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翻譯張璐:如果多給我一秒,都能翻譯得更好

2020-12-05 騰訊網

張璐說,無論做多長時間的翻譯,永遠都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2012年總理記者會,張璐擔任翻譯。圖片來自新華網

文|新京報記者 韓雪楓

每年兩會,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召開的中外記者會,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目光。

截至2016年3月,張璐已連續七年坐在總理旁邊,擔任翻譯。七年裡,這位外交部「高翻」(高級翻譯),因準確翻譯領導人引用的古詩詞以及大方得體的形象廣為人知。

有網友評論說,她對古詩文的翻譯準確流暢,國學功底紮實,是合格的大國翻譯。

然而,張璐在一次演講中透露,古詩詞翻譯並不是她的強項,哪怕能再多給她一秒鐘時間,都能翻譯得更加準確。

對於突然「走紅」,張璐有些意外:「其實外交部有很多出色的翻譯,只是這次剛好派我去,而一年一度的總理答記者問又備受關注。」

2000年,23歲的張璐從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畢業,進入外交部工作。17年間,她一直從事外交翻譯工作,現任外交部翻譯司西葡語處處長。

她說,無論做多長時間的翻譯,永遠都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非科班出身的「高翻」

2016年兩會閉幕後的一個月,張璐到香港中文大學演講。她演講的主題是「外交翻譯與中國外交」。

能容納幾百人的演講廳被擠得滿滿當當,許多人專程從內地趕來。在張璐步入場地時,還有些觀眾衝她喊著:「你是我的女神!」

六年前的3月14日,「女神」張璐接替資深翻譯費勝潮,第一次出現在溫家寶總理兩會記者會上。這是總理記者會第一次起用女翻譯,此前多年,張璐一直協助費勝潮。

張璐為溫家寶擔任翻譯。圖片來自網絡。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die(我遵從我內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萬次我也不會後悔)。她的第一次正式亮相,1米7多的身高,身材高挑;留著簡單、幹練的蘑菇頭;一身深色西裝,寶藍色襯衫,服飾妝容舉止都大方得體。

那天,張璐上了微博熱搜,大批網友稱愛了這位聲音好聽、翻譯工作精湛的美女翻譯——外交學院的高材生、當年的校花現在的「高翻」,最受歡迎、最上鏡的英文女翻譯,不吝溢美之詞。

面對突如其來的走紅,張璐有些意外,在香港演講時,聽眾的熱情讓她覺得「自己那天有點像搖滾明星」。

其實張璐從中學時就是校園「明星」。初中時她是班長兼英語課代表,畢業時成為全校唯一被保送到山東省實驗中學的學生。

高中時,張璐個子就已經長到了1米7。當時,這位濟南姑娘就已在外語學習方面展現出天賦,經常被老師叫起來讀範文。

走紅以後,張璐表現得很低調。「她還是原來的那個她。她把自己現在的工作看得很平常,經常說『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她的高中同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雖被稱讚為合格的大國翻譯,但張璐並非翻譯科班出身。1996年,她考到外交學院學習國際法,畢業後進入外交部。隨後又赴英國西敏寺大學學習外交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演講中,她謙遜地與聽眾分享了自己職業道路和經驗。她還鼓勵臺下的口譯新手,不要怕難為情,要更自信,並開玩笑說:「根本沒人會在意你!」

「女神」翻譯是怎麼煉成的

在張璐看來,成為一名優秀外交翻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從大學開始,她就喜歡閱讀《泰晤士報》、《每日郵報》、《今日美國》、《參考消息》等,培養了對英語的興趣。

「即使我工作了12年,即使我可以給領導人做翻譯了,那絕對不意味著我可以去吃老本,放棄學習了。」張璐說,每天早上8點鐘她準時打開電視和收音機,收聽BBC、VOA、CNN廣播,「即使我已經工作了這麼多年,這依然是我上午8點到下午1點的頭等大事,除非當時有緊急的翻譯任務,否則這是我雷打不動的routine(例行程序)。」

