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樹、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和名片。為進一步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綠化品位,激發廣大市民熱愛鶴壁、建設生態美麗鶴壁的熱情,推動我市「六城聯創」取得新成效,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市樹、市花評選活動,請廣大市民踴躍參與。
候選市樹市花
經過面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和專家推薦,擬各選取10種樹木和花卉作為候選,如有不同意見,可另行推薦。
候選市樹
銀杏、白臘、女貞、雪松、國槐、楷樹、欒樹、楝樹、石楠、懸鈴木
候選市花
櫻花、月季、迎春花、紫薇、荷花、玉蘭、海棠、紫荊、梅花、碧桃
鶴壁市擬選市樹市花簡介
候選市樹
1.銀杏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銀杏樹的種子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
無論是銀杏樹的外形還是它的長壽,都是文人墨客吟詠的重要內容。歷代吟詠銀杏的詩詞約200餘首,宋代是銀杏發展的鼎盛時期,歐陽修、梅堯臣、蘇東坡、李清照都寫過相關的詩詞,而郭沫若先生也詞即興賦詩「亭亭最是公孫樹,挺立乾坤億萬年」。
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汙染環境,樹幹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有利於銀杏的繁殖和增添風景。適應性強,銀杏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範。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銀杏樹體高大,樹幹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
銀杏,在我市華夏南路、桃園公園、淇水詩苑等道路和公園均有分布。
2. 白蠟
木犀科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縱裂。芽闊卵形或圓錐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黃褐色,粗糙,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旋即禿淨,皮孔小,不明顯。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葉緣具整齊鋸齒。花期4-5月,果期7-9月。主要經濟用途為放養白蠟蟲生產白蠟。
白蠟在我市淮河路作為行道樹種植。
3.大葉女貞
女貞,為木犀科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5米。葉片常綠,革質,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至寬橢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圓形,有時寬楔形或漸狹,果腎形或近腎形,深藍黑色,成熟時呈紅黑色。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女貞耐寒性好,耐水溼,喜溫暖溼潤氣候,喜光耐蔭。為深根性樹種,鬚根發達,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但不耐瘠薄。對大氣汙染的抗性較強,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及鉛蒸氣均有較強抗性,也能忍受較高的粉塵、煙塵汙染。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栽培為宜,在紅、黃壤土中也能生長。
女貞四季婆娑,枝幹扶疏,枝葉茂密,樹形整齊,是園林中常用的觀賞樹種,可於庭院孤植或叢植,亦作為行道樹。
女貞,在我市興鶴大街、海棠巷作為行道樹種植,是我市常綠骨幹樹種。
4.雪松
雪松是松科雪松屬植物。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
在氣候溫和涼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旺盛。要求溫和涼潤氣候和上層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也稍耐蔭、在酸性土、微鹼。
雪松樹語為高潔;寄予人生積極向上;不屈不撓。
雪松,在我市單位庭院、居住區、公園綠地等均有分布,長勢良好。
5.國槐
國槐,又名槐、豆槐、白槐,為豆科槐屬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灰褐色,具縱裂紋。當年生枝綠色,無毛。羽狀複葉長達25釐米,小葉4-7對,對生或近互生,紙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圓錐花序頂生,常呈金字塔形,莢果串珠狀,花期6至7月,果期8至10月。
國槐象徵著三公之位,舉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孫後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此外,槐樹還具有是古代遷民懷祖的寄託、吉祥和祥瑞的象徵等文化意義。
國槐,作為行道樹,在我市淇濱大道、黃山路、黃河路、紅旗街均有種植。我市古樹名木主要為國槐。
6.楷(jiē)樹(黃連木)
楷樹,又名黃連木,為漆樹科落葉木本油料及用材樹種。其樹冠開闊,葉繁茂而秀麗,入秋變鮮紅色或橙紅色,又是「四旁」綠化樹種。喜光,幼時耐蔭。不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病蟲害少,抗汙染,耐煙塵。深根性,抗風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
黃連木先葉開花,樹冠渾圓,枝葉繁茂而秀麗,早春嫩葉紅色,入秋葉又變成深紅或橙黃色,紅色的雌花序也極美觀。是城市及風景區的優良綠化樹種,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觀賞風景樹,也常作「四旁」綠化及低山區造林樹種。
楷樹,是我市鄉土樹種,在我市西部山區有大量分布,長勢良好。市區華夏南路、淇河樂園有零星分布。
7.欒樹
欒樹,也名燈籠樹,是狀其形而言;又名搖錢樹,是摩其聲言是,秋來欒樹蒴果絢麗悅目,微風吹拂下能譁譁作響,故有此名,是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為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綠化,觀葉樹種。宜做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欒樹也是工業汙染區配植的好樹種。
欒樹,一年能佔十月春。此樹春季枝葉繁茂秀麗,葉片嫩紅可愛;夏季樹葉漸綠,而黃花滿樹,實為金碧輝煌;秋來夏花落盡,即有蒴果掛滿枝頭,如盞盞燈籠,絢麗多彩。如此佳木,實為上等綠化風景樹。除了可作城市景觀樹之外,還因其欒果能做佛珠用,故寺廟多有栽種。
欒樹,在我市九州路、華夏南路作為行道樹種植,各公園綠地均有分布。
8.楝樹
楝樹,又名苦楝,是楝科,楝屬落葉喬木。其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葉為2-3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葉片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頂生略大。4-5月開花,10-12月結果。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耐鹼、耐瘠薄。適應性較強。楝樹樹形優美,枝條秀麗,在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香味濃鬱;耐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強,並能殺菌。適宜作庭蔭樹和行道樹,是良好的城市及礦區綠化樹種。
楝樹,主要在我市楝花巷、衛河路等作為行道樹種植。
9.石楠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米,有時可達12米;枝褐灰色,無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花期4-5月,果期10月。性喜光,亦能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較耐寒耐旱。
