁,如樁頭不平時,用麻袋或厚紙板墊平,亦可先環氧砂漿補抹平整。開始打樁應起錘輕壓或輕擊數錘,觀察樁身,樁架,樁錘等垂直一致後,即可轉入正常施打,開始打樁時,落距應較小,入地一定深度待樁穩定後,再按需求的落距進行施打。

沉樁應用適合樁頭尺寸的樁帽和彈性襯墊,以緩和打樁時的衝擊和使打樁應力均勻分布,延長撞擊的持續時間以利樁的貫入。樁帽用鑄鋼或鋼板製成,錘墊多用硬木或白棕繩圈盤面成,樁墊多用松木或紙墊或酚醛層壓塑料,合成橡膠等。樁帽與樁接觸的表面須平整,與樁身應在同一直線上,以免打樁時產生偏斜。樁錘本身帶帽者,只須在樁頂護以繩墊或木塊。若樁須深入土時,應用送樁。送樁用堅硬的木料或鋼鐵製成,長度和直徑視需要而定,使用時,將送樁放於樁頂頭上, 使與樁在同一垂線上,錘擊送樁,將樁慢慢打入土中。沉樁過程中,要經常注意樁身有無位移和傾斜現象,如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樁將沉至要求深度或到達硬土層時,落錘高度一般不宜大於1m,以免打爛樁頭,沉樁過程中作好沉樁施工記錄,至接近設計要求時,即可對貫入並或入土標高進行觀測,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然後移樁機至新樁位。

2.接樁

①、案例工程接樁採用焊接法。

②、樁段就位必須和相連接的樁節保持在同一軸線上,連接後樁身保持垂直。

③、管樁接樁:

a)管樁拼接成整樁採用端板焊接連接,焊接前樁頭預埋鐵件必須清除汙鏽,露出金屬光澤。如樁節之間間隙過大,可墊鐵片填實焊牢,接合面之間的間隙不大於2mm。焊接時,應將四角點焊固定,然後對稱同時焊接以減少焊接變形,焊縫要求連續飽滿,焊縫厚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手工焊接時第一層必須用Φ3.2mm電焊條打底,確保根部焊透,第二層方可用粗焊條(Φ4mm或Φ5mm),採用E4303或E4316焊條。

b)拼接處坡口槽的電焊部分應分三層以上對稱進行環縫焊接,並採取措施減少焊接變形,正確掌握焊接電流和速度,每層焊接厚度應均勻,每層間的焊渣必須敲清後方可再焊次一層,坡口槽的電焊必須滿焊,電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縫必須每層檢查,焊縫不宜有夾渣、氣孔等缺陷,滿足《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05-07)二級焊縫的要求

c)接樁應儘量縮短時間,以避免停打時間過長導致樁周土重固結而影響沉樁。

④、焊縫完成後,應會同監理檢查驗收,待焊縫降溫1min後再行打樁,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後立即沉樁。

3.送樁

送樁時必須採取送樁器,可採用插銷式送樁器。送樁杆送樁時,應根據設計要求計算好送樁深度,並在送樁杆上做好醒目標記。當送樁至距設計標高1m左右時,測量人員指揮樁機操作工減小速度,並跟蹤觀測送樁情況,直到送樁至設計標高時,發出信號停止送樁。送樁過程中如有異常情況時,應即時向設計和建設部門反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送樁後留下的孔洞及時用道碴回填夯實。樁頂標高允許偏差為±50mm。樁頂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許範圍以內。送樁留下的孔洞要採用方木、築膠板覆蓋,避免物品人員掉落,並及時回填,避免陷機。

4.2.7 施工記錄

記錄人員必須及時、認真做好原始資料記錄、整理工作,樁位編號,隨打隨填,以免發生差錯,每換班打樁前後,都要核對樁位、樁數以防錯打和漏打。

4.2.8 常見質量問題現象、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

1.樁身斷裂

a. 現象:在壓樁過程中,樁身突然傾斜錯位,當樁尖處土質條件沒有特殊變化,而貫入度突然增大,施壓油缸的油壓顯示突然下降並引起機臺抖動,此時可能是樁身斷裂。

b. 原因:

