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高導電塑料可構築下一代IT微型設備

2020-11-22 Feijiu網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材料科學家研發出了高導電塑料電線,厚度僅幾納米,為生產下一代IT的微型行動裝置和計算機以及太陽能設備提供了可能。

納米塑料是無機納米粒子以納米級尺寸均勻分散在塑料母體樹脂中形成的複合材料,也被稱為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由於尺寸小,彼此間距離非常近,納米粒子具有獨特的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界面效應、體積效應、宏觀顯示隧道效應、小尺寸效應和超塑性。因其獨特的物理力學性能,如強度高,耐熱性強,比重更小,納米塑料已成為複合材料發展的最前端產品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與碳納米管相比,這種纖維僅數十億分之一米寬,且重量輕、靈活、易於處理和價格低廉。這種電線是人造分子的衍生產品,即在複印機裡已使用數十年的三芳胺類。

研究人員通過對三芳胺合成分子進行化學修飾後驚奇地發現:在光下和溶液中,新分子自發進行有序組裝形成微型纖維。進一步,研究人員將分子接觸電子微電路,研究該納米纖維的電性能。

在工作檯測試實驗中,納米纖維在兩個間距為100納米的電極之間形成了一道橋梁。結果表明,這種納米纖維既具有塑料的輕度和柔韌性,又具有近似於銅的導電性。

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一份新聞稿中闡述,現在研究人員希望能充分展示這種纖維在工業領域中微型電子設備中的應用,如靈活的屏幕、太陽能電池、電晶體和印刷納米電路。

