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浩瀚的,其具體有多大人類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只能推測個大概。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為930億。當然了,這並不代表著宇宙就只有這麼大,這個大小只是人類能觀測到的範圍,畢竟人類的科技還是很有限的,並不足以探索全部的宇宙。
在偌大的宇宙中,存在著數不勝數的天體,包括行星,恆星,彗星等等,這些天體散布在宇宙的各個角落,組成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然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宇宙最大的恆星的。
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其體積遠遠大於地球,據科學家推測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由此可見,太陽是非常大的,大得超乎想像。雖然說太陽在我們眼裡是一個"巨無霸",但如果放眼宇宙,那太陽的大小便算不得什麼了。要知道的是,宇宙中存在著難以估計的天體,其中恆星的數量也是極為龐大的,比太陽大的恆星更是比比皆是,就拿我們較為熟悉的織女星來說,其半徑是太陽的2.4倍,天津四的半徑是太陽的203倍。那麼,大家是否想過,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會有多大呢?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所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史蒂芬森2-18,其半徑為太陽的2150萬倍,也就是14.96億公裡。有人曾用這個半徑計算過,史蒂芬森2-18大約能裝下100億個太陽,或者是1.3億億個地球。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好奇,這樣一顆巨無霸是如何形成的呢?
據科學家表示:史蒂芬森2-18是一顆超巨星,目前已瀕臨消亡。恆星內部的氫燃料燃燒完之後,會進行核聚變,從而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同時恆星也將不斷膨脹,體積也將隨之增大,最終形成紅巨星。如果是質量極大的恆星,那麼它還有可能演變為超巨星,體積進一步擴大,而史蒂芬森2-18就是這樣來的。
在小編看來,史蒂芬森2-18或許就是太陽的未來,雖然說太陽的體積遠不及史蒂芬森2-18,但是太陽也終將會走上恆星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消亡"。科學家們也推測,大約在20億年後,太陽將變為紅巨星,最終消亡,而人類也將永遠地失去太陽。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