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把《紅樓夢》精準譯成英文第一人:張愛玲獨創英語學習法

2021-01-08 英語學習方法

不知道是誰告訴的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她顯然很把這個理念當回事,早早開始謀劃未來。

3歲能誦唐詩;7歲提筆寫小說;12歲作品便被印成鉛字;初中立誓要像林語堂一樣用英文寫就世界暢銷的小說:"要比林語堂還要出風頭,我要穿最別致的衣服,週遊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她在《童言無忌》中寫道。

都說張愛玲早慧,這種"慧"多半是張愛玲自己的選擇,就像許多人選擇庸碌一樣,她清醒自知地選擇了不凡。

17歲那年,《大美晚報》刊登了她的一篇全英文散文,文章講述了她被父親幽禁在家、她智脫牢籠的經歷。文章一見報,張愛玲便大出風頭,成名之路就此拉開序幕。

但張愛玲似乎是一個"美國夢"的擁躉者,少時在雙語學校就讀,大一點就一心想出國留學,在國外闖出一片天地。不過她繼母從中作梗,挑撥得張愛玲父親把她毒打一頓,然後禁閉她半年之久。

她脫逃以後還是沒能如願在國外留學,反而中了輟學魔咒,通過了倫敦大學入學考試卻無緣就讀,在香港大學求學遇到戰亂只能肄業,去聖約翰大學被老師排擠無奈退學。留學夢死,但她好歹練就了一身英語真功夫。

張愛玲被譽為"最有可能把《紅樓夢》精準翻譯成英文第一人",足見世人對她雙語功底的認可。雖然她少年成名,但不能抹去她的勤奮和執著,在港大她發奮讀書,獎學金就拿過兩次。對於學習英語,張愛玲很有一套別出心裁的方法,她大方教授給弟弟張子靜。

一、少年時期沉浸在英語環境裡

張愛玲的家庭"洋味"很濃,她幾乎就成長在雙語的環境裡。

她的雙親和姑姑英文造詣極高,父親張志沂英文小說不離手,還在天津津浦鐵路局做過英文秘書;母親黃素瓊久居歐洲,英文不在話下;姑姑張茂淵也曾留學英國。

而張愛玲自己幼年起便接受雙語教育,8歲前父親請了英語家教,上學後在聖母瑪利亞女校就讀,這所教會學校以英文教學聞名,盛行美式教育,國文課甚至因為也因英文而被邊緣化。

1937年,張愛玲從聖母瑪利亞女校畢業,圖為畢業照

少年時期能處於一個雙語環境裡對學好英語來說是如虎添翼,在這樣一個氛圍中,英語處於一個被需要、被使用的地位,學習者自發認可英語的重要性,發展英語能力就像餓來吃飯困來眠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現在的大部分家長都有一定的英語儲備,如果做不到每天和孩子英語對話,起碼可以為孩子選擇英語素材營造一個雙語環境,比如一起看英語光碟,一起看英語原聲電影,鼓勵孩子用英語寫日記和閱讀,讓孩子從小培養出"使用英語"和"自發吸收英語"的習慣。

如果是高中生、大學生或成人,可以學習張愛玲的另一個方法,把自己泡在英語裡。

張愛玲有個愛好,就是大段大段地背英語,她自己能背下莎士比亞的大半劇本;待到她去港大讀書,她便極力避免使用中文了,那會兒她想爭取到公派去牛津大學的機會,一直在作準備,無論是生活交流、做筆記、讀書、寫信、參加徵文比賽,她一律只用英文。就這樣,張愛玲的英語達到可以給外刊寫影評、散文、翻譯小說的地步。

二、 找準學英語的動機

張愛玲學習英語的動機一直極其強烈。

初時為了好玩,年少時為了實現超越林語堂的鴻鵠大志,再大一些則是為了去歐洲和母親團圓。

但更重要的是,她好似一直都很清楚地掌握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她說自己:"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

她就像我們身邊那些學霸一樣,不甘平庸、不甘平凡,於是從不肯放棄對自己的鞭策。她是一個始終繃緊弦在生活的人,注意力、時間基本投注在人生目標上,這也是她如此高產的原因。

所以,學習英語找到動機也很重要。你可以為了考高分,可以為了當第一,可以為了在需要使用英語的重大場合出盡風頭,只要動機足夠強烈,一直朝著動機努力,你在成就目標的同時,目標也會成就你。