石楠,在我市新世紀廣場、華夏南路等道路和公園綠地均有分布。
10.懸鈴木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35米。枝條開展,樹冠廣闊,呈長橢圓形。樹皮灰綠或灰白色,不規則片狀剝落,剝落後呈粉綠色,光滑。葉大,葉片三角狀,3~5掌狀分裂,邊緣有不規則尖齒和波狀齒,基部截形或近心臟形。花期4~5月,9~10月果熟。
懸鈴木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於草坪或曠地,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
懸鈴木,作為行道樹在我市湘江路、淇河路、泰山路、淇水大道等路段均有栽植。
候選市花
1.櫻花
櫻花是喬木,高4-16米,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先葉開放,花瓣白色或粉紅色,橢圓卵形,先端下凹,全緣二裂。花期4月,果期5月。
性喜陽光和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但不耐鹽鹼土。根系較淺,忌積水低洼地。
櫻花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代表著高雅,質樸純潔的愛情。
櫻花,原產我國,我市華夏南路近年被譽為最美「櫻花大道」,在我市各個公園有大量種植。
2.月季
月季,又稱「月月紅」,是半常綠低矮灌木,花色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藥用植物。小枝粗壯,圓柱形,近無毛,有短粗的鉤狀皮刺。小葉3-5,稀7,小葉片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銳鋸齒。花期4-10月。
月季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月季被譽為「花中皇后」,而且有一種堅韌不屈的精神,花香悠遠。原產中國,早在漢代就有栽培,唐宋以後更是栽種不絕,歷來文人也留下了不少讚美月季的詩句。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晚開春去後,獨秀院中央」的詩句,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常佔四時春」 。
月季,在我市作為花期最長的植物之一,在九州路作為分車綠帶種植,在我市各個公園綠地廣泛種植。
3.迎春花
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釐米。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複葉交互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於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迎春,作為我市原市花在楓嶺公園和建設遊園均有分布。
4.紫薇
別名:痒痒花、痒痒樹、百日紅、無皮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幹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花色玫紅、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花期6-9月,是我市主要的夏季觀花植物。紫薇,在我市泰山路、淇濱大道分車綠帶和公園綠地有大量種植。
5.荷花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託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
荷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迴中。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在鶴壁迎賓館、桃園公園、楓嶺公園均有種植。
6.玉蘭
玉蘭,為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別名白玉蘭、望春、玉蘭花。高達25米,胸徑1米,枝廣展形成寬闊的樹冠;樹皮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稍粗壯,灰褐色;葉紙質,倒卵形、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基部徒長枝葉橢圓形,先端寬圓、平截或稍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漸狹成楔形;花先葉開放,直立,芳香,花期2-3月(亦常於7-9月再開一次花);聚合果圓柱形,果期8-9月。
玉蘭性喜光,較耐寒,可露地越冬。愛乾燥,忌低溼,栽植地漬水易爛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在弱鹼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長。
玉蘭花代表著報恩。玉蘭經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白色花朵,因其株禾高大,開花位置較高。新詩已舊不堪聞,江南荒館隔秋雲。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贈君。玉蘭,在我市蘭苑遊園等公園綠地均有分布。
7.海棠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短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花期4-5月,果期8-9月。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海棠素有「國豔」之譽,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讚賞海棠。陸遊詩云:「雖豔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豔美高雅。
海棠,在我市海棠巷、華夏南路、渤海路等道路和各個公園均有分布。
8.紫荊
紫荊,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叢生或單生灌木,高2-5米;樹皮和小枝灰白色。葉紙質,近圓形或三角狀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淺至深心形。花紫紅色或粉紅色,簇生於老枝和主幹上,尤以主幹上花束較多,通常先於葉開放;莢果扁狹長形,綠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暖帶樹種,較耐寒。喜光,稍耐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溼。萌芽力強,耐修剪。
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晉代文人陸機有詩云:「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後來逐漸演化為兄弟分而複合的故事。紫荊,在我市興鶴大街分車帶和紫荊巷行道樹均有種植。
9.梅花
梅,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花期冬春季。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獨天下而春」,作為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為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為亨,意味著通達順利;結子為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為貞,代表堅定貞潔。」此為梅之「元亨利貞」四德。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
梅花,在我市興鶴大街路兩側綠帶和淇河公園等均有分布。
10.碧桃
碧桃樹皮暗紅褐色,老時粗糙呈鱗片狀;葉片長圓披針形、橢圓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花單生,先於葉開放,花期3-4月。
碧桃花大色豔,開花時美麗漂亮,觀賞期15天之久。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用於湖濱、溪流、道路兩側和公園等。碧桃,在我市各公園綠地均有分布。
現在動動手指,就可以投票啦!
請在推薦物種中
選出你最心儀的「市樹市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