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英文到底如何翻譯?

2020-12-07 騰訊網

[摘要]有人說中國夢的說法仿美國夢而來,美國夢是American dream,中國夢就該為Chinese dream。有人持反對意見,美國夢強調個人主義,中國夢多從國家層面出發,故用China dream才比較接近實際。

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剛上任不久,就提出了「中國夢」,並把這個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2013年3月,在全國人大會議的閉幕式上,習近平還9次提「中國夢」,展現了他接下來10年施政的主軸。

圖源網絡

「中國夢」一詞,讓人直接聯想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美國夢」是一種信念,其核心的主張在於:美國是一個希望與機會之地,只要肯努力肯奮鬥,便能成功。美國因移民而強大,而無論是過去或者現在,「美國夢」一直都是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國的主要原因。多少人在自己的祖國默默無聞,甚至窮困潦倒,到美國都能闖出一片天,不僅豐衣足食,自由快樂,甚至還能在不同領域領袖群倫,執世界之牛耳。

我記得,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國夢這個議題的迴響依然熱烈,網絡、媒體仍不斷地從各個面向切入,努力闡釋,踴躍討論。有趣的是,就連「中國夢」的英文該怎麼翻,都是爭論的焦點之一。

有人說中國夢的說法仿美國夢而來,美國夢是American dream,中國夢自然就該依樣畫葫蘆,以形容詞加名詞的組合叫Chinese dream。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美國夢強調個人主義,中國夢多從國家層面出發,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故用China dream才比較接近實際。

有些支持China dream的學者提出,China和Chinese均可作定語,理論上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皆可。然有人提出英文裡含Chinese的詞組貶義比例偏高,如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whispers(扭曲原意的傳話遊戲)等,含China的詞組則比較中性。是嗎?那我立刻反問一句,Chinaman(中國佬)就沒貶義嗎?

這些學者的論證有點弔詭,茲舉一例供大家反思。有人說,部首為「女」的漢字,貶義的比例似乎偏高,如奴、奸、妓、娼、婊等,我們是否就因此要儘量避免使用女部的字?其他部首的漢字難道就沒有貶義嗎?

圖源網絡

時隔三年,這個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的爭論至今似乎尚未完全落幕,舉足輕重的英文網絡百科Wikipedia(維基百科)對此也搖擺不定。「中國夢」的詞目用的是Chinese dream,而內文卻在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之間反覆,令人玩味。

這個語言上的歧見看似小題大做,無關緊要,然而有時一字之別,傳達的訊息卻可能有明顯差距,甚至南轅北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事實上,根據我藉助權威英文語料庫所做的研究,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都是中國夢,兩者都對,也都有知名的英文報刊媒體在用。然而如果細看文章脈絡,Chinese dream比較偏向於「中國人的夢」,是一個中國人希望中國富強的夢;China dream則不然,它是個「對中國的夢」,多半是外國人想到中國發展,在中國淘金致富、功成名就的夢。

關於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當前的英語世界有這樣的普遍認知。當然,很多時候語言問題不是非黑即白,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個比例多寡的問題。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英語世界對這兩者的詮釋,我們應該理解,並予以尊重,而不是讓其主導本該屬於對方的話語權。

換個角度想,中文的詞語由外國人來主導定義,我們中國人能接受嗎?

近來習近平總書記攜夫人彭麗媛頻頻出國進行國事訪問,我注意到彭麗媛在某次的媒體訪問用漂亮的英文侃侃而談,提到中國夢時,她用的就是Chinese dream。不曉得她的這個選擇能否就此終結爭論,一錘定音?我們拭目以待。(文/曾泰元)

