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樁基礎及應用
1、組成:樁群和承臺
2、優點:承載力高,沉降小,穩定性好。不需大範圍的開挖,減少了支護、降水工作。
3、缺點:施工較為複雜,造價較高。
4、適用範圍:
(1)荷載大,軟弱土層厚時。
(2)河床衝刷較大時。
(3)對地基沉降及不均勻沉降控制有較高要求時。
(4)水平荷載較大時。
(5)河水位較高時。
(6)地震區需抗砂土液化時。
(二)樁和樁基的分類
1、樁的分類
材料類型:1)木樁(已少用),2)混凝土樁(較少),鋼筋混凝土樁(主力),3)鋼樁(價高)
2、施工方法(鋼筋混凝土樁)
(1)預製樁
施工方法:打入、振入、壓入等。
優點:樁身質量容易保證;水上施工方便;施工工效高。
缺 點:單價較灌注樁高;錘擊、振動法下沉時噪音大;屬擠土樁,易導致地面的隆起;樁接頭是薄弱環節;不易穿透堅硬地層。
(2)灌注樁
施工方法:鑽孔、衝孔、沉管成孔、人工挖孔等。
優點:適用於各種地層;可採用大直徑,以獲得高承載力;與預製樁相比,鋼筋用量較少,更為經濟。
缺點:樁身質量不易保證;孔底沉積物不易清淨(挖孔樁除外),影響承載力;一般不宜用於水下施工。
(3)管柱基礎
施工方法:先下沉預製鋼筋混凝土管,內部鑽挖後,再填鋼筋混凝土。
特點:承載力高,適合於深水施工。
直樁和斜樁
斜樁:可抵抗較大的水平荷載。
樁的設置效應根據對周圍土的擾動程度
擠土樁:實心預製樁、下端封閉的管樁等
部分擠土樁:衝孔灌注樁、鋼樁等
非擠土樁:鑽(挖)孔灌注樁等
擾動後的土影響樁的承載力及沉降。
按(軸向)承載性狀的分類樁的軸向受力特徵
軸向荷載=側阻力+端阻力
極限荷載=極限側阻力+極限端阻力
樁側、樁端阻力的分擔比例
主要取決於樁側與樁底以下土(巖)層的性質的剛度、強度以及樁所受荷載的大小。
《鐵路橋基規範》
摩擦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由側阻和端阻承擔。軸向荷載幾乎完全由側阻承擔時,稱為純摩擦樁。
柱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幾乎全由樁端阻力承擔。
《公路橋基規範》
摩擦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擔。
端承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
摩擦型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擔。全部由側阻承擔時,稱為摩擦樁;樁底承擔少部分時,為端承摩擦樁。
端承型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全部由端阻承擔時,稱為端承樁;樁側承擔少部分時,為摩擦端承樁。
《建築地基基礎規範》
摩擦型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擔。
端承型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擔。
2、樁基礎分類
低承臺樁基:承臺底面低於地面或局部衝刷線的樁基礎。
高承臺樁基:承臺底面高於地面或局部衝刷線的樁基礎。
二、設計計算的主要內容
(一)設計內容
1、樁的類型(施工方法)
2、樁的材料類型
3、承臺底面的標高
4、承臺底面的標高
5、樁的根數及平面布置方式
6、樁及承臺的配筋
(二)驗算內容
1、單樁軸向承載力(巖土阻力)
2、樁身材料強度
3、樁基礎的承載力
4、樁基礎的沉降
5、墩臺頂的水平位移
6、承臺強度
(三)單樁軸向容許承載力
1、軸向荷載傳遞的方式和特點
1)軸向荷載和側摩阻力
通過建立微單元平衡方程(豎向)得到側摩阻力與軸力的關係
側摩阻力的直接量測很困難,應用上式,可通過量測軸力得到摩阻力的分布形式。
2)樁身沉降確定
3)荷載傳遞的一般規律
(1)加載過程中,側阻發揮先於端阻,並先於端阻達到極限。(2)與樁土間的相對位移有關。通常,端阻達到極限狀態所需的位移高於側阻所需位移。
(3)與樁的長徑比及樁端土(巖)與樁側土的相對剛度等有關。長徑比越大,端阻力越小。端/側相對剛度越大,端阻力越大。
4)樁側負摩阻力
負摩擦力:與軸向壓力方向相同的側摩阻力。
危 害:降低樁的承載力,增大位移。
條 件:樁周土的下沉量大於樁的下沉量。
表1 中性點的位置
產生負摩阻力的原因A、大範圍降水;B、 樁側地面大範圍堆載;C、欠固結土或新填土;D、 溼陷性黃土溼陷;E、凍土融陷
負摩阻力的確定(經驗公式)
總的負摩擦力
減小負摩擦力的措施改善土層性質,降低其沉降;樁-土隔離
2、單樁的破壞模式
1)壓屈破壞
小直徑柱樁、嵌巖樁、超長樁
2)整體剪切破壞
打入式短樁、鑽孔短樁
3)刺入破壞
鑽孔灌注樁
3、單樁豎向承載力確定
單樁承載力:軸向【受壓(抗壓)、受拉(抗拔)】;橫向
單樁抗壓承載力:材料強度(柱樁),巖土的支承力(摩擦樁)
1)按靜載試驗確定抗壓承載力
(1)試驗裝置及方法
試驗裝備:反力系統【錨樁(或堆重)、主梁等】;加載(千斤頂、油壓表);沉降量測(百分表,基準梁等)
試驗方法:慢速維持荷載法
(1)確定單樁承載力
方法:P-s曲線,s-logt曲線
P-s曲線法確定極限荷載陡變型:曲線明顯發生下降的起始點。
緩變型:取s=40或0.05D(大直徑樁,樁端直徑)所對應的荷載。
極限承載力極限承載力平均值
A、所有試樁的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取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 。
B、極差超過平均值的30%,應分析極差過大的原因,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綜合確定,必要時增加試樁數量。
C、對樁數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臺,或工程樁抽檢數量少於3根時,應取低值。
容許承載力
2)按經驗法確定抗壓承載力
(1)摩擦樁
(2)柱樁
3)抗拔承載力的確定
樁承受豎向拉拔荷載的能力。
主要針對: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的樁基、抗浮樁、錨樁等。
(1)單樁抗拔試驗
4、單樁軸向容許承載力檢算
摩擦樁
柱樁主力+附加力作用時,[P]可提高20%;主力+特殊荷載(除地震力外)時柱樁可提高40%,摩擦樁20%~40%。
受拉樁
5、按樁身強度確定抗壓容許承載力
通常,摩擦樁的承載力主要取決於土(巖)的阻力,柱樁則主要取決於樁身的強度。
1)按軸心受壓構件計算
2)按偏心受壓構件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