三、自創"雙語重複書寫"大法

這是張愛玲的秘笈。

不要以為不經寒徹骨就能有梅花香。

張子靜在回憶錄裡寫當初張愛玲如何教他練英文,這個方法不僅提高英文能力,還提高中文寫作能力——張愛玲會先用中文寫文章,寫完以後把它改寫成英文的,英文寫完了又對照著翻譯成中文,然後又譯成英文。每一次的轉譯都要求避免使用前幾次翻譯已經用過的句子、詞彙,就這樣,張愛玲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其實別看她從小在雙語環境裡長大,她初到香港時英語也不怎麼高明,她結合了自己的愛好興趣,發明了這一方法。

一般人提到中文寫作都是一個頭兩個大,本身沒有寫作愛好和寫作習慣,就不太願意使用這個方法,就算嘗試兩天,也會因為太過麻煩而懶得堅持。實際上,這個方法並不要求一開始就從長篇大論寫起,可以只寫幾個句子、一個段落,寫不出來也可以藉助工具書和其他一切資源,但無論如何也要自己動筆操練,只要堅持練習反覆轉譯,無論你寫多長,英語讀寫能力都能提高。

由@英語學習方法原創首發,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做有觀點,有態度,有情懷,還有學習方法的教育號!帶你輕鬆學英語,快樂聊教育,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閱讀:

