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楊麗萍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一則短視頻,六十二歲的她,穿著剪裁合宜的純白上衣,吃著火鍋,好不愜意。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則日常視頻下方,一條熱評火出圈了。
一名網友評論說:「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這番言論很快獲得了過萬點讚,也引來了多方反對。
引發爭議的網友評論
陳數看到這則熱評後,第一反應是詫異,適逢她的新劇《誰說我結不了婚》有多場戲引起熱議,而且其中一場的臺詞意外地貼合她對楊麗萍評論事件的看法,於是,陳數把截圖發布在了微博上。
「女人的價值就是用來生兒育女的嗎?」
「不是!」
乾脆精準的表達,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同時,也有人反對陳數的說法。
在陳數和娛理工作室的對談裡,她說:「大家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各執一詞,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去堅持,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聊到婚姻、生育這些女性常被問及的話題,陳數直言步入婚姻是非常理性的選擇,至於不生孩子也是她自己的選擇。在她看來,黑和白之間最大的部分才是生活、生命和世界的真實存在,需要去學習和了解它們的不同,它們的所在,然後我們在裡面去爭取,或安然自得,我們也能夠對世界多一些了解,因此才能夠有包容。
娛理:為什麼會就楊麗萍熱評事件發布那則微博?
陳數:楊麗萍老師是我非常尊敬的藝術家,她在舞蹈藝術方面的造詣,我們是膜拜的。這兩年,她要有作品才會出現,所以這個事情被熱議,我也覺得挺詫異的。
正好《誰說我結不了婚》播出的時間越久,越來越多的觀眾投入到我們劇的話題。前幾天有一場戲,田蕾有一些原生家庭的問題,很重要一個方面就是她跟爸爸在女性價值觀念上的衝突,導致她跟爸爸的關係有問題。那場有經典臺詞在流傳,所以我就發了一個這樣的微博。
截圖自微博
娛理:我一直還在關注這個話題,今天留意到一位大學教授認為您的說法「反人類」,「女人可以有、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但都不生孩子,民族不就滅亡了嗎?」我注意到您並沒有鼓勵所有女性「都不生孩子」,只是說女性的價值不只是用來生兒育女。
陳數:現在這個時代太快,大家都開始吃字。我一直覺得,現在大家對文字的運用和文字的理解都在退化,而且退化得比較厲害。第一不仔細看別人的話,不仔細聽別人的話;第二自己沒有精準表達,因此誤會就此展開。
娛理:這些話說出去之後,對您真實的生活有影響嗎?
陳數: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有什麼影響。我可能大概知道,比方說有的人不贊同我的觀點,就像剛才您說的,是不是有位教授寫了一個什麼文章。
首先我覺得任何相反理念都是可以存在的。我也是一直以開放的心態來面對,但是大家的立論點一定要說清楚,不然就變成了發洩情緒,亂打嘴仗,這也挺沒意思的。大家就是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各執一詞,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去堅持,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娛理:您對生育的觀點是怎樣的?
陳數:我覺得女性和男性有特別大的不同,女性確實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孕育新的生命,孕育孩子,那是男性不能完成的部分。但生而為女性,她應該和所有的人一樣,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這裡面包括結不結婚,想跟誰結婚,當然前提是合法,然後是想不想生孩子,我覺得女性要擁有對自己生命的決定權。
《誰說我結不了婚》劇照,陳數
娛理:您目前還沒有孩子,這是一個既成的決定,還是對孩子抱有開放的態度?
陳數:這是既成的決定。
娛理:從您的個人經驗來說,在選擇生不生育這件事上,您有受過外界的影響嗎?
陳數:很多人跟我提到過這個問題,都是帶著善意的角度,然後我也真誠地表達我的態度。
至於跟孩子的關係的問題,當你身邊出現一個孩子,你跟他的關係是什麼?我想不是佔有,而是欣賞和付出,是在他小的時候你要給他絕對的關懷,在他慢慢成長之後與他漸行漸遠,保持好距離,這是我的父母觀。真正能夠做到,絕對是一次極大的內心的自我成長之旅。
當我不把孩子作為我的私有物品佔有的時候,其實生與不生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了,而是面對所有的孩子,你抱有什麼樣的期待。正因為如此,我加入了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我作為理事,在有限的工作和探訪當中,和孩子們在一起。
娛理:您和先生趙胤胤結婚的時候,正好處於角色田蕾的那個年紀,也會面臨那麼多社會壓力嗎?