①、樁材加工彎曲度超過規定,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沉入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

②、樁入土後,遇到大塊堅硬的障礙物,把樁尖擠向一側。

③、插樁不垂直,在壓入一定深度後,用移機方法來糾正,使樁身產生曲折。

④、多節樁施工時,相對接的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焊接後產生彎曲。

⑤、樁材混凝土強度不夠,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而未被發現。

c. 預防措施:

①、施工前應把樁位下的障礙物清理乾淨,必要時對每個樁位用釺探檢查。

②、加強樁材外觀檢查,發現樁身彎曲超過規定(L/1000且≤20mm)或樁尖不在樁縱軸線上不宜使用。

③、在插樁過程中如發現樁不垂直應及時糾正,樁壓入一定深度發生嚴重傾斜時,不得採用移機方法來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端面間隙要加墊鐵片塞牢。

④、樁的堆放和吊運應嚴格執行規範,若樁身裂縫超過驗收標準嚴禁使用。

2.樁頂損壞

a. 現象:在沉樁過程中,樁頂出現損壞。

b. 原因:

①、樁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嚴,養護措施不力。

②、樁頂端面不平,造成樁頂端面與樁軸線不垂直。

③、樁頂與送樁杆的接觸面不平,送樁時造成樁頂端面局部應力集中而損壞。

c. 預防措施:

①、樁製作時,離心要均勻,樁頂加密箍筋位置要準確,並按規範養護。

②、沉樁前應檢查樁頂有無凹凸現象,其端面是否垂直於軸線,樁尖是否偏斜,若不符合規範要求不得使用,或經過修補處理後才能使用。

③、檢查送樁杆與樁的接觸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應進行處理才能使用。

3.樁位偏移

a. 現象:在壓樁過程中,相鄰的樁產生橫向位移或樁身上浮。

b. 原因:

①、樁入土後,遇到大塊堅硬的障礙物,把樁尖擠向一側。

②、多節樁施工時,相對接的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焊接後產生彎曲。

③、樁數量較多且樁距較小,壓樁時土被擠壓到極限密實度後而向上隆起,相鄰的樁被浮起。

④、在軟土地基施壓較密集的群樁時,由於壓樁引起的超孔隙水壓力較大把相鄰的樁推向一側或浮起。

c. 預防措施:

①、壓樁前應先將樁位下的障礙物清理乾淨,加強樁材外觀檢查,若發現樁身彎曲超過規定或樁尖不在樁縱軸線上不得使用。

②、在壓樁過程中,如發現樁不垂直應及時糾正,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施焊應嚴格執行規範。

③、採用井點降水、砂井或盲溝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④、壓樁期間不得開挖基坑,要等樁全部壓完,停置兩周後才能開挖。

4.沉樁達不到設計標高

a. 現象:沉樁壓力已達到或超過設計值,但樁尖未到達設計的標高位置。

b. 原因:

①、工程地質情況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層的標高起伏不明,致使設計考慮的持力層或選擇的樁尖標高有誤;

②、局部有堅硬夾層或砂夾層;

③、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礙物,如大石頭、舊埋設物等;

④、群樁擠土效應導致樁入土阻力增加;

⑤、樁機壓力過小。

c. 預防措施:

①、工程地質情況應詳細勘探,做到工程地質情況與勘察報告相符;

②、合理選擇持力層或樁尖標高;

③、遇有硬夾層或砂夾層時,可採用先鑽後壓法(預鑽孔)穿透硬夾層,以利沉樁。

④、先用迴轉鑽孔機進行預鑽孔取土、調整施工順序(先施工沉樁困難的樁)、在工程場地布置應力釋放孔和溝槽、減緩沉樁速度等,以減少擠土效應對工程場地的影響,釋放土壓力;