外交部翻譯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向媒體介紹,想進入外交部當一名高級翻譯,必須經歷「嚴格篩選、瘋狂練習、周密準備」三重考驗。

2016年總理記者會,左二為張璐。

外交部挑選翻譯人員要經過嚴格的初試和複試:初試一般通過公務員考試排名,或是去專業院校進行筆試。其中成績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進入翻譯司參加下一階段的「觀察培訓」。

「觀察培訓」實質上就是「淘汰式培訓」,最終只有不到4%的人被錄用。

張璐和同事們在外交部翻譯司接受的是「魔鬼訓練」。為了提高速度,部分內容會用一些符號來代替。「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可以用『四』字來代替」,張璐解釋,領導人發言的時候,不可能讓他停下來,即使是連續10分鐘的講話,也得儘可能全部翻譯出來。因此,記筆記是翻譯的一個工作重點,這就需要不斷地練習臂力。

外交部還有一個特殊的制度——旁聽制度。張璐說,前輩們作為一個旁觀者,會把他聽到的優缺點,一針見血地指出來,這個制度有一點「嚇人」。

張璐和她的同事們每年還要考試,考官是翻譯司的領導。考官故意將一些別人聽不太懂的,甚至把一些音效不好的東西錄下來放給他們聽。

張璐總結,「必須不斷地記,像海綿一樣努力去吸取水分。所以在外交部翻譯司感受到的可能不是一種機關文化,而是感覺好像又回到了校園。」

對於他們來說,每年的兩會總理記者會都是一場「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個月通知翻譯。

「大戰」前,還要模擬召開記者會,不上場的同事充當陪練,設計出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此外,還要進行彩排走場,熟悉燈光和聲效。

「穿著高跟鞋優雅飛奔」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近年來中國外交日程日益增加,相對應的,張璐的工作也越來越繁忙。僅2015年,她跟隨領導人出訪就達54次。

與電視上翻譯們光鮮亮麗地出入各種高端場合、動動嘴就完成工作的形象不一樣。實際上,外交翻譯的工作既辛苦又繁重。

「對於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外交翻譯人士來說,每年大概有100場左右。但這只是單場口譯,還要加上出差的口譯活動。」張璐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演講說,出差時可能同時要口譯和筆譯,比如說會議記錄。「一般來說,對於一個相對成熟的翻譯,出差時間甚至可能接近140至150天。一年真正工作的時間也就260多天左右。」

張璐只談到了她的工作量,同樣擔任過總理記者會翻譯的費勝潮披露的一些細節,或許可以給這些數字提供一些註解。「出差高峰期時,一年有150天出差海外,時差倒得很亂,有時候半夜醒來,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費勝潮在一次演講中說,「幹外交翻譯工作,上洗手間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為了不去,只能忍著口渴不喝水,連續作戰的時候根本也喝不上水。女翻譯們更練就了穿著高跟鞋優雅飛奔,並且不會摔倒的本事。」

而在正式的翻譯之外,也許要花多幾倍的時間做事前準備。「有一天我父母問我說,你這活動準備好沒呢。我就說,我不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到最後也看不出來我自己準備好沒有。」張璐說,在每次準備活動之前,她都要根據活動的性質、重要程度、內容、影響程度以及我自己的熟悉程度來做各種不同的方案。

「所以有時你的準備時間遠遠超過活動的時間是很正常的。我有一個同事,他要為霍金翻譯,這個活動最多不會超過一個小時,但他把《時間簡史》這本書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還專門研究了一下。」

2011年總理記者會,張璐擔任翻譯。

除了翻譯,張璐曾講起陪同領導人出訪時,還要承擔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在一個禮堂,你要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充當禮賓,這個路線要怎麼走,你可能要稍微引領一下。有時一個大屋子,幾十國領導人開會,你要在第一時間內找到國旗,這也不是很容易的。」