陳數:完全沒有。
娛理:那時候對於婚姻是什麼樣的看法呢?
陳數:抱著理性的態度做了選擇,然後也抱著投入的熱情願意攜手走下去,就是這麼一個很簡單的心態。
我從來不覺得婚姻是個簡單的事情,我對於婚姻的選擇其實是理性的,就是兩個人相處,有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商量這個問題,我就是不希望自己因為衝動而決定去結婚。因為結婚畢竟意味著是一種承諾和責任,還是應該要理性一點來交流的。
《誰說我結不了婚》劇照,陳數、袁文康
娛理:看到網上有一些關於您婚姻狀況的傳言,說您有上一段婚姻,而且還因為種種原因結束,真實的狀況是什麼樣的?
陳數:有一天我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她爸爸問她「陳數上一次離婚是為什麼」,當時我意識到,謠言已經傳得有點過分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消息,我跟趙先生是第一次結婚,當然大家都知道,趙先生之前有過一段婚姻。
娛理:您在婚姻裡怎麼去找到一個比較自在的狀態?
陳數:這確實是一個因人而異的事情。要是我說的話,我是比較明確地意識到,我們追求婚姻也好,或者追求任何讓我們開心幸福的事物也好,終極是為了讓我們的內心滿足,無論它是來自物質的還是來自內心的。如果你把這種追尋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渴望另外一個人帶給你的話,終歸你會有很多的失望。
無論是工作還是情感關係,我覺得比較好的一種自我調試就在於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發現可以讓自己內心感到幸福的點點滴滴。不要依賴於那種只有那個人才能給到的幸福感,我覺得這樣的話可能是一種更成熟的幸福觀,也能讓自己的狀態更好,分享更多的關心和照顧給家人。
陳數
娛理:您身邊有沒有被標籤為「大齡未婚女」的朋友?
陳數:有。她很渴望婚姻,渴望能夠生小孩。我們這些朋友們也很鼓勵她,也開導她,希望她能夠以更鬆弛的方式來面對她即將會遇到的感情關係。
我會很關心她的當下時刻,是否狀態平衡,因為我認為儘管大齡了,儘管你希望走向婚姻,但是急是沒有用的,我覺得心態和狀態要穩定和良好。
娛理:她們正在承受一些什麼樣的社會壓力?
陳數:我身邊的朋友還好,因為朋友層面是不會給他們壓力的。我們大家經常說說,如果一直單身也沒有問題,到時候老來相伴,因為大家是好姐妹。
娛理:您身邊有沒有大齡的未婚男呢?大齡未婚的男性跟女性,他們面對的社會輿論和壓力是相同的嗎?
陳數:當然不一樣。好像從社會層面上來說,男性大齡未婚的話好像會得到理解和寬容的空間,遠比大家對於女性一些微詞要好很多。
但是我一直說,有很多男人,他們的很多承受力未必就比女人強。但很多女人生而為女人,她可能有更強的擔當,有獨當一面的這種魄力,還是要分個體的,不能用性別去「一刀切」。
我們隨意把世界列為非黑即白,是一種很放任情緒的表現。我們夠成熟的話,會知道其實黑和白之間的最大的部分才是生活、生命和世界的真實存在,我們需要去學習和了解它們的不同,它們的所在,然後我們在裡面去爭取,或安然自得,我們也能夠對世界多一些了解,因此才能夠有包容。
《誰說我結不了婚》劇照,陳數、袁文康
娛理:您的女性價值觀,是怎麼建立和鞏固的?
陳數:我覺得有一些價值觀,不可否認,小時候就已經逐步形成。
比方說,小時候我就疑問,為什麼我不是一個男孩?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並不是說我想像男孩那樣去打架,不是指那種力量,而是說我為什麼不可以跟他們享受平權。為什麼自己身為女孩,必須要按照大家對於女孩的約定俗成去被要求。但是不可否認,如果你只能按照約定俗成的方式去生長的話,還是有被禁錮的感覺。
娛理:在中國 ,很多女性承受的壓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長輩的,你會面臨這種狀況嗎?這種情況你都是怎麼處理的?
