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文蛤吃出珍珠 專家:專門育貝更易形成珍珠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女子吃文蛤吃出珍珠 專家:專門育貝更易形成珍珠

昨日,福州市民張先生從菜市場買回來一些文蛤,沒想到午飯時分,妻子竟然從中吃出一顆珍珠,一家人欣喜不已,認為過了個有好運氣的聖誕節。

張先生是南平人,其妻子是羅源人,二人在福州臺江定居。昨日,張先生在菜市場買了一些文蛤回家,之後自己就上班去了。沒想到中午時分,妻子發來信息,說在文蛤裡吃出了一顆珍珠。

這是一顆橢圓形的珍珠,張先生給記者發來一張圖片,他囑咐妻子將珍珠放在5角硬幣上,這樣有鮮明的色彩和大小對比。「生蠔裡吃出珍珠多見,文蛤裡吃出珍珠可是從沒聽過。」張先生說,妻子在進食的時候覺得有東西硌到牙齒,取出來一看才知道是珍珠,便發在朋友圈裡,認為是好運氣的徵兆。

據介紹,珍珠的形成分為內外因,外因是指蚌類的外套膜受到異物(沙粒、寄生蟲)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細胞分泌珍珠質,一層一層把核包起來即成珍珠。以異物為核稱為「有核珍珠」。

內因則是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後,一部分進行細胞分裂而後發生分離,隨即包裹了自己分泌的有機物質,同時逐漸陷入外套膜結締組織中,形成珍珠囊而後形成珍珠。由於沒有異物為核,稱為「無核珍珠」。

福建農林大學水產專業一名教授認為,文蛤裡邊吃出珍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般來說貝類具備育珠的條件,只是說專門育貝更容易形成珍珠,質量可能更好。(記者 陳雪芳 實習生 黃雅能 文/圖)