相關焦點

  • 中國夢用英語到底該怎麼翻譯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夢」這一提法走進了我們的視線中。那麼中國夢這一詞翻譯成英文應當是什麼樣的呢?我想你們應該第一想到的是語法角度的,形容詞加上動詞構成短語,即Chinese dream.但是現實情況是在對外報導中,「中國夢」一詞一致翻譯成「China dream」.所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
  • [華人世界]如何將中國地址翻譯成英文
    如何將中國地址翻譯成英文如何將中國地址翻譯成英文於是她把她的地址發給了我們,想讓我們幫助她正確的翻譯一下。那麼今天我們就以劉小姐的地址為例,講講如何正確的把中國的地址翻譯成英文。 我們先看大屏幕,劉小姐的中文地址是:中國北京市 海澱區 西三環北路20號 遠洋小區 15號樓 一單元 602號 劉舒暢。那麼用英文寫地址基本上是和中文的順序完全相反的。
  • 如何把中文在線翻譯為英文語音?
    有朋友問,如何將漢字在線翻譯為英文的語音呢?大劉想了下,其實感覺對方應該說的應該是屬於在線翻譯+轉換語音的範疇,其實現在很多在線翻譯網站已經提供了這個功能,這裡匯總下分享給大家。有道翻譯有道翻譯,左側輸入中文,點擊翻譯按鈕後,右側出現翻譯後的英文句子,然後點擊英文框左下角的小喇叭按鈕,就可以變成英文語音朗讀了。
  • 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超簡單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的簡單方法。我們都知道,中文翻譯成英文或將中英文進行互譯,前提條件都是英文要好,但語言學習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大量聽、讀、寫,甚至是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但即便是這樣,短期內想要獨立完成翻譯工作或是溝通交流都是比較困難的。
  • 如何把漢語詩歌翻譯為英文詩?
        漢語的詩歌文字簡明,含義豐富,可謂言簡意賅,如何把它翻譯為英文詩呢?首先要了解英文詩的特點,然後注意押韻和詞語修飾。以白居易的後宮詞作為例子,講講如何英譯。
  • 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
    但掃興的是有一半時間用於英文翻譯。沒有看完,就關掉了電視。整理一下思路,得出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的結論。全國人大會議,不管開好開壞,那畢竟是中國人討論中國人的國家大事,千頭萬緒,問題多多。開個記者會,通過新聞媒體讓中國老百姓了解一下大家關心問題的情況,實屬很自然的事。有好事的外國記者願來聽聽中國的近況,那也未嘗不可,中國已經開放了嘛。
  • 手機語音翻譯如何操作?中文語音翻譯成英文的簡單方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翻譯問題。比如工作中遇到需要翻譯成英文的中文文本,或者是出國旅遊與老外進行交流。那麼如何利用手機完成中文在線語音翻譯成英文呢?今天小編將要分享給大家兩個方法,幫你解決語音翻譯難題。
  • 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原標題: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27日,剛剛榮獲2014年全球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翻譯獎的國際著名翻譯家、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做客西南聯大第十五講。為聽眾帶來「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聯大與哈佛」的精彩演講。
  • 如何把中文語音翻譯成英文?
    但如果,加上一個翻譯,應該如何實現呢?也就是,將中文語音翻譯成英文。最近,小編在處理一些繁瑣的文案時,需要將中文語音翻譯成出來,在網上尋求方法無果。後面猛然想起來,我家有一款翻譯軟體可以用呢!除了文本翻譯外,它還有一個隱藏的功能,就是語音翻譯,使用起來還挺方便的。所以,今天就在這裡將方法分享給大家,萬一有人需要呢?是吧!
  • 全國兩會將聚焦開幕 時政熱詞「四個全面」英文如何翻譯
    2015年全國兩會將聚焦開幕 時政熱詞「四個全面」英文如何翻譯   「全面」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字眼,但四個「全面」湊在一起,顯然就不一般了。兩會在即,《人民日報》社論從戰略布局的高度撰文解讀習大大的「四個全面」論述,引起外媒強烈關注,一下子,「全面」成為熱詞。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給外國人翻譯這「四個全面」?
  • 從機器貓到哆啦A夢:看中國本土翻譯的信達雅
