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7月27日,旅客在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機場等候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新華社/路透
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已有的研究將蝙蝠病毒RaTG13鑑定為與新冠病毒關係最密切的病毒,也有研究在穿山甲體內發現了相似的冠狀病毒。
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中國香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基於乙型冠狀病毒支系B(新冠病毒所屬的冠狀病毒亞屬)的基因組數據,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
研究人員採用了3種方法來鑑定未經歷重組的以及可用於重構病毒演化歷史的新冠病毒區域。所有方法均表明,RaTG13和新冠病毒擁有共同的單一祖先譜系,估計新冠病毒分別於1948年、1969年和1982年從乙型冠狀病毒支系B中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
這項研究還得出結論,雖然新冠病毒和穿山甲攜帶的有關病毒擁有一個共同祖先,而且穿山甲可能在新冠病毒從動物傳給人類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穿山甲不大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研究人員認為,新冠病毒分化時間長,表明可能存在未取樣、具有潛在傳染力的蝙蝠病毒譜系。同時,蝙蝠病毒譜系中病毒重組的現有多樣性和動態過程,證明了要事先鑑定出有可能引發重大人類疫情的病毒相當困難。
報告通訊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馬切伊·博尼指出,有關方面需要建立一個廣泛、實時的監測系統,以便在感染病例數仍處於較低水平時,就及時發現像新冠病毒這樣的病毒。
當地時間2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在日內瓦舉行的簡報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的呼