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生物警戒色警告有毒

2020-11-23 溫州新聞網

大洋網訊 自然界中不同種類的有毒生物常常用類似的警戒色來警告掠食者不要輕舉妄動。最近在熱帶蝴蝶的研究上,找到了新的證據來支持這個理論。

穆勒氏擬態理論 (Mullerian mimicry) 是天擇理論中的典型範例之一,其內容主要是說,在同一棲地裡,不同種的有毒生物,為了警告掠食者遠離他們,會傾向演化出相同或是類似的體色。如此一來,掠食者便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到教訓,遠離帶有類似體色斑紋的生物(全世界交通燈號的設計,似乎也遵循相同的法則)。但是說是這樣說,過去卻鮮少有真正的實驗數據,來支持上述理論。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Durrell Kapan在2001年一月十九日的自然期刊中指出,在厄瓜多熱帶雨林中的Heliconius屬蝴蝶,正是穆勒氏擬態理論的活教材。三種散居在不同地區的Heliconius屬蝴蝶,H. sapho 帶有白色色斑?H. eleuchia 帶有黃色色斑?而H. cydno則有黃白兩種不同體色。這三種蝴蝶在幼蟲期都會蠶食有毒植物的葉子,並將有毒物質保存在體內直到成蟲。Kapan將117隻H. cydno蝴蝶的翅膀加以編號,分別帶至H. sapho與H. eleuchia的原棲地野放,觀察當地的掠食者對這些外來的蝴蝶有什麼反應,並在兩周後計算野放的H. cydno的存活率。

在偽裝網的掩蔽下,Kapan發現在白斑的H. sapho棲地,掠食者對帶有白色色斑的H. cydno一樣敬而遠之?而帶黃斑的H. cydno在相似體色的H. eleuchia棲地裡也不會被當地的掠食者攻擊。但是與當地種類不同體色的H. cydno(例如在黃斑的H. eleuchia棲地的白斑H. cydno)便特別引起掠食者注目,其存活率較相同體色的同類下降了64%。

同樣研究Heliconius蝴蝶的演化生物學家James Mallet認為,擬態的理論雖然言之成理,但這篇研究報告以實驗數據來證實這個理論,可稱為一項重大的突破。

轉發到:搜狐微博開心網人人網豆瓣新浪微博溫網微博騰訊微博

關鍵詞:

編輯: 溫網輯編

相關焦點

  • [趣味生物]保護色與警戒色擬態的區別
    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答案應選D,但有的學生卻不知B、C兩項為何不能選。而下面一題學生解答起來更是疑惑不定。「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C.枯葉蝶具有的特徵和黃刺蛾幼蟲的鮮豔色彩。D.腹蛇體表的斑紋和比目魚的體色。」答案應選A,而不少學生判斷出選A後卻感到疑惑不定,有的甚至改選C。
  • 保護色、擬態和警戒色的正確打開方式
    是擬態還是警戒色? 1.選出下列不屬於擬態的項(    )A.枯葉蝶似枯葉B.有的無毒蛇具有毒蛇的鮮豔體色C.南美蠶蛾幼蟲的體態、色斑似眼鏡蛇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2.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    )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
  • 解析進化的選擇,大個頭的生物緣何大都無毒
    在自然界中,有著一批有毒的生物,在人們的心中,它們往往是危險與可怕的代名詞,很多人談「毒「色變。在西方的神話中也有毒龍的存在,它們噴吐毒液,荼毒眾生。,有毒的幾乎都是小個體的生物,而體型巨大的生物,則往往無毒。
  • 小小冷知識——自然界的偽裝者
    我們要大致區分擬態與保護色比如這隻哥斯大黎加的地衣露螽,看上去活像一團遊走的鬍鬚地衣,但它一旦離開具體的環境就失去了偽裝,所以更應該稱為保護色;而這隻大葉蟲模擬的是樹葉這種具體的事物,即便離開環境也仍然像是樹葉,不過這畢竟是一種人為的劃分,擬態與保護色的邊界並不完全清晰。
  • 【生物】我很美可是我很危險——有毒的海洋生物
    3、一般有毒生物海蛞蝓,它是海中的小精靈,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 ,俗名海麒麟、海牛、海兔、海鹿等。水母雖然看起來柔弱,摸到可會讓你癢痛難耐。
  • 自然界頂級偽裝高手——擬態章魚
    擬態章魚是自然界頂級的偽裝高手,體表含有一種分布這一種含有生物色素的細胞,不僅可以根據環境任意改變體表顏色和形狀而且還讓皮膚的結構和周圍的環境相仿。擬態章魚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這種章魚可以任意改變顏色和形狀,可模擬多種環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魚和海蛇等。
  • 國內外學者帶你了解動植物的偽裝和「警戒色」
    3月25-26日,適應性生物色彩研討會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舉行。由生物學家來為你解答。來自英國、新加坡、斯裡蘭卡以及我國的近60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植物和動物的各種偽裝 、警戒色和擬態等相關話題。
  • 廣西南寧遊客被螞蟻咬傷昏迷,有哪些螞蟻有毒?
    在廣西南寧的一個度假村裡,有遊客下車就被螞蟻咬傷並且昏迷,讓人不禁覺得有些奇怪,而具體有毒的螞蟻都有什麼特徵,我在此說一下:一、如果螞蟻尾針的白色的泡泡冒出,這種螞蟻千萬別碰。二、蟻腹有黑黃/紅相間的警戒色,也要離它遠一些。還有些品種的螞蟻,它自己本身就有警戒色,黃黑相間或紅黑相間的,它就長了一副「老子有毒,莫挨老子」的模樣(有部分是擬態的警戒色,其實沒毒,但是絕大部分人分不清),遇上這樣的螞蟻,就能離它多遠就離多遠,因為這種螞蟻咬起來,比第一種螞蟻咬到還疼,並且還腫得厲害,嚴重一點的,傷口都能趕上黃蜂了。
  • 非洲有一種顏色鮮豔蝗蟲,看顏色就不好惹,靠吃有毒植物產生毒液
    一、乳草蝗蟲體色異常鮮豔乳草蝗蟲分布在非洲東部、中部、南部,以及馬達加斯加等,乳草蝗蟲就像是身披彩虹色的蝗蟲,一般體長7-10釐米,而且乳草蝗蟲並不是只有一種顏色,因為乳草蝗蟲是齒脊蝗屬蝗蟲的俗稱,此屬下共有13種蝗蟲,形態差異也較大,但此屬下的蝗蟲,每一種體色都異常鮮豔,這也是它們的一種警戒色。
  • 德國專家警告:有毒藻類將大量爆發
    海洋酸化對於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複雜,一方面,很多海洋生物因為有著碳酸鈣的骨骼和外殼,酸性增加會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產生顯著危害,另一方面,海洋酸性的增加也會顯著改變海洋中生物種群的分布情況。由於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複雜,科學家們試圖理解其對於地球海洋的全部影響。
  • 走進昆蟲王國:自然界十大詭異昆蟲
    &nbsp&nbsp&nbsp&nbsp1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物種,尤其是昆蟲世界,其中包括:長著長毛髮的茸毒蛾、美麗奇特的魔花螳螂、大力士甲蟲和巨駱駝蜘蛛等。
  • 敘述自然界十大少見的紅色動物
    敘述自然界十大少見的紅色動物自然界中的動物五顏六色的都有,但是全身紅色的,並不是很常見。有著漂亮緋紅、猩紅和朱紅色的它們從不畏懼他人的目光,炫目的紅色非常吸引人。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下十大非常少見的紅色動物,一起觀賞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