相關焦點

  • 買生蠔吃出珍珠 圖解哪一種牡蠣最容易出珍珠
    摘要:郭先生從這個海蠣子裡邊總共找出了60餘顆形態各樣的珍珠,不過個頭都不是太大,大多數都只有小米粒大小。牡蠣含18種胺基酸、肝糖元、B族維生素、牛磺酸和鈣、磷、鐵、鋅等營養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 珍珠是怎麼形成的
    珍珠自古以來是一種有機寶石,一直以來受人們的喜愛。隨著科技的發展,珍珠也可通過人工養殖形成。那麼珍珠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 海洋科普 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主要產於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軟體動物體內。珍珠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集合而成的。
  • 產生珍珠的貝殼的有哪些?你都見過嗎?
    珍珠一般都來自河蚌和海貝,海洋裡的珍珠貝和河蚌十分相似。它們都有兩片堅硬的外殼,外殼的張合是靠肌肉柱來完成的。當殼張開時,沙粒或小蟲等掉了進去,由於珍珠貝受外來物的刺激,分泌出珍珠質,把「入侵」者包圍起來。久而久之這些「入侵」者就成為了光彩奪目的珍珠!
  • 珍珠的形成及過程
  • 海水珍珠為什麼比淡水珍珠貴
    海水珍珠為什麼比淡水珍珠價格高    海水珍珠為什麼比淡水珍珠價格高?有人說,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都是珍珠,都是由水蚌或其它貝類產出的,而且淡水珍珠還是實心的,而海水珍珠則是有核的,淡水珍珠卻沒海水珍珠價格高,這是為什麼呢?
  • 珍珠是怎麼取出來的呢?珍珠蚌被取出珍珠之後還有用嗎?
    從古至今有不少人都非常喜愛珍珠以及用珍珠製作的飾品,相比起其他的寶石來說,珍珠的光澤更加溫潤,同時價格也相對便宜,成色普通的珍珠花上一點點錢就可以買到很大一顆,佩戴在身上也非常的漂亮,可以給自己的服飾增色不少。而我們都知道珍珠是在蚌殼中形成的,很多朋友都見過成品的珍珠飾品,但比較少有朋友見過從蚌殼裡挖出來再到做成成品珍珠的過程。
  • 珍珠之最也有故事,因為傳奇而流傳至今,誰才是你心中珍珠之王?
    珍珠的特徵這顆珍珠重達27.65公斤,顏色呈白色至奶油色,它看起來更像一顆巨大的牙齒,其大小和一個嬰兒差不多,它的重量是「老子珍珠」的四倍,所以可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珍珠,是一種巨型牡蠣珠,出產於菲律賓沿海的深水區域,通常它們生存在珊瑚礁區域,而這顆珍珠至少有1000年的年齡,專家估價在7千萬到9千萬加元之間。
  • 珍珠啤酒,珍珠壽司,珍珠奶茶飯?日本人的萬物皆珍珠已經魔怔了!
    腦洞大開的霓虹網友和商家也紛紛趁著這個熱潮,開始不斷挑戰珍珠奶茶的「新吃法」。比如,有位愛折騰的佐藤大叔想著,既然人們平時有吃茶泡飯的習慣,那珍珠奶茶也是茶啊,如果和米飯結合在一起會怎樣?據佐藤大叔介紹,大約15分鐘後,電飯鍋就散發出珍珠奶茶的幽幽茶香。這時他有點擔心,要是用木薯粉為材料製作的珍珠粘鍋了就麻煩了。
  • 關於珍珠的基礎知識
    珍珠被譽為「珠寶皇后」,其色澤溫潤,高貴典雅。自古以來就受到各國人們的喜愛。       在珍珠母貝和蚌貝生長過程中,有時會有小的沙礫或者其他較硬的生物進入殼中外套膜內,蚌受到刺激,便開始分泌珠質的物質逐漸包裹外來物質,形成珍珠。
  • 世界最大珍珠 菲律賓一漁民打撈出重34公斤的珍珠
    具有瑰麗色彩和高雅氣質的珍珠,象徵著健康、純潔、富有和幸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珍珠還分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兩種。珍珠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一般的珍珠一般人還是能夠買得起的,但是要問世界上最貴的珍珠是哪個,拿世界聞名的巴羅達珍珠絕對是世界第一,在2007年紐約拍賣會上,佳士得公司以70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出了這條珍珠項鍊,一躍成為世界上最貴的珍珠
  • 河蚌養殖知識,如何採收、處理珍珠?以下幾點掌握很簡單
    故珍珠一般育2~3年採收為宜。(二)採珠季節冬季,水溫在10℃以下,河蚌分泌珍珠質的能力極弱,珍珠停止生長;夏季,河蚌分泌珍珠質快,但表層珠質較粗糙;秋後分泌得更細膩美麗,如果進行採珠,可以充分利用採珠後育珠蚌的外套膜邊緣表皮作小片殖珠,故秋末冬初是適宜的採珠季節;春季也可進行採珠,但由於整個冬季珍珠幾乎停止生長,所以,為了縮短養育周期,節省人力物力
  • 關於「月亮」和「珍珠」不得不說的故事
    傳說每逢月圓之夜,她們常常站在礁石上,遙望月亮,傷心落淚,落下的淚水便是珍珠。與西方不同的是,在東方的傳說中,珍珠的誕生大多是與日月山川、風霜雨雪等自然神靈相關的。古代印度教傳說當貝殼打開時,落在貝中的雨點不久之後就變成了珍珠。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珍珠的誕生是與月亮相關的。民間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的說法,很多文人對此也深信不疑。
  • 喝完奶茶後,其實你吃下去的是……|奶茶、珍珠、布丁、奶蓋、芋圓...
    是的,哪怕是專門做健康科普的編輯,也是愛喝奶茶的,因為人人都喜歡好吃的東西嘛。奶茶,作為我們的日常快樂源泉,除了給我們帶來肥胖,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那就要從珍珠、椰果、布丁、西米……這些配料說起。這些配料到底是什麼做的呢?我們來一起深度分析一下。
  • 貝殼裡的秘密--探知珍珠成因--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科學並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珍珠的認識十分有限,更談不上對珍珠成因的理論研究,可是這並不妨礙人們憑藉他們對珍珠的喜愛而展開種種奇異的猜想,於是便產生有關珍珠來歷的種種傳說。例如,不少古人認為珍珠是由露滴或眼淚凝結而成的。當然,我們對古人是不能苛求的,他們在缺少科學根據的古代,不了解珍珠的性質,只能對珍珠的成因進行猜想或藉助神話去做解釋。
  • 珍珠對於肥宅的意義是什麼?除了奶茶裡,蛋糕裡也能吃到!
    1、珍珠冰淇凌珍珠和冰淇凌它們兩個組合在一起後,讓喜歡吃甜食的朋友欲罷不能,一口甜甜的奶油冰淇凌化在口中,整個嘴裡都溢滿了冰淇凌的香氣,這時候開始咀嚼珍珠,混著奶油的香氣,棒極了!2、珍珠泡芙泡芙是一種吃了會上癮的食物,咬破它酥嫩的表皮,裡面的奶油迅速流出來,每一口吃下去都是滿滿的滿足。你問我有什麼比這個還滿足?那就是加了珍珠的泡芙!
  • 珍珠在蛤、蚌裡怎樣形成的?
    蛤、蚌只有在寄生蟲寄生或有外物侵人體內時,才能孕育出珍珠。掰開一個珍珠貝或蚌一看,在它貝殼的最裡層,即「珍珠層」,有一道美麗而富有光澤的、珍珠般的光彩,這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質。當寄生蟲鑽進蛤、蚌堅硬的貝殼裡時,為防護自己不被進一步侵攏,蛤、蚌的外套膜就迅速分泌出珍珠質,緊緊包住這個入侵的敵人。
  • 為什麼蛤、蚌裡會長出珍珠? 貝殼裡是怎麼產生珍珠的?
    為什麼蛤、蚌裡會長出珍珠? 貝殼裡是怎麼產生珍珠的?時間:2016-05-25 15:4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蛤、蚌裡會長出珍珠? 貝殼裡是怎麼產生珍珠的? 我們知道珍珠來自於蛤、蚌之類的貝類生物,可是所有的蛤、蚌裡面都會長出珍珠嗎?事情並非如此。
  • 她是蚌的一滴眼淚——珍珠的傳說與歷史
    珍珠還被國際寶石界列為六月誕生石(又稱六月生辰石),也是結婚十三周年和三十周年的紀念禮品,象徵著健康、 純潔、富裕、幸福、長壽.珍珠在誕生石中,並非是天然寶石,它生成於某些貝(蚌)中且未能排除時,它的細胞膜就會分泌出珍珠質液將外來異物一層層地不斷包裹起來,久而成珠。由於每次所包裹的珍珠質層極薄,因此一粒珍珠甚至由幾千層珍珠質包裹疊加而成,歷經3-6年時間方能形成。
  • 又大又圓的珍珠才是好珍珠?你太天真了!關於它你得需要知道這些……
    淡水珍珠主要是指產自江、河等淡水流域的、運用無核培植法培育的珍珠,分布在我國的華南地區,包括諸暨、江西、湖北、蘇州等地,主要產自三角帆蚌中。△淡水珍珠海水珍珠是指產在亞熱帶或者熱帶淺海海域養殖的珍珠,主要採用有核培植法,主要產自我國東部沿海、南海、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