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腰疼別不在意,或是內臟器官病變導致的,當心癌症已找上身

2020-12-06 騰訊網

醫生,我最近總感覺腰痛,快給我拍個片看看,是腰肌勞損還是腰間盤突出?

有很多朋友在身體出現不適後,往往會武斷地給病情下判斷,甚至是就診時要求醫生進行相關檢查。

畢竟在大部分人眼中,自己對身體已經非常熟悉,各種疾病的症狀也有過了解,所以在出現不適後,自然就能大致推斷病因!

但事實上,人的機體是非常複雜的,有時出現在體表的症狀,很可能僅僅是內臟器官病變後的表象。就拿生活中常見的腰痛來說,就可能是內臟器官癌變造成的!

內臟器官癌變導致的腰痛,可大致劃分為兩類:

第一就是癌細胞發展成癌腫後,造成了組織壓迫、粘連和感染,繼而出現放射性疼痛。

比如胰腺癌、前列腺癌、女性卵巢癌等,在發展中都可能會導致腰痛出現,這種疼痛感來得較為劇烈,且經過藥物治療後也不會消失!

而造成腰痛的第二種情況,就是:骨轉移!

骨轉移,顧名思義就是癌細胞轉移到了骨骼,因為癌細胞具有轉移和浸潤的特點。

當原發性癌細胞浸潤到周圍組織後,就可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除此外癌細胞也可直接脫落釋放進入血液循環

最終癌細胞隨著血行轉移,血流量供給較大的骨髓,就成了癌轉移的常見去處;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大部分癌症發展到中晚期,都可出現骨轉移症狀,這其中以肺癌、乳腺癌、肝癌等骨轉移最為多見。

甚至是有的患者之前並未有任何臨床表現,只是骨轉移後產生了劇烈疼痛和骨折,最終被確診為了癌症!

既然如此,骨轉移造成的腰痛有什麼特點呢?

骨轉移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骨痛,這種疼痛多呈現出鈍痛或間接疼痛。疼痛程度會隨著時間逐漸加重,特別是患者在夜間疼痛尤為明顯

無論是患者經過多長時間的休息,疼痛也無法得到緩解。而且,即便是服用止痛藥物,疼痛短暫被止住、藥效消失後,又會再次出現;

而且,隨著骨轉移不斷發展,患者的骨密度、骨骼質量都會隨之下降,緻密的骨密度不斷被癌細胞侵蝕、破壞,患者的骨骼內部會逐漸形成一個鏤空的狀態;

臨床將這種病理改變稱為「溶骨性破壞」,而這種改變又可導致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脊髓壓迫等併發症!

到了骨轉移的晚期後,患者椎體承受能力會越來越差,一個小小的動作、甚至是咳嗽都可能會造成患者病理性骨折

而一旦出現脊柱轉移,患者的脊髓、神經都可能會被破壞,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發展為截癱!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發展到骨轉移後的癌症,除了極少部分患者病情能達到有效控制外,大部分患者都會逐漸發展進入終末期,骨痛不僅不能控制,器官衰竭、併發症等問題都會隨之出現。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能忽視任何身體異常,一旦出現持續、長期存在的症狀,積極進行檢查很有必要。