真實貨源,貨到付款!專業、省心的再生塑料交易,快來再塑寶:www.zaisubao.com

本文出處:http://www.feijiu.net/

相關焦點

  • 超高導電納米碳材料低成本量產,助力塑料導電性能飛躍
    為了使塑料獲得導電功能,實現從絕緣體到半導體再到導體的巨大變化,就需要將塑料作為基材和各種導電添加劑混合,用傳統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與傳統的金屬材料相比,這種材料具有重量輕、易成型、耐腐蝕、可回收、電阻率大範圍調節等特點。其中用途最廣和使用量最大的,正是以碳系導電物質為添加劑的碳系物填充導電塑料。
  • 應用潛力極大的導電塑料
    去年索尼公司新上市的可錄放MD播放器,就已採用了白川教授開發的導電塑料電池,實現了首例商業應用。而美國新推出的一款導電塑料電池採用被稱為聚苯胺的導電塑料製造一個電極,另外一個電極是鋰。該導電塑料電池僅有一枚硬幣大小,可以重複充電。德國廠商也用導電塑料製造出僅有普通明信片一般大小的薄型撓性導電塑料電池,可提供可攜式工具的電源。與容易造成汙染的重金屬相比,使用導電塑料做的電池更有利於保護環境。
  • 塑料導電後的新奇世界
    雖然實驗出錯,白川英樹還是決定測試一下實驗產物的導電性能,結果發現,乙炔聚合物薄膜的導電性出奇的良好。 這次誤打誤撞的實驗,讓白川英樹很受鼓舞,他覺得自己的研究方向選對了。經過10年的繼續努力,1977年,白川英樹正式發表了製備高導電性膜狀乙炔聚合物的方法,通過向乙炔聚合物薄膜中摻雜1%的碘,可使薄膜的導電性能提升到金屬的程度。
  • 塑料導電後的新奇世界
    雖然實驗出錯,白川英樹還是決定測試一下實驗產物的導電性能,結果發現,乙炔聚合物薄膜的導電性出奇的良好。這次誤打誤撞的實驗,讓白川英樹很受鼓舞,他覺得自己的研究方向選對了。經過10年的繼續努力,1977年,白川英樹正式發表了製備高導電性膜狀乙炔聚合物的方法,通過向乙炔聚合物薄膜中摻雜1%的碘,可使薄膜的導電性能提升到金屬的程度。
  • 導電「油墨」列印柔性儲能元件,想要多大打多大
    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儲能設備。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導電油墨技術已經誕生近10年,它背後的市場估值高達數億美元。
  • 導電「油墨」列印再升級,想要多大打多大
    研究人員開發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儲能設備。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
  • 研究人員利用夾層材料大幅提高導電塑料透光率
    據外媒報導,由於傳統塑料的導電性能非常差,所以它們經常會被拿來絕緣用,這使得其成為電線和電路板等材料設備的屏蔽材料。但科學家們一直希望通過添加其他材料來改變這一局面,即賦予塑料導電性能。現在,一個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很有前途的可能性,希望可將其以用於大型觸控螢幕或可安裝在窗戶上的太陽能電池。據悉,這種新材料由密西根大學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師在該領域早期工作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該團隊之前已經演示了如何在塑料板上添加一層非常細的銀來使其導電,然而這樣做需要一些代價,其將透光率降低了約10%。
  • 二維材料MXene油墨:可列印微型超級電容!
    (圖片來源:德雷塞爾大學)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尤裡·高果奇(Yury Gogotsi)表示,在德雷塞爾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所創造的這種油墨,從上述兩個方面來說,都是重大進展。論文表明,這種油墨可用於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高果奇表示:「目前為止,在精細解析度印刷和高電荷存儲器件方面,導電油墨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是,我們的成果表明,通過高級噴墨印表機,所有由 MXene 印刷而成的微型超級電容,與現有的其他導電油墨製成的能量存儲器件相比,性能高一個量級。」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通常而言,炭黑導電劑在正極材料中的添加量通常為 3%左右,而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導電劑的添加量可降低至 0.5%~1.0%左右,提升正極活性物質填充量,有助於提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導電塑料領域:碳納米管作為導電填料優勢顯著 導電塑料是具有導電性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應用廣泛。
  • 漢高新型導電膠,專為下一代太陽能設備組裝而設計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Henkel Adhesive Electronics(漢高電子材料)宣布其研發出系列ECA(導電粘合劑)產品正式發布。據悉,這款產品專為輔助低成本、可靠性經過改善且工藝流程適應性高的太陽能設備組裝而設計。
  • 東華大學研發出高導電、高彈性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
    此外,這些納米材料很難回收利用,一旦釋放到環境中,會對自然界的動植物產生生物毒性。因此,開發使用安全係數高、易回收的自支撐TiO2材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近日,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劉一濤教授報導了一種全新的TiO2本體形式——超輕、高彈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按照碳管的層數,碳納米管可以分成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 碳納米管;就其導電性而言,碳納米管可以是金屬性的,也可以是半導體性的,甚 至在同一根碳納米管上的不同部位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導電性。因而根據導電 性質的差異可將其分為金屬型碳納米管和半導體型碳納米管。
  • 超薄納米材料膜或激發新一代可重寫存儲設備和低功耗電子產品
    超薄納米材料膜或激發新一代可重寫存儲設備和低功耗電子產品由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系高級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Alex Zettl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該技術可以用超薄材料製造下一代電子產品的超薄材料,例如可擦寫,低功耗等。存儲電路。他們的發現發表在《Nature Electronics》雜誌上。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上海矽酸鹽所提出鋰硫電池「三明治」結構催化-導電界面構築
    上海矽酸鹽所提出鋰硫電池「三明治」結構催化-導電界面構築 2020-06-18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這些二維形貌的「三明治」結構單元可進一步自組裝成有序的三維織構,進一步加強了導電網絡和催化網絡的互連。
  • 導電塑料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一、複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用途 複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分類有很多種,根據電阻值的不同可分為:半導電體、除靜電體、導電體、高導電體;根據導電填料的不同可分為:抗靜電劑系、碳系(炭黑、石墨等)、金屬系(各種金屬粉末、纖維、片等);根據樹脂的形態不同可分為:導電塑料、導電橡膠、導電塗料、導電膠粘劑、導電薄膜等;還可根據其功能不同分為:防靜電材料、除靜電材料、電極材料、發熱體材料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 進展 | 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常用的 ITO製備工藝涉及高溫高真空的耗能且工藝複雜。另外,ITO是脆性金屬氧化物且銦資源稀缺,越來越難以滿足科技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一代的柔性電子器件。
  • 東華大學《德國應化》 :研發出高導電、高彈性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
    此外,這些納米材料很難回收利用,一旦釋放到環境中,會對自然界的動植物產生生物毒性。因此,開發使用安全係數高、易回收的自支撐TiO2材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劉一濤教授報導了一種全新的TiO2本體形式——超輕、高彈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
  • 東華大學《德國應化》:研發出高導電、高彈性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
    此外,這些納米材料很難回收利用,一旦釋放到環境中,會對自然界的動植物產生生物毒性。因此,開發使用安全係數高、易回收的自支撐TiO2材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他們以柔性TiO2納米纖維為構築基元,以少量SiO2溶膠為化學交聯劑,利用冷凍成型的方法,實現了TiO2納米纖維的定向組裝,製備出具有有序胞腔結構的TiO2納米纖維氣凝膠。該納米纖維氣凝膠在高達40%的應變下可反覆壓縮未見明顯的塑性形變,表現出優異的動態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