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戰爭與恐襲……回首現代奧運史上的遺憾時刻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員們的身姿通過巨型投影顯示在白色的布上,形象的詮釋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經典姿態。

北京時間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2020奧組委發布聯合聲明,鑑於目前的情況,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資料,國際奧委會主席與日本首相達成共識,為保障運動員的健康,東京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改在2020年以後但不遲於2021年夏季舉行。2020東京奧運會的命運安排,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下,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塵埃落定。

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1896年舉行,回首一百餘年的奧運歷史上,湧現出無數振奮人心的高光時刻,奧林匹克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奧運會本身卻也經歷過傳染病、戰爭以及恐怖主義帶來的遺憾。

傳染病

東京奧運會是現代奧運歷史上首次因為疫情而推遲的奧運會,但這並不是奧運會第一次直面細菌與病毒。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7月25日,裡約奧運聖火抵達巴西聖保羅,聖保羅金融中心的大街上空升起巨型奧運五環,五名雜技演員在五環中進行表演。同時,還有一支樂隊在空中進行演奏,慶祝聖火抵達聖保羅。

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夕,東京以外出現了霍亂病例,預防疫情蔓延成為當時的重大課題。1998年長野冬奧會期間流感大流行,也曾引發擔憂。而近年來,H1N1流感以及寨卡病毒都曾給奧運會的舉辦蒙上陰影。

2009年6月,世衛組織宣布甲型H1N1流感進入全球大流行階段。不過好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前已經研發出了疫苗,冬奧會最終順利舉辦,冬奧組委在採購特效藥的同時,也要求各國參賽選手提前接種疫苗。

幾年以後的裡約奧運會,同樣受到了傳染病的困擾。2016年2月,也就是裡約奧運會開幕半年之前,世衛組織宣布寨卡病毒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當年5月,有加拿大教授向世衛組織發出公開信,要求裡約奧運會延期或是改在其他地點舉行。

當地時間8月5日,2016年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開幕式現場上空煙花璀璨。中新網記者 杜洋 攝

此後,國際奧委會向裡約派駐了官員,與世衛組織合作推進防疫措施和賽事準備工作。裡約市也通過行政手段實施了大規模環境整治工作,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提高民眾防範意識。

最終,裡約奧運會和帕運會如期舉行,其間未報告有參賽人員和觀眾感染寨卡病毒。

戰爭

在一百餘年的現代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總共被迫取消過三次,而這三次均與戰爭有關。

1916年的第六屆奧運會原定於柏林舉辦,媒體報導,「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在確定舉辦地時希望,奧運會能夠促使德國的和平力量團結起來反對戰爭,幫助大戰一觸即發的歐洲重歸和平。

顧拜旦銅像。

然而他的願望未能實現,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並迅速蔓延。直到1918年11月才結束。戰火硝煙之中,柏林奧運會被取消。

在一戰中,有32名奧運選手死於戰場,其中16名獲得過獎牌。此外,在巴黎遭到戰火威脅時,國際奧委會總部遷往中立國瑞士。

一戰之後,世界的和平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慘烈戰爭的範圍橫跨歐洲和亞洲,戰火燒向大西洋、太平洋甚至北冰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世界戰爭。

二戰直到1945年9月才結束,其間有兩屆奧運會被迫取消,分別為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44年的倫敦奧運會。

資料圖:1941年8月二戰期間,英國軍隊進入帕爾米拉古城。

現代奧運會作為「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卻只能在戰爭這種人類醜惡欲望的集中爆發中無奈停擺,不得不說是極大的諷刺。

恐怖主義

隨著世界局勢的不斷變化,恐怖主義成為人類安全的又一大威脅。而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也成了恐怖分子的行動目標。

1972年8月26日,慕尼黑奧運會開幕。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名選手參加慕尼黑奧運會,其中,以色列派出了一個該國到當時為止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參賽。

慕尼黑奧運會會徽。圖片來源:國際奧委會官網

9月5日凌晨,8名隸屬於「黑色九月」組織的武裝分子闖入奧運村,殺害2名以色列運動員,並劫持了9名以色列運動員。

最終,政府的營救行動失敗,9名被劫持的運動員全部遭到殺害。此事件最終導致11名以色列運動員、1名警察以及5名武裝分子死亡。「慕尼黑慘案」可以說是奧運歷史上最嚴重的政治恐怖事件。

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第26屆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比賽共有來自世界197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參賽,這屆奧運會創造了多項光輝的紀錄。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恰逢奧運百年華誕,圖為開幕式。。