外交翻譯甚至還會承擔安保工作。「比如說在聯合國開首腦會議,一百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合影的時候,各國隨行、安保和翻譯的人都想往前擠。」張璐說,這個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肢體上的碰撞,但外交翻譯還是要上前幫領導人溝通。

「人們不僅把你的話當作個人的聲音」

張璐最難忘的一次工作經歷是什麼?出乎意料,並不是總理記者會,而是擔任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翻譯的經歷。

六方會談是包括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和朝鮮六國代表,目的是尋找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方案。

由於事態敏感,六方會談裡每個參會方使用的語言都會被視為會談中的官方表態,因此每個代表團都帶自己的翻譯。張璐說,當一國代表團團長每次在講話中停頓時,來自不同國家的所有翻譯就立刻同時開始口譯。「所以你能想像到,一個人說完一句話要等多久。」

嚴肅的談判場合,每個代表團都使用自己的翻譯,讓張璐印象深刻,也更讓她理解了外交場合翻譯的特殊位置。「外交翻譯,在『翻譯』兩個字前面冠了『外交』二字就直接體現了它工作的特殊性。」2012年,在一次演講中,張璐說。

周恩來曾說,外交無小事,這五個字也影響了幾代中國外交人。張璐對此有自己的理解:「作為一個外交翻譯,你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你要全面謹慎生動地傳遞中國的聲音,這是一項非常光榮的使命。在敏感和重大場合裡,你說出去的話,是非常有分量的。這就決定了,你不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翻譯員。」他們要面對很多「陷阱」和考驗,處理不當,或許會釀成外交事故。

所以張璐認為,政治的敏感性,是做好一名政治和外交翻譯的生命。「如果這條線把握不住,無論你語言基礎多好、翻譯技巧多高,恐怕你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一次活動,中方發言人提到中國有句俗語叫「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句話中國人理解起來沒有任何困難,翻譯起來難度也並不大。但當天的外方是巴基斯坦,這就需要考慮宗教因素的影響,瞬間決定要直譯還是意譯。

如果打算直譯,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神」該怎麼譯?是譯成God還是Lama?張璐認為需要結合巴基斯坦當地的宗教信仰進行翻譯,虛化、意譯一下:It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rather than ask him to leave。

「或許有人覺得翻譯司的譯文摳得很死,對應得很嚴密,但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外媒也非常關注中國領導人使用怎樣的詞彙給事件定性。」張璐說。

她時時有如履薄冰的感覺:「為領導人工作意味著當你說話時、翻譯時,人們不僅把你的話當作是個人的聲音,而且還是權威的聲音。」張璐演講時說。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就將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舉行記者會,回答中外媒體的提問。張璐或許將再次出現在世界媒體面前。

儘管已經成為了國內知名度最高的翻譯之一,但2015年,在一次翻譯行業內部的論壇中,她說道:「無論做多長時間的翻譯,我心裡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百分之百地拿下,永遠都懷著一種敬畏的心,越來越謹慎小心地做這種工作。」

(本文綜合自南華早報、張璐演講實錄等)

