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5時許,家住滄州市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的劉福全便起床寫英語作業了,他一筆一畫地認真書寫,第一個傳到學習群裡。隨後,他才會趕到菜市場,開始準備當日飯店所需的菜品。
劉福全今年56歲,經營著一家飯店。多年來,他一直夢想著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並一直為此努力著。
英語班裡的孩子喊他「爺爺」
為了學好英語,劉福全三年前在當地報了劍橋英語學習班。班裡大多是十幾歲的孩子,他每次去上課,孩子們都叫他「爺爺」。
雖說是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但劉福全的學習態度一直感染著孩子們。英語班的老師張晶晶說,劉福全非常執著、認真,這種精神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他(指劉福全)還非常幽默,富有感染力,經常帶領同學們晨讀、默寫、回答問題。孩子們深深地被這位好學上進的『爺爺』感動了,都更加努力地學習了。」
為什麼這把年紀了還非要學英語?劉福全說,這是為了圓自己一個夢。上高中時,他曾接觸過英語,雖然當年只是接觸了幾個字母和單詞,但已經讓他十分著迷。「遺憾的是,剛剛開始學英語,還沒學過癮就畢業了。」
劉福全說,那時剛剛恢復高考,班裡有一半同學考上了大學,或師範、中專、石油技校等學校。「我就差幾分,想再複習一年。但因為我家裡孩子多,條件差,父母拿不出150元的補習費,我只好開始了農村的生活。」
隨後,劉福全在生產隊裡養豬、養牲口,在莊稼地裡賣力氣。每當看著同學們騎著自行車,穿著板正利索的衣服去上學,他的心裡既羨慕又失落。為了生計,劉福全說,他跑過運輸、承包過農田、學過廚師。在飯店打了五年工後,他最終開了一家小飯店。
「這些年,我心裡一直放不下英語。現在,家裡的日子好過了,我就想著重拾年輕時的夢想。」劉福全說。
炒菜做飯都在背單詞
從ABC開始學起,背單詞、記語法、練發音,這些對於已經50多歲的劉福全來說並不輕鬆,而且家裡人一開始並不支持他這麼「瞎折騰」。為了讓家人安心,劉福全保證在經營好飯店的基礎上學習英語,絕不影響生意。
飯店裡的活要從早忙到晚,劉福全只好擠出時間來學習:逛菜市場時說英語,擇菜洗菜時說英語,招呼完客人也抽空看看英語書。英文單詞、短語背完就忘,怎麼辦?他就把寫滿單詞和短語的紙貼在廚房裡、客廳裡、臥室裡,所到之處只要看見就念上幾遍。劉福全還發明了「眼口心」同步的學英語方法,只要看見就要說出來,然後再從心裡琢磨說得對不對。
每天,劉福全看著滿案板的食材,不急著清洗準備,而是開始大聲說單詞:celery(芹菜)、cucumber(黃瓜)、beef(牛肉)……即便開始炒菜了,他嘴裡也一直在念英語單詞,並一遍遍糾正自己的發音。
「我廚藝好,說英語不耽誤我炒菜。但周圍人看我一直在那兒嘟囔,都以為我不正常。」劉福全哈哈地笑著說,經常有人說他學英語「學魔怔」了,但他毫不在意,「學任何一樣本事,不達到痴迷的狀態,你就學不好。」
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劉福全也鬧了不少笑話。生活中,他經常衝人打招呼:「Hello!Good morning!」可抬頭一看表,現在哪裡是早上,已經是下午了。
「學英語不怕說錯,就怕不說。」劉福全說,起初大家以為他是一時心血來潮,學不了三五天就會放棄了。誰知道,他憑著一股子韌勁兒,已經堅持學習了多年。光是上劍橋英語班,每周六日兩節課,他就已風雨無阻地上了三年。
「學一樣像一樣。」這是劉福全對自己的要求。不僅學英語如此,學戲也是一樣。劉福全愛好唱青衣,經常參加文藝會演。在2018年渤海新區春節晚會上,劉福全表演了京劇唱段《貴妃醉酒》,贏得了滿堂喝彩。
見到老外自信「飆」英語
劉福全尋找一切實戰機會,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2015年,一位德國朋友開著房車去南方旅遊,正巧在附近下高速停留,進了劉福全的飯店,坐到大廳裡準備吃飯。正在後廚忙活的劉福全一看來了位外國朋友,眼前一亮,「我得好好跟他侃侃。」劉福全馬上迎上前去,「Would you like to order,sir?」(先生,您需要點菜嗎?)對方一看劉福全會說英語,立刻笑著點頭。劉福全拿出菜單,一邊指著菜單,一邊推薦菜品,溝通竟然很順暢。後來經過交流,劉福全得知,這位德國朋友在我國東北開了一家西餐店,目前娶了一位中國太太,還說自己有個中國名字叫「來福」。直到現在,劉福全還經常通過微信和對方視頻聊天,時不時地用英語進行對話。
前段時間,劉福全和朋友們去國外旅遊,一路上跟外國導遊飆英語。朋友們拿他開玩笑說,「看你說得還挺帶勁兒!你的發音標準嗎,人家聽得懂嗎?」劉福全不以為然地說,「你們就羨慕嫉妒恨吧!」還別說,那次出國旅遊,有劉福全當翻譯,朋友們避免了許多尷尬。
比如,臨進廟宇前,工作人員說了句「Take off your shoes」,一行人聽了愣在那兒不知所以。「快脫鞋,不脫鞋不能進。」劉福全趕緊翻譯說。
比如在飯店就餐,餐桌上沒有筷子,劉福全就向餐廳工作人員說「chopsticks」(筷子),對方不明白。於是,他又說「chinese toothpick」(中國牙籤),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畫吃飯的動作,服務員立馬取來了筷子。
就這樣,同行的朋友們再也不取笑他了,轉而投來崇拜的目光。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我計劃再學幾年就報考老年大學,圓我的大學夢。」劉福全說,不僅如此,將來他的孫子、孫女和外孫們上了學,他還打算給孩子們當英語老師,讓他們從小就學好英語。
(燕趙都市報記者 代晴 通訊員 孫瑞新 劉一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