相關焦點

  • 人身上哪些器官可有可無,拿掉也能生存?出現病變,請及時放棄
    大自然萬物的發展軌跡就是優勝劣汰,人的身體也是如此,體內的每一個器官都有著特定的功能,且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但在人的身體淨化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器官是可有可無的,對於這些可有可無的器官,大家也要有所了解。 人身上哪些器官可有可無,拿掉也能活得很好?
  • 心臟為什麼沒有癌症 人體這器官一生不得癌
    癌症是人們在生活之中最為懼怕的一種疾病,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容易患上癌症,從而導致生命安全被威脅,但是,你知道嗎?身體之上有一個部位是永遠都不會患上癌症這種疾病的哦,是哪一個部位這樣的神奇呢?其實,這個永遠不會患上癌症的器官就是——心臟!為何心臟不會患癌症那麼在生活之中心臟為何不會患上癌症呢?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呃逆常常突然發作,多因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多為功能性異常。一過性的呃逆多與飲食有關不需要擔心。呃逆頻繁或超過24小時,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需要就醫檢查。 經常打嗝,可能被6種病盯上 打嗝不僅受消化系統的影響,當它同時伴有其它典型症狀出現時,就要當心可能是器官出問題了。尤其是持續打嗝超過12小時的時候。
  • 為什麼癌症容易轉移?主要是這6大因素在作怪,快看看!
    ,因為這是臨床中的嚴重疾病,很難進行治療,尤其是在癌症擴散轉移之後,往往就代表著患者無法徹底治癒,需要長期控制疾病,隨時受到生命的威脅。癌症到了中晚期的時候對於周圍組織器官的影響較大,就已經開始發生轉移和擴散,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就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癌症擴散轉移的原因。這種原因可以通過定期檢查,或者是針對自己身體症狀的觀察來在早期排除。
  • 「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有這些情況就要當心了……
    呃逆常常突然發作,多因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多為功能性異常。一過性的呃逆多與飲食有關不需要擔心。呃逆頻繁或超過24小時,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需要就醫檢查。經常打嗝,可能被6種病盯上打嗝不僅受消化系統的影響,當它同時伴有其它典型症狀出現時,就要當心可能是器官出問題了。尤其是持續打嗝超過12小時的時候。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隨著癌症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女性注重宮頸健康的檢查。但由於相關知識欠缺,不少女性就如小青一般,一聽到癌前病變就緊張的不得了,誤以為宮頸癌前病變就是癌症前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科張蓉主任表示,宮頸癌前病變實際上是宮頸重度上皮肉瘤樣病變,這種瘤樣病變有可能向癌演變的趨勢,但距離宮頸癌可能有相當長的距離,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
  • 男子一次性換8個內臟器官 闌尾也更換(圖)
    圖/記者秦樓  38歲男子一次性換了肚子裡8個器官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創造生命奇蹟,全腹腔多器官聯合移植手術成功  患者成為亞洲地區成功接受該手術治療的第二人,目前已能進食流質  遇到危險時,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參會吐出內臟自保
  • 5種良性病變,若長期拖著不治,可能會發生癌變,早治會更安心
    除了通過檢查被確診為癌症,有些良性病變也可能會發生癌變,但不少患者聽到醫生給的結論是良性病變,就完全放鬆了,覺得反正不是惡性,不會變成癌,這是錯誤的想法。5種良性病變,若長期拖著不治,可能會發生癌變,早點治會更安心,此文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哪5種良性病變,若長期拖著不治,可能會發生癌變?第1種:皮膚上的交界痣。
  • 當心「癌從口入」!這七種癌症都跟吃有關!別再不當回事啦!
    愛吃醃製品也是導致胃癌的重要原因。因為醃製的食物中常常含有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預防癌從口入,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醃製食物、發黴食物和剩菜。肝癌:發黴食物落肚,當心肝癌「上身」李昇平教授:喜歡把發黴爛掉的食物剜掉,繼續吃「完好」的部分?發黴的豆子不捨得扔掉,熱水燙一燙再吃?當心!
  • 與病毒有關的癌症 哪些習慣導致癌症
    口腔生殖器官接觸容易傳播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大病因。建議:一般的夫妻或是情侶在同房的時候儘量的使用安全套是為保守的預防措施。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的新的研究發現,給人注射適量的HPV16/18疫苗也是可以降低咽喉癌的發生概率的。2.人類乳頭瘤病毒與陰道癌及外陰癌HPV還可能會導致陰道癌及宮頸癌。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人吃五穀雜糧,身體難免會有一些小毛病,如果不重視的話,這些小毛病會不斷的加重,從而影響到身體的各個器官,甚至還會有癌變的可能。而很多人提到癌症的高發率和致死率確實會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但大忌也要知道,它的出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都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癌前病變,那究竟什麼是癌前病變呢?
  • 有些腰疼「病根」在屁股上!一套「臀肌操」幫你養好腰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 林劍浩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崔述生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 溫建民腰疼是一種流行病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發文表示,全球約有5.4億人備受腰痛困擾。
  • 癌症患者,突然出現以下四個表現,可能是骨轉移的信號,要留心
    「癌症」是臨床最為棘手、治療突破一直沒有明顯進展的慢性、惡性疾病。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是全球癌症最為高發、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平均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就達到了400萬左右。和癌症高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對癌症本身、防癌篩查普及的嚴重不足!
  • 身體若有3個症狀,或是尿酸已「結晶」,多喝2水,尿酸慢慢降下去
    而這種平衡狀態,一旦被打破的話,就會導致尿酸滯留在體內,造成高尿酸的情況,形成尿酸鹽結晶,誘發痛風的危險,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體內尿酸水平,而且,當體內尿酸形成結晶的情況時,身體也會出現以下這幾個異常表現,可別不在意。身體若有3個症狀,或是尿酸已「結晶」關節腫大。
  • 忠告:這7類慢性疾病,與癌症關係不遠,若不重視,易演變成癌!
    癌症學名為惡性腫瘤,它起源於人體內變異的「癌細胞」,只要是身體有細胞分布的區域,就可能會發生癌變。不過,在臨床上還是主要以內臟器官癌變最為多見,我國高發的癌症類型有肺癌、消化道癌、肝癌等!而在某一器官細胞癌變之後,癌細胞會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殺,在體內悄悄潛伏和發展,這階段患者往往沒有任何身體不適。而隨著癌腫形成、癌細胞浸潤和擴散,症狀又會逐漸浮現。但大部分內臟器官癌變的輕微症狀,都與普通疾病較為相似,容易混淆患者、出現錯誤判斷!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外媒稱人體"多餘"器官大有用處:闌尾可抵抗癌症
    闌尾抵抗癌症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紐約腫瘤科專家在檢查數百名消化系統癌症患者後發現,其中84%的患者切除了闌尾。有觀點認為,闌尾不單純是退化器官或「炎症記錄器」,而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維持體內平衡,以便機體協調運轉。
  • 腫瘤和癌症的區別 到底什麼是「癌症」
    「談癌色變」正是這兩方面因素導致的一方面是因為癌症確實有讓人害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對癌症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可問題是,人們往往只知道癌症的可怕之處,卻並不知道癌症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可怕。腫瘤和癌症的區別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症」呢?癌症,其實是一種民間的通俗說話,它實際上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英文名為cancer(癌症)。
  • 肝臟病變,皮膚先知?醫生提醒:皮膚1種異常或是肝病上身
    肝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它在人體的作用是負責代謝、解毒,分泌膽汁以及合成物質。肝臟還有人將它稱之為「沉默器官」,因為它沒有痛感神經,只能通過肝臟外層的肝包膜發出痛感。肝臟病變後對血液中的垃圾、毒素代謝會出現異常,隨之導致毒素沉積在皮膚下方,此時我們就會感覺到皮膚發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