4.2.9 成品保護

對施工完成的管樁空洞採用素土回填。土方開挖時,預留土方保護層,採用人工配合,清除樁間土方。禁止機械碰撞樁頭造成樁身破裂。

五、成樁質量檢測

試樁完成後,待土體恢復固結後,按設計要求需進行靜載荷試驗,以確定樁身承載力,同時可對地質情況進行一定的判定。土體固結時間規範有具體要求,一般砂土為10-15天,黏土及淤泥土為15—20天,加荷要求一般為2倍的單樁承載力特徵值,操作方法可採用堆載,獲得樁身沉降量值,描繪Q—S曲線進行分析,獲得樁身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六、質量標準

相關焦點

  • 建築樁基礎施工丨如何進行試樁?
    (二)試樁位置選擇1、試樁數量根據設計施工圖、地勘報告及《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範》(JGJ 106-2014)要求,本工程擬選取工程總樁數1%用於試樁,選取樁均不是工程樁。3、試樁位置根據設計施工圖、地勘報告及《建築基樁技術規範》(JGJ 106-2014)要求,試樁條數為總樁數的1%,且選取樁不是工程樁,試樁分2次進行,前期因業主要求,場地基本平整後進行第一次試樁,選取點為:1#試樁位為:X=1912.136;Y=56615.262,2#試樁位為:X=1890.389;Y=56615.789
  • 高應變動力試樁的誤差分析
    關鍵詞:高應變動力試樁 凱司法 實測曲線擬合法  1、前言  以應力波理論為基礎的高應變動力試樁法在我國的應用已有十幾年的歷史。這種方法以其省時省錢以及能提供諸如單樁承載力、樁身結構完整性、端承力大小和樁側摩阻分布等豐富信息的特點而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
  • 靜壓式鋼筋混凝土預製樁工程施工操作方法,圖文詳解!
    2、試樁試樁基本規定:◇試壓樁宜選擇工程樁;◇試壓樁的規格、長度及地質條件應具有代表性;◇試壓樁應選在地質勘探技術孔附近;◇施壓方法及施壓條件應與工程樁施工相一致;◇試壓樁經過24h停歇後應進行復壓;◇不適用持力層為易軟化的風化巖及砂土層的基樁。
  • 川藏鐵路最新消息:拉林段施工完成96%,站房建設開工
    「中鐵建工集團」微信公眾號7月30日消息:7月19日,米林站水下混凝土樁試樁成功,標誌著川藏鐵路拉林段站房工程全面開工。川藏鐵路拉林段站房工程開工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鐵建工集團微信公號消息透露:中鐵建工集團承建了川藏鐵路拉林段林芝、朗縣、崗噶、米林四座鐵路站房。
  • 樁基常用六種檢測方法及適用的樁基礎類型,都給你總結好了!
    樁基礎檢測方法 樁基工程分類繁多。一般按承載力分為摩擦樁、端承樁、摩擦端承樁。樁基檢測技術從80年代末的只使用聲波透射法抽檢發展到目前的低應變、聲波透射法、靜荷載、鑽孔取芯、高應變等綜合全面普查。
  • 預製樁的建築質量控制
    【學員問題】預製樁的建築質量控制?  【解答】打樁質量評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能否滿足設計規定的貫入度或標高的要求;二是樁打入後的偏差是否在施工規範允許的範圍內。  上述所說的貫入度是指最後貫入度,即施工中最後10擊內樁的平均入土深度。貫入度的大小應通過合格的試樁或試打數根樁後確定,它是打樁質量標準的重要控制指標。最後貫入度的測量應在下列正常條件下進行:樁頂沒有破壞;錘擊沒有偏心;錘的落距符合規定;樁帽與彈性墊層正常。  打樁時如樁端達到設計標高而貫入度指標與要求相差較大;或者貫入度指標已滿足,而標高與設計要求相差較大。
  • 橋梁樁基礎的設計及驗算,精細到每一步!
    圖1 樁基礎(二)樁和樁基的分類1、樁的分類材料類型:1)木樁(已少用),2)混凝土樁(較少),鋼筋混凝土樁(主力),3)鋼樁(價高)2、施工方法(鋼筋混凝土樁)(1)預製樁施工方法:打入、振入、壓入等。