相關焦點

  • 看看中國四大女神翻譯,你還認為好看的女人都不中用嗎
    張璐1977年出生,已經算是翻譯界的前輩了。她早年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外交學院,後來還拿到了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碩士學位,堪稱學霸。可能有人覺得光會讀書還不足以證實其能力。那可以看看她具體的工作能力呢。從2000年進入外交部以來,張璐先後擔任過諸如達沃斯論壇、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海世博會、總理記者會等數十次世界頂級盛會,翻譯工作做得不僅穩當,而且驚豔。
  • 為總理翻譯 高級翻譯張璐才貌雙全眾人捧(組圖)
    張璐  張璐是外交學院國際法系96級學生,2000年才畢業。張璐畢業後進入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現在是該處副處長,是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的首席翻譯。http://www.cnwest.com時間:2010-03-1514:28:46進入論壇字體設置:大中小張璐  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勤奮和努力。
  • 43歲「國翻」張璐:10年9上總理記者會,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女神
    ——《洛神賦》千年之前,曹子建寫出了被譽為「千古名篇」的《洛神賦》,從此,洛水女神的絕代風華便被人們牢牢記住。在今天之中國,也有一位女神,她便是被譽為「國翻」的張璐。如今43歲的張璐,在過去的十年曾九次作為翻譯坐在了總理記者會的位子上。無數人驚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女神!」風華無雙的女神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媒體盤點兩會美女翻譯:「魔鬼訓練」煉成高翻
    尤其是兩會重頭戲的總理記者會,人們除了關注媒體會問哪些問題、總理回答又能透露出哪些信息,也總對總理身邊的翻譯津津樂道。從最早的朱鎔基總理髮布會翻譯朱彤,到後來的溫家寶總理髮布會翻譯張璐,全國兩會上反應機智、顏值又高的美女翻譯們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 許淵衝回應抄襲指控:譯前看過名家譯作 但我翻譯得更好
    第一個「道」我翻譯成truth,第二個我翻譯成known,都簡單,可是這是不得了的技術啊。許淵衝回應:說我抄襲方重的《歸田園居》。方重是我老師輩,他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書,寫了一本《陶淵明詩文選譯》,讓我提意見,我認為翻譯得不錯。但是我認為翻譯應該遵守「三美」原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我對方重說,要是能實現「三美」就更好了。他同意,叫我改改看。我改完了他很滿意,還請我們家人吃了飯。這能算抄襲嗎?
  • 外交部的「女神」翻譯,擁有出眾的外貌,卻是靠才華走紅!
    現在「女神」這個詞已經被使用得非常的寬泛,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女神,所以很多人都會說女神已經貶值,已經沒有那麼高大上。從普遍的價值觀來看,女神是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也可以說是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女性或者是群體。
  • 人工智慧翻譯大比拼 有道翻譯拔得頭籌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有道翻譯官給出的翻譯結果是:「There once was a ture love before me, but I didn’t cherish it」「 when I lost my later regret, the most painful thing in the world is this.」「 If God give
  • 「黃燜jimmy飯」奇葩翻譯 滿屏套路
    在翻譯的時候,不能太直白,需要根據上下文意思來做調整。   下面,英大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強行翻譯而鬧出的笑話。。。   1. 強行直譯   根據發音和字面意思翻譯,是英翻中的常見方式。   首先來說一說,根據發音直譯。例:chocolate翻譯成巧克力,sofa翻譯成沙發等。這些單詞都已被大家廣泛接受。