然而7月27日,亞特蘭大奧林匹克公園發生震驚世界的炸彈爆炸事件。爆炸造成1人死亡,110多人受傷,這一事件為本屆奧運會蒙上了一層陰影。

實際上,奧運會的歷史看起來有些像人類近現代史的縮影,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遭遇磨難,但這些困難沒有任何一個是無法解決的。

東京奧運會儘管因疫情而推遲,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向病毒屈服。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人與之做著鬥爭。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積極抗疫,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揭秘巴塞隆納恐襲背後:主謀在恐襲前一次爆炸死亡 未引起警方重視
    上周四,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發生了連環恐襲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本周,隨著調查深入,由12名來自西班牙小鎮的摩洛哥裔青少年組成的恐怖團夥被逐步曝光。和之前瑞典,英國,芬蘭等國陸續發生的恐襲不同,這次西班牙恐襲不再是一起獨狼事件,恐襲的背後,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黑影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
  • 與現代奧運的起源緊密相連 英國的百年奧運夢想
    事實上,英國不僅三次舉辦奧運會,就連現代奧運會的起源也與英國緊密相連。甚至連奧運會上的許多項目都是在英國發明的。  眾所周知,顧拜旦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希臘於1896年舉行了首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表面上看,這些都與英國沒有太大關係。事實上,顧拜旦正是受到了英國「文洛克奧運會」的啟發,才孕育出第一屆奧運會。  1908年,倫敦舉辦了第四屆奧運會。
  • 新聞速遞|連遭恐襲 英首相怒斥:太容忍極端主義
    近三個月以來,英國遭遇多次恐襲;此次恐襲發生在英國大選投票4天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怒斥恐怖主義,稱英國已經對極端主義容忍了太長時間,「是時候說一聲,夠了!」  當地時間6月3日,英國倫敦相繼發生三起襲擊事件,導致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確認,前兩起事件為恐怖襲擊,第三起襲擊事件與前兩起恐襲無關。圖為英國倫敦橋恐襲事件受傷者被送往醫院。
  • 豆瓣8.4,據真實恐襲事件改編,這部電影全程揪心
    看片過程中,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可能會產生很多憤怒時刻,在這些時刻裡,我們發現,明明這場危機有部分挽回的機會,明明事件結局可以不必如此慘烈。比如,印度特種部隊在恐襲發生將近一夜之後,才從新德裡抵達孟買,最終控制酒店,擊斃恐怖分子,而孟買警方則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解救行動。救援的遲緩恐怕令很多觀眾感到寒心。
  • [傳奇奧運]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上)
    [傳奇奧運]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上) 顧拜旦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卻成為舉世聞名的人物,在今天,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絕對超過任何一個法國國王,因為就是他創辦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4年一次的人類盛會――奧運會升起的是他設計的五環旗幟;奏響在運動場上空的是他選定的奧運會會歌;他不僅確立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口號,還起草了運動員誓言。    他將奧運聖火從愛琴海邊的奧運故土傳遞到世界各地。
  • 現代奧運會常識:首位現代奧運冠軍是誰?
    現代奧運會常識:首位現代奧運冠軍是誰?首位現代奧運冠軍是誰?1896年4月6號,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雅典大理石體育場正式開幕。第一項比賽項目是三級跳遠,在這個項目上,誕生了現代奧運史上的第一個冠軍: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大學生詹姆斯·B.康納利。康納利參加奧運會非常富有戲劇性。
  • 東京奧運推遲舉辦?124年現代奧運史上有過三次取消,原因只有一個
    而在現代奧運的124年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屆賽事被迫推遲舉辦的先例,但確實發生過三次賽事被取消的大事件。第一次,是1916年的第6屆奧運會。當時,有6座城市申辦這屆奧運會,分別是柏林、布達佩斯、亞歷山大、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和克利夫蘭。
  • 倫敦恐襲,他們用獨角鯨牙和滅火器制服了兇徒…
    讓姑媽尤其不滿的是,他們一家都不知道兇手被釋放了,警方聯繫她時,問她是否知道倫敦橋發生了恐襲,姑媽回答還不知道,警方讓她馬上看看新聞,還說:「您會在新聞裡看見James Ford。」姑媽表示非常震驚:「我很生氣,我們一家人都不知道他被放出來了。」「現在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倫敦碰見他。」
  • 東京奧運會正式宣布延期,現代奧運史上,這是第六次取消或推遲
