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關澳
漁港清淤,年底全面完成後
在惠安縣崇武鎮港關澳漁港清淤施工現場,三輛挖土機正在將淤泥挖起倒入運泥船裡。漁港欄杆外,不少漁民正在圍觀,看著漁港裡的淤泥一天天減少,老漁民張宗煌開心地笑了:「清淤後,這裡的水就不會臭了,我們出海也就更方便了!」
我市今年啟動了港關澳漁港清淤和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計劃投資1166萬元,建設內容包括港池清淤6.16萬立方米和碼頭、護岸、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從今年9月份施工至今已完成約六成。
在施工現場的不遠處,一艘小漁船停在厚厚的淤泥上,一位老漁民正在整理漁網,時不時看看清淤現場。現在每個月只有大潮前後的五六天,海水漲潮了,漁港裡有水了,他的船才能出海,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停在這裡,出不去。他說:「以後,無論是大潮還是小潮,海水都能進入漁港,出海時間能夠延長一倍。」
漁港清淤,高興的不僅是漁民,還包括漁港附近的居民。「以前漁港裡的海水清潔功能減弱,汙水難以排出,每次路過漁港時就能聞到一股臭味,我們都不願意到這裡散步。清淤後,淤泥少了,漁港也不那麼臭了。」一位老伯抱著孩子說起清淤的好處。
大家都期盼著漁港清淤工程能夠儘快完成,老漁民張振桂和幾位漁民協助鎮政府當起了工地監工,督促施工隊抓緊施工,提醒船隻出入安全,同時對漁民在施工時下漁港挖蟶的行為進行勸阻。張振桂說:「港池裡的淤泥最深的2米,最淺的也有0.5米,為了不造成海水汙染,漁港清淤工作只能在退潮時進行,每天挖淤泥七八個小時,一天能夠清出淤泥1100立方米。」從今年9月工程隊進場施工至今,已經清理出淤泥2萬多立方米。
隨著清淤工程的深入,漁港西岸360米的護岸建設、漁港舊碼頭改造和觀景橋上遊的護岸、路燈、綠化工程,以及通港路綠化和路燈建設工程也已全面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將全面完成。 本報記者 陳凌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