  • 98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在節目《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說:因為他,我們遇見了包法利夫人,遇見了於連,遇見了李爾王;也因為他,西方世界遇見了李白、杜甫,遇見了崔鶯鶯、杜麗娘。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他「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外交部美女翻譯姚夢瑤:有才有顏,被稱為「清新女神」
    世上不乏美貌與才華兼備的人,譬如在中國外交部被稱為"清新女神"的姚夢瑤,才是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校花中的學霸在2012年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坐在翻譯中的某位女性就引起了媒體的注意。這位女性就是姚夢瑤,面容姣好,淡定翻譯並帶有傳統大家閨秀的氣質的她在人群脫穎而出。於是,姚夢瑤被大多數網友稱為"清新女神"。
  • 翻譯我只服網易雲……
    【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小編最近發現,網易雲音樂在歌詞翻譯方面,絕對是個妖豔賤貨。「猴急」、「侃大山」、「懟」……管你英語韓語西班牙語,通通給我中國化;中國化還不夠,還得緊跟時代潮流。嗯哼~哦耶,老娘好像喝多了~老娘包裡有老乾媽,跟老娘嗨起來~你個傻X還說想我,想你麻痺……你和你的爛芝麻破事趕緊滾蛋……會有妖豔賤貨替我對你愛愛愛不完……語言不足以表達情緒的時候,顏文字也是可以直接上場的……實在不行,也可以注個土音;加個注釋……順便插播個廣告…
  • 測評:網易郵箱大師APP7.0的「千字一秒」翻譯功能到底有多牛?
    測評:網易郵箱大師APP7.0的「千字一秒」翻譯功能到底有多牛? 近日,網易郵箱大師APP7.0版本已經正式上線。
  • 看了日本人的中文翻譯,我笑哭了哈哈哈
    日本的中文翻譯足以承包我一整天的笑點啊嗯....女神不配使用廁所還是咋滴地下一層咋的了就讓你感到為難了我還能不能下負一了你倒是給句準兒話啊這名字都嚇得我快進醫院了不敢吃不敢吃這個菜有點充滿危險我都想幫你打個馬賽克三文魚一家子都要被我吃掉了麼?
  • FGO:福爾摩斯的翻譯惹眾多玩家吐槽,玩家們的翻譯比官方的更好
    想必最近很多的小夥伴漸漸的走出了二周年福袋沉船的心理陰影,開始加入了抽福爾摩斯的行列吧,畢竟福爾摩斯作為一個稀有的尺子階的從者就已經很吸引了,再加上在劇情中福爾摩斯也是吸引了很多的粉絲,讓很多的玩家都想要抽到他,但是在福爾摩斯上線之後,他的官方翻譯真的讓很多的玩家吐槽啊。
  • 巴圖一秒翻譯,網友:只聽懂一個詞
    宋丹丹和巴圖參加了兩次《嚮往的生活》,每一次都給大家留下滿滿的歡樂和深刻的印象,第一季的時候,大家都記住了長英的「心火燒」,可以說是節目的代表曲啦,看過節目的人,幾乎全部都會唱了哈哈,第二季的名曲「油菜花」明顯拼不過它呀這一季,宋丹丹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長英的土味英語了哈哈
  • 如果這些書被推到海外,翻譯會想打死作者的吧
    現今外國人看中國的網絡小說已不新奇,在國外有一大片催更的聲音,可是作者寫出來後,還必須經過一道程序——翻譯,才能跟外國讀者見面,有的外國讀者等的心急如焚,甚至自學中文不過想到這些書被推到海外,翻譯會很痛苦的吧:1.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這本書從《唐詩三百首》中,精心挑選了108首,再由許淵衝翻譯成英文,中英對照。又邀請了陳佩秋、林曦明等30多位當代著名畫師,為每首詩繪上符合意境的海派畫作,典雅精緻,頗有收藏價值。許淵衝大學三年級時的留影1941年,美國空軍「飛虎隊」援華抗日,西南聯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都被調去作翻譯。在歡迎宴會上,如何把言簡意深的「三民主義」翻譯給美國小夥伴,讓大家都犯了難。
  • 如何能在找兼職翻譯工作時脫穎而出?
    今天,我很幸運能夠每天與翻譯專業人士互動,現在坐在桌子的另一邊。幾乎每天我們的代理機構都會收到有興趣與我們公司合作的兼職翻譯的多份申請,包括個人和團隊,他們會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與我們聯繫。公平地說,作為一個代理商,我們收到了相當多的非常好的書面和專業申請,坦率地說,這些是我們密切關注的。
  • 誰都可以翻譯,誰都不會翻譯
    如果沒有的話,原因是什麼?我不光是學者、詩人、作家。從我出版書的數量來看,我好像首先是一個翻譯家。不過,我們都知道,會外語的教授們一般來說不翻譯,特別是在中國他們不搞翻譯。那麼,我為什麼每天從事翻譯工作呢?因為我是漢學家?這也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最晚從歌德時代開始,德國作家覺得翻譯他們國外的同行是他們的任務,連現在德語國家最有名的文人都會介紹他們重視的外國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