    國際奧委會官方聲明此前由於新冠疫情的肆虐,全球體育賽事幾乎全部停擺,而奧運會由於其體育項目的龐雜與繁複,一旦延期或停擺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導致未來幾年的國際體壇完全混亂,因此奧委會方面對奧運停擺一事始終舉棋不定;而現在,疫情已容不得他們對奧運會在今年舉辦的前景做任何假設。
  • 北愛爾蘭槍擊事件致1人死亡 警方以涉恐襲展開調查
    警方表示,將以恐襲案件性質展開調查。  報導稱,北愛爾蘭助理警察局長馬克·漢密爾頓在社交媒體上發推文稱:「很遺憾,我可以證實,一名29歲的女子因在癸根的槍擊事件而喪生。我們將把此事件視為恐怖主義行為,並按謀殺案展開調查。」
  • 美國男子在肯亞恐襲中遇難 曾是「911」倖存者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5日,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一家高級酒店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美國男子,該男子曾是「911」恐襲事件的倖存者。
  • 倫敦奧運主題懸疑小說出版 大膽質疑現代奧運會
    小說出自兩位美國懸疑大師詹姆斯·帕特森和馬克·沙利文之手,以倫敦奧運為背景,將奧運歷史、奧運精神以及倫敦奧運面臨的特殊問題一一道盡。而且,故事的主要情節均發生在倫敦奧運的主要場館裡,精彩的奧運奪金大戰栩栩如生地出現在讀者面前。總之,與倫敦奧運有關的方方面面皆融入於作者精心設計的故事中,作者還通過這些歷史和虛構的事例,對現代奧運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警示,並闡釋了自己對奧運的理解和期待。
  • 外媒: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稱收恐襲報告,暫停籤證服務
    外媒: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稱收恐襲報告,暫停籤證服務 海外網10月23日消息,據法新社報導,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表示收到可信的恐怖襲擊報告,暫停針對美國公民的籤證服務。
  • 逮捕行動之外 納吉:反恐須贏意識形態戰爭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針對全球發生一連串恐怖襲擊事件指出,除了通過軍隊和警察部隊進行逮捕,政府還必須贏得意識形態的戰爭,以應付恐怖主義的威脅。納吉昨日在首相署常月集會上說,最近在阿富汗喀布爾、英國倫敦和曼徹斯特、菲律賓馬尼拉和馬拉威,以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發生的恐襲事件令人難過,也顯示恐怖主義的威脅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他說:「感謝上蒼,馬來西亞至今沒有發生這種恐怖襲擊,但我們要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不能只靠軍備和警方的逮捕行動。
  • 倫敦恐襲致5死40傷歐美多國慰問 巴黎鐵塔關燈悼念
    倫敦恐襲致5死40傷歐美多國慰問 巴黎鐵塔關燈悼念 2017-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3月23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附近22日發生恐襲
  • 龔翔宇或遇最強對手,女排奧運恐變陣
    2021年已經到來,中國女排東京奧運會衛冕之旅時間所剩無幾,雖然在2019年女排世界盃上中國隊以11連勝的驕人戰績強勢登頂,但奧運會上當塞爾維亞、義大利等強勁對手均派出最強陣容參賽的情況下,雖然中國女排仍是奪冠大熱門,但想要輕鬆奪冠並不容易,而關鍵時刻郎平指導很可能果斷變陣從而出其不意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 巴黎恐襲致129死352傷 爆炸物被稱「撒旦之母」
    巴黎恐襲案敘利亞籍恐怖分子從希臘入境當地時間11月13日晚間,巴黎發生多起襲擊事件,其中包括7起槍擊案、6次爆炸,巴塔克蘭劇院還發生人質劫持事件。警方發動營救行動,擊斃3名襲擊者。  據路透社報導,希臘部長稱,13日參與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一名敘利亞籍恐怖分子,此前曾途經希臘。
  • 新聞背景:近年來歐洲發生的重大恐襲事件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  新聞背景:近年來歐洲發生的重大恐襲事件  新華社記者王龍琴  英國警方3日說,首都倫敦當晚發生至少3起安全事件,其中包括一輛貨車以約80公裡時速衝上倫敦橋行人道衝撞行人,造成至少6人死亡。
  • 王京濤:巴黎恐襲能驚醒世人認識「現代化之厄」嗎?
    當14年前發生「911」時,「恐怖主義」或「恐襲」這樣的詞,基本上是「與己無關」的陌生詞彙,但到今天,它已經變得很「熟悉」了。至少,我們也已經受過恐襲的傷害,在心裡也漸漸有了一些警惕心理和敏感意識,尤其是看到公共場所的一遍一遍的安檢,似乎在暗示著整個世界都處於一個「不安檢則不安全」的危機四伏的環境之中。而這樣的事實也正在得到驗證。
  • 奧運史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發展和未來
    6.戰爭的威脅和人們渴望和平的願望促進了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19世紀末,世界上出現了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一個新的、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威廉二世統治的德國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且想通過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整個歐洲。  在此階段,德國要求復興奧運會的呼聲很高,一些別有用心的德國人想通過發起奧運會,來擴大影響,為稱霸世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