    這三條翻譯標準,對於文學翻譯工作者來說,是非常難以平衡的一個標準,除了有對於外語言的精通之外,還要琢磨作者的感覺,讀者的感覺,更要有足夠深厚的中文文學素養,能真正做到信達雅的翻譯,那可真是非常難得了!而一般要做到信達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譯者們根據不同地區的語言習慣來進行本土化翻譯,《哆啦A夢》就是如此。
  • 從「甘道夫」朗誦杜甫詩作,看中國古詩是如何被翻譯的
    最近,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史料及杜甫詩的考證中,他曾留下過足跡的地方,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回溯了詩人杜甫顛沛的一生。BBC還請到《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麥克萊恩用英文朗誦了《壯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夢李白》《春望》等十五首杜甫的詩文譯作。
  • 在AIScratch中如何把中文翻譯成英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AIScratch中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的功能進行文字翻譯,文字翻譯是將各個國家的文字相互轉換的工具,系統目前支持15種語言文字的相互轉換,下面給大家演示一下在AIScratch中如何把中文翻譯成英文。
  • 中國發布傳統語彙權威英文翻譯:烤鴨譯成Kaoya
    本報記者 路豔霞「天人合一」「浩然之氣」「格物致知」「經世致用」「有教無類」……中華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有哪些術語,如何解釋?又如何翻譯?一直沒有確切答案。昨天,「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發布了首批81條中華思想文化術語,這些術語均提供了簡明中文釋義和英文翻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也首次建起自己的語料庫。
  •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英文翻譯?
    隨著外交事業的逐步被人民熟悉和一些影視劇的推動,翻譯行業逐漸被人們所了解,同時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翻譯行業當中,除了語言專業,還有很多外專業的也對翻譯工作產生了好奇,但是怎麼才能走上翻譯這條路呢,南陽精準為您整理了以下資料。
  • 圖文教程 如何將圖片中的英文翻譯成中文?
    隨著國家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生活中很多朋友會選擇購買一些進口的商品,一般商品上的介紹都是英文或者其他文字,對於英文功底不是很好的朋友們來說,在使用商品時不免就有點尷尬了,一不留神就會使用錯誤,甚至買錯東西。
  • 如何將英文PDF文件迅速翻譯成中文?
    原標題:如何將英文PDF文件迅速翻譯成中文? | | | | | 作者:will_zang 轉載請註明: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臺 對於科研工作者,閱讀外文文獻是必經之路,可一份外文PDF文檔動輒數十頁,面對如此多的閱讀量,該如何快速進行閱讀?
  • 科學網—中文原著如何更好地翻譯成英文?
    就是論文的內容一定要是作者原創的,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均如此。一旦論文發表了,就不能再次消費,包括翻譯成其他的文字再次發表。否則就有自我抄襲之嫌。這不僅是國際共識,亦是對作者原創工作的尊重和保護,更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法理念的基石之一。 圖書的情況則有些不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由中文原著翻譯成英文在國內外出版的有增無減。
  • 林則徐如何僱傭英語翻譯的?
    文|陳卿美虎門銷煙期間,中國與英國頻繁接觸,究竟是如何解決翻譯問題的呢?到底是什麼人在給林則徐擔任翻譯?對於這個歷史細節問題,貌似少有人關注。作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並不懂英語,清廷也沒有懂英語的人才。也就是說,林則徐只能從社會上去招聘翻譯,他是如何做的呢?
  • 開眼看世界到底有多難?看看林則徐組織翻譯的英文文獻就知道了
    清朝在內亞邊疆的戍邊部隊 還有在1839年10月12日《中華叢論》中,英國人討論了對華軍事戰略,到底是從內亞內陸遠徵中國,還是從印度支那北上中國南部,還是在沿海建造小島要塞,結合英國艦隊進行島鏈封鎖,英國人認為結合島鏈封鎖最實際,在討論從陸路進攻中國時,英國人認為從印度-喀布爾-克什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