  • 浙江:溫嶺聯絡線項目澤國互通拌合站管樁基礎開始施工-工程機械...
    10月25日,中國水電南方工程公司浙江溫嶺聯絡線項目澤國互通拌合站預應力管樁基礎開始施工,標誌著項目正式進入大型臨建設施全面施工階段。拌合站內劃分有拌合作業區、料倉、運輸車輛停放區、試驗室、辦公室以及安全宣傳區域等功能區,主要負責供應流慶寺隧道出口段、大溪2號橋、澤國互通主線及匝道橋、澤國1號高架橋、澤國2號高架橋施工用的混凝土。拌合站位於平原區上部分布淤泥質土,周邊河流眾多,河床流泥流塑狀,性質差,地基承載力極差。為改善地基基礎性能,採用PHC預應力管樁作為主要承重結構。
  • 錘擊沉樁法管樁施工中常見問題
    1、樁身傾斜  施工中樁身傾斜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處理,當傾斜大於0.8%、時可認為樁身傾斜較大。若此時第一節樁沒有全部施工完畢,應及時進行觀測並對其糾正,糾正方法可使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後續樁節焊接時,一定要保證樁的垂直度,否則將導致樁身傾斜的加大,處理難度加大。
  • 監理工程師資料:淺談粉噴樁處理軟基施工監理的質量控制措施
    1.3施工前必須進行工藝試樁不同地段具有不同的地質條件,為了克服盲目性,確保粉噴樁加固地基收到預期的效果,在粉噴樁施工前必須進行工藝試樁,試樁數量不少於5根。試樁的目的是:(1)、提供滿足設計噴粉量的各種操作參數。如管道壓力、灰罐壓力、鑽機提升速度、鑽進速度、攪拌速度等。(2)、驗證攪拌均勻程度及成樁直徑。
  • 裝配式建築施工全過程圖解
    裝配式建築是什麼那麼,裝配式建築是什麼?裝配式建築到底是怎麼生產的?現場又是怎麼施工的?成本造價又如何?相比其他材料的優勢在哪裡?樂高玩過沒(見過也行),我們可以把梁、板、柱、牆等事先做好的構件想像成一塊塊樂高積木,在施工現場只需把他們拼合在一起。裝配式建築將部分或所有構件在工廠預製完成,然後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
  • 靜壓管樁超送,怎麼處理?
    【問題】靜壓管樁施工過程中部分樁壓樁壓到設計標高未達到設計圖紙規定的壓力值的要求,後經過超送50-70CM,有的甚至超送1~2m後才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力要求。但是這樣的話樁頂標高就比設計底,這種情況怎麼處理,承臺需要加深嗎?
  • 基礎工程施工基礎知識講解,對新人很有幫助
    一、樁基礎施工根據受力情況分:端承樁、摩擦樁;按施工方法分:預製樁、灌注樁;按成孔方法不同分:鑽、挖、衝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爆破樁;(一)鋼筋混凝土預製樁鋼筋混凝土預製樁常用的斷面有方形實心樁和管樁。
  • 靜壓樁施工工藝
    2、要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工作,以保證在沉樁過程中場地無積水,施工用水、用電已接入到施工現場規定之處。3、檢查打樁機械設備、起重機具、壓力表等。4、壓樁機安裝必須按設備說明書和有關規定程序進行。5、啟動門架支撐油缸,使門架微傾15度,以便插預製樁。
  • 建築施工基礎測量放線工作內容
    測量放線貫穿整個建築工程施工。建築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建築物定位測量,並設置定位樁;然後是基礎開挖的測量,畫出基礎開挖線;基礎標高測量測量放線;基礎施工平面測量放線、每個樓層的標高測量放線和平面測量放線、砌築施工放線、安裝施工放線、裝修施工放線等等。我們今天探討的是建築施工基礎的測量放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