詩詞一戰成名,萬眾矚目下淡定考清華,武亦姝的未來還有多少驚喜

康熙精通8國語言?關於學霸皇帝的外語學習,你更應看清這些真相

回國時,帶回30多箱珍貴資料,北外博導:學英語,這3點很重要

相關焦點

  • 最後的《紅樓夢》英文翻譯大師
    楊戴二人的全譯本則完整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紅色」涵義,一部文學著作的全文翻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感謝楊戴二人的英文全譯,這讓近四十年,《紅樓夢》全本在英語世界,保持著基本的中國文明的面貌而流傳著。當然,楊戴本也是有弱點的,這個本子過於嚴謹,過於縝密,小說翻譯的文藝性弱,影響了這個譯著在海外的流行,特別是面向英語世界普通讀者時,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其面世以來影響力主要局限在中國內地。
  • 派特森英語特色---自然母語學習法
    派特森英語自然母語學習法 — 如母語般迅速掌握英語  世界英語巨頭派特森英語首次登陸中國就立即引起轟動 , 在北京和廣州的英語培訓中心記者到看到中心諮詢電話不斷 , 每天均有大量學員湧入中心學習 , 英語氣氛異常熱烈 , 大家紛紛談論自然母語學習法給他們學習英語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
  • 新概念英語學習法:紮實的基本功最重要
    許多家長特別焦慮英語,恨不得三歲就開始像歐美小朋友一樣學好英語。不管家長會不會英語,美其名曰英語啟蒙。但英語不過是個工具罷了,我認為啟蒙沒有意義。當需要用到的時候,再去學就可以了。小學現在基本都安排了英語課程,跟著學校走即可。我當年是初一才上英語課的,不妨礙我把英語學得不錯。有些事情做早了,不一定有用,可能還起反效果。
  • 陳光標解釋英文名片:9個頭銜都有證書 美國華人幫忙翻譯
    國內網友也就陳光標名片上的英文頭銜展開激辯,質疑「中國道德領袖」等稱號是否恰當。陳光標昨天回應稱,印刷在名片上的頭銜都是有證書的,令網友誤會,可能是因為將英文名片再度翻譯成中文之後產生的誤差。陳光標英文名片曝光後,有人把上面的英文頭銜回譯成中文:「中國最有影響的人」、「最著名的慈善家」、「中國道德領袖」、「地震救災英雄」、「最著名也最被熱愛的中國模範」、「中國十大最光榮的義工」、「中國最有魅力的慈善家」、「中國低碳環保方面的頂尖倡導者」、「中國最優秀的環境保護拆卸專家」。
  • 《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
    《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最近幾年,「斷舍離」的極簡主義風靡全國,這種新的生活理念被很多人尊崇並且時間,改變了上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斷舍離是國外的超前理論?《紅樓夢》早有記載,她才是踐行第一人這些國外看似超前先進的理論,其實早就被曹雪芹在《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述中闡述透了。
  • 金庸的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把翻譯都難哭了……
    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張愛玲晚年的經濟狀況:並不窘迫,可以說是百萬富翁
    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談張愛玲晚年經濟狀況的部分,我們會發現,張愛玲的晚年並不如之前大家所想的那麼窘迫。對張愛玲和宋家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關注文末的新書發布會信息。張愛玲的美國移民「綠卡」。證件顯示她到美國的時間是1955年10月22日,地點是舊金山第13區第26港。       張愛玲死後,遺囑執行人林式同需要處理兩件事。其一,處理遺體。
  • 《紅樓夢》為何那樣紅?
    對於中國人而言,四大名著耳熟能詳,而其中的《紅樓夢》更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其聲名自誕生之日起就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依然散發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周汝昌說:「它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吳世昌:「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
  • 用智慧和激情鍛造英語語言之美
    江博,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95年獲美國英語學會頒發的口語、美國文化認證證書,為著名口語、激情英語教學專家。首創個人品牌英語口語培訓:3D口語。編譯出版《現代美國英語》三、四冊(朗文出版社公司出版)。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任教。現為新東方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教育管理總監,北京新東方學校綜合能力培訓部主任。
  • 張愛玲:用文化透視女性心理屏障的女人,如何在22歲就享譽文壇?
    張愛玲,中國著名的現代女作家,擅寫小說,其作品精彩絕倫,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她的作品震驚文壇,打造了一個屬於張愛玲的時代。那麼,1943年,年僅22歲的張愛玲,是如何著名文壇的?1943年,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
  • 用英文唱的《紅樓夢》即將上演!它為啥如此火?
    導演賴聲川在一次採訪中這樣說道:黃老師是全美最著名的華人劇作家,他很好玩,他是不會說中文的,有人會奇怪這樣的人怎麼來改編《紅樓夢》?反而我認為他可以從另外一種觀點跳出來看,我們中國人包袱太多,看《紅樓夢》情感上的東西太多,這個不捨得那個捨不得,最後就會變成一個七八個小時的東西。
  • 不一樣的「紅樓夢」:賈寶玉唱著英文詠嘆調
    杜宇恆 攝   中新網唐山9月5日電(記者 白雲水)原本是中國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如今,以英文唱著詠嘆調和花腔女高音,來到曹雪芹家鄉的舞臺上演繹著女怨男痴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
  • 這部中國最知名的武俠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了……
    她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郝玉青。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她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郝玉青說,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
  • 翻譯家汪班:向英語圈觀眾介紹青春版《牡丹亭》
    而這當中,最值得介紹、也最不易介紹的,便是崑曲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原作本有五十五出,近代崑劇將其提煉成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等十二出,但今日即便是對國人講《牡丹亭》,也須深知其版本背景和百年提煉過程才能道出其底蘊之美。
  • 和思維導圖的高效學習法比肩的學習法:費曼學習法
    和思維導圖的高效學習法比肩的學習法:費曼學習法作者:朱根平,宿遷思維導圖第一人最近和各位朋友分享了一些高效學習法>費曼學習法的學習流程:第1步:獲取某個知識/某概念,並且去理解這些內容。第2步:按照教程自己來講解/複述你所獲得的主要內容第3步:用自己的方式再次複述一下所學到的知識。
  • 看完《妖貓傳》,我們關心李白詩句譯成英文會是怎樣?
    反覆出現的李白詩句若譯成英文是怎樣?如果譯成:雲在思念楊貴妃的衣裳,那明顯不合邏輯,除非能說出一個原因來。什麼原因呢,比如,衣裳繡有雲紋,與雲朵相似;或者楊貴妃是天上神仙一般,所以雲朵見之便覺親近。因此詳譯為:天上雲朵念著天上仙妃。
  • 從張愛玲《茉莉香片》,聊聊「天才作家」的寫作藝術和悲美人性
    張愛玲7歲寫小說,終身研讀《紅樓夢》。《金鎖記》就是她把《紅樓夢》用心撕磨打造後,通過她的七竅玲瓏心和靈性通透的筆觸抒寫出的一篇擊蕩魂靈,震顫人心的絕世好文。2、張愛玲作品裡襲來現代手法的清流,這是「創新」。張愛玲的西方小說情調源自她的家庭,她的母親是多次洋的新式女性。
  • 張愛玲著作《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段膾炙人口的開場白,出自張愛玲的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
  • 英漢互譯導航--怎麼把「會上提出了很多建議」譯成英語
    英漢互譯導航--怎麼把「會上提出了很多建議」譯成英語安徽省蚌埠市蚌埠二中——朱正軍在將漢語譯成英語時,我們首先分析一下漢語的句子結構,再根據英語的句式要求將其翻譯過來。那麼如果我們把「建議」當作主語的話,它與「提出」之間就是被動關係,所以我們只要找出用作及物動詞,表示「提出」的動詞(raise, put forward),將其譯成被動句就行了。Many suggestions were raised/put forward at the me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