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最近總感覺腰痛,快給我拍個片看看,是腰肌勞損還是腰間盤突出?
有很多朋友在身體出現不適後,往往會武斷地給病情下判斷,甚至是就診時要求醫生進行相關檢查。
畢竟在大部分人眼中,自己對身體已經非常熟悉,各種疾病的症狀也有過了解,所以在出現不適後,自然就能大致推斷病因!
但事實上,人的機體是非常複雜的,有時出現在體表的症狀,很可能僅僅是內臟器官病變後的表象。就拿生活中常見的腰痛來說,就可能是內臟器官癌變造成的!
內臟器官癌變導致的腰痛,可大致劃分為兩類:
第一就是癌細胞發展成癌腫後,造成了組織壓迫、粘連和感染,繼而出現放射性疼痛。
比如胰腺癌、前列腺癌、女性卵巢癌等,在發展中都可能會導致腰痛出現,這種疼痛感來得較為劇烈,且經過藥物治療後也不會消失!
而造成腰痛的第二種情況,就是:骨轉移!
骨轉移,顧名思義就是癌細胞轉移到了骨骼,因為癌細胞具有轉移和浸潤的特點。
當原發性癌細胞浸潤到周圍組織後,就可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除此外癌細胞也可直接脫落釋放進入血液循環。
最終癌細胞隨著血行轉移,血流量供給較大的骨髓,就成了癌轉移的常見去處;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大部分癌症發展到中晚期,都可出現骨轉移症狀,這其中以肺癌、乳腺癌、肝癌等骨轉移最為多見。
甚至是有的患者之前並未有任何臨床表現,只是骨轉移後產生了劇烈疼痛和骨折,最終被確診為了癌症!
既然如此,骨轉移造成的腰痛有什麼特點呢?
骨轉移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骨痛,這種疼痛多呈現出鈍痛或間接疼痛。疼痛程度會隨著時間逐漸加重,特別是患者在夜間疼痛尤為明顯。
無論是患者經過多長時間的休息,疼痛也無法得到緩解。而且,即便是服用止痛藥物,疼痛短暫被止住、藥效消失後,又會再次出現;
而且,隨著骨轉移不斷發展,患者的骨密度、骨骼質量都會隨之下降,緻密的骨密度不斷被癌細胞侵蝕、破壞,患者的骨骼內部會逐漸形成一個鏤空的狀態;
臨床將這種病理改變稱為「溶骨性破壞」,而這種改變又可導致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脊髓壓迫等併發症!
到了骨轉移的晚期後,患者椎體承受能力會越來越差,一個小小的動作、甚至是咳嗽都可能會造成患者病理性骨折。
而一旦出現脊柱轉移,患者的脊髓、神經都可能會被破壞,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發展為截癱!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發展到骨轉移後的癌症,除了極少部分患者病情能達到有效控制外,大部分患者都會逐漸發展進入終末期,骨痛不僅不能控制,器官衰竭、併發症等問題都會隨之出現。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能忽視任何身體異常,一旦出現持續、長期存在的症狀,積極進行檢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