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算關心國家大事,喜歡看看人大的記者會。但掃興的是有一半時間用於英文翻譯。沒有看完,就關掉了電視。整理一下思路,得出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的結論。
全國人大會議,不管開好開壞,那畢竟是中國人討論中國人的國家大事,千頭萬緒,問題多多。開個記者會,通過新聞媒體讓中國老百姓了解一下大家關心問題的情況,實屬很自然的事。有好事的外國記者願來聽聽中國的近況,那也未嘗不可,中國已經開放了嘛。
但我們的人大記者會,不是利用這個機會儘可能多的回答記者的問題,而是將寶貴的時間用於翻譯給外國人聽。有人說那是中國開放,走向世界的表現。我說那是自我貶低的下策。
全國人大記者會
因為這個翻譯,記者會就要延長了一半時間,或者說少問了一半的問題。但翻譯成英文後,客觀上方便了誰?讓外國媒體將人大記者會的實況轉播到英語國家的機率我看是零,所以這樣的翻譯不會惠及英語國家的百姓。剩下的,只能是方便了記者會現場的外國記者。我查閱了一下,這次人大登記記者約2000人,外國記者為500人。也就是四分之一。而外國記者並非都是指講英文的,就算有一半是來自講英文的國家,也就是八分之一的記者。而這部分英語記者中,相信有很多是會講中文的,我算它有一半不會講中文,那就是十六分之一,也就是125人,這當然是個估計數。這部分人和2000名現場記者相比,和電視機前的中國人相比,應是微不足道。可就為這125個不懂中文的外國記者,我們的共和國總理,部長,都要自帶翻譯,將所有問題和回答都翻譯給他們聽,電視機前的中國百姓和現場中國記者也要一起聽,將完全不能對等的關係對等起來。
再說這125個不懂中文的記者,我不明白,派他們來的國外新聞機構怎麼有這麼大的膽量,讓不懂中文的記者到中國來採訪。他們能採訪到什麼?這好比中國派一個不懂日文的到日本去採訪一樣,不要說採訪了,估計北都找不著,所以連想都不敢想。中國人要去美國採訪,他的英文如果不夠八級十級的,想去美國採訪如痴人說夢。
更有甚者,當中國記者提的純中國問題,也要先翻譯成中國人不懂的英文,其客觀結果就是為了那幾個不懂中文的外國記者。常理來講,外國記者最關心的還是牽扯到本國利益的問題,純中國內政問題不一定引起他們的興趣。不關心也不用聽,翻譯了也白翻譯,浪費了納稅人的時間,只剩下全體中國人集體學英文的作用了。
外國的國會也開會,可沒聽說哪個國家將會後的記者會現場翻譯成中文給中國記者的。我們中國記者也有機會向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問,那英文好的簡直不像中國人說的,連歐巴馬都很驚訝,直誇他的英文比自己的中文好。也就是說在翻譯方面,在國外,中國的記者方便外國領導人;在中國,中國的領導人方便外國的記者,上上下下,裡裡外外,中國人都是為洋大人服務。這不叫自我貶低還能叫什麼?這不應該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目的吧。
我不知道是否真有膽大包天的新聞社敢派一個不懂當地語言的人去那裡採訪,但我們人大記者會提供英文翻譯的做法,還是潛在的洋大人的思想,怕洋大人吃不好,聽不懂,培養了洋大人的高傲。而且,人民大會堂裡迴蕩著英語,那才能顯出國際化,顯示出開放的中國。所以,翻譯成英語,實際上給不懂英文的中國人聽的意義,遠大於方便幾個不學中文的外國記者的意義。就像中國無處不在的盲道一樣,其給有眼睛的人看的意義,遠大於給沒眼睛的人使用的意義。英文翻譯基本上沒方便那幾個不懂中文的記者,但實實在在浪費了眾多國人的時間。如果沒這翻譯的時間,最起碼中央電視臺可以拿來賣廣告,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我相信來中國的外國記者大部分應該是敬業的,是懂中文的,這是最起碼的業務常識。所以中國的人大記者會是不需要英文翻譯的,因為它首先要對中國的百姓負責,解答中國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不能用一半時間去解決少數洋大人的翻譯問題。
也許有人問,外國記者聽不懂怎麼辦?那你是太不了解我們的洋大人了。如果是我們洋大人想知道的事,不要說你只用中文講,你就是用暗語講,洋大人也一定有辦法知道你在說什麼。如果洋大人沒興趣知道的,你就是到紐約花錢做廣告,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看,看了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信。
就現實來講,聽不懂中文的記者就應好好學習中文,或另派懂中文的人來。畢竟,這不是聯合國會議,你聽不懂中文,不是我們國務院總理的事。
這個翻譯是否能取消,草民我不知道。畢竟,流入中國人骨髓的習慣,改起來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