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吃文蛤吃出珍珠 專家:專門育貝更易形成珍珠
昨日,福州市民張先生從菜市場買回來一些文蛤,沒想到午飯時分,妻子竟然從中吃出一顆珍珠,一家人欣喜不已,認為過了個有好運氣的聖誕節。
張先生是南平人,其妻子是羅源人,二人在福州臺江定居。昨日,張先生在菜市場買了一些文蛤回家,之後自己就上班去了。沒想到中午時分,妻子發來信息,說在文蛤裡吃出了一顆珍珠。
這是一顆橢圓形的珍珠,張先生給記者發來一張圖片,他囑咐妻子將珍珠放在5角硬幣上,這樣有鮮明的色彩和大小對比。「生蠔裡吃出珍珠多見,文蛤裡吃出珍珠可是從沒聽過。」張先生說,妻子在進食的時候覺得有東西硌到牙齒,取出來一看才知道是珍珠,便發在朋友圈裡,認為是好運氣的徵兆。
據介紹,珍珠的形成分為內外因,外因是指蚌類的外套膜受到異物(沙粒、寄生蟲)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細胞分泌珍珠質,一層一層把核包起來即成珍珠。以異物為核稱為「有核珍珠」。
內因則是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後,一部分進行細胞分裂而後發生分離,隨即包裹了自己分泌的有機物質,同時逐漸陷入外套膜結締組織中,形成珍珠囊而後形成珍珠。由於沒有異物為核,稱為「無核珍珠」。
福建農林大學水產專業一名教授認為,文蛤裡邊吃出珍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般來說貝類具備育珠的條件,只是說專門育貝更容易形成珍珠,質量可能更好。(記者 陳雪芳 實習生 黃雅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