陳數:首先我的家庭、我的父母與長輩從來沒有給過我任何壓力,比方說催婚、催生孩子,都沒有,所以我自己沒有經歷過。但是確實可以聽到身邊的一些朋友遭遇這樣的催促。
《誰說我結不了婚》關於「催生孩子」的劇情截圖
娛理:您所從事的專業,對您的女性價值觀塑造是怎樣的?
陳數:我做的兩個專業,一個是舞蹈演員,一個是演員,無論是從訓練方式還是工作方式上,其實是沒有男女區別的。
比方說,我是個女性舞蹈演員,我不會因為女性體能比男性體能要弱,我就減少訓練,不但不會如此,我們還要在同一種條件下去訓練和表演。拍戲也是,雖然我演的是女性角色,雖然我化妝的時間比男演員還長,但是工作的時長是一樣的,該吃的苦也是一樣的。
所以從工作層面上,我沒覺得有什麼特殊的考量,反而是作為女性個體,在社會發展中,你會聽到到來自不同方面的聲音,或者你有希望表達的部分,或者你有自己樹立的要求。
娛理:我們的社會在高速發展,在您看來,女性價值觀有趕上社會發展的速度嗎?
陳數:人性的成長不會像經濟高速發展那樣飛快的,無論是女性價值觀還是男性價值觀。而且這些年我們國家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我感覺每個人都在飛著跑步地走,對吧?
娛理:作為演員,在影視創作這一塊,您覺得對女性的表現,還有女性價值觀的體現,有沒有一個更新迭代呢?
陳數:當然有,我覺得2018年我演完《和平飯店》之後,不是出現了網友腦洞的《淑女的品格》這部劇嗎?其實我覺得它特別像是一個驗證,一個確定,同時也像是一個旗幟,它其實是通過公眾的自然回饋和和熱度,代表大家對於成熟年齡女性的故事是有期待的,他們願意去了解這樣的女性的故事,他們願意看到女性更成熟的姿態。
網友製作的《淑女的品格》海報
娛理:這種公眾需求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陳數:與國民的審美發展是有關係的,或者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各個崗位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現。女性可以展現自己才能,這樣一個概念上的認同,也會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娛理:去年許多成熟的女演員發出了一些呼籲,您認為這些呼籲對於此類題材的出現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嗎?
陳數:市場多了某類題材,不是因為演員的呼籲,而是市場看到了觀眾們對這類題材的需求。所以我常常對大家說,如果觀眾朋友們喜歡這類題材,就要多去表達。
娛理:這類題材和角色越來越多,是不是也會激發您更多的創作?
陳數:是的,比方說我演《誰說我結不了婚》田蕾這個角色,也給了我很大的空間,我會有適度的不同表演方式,包括有一些放開的,表演風格上都有一些更突破的創作。
因為這樣的戲,確實要加入大量的感同身受。
《誰說我結不了婚》劇照,陳數
我會在表演時細化它,比方說光腳跑是我設計出來的。還有,本來是設定田蕾一直穿著高跟鞋,但我在演的時候做了一些調整,大部分田蕾在工作談事情處理窘境的時候,她都穿的是一雙低的寬跟皮鞋,因為這種通勤鞋才是一個隨時可以作戰的狀態。
再包括田蕾的助理捅了大簍子的戲,然後田蕾帶著她想盡辦法承擔責任、彌補。樓梯間的那場戲,我對臺詞做了很大的修改,我把很多人在職場上分享的經驗都融到了這場戲裡頭。
包括「我」在浴室裡罵「我」的妹妹,那場戲其實不只是「我」在罵妹妹,而是一個成熟的女性對自己內心的投射,看似以傷心的方式在罵妹妹,其實何嘗不是陪著她一起痛苦?
娛理:如果可以,您想為自己定製一個什麼樣的女性角色?
陳數:那可以演的就海闊天空了。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女性的成熟角色更多的是忍辱負重。而很多的經典的文學作品或者國外的影視作品裡,女性到了成熟的年齡之後,可以是母親,也是個妻子,同時她依然是個迷人的女人。她仍然有屬於這個年齡段的家庭與職業上的承擔,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魅力的展現點。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正在踐行中了。那麼我們的影視作品也應該出現這樣的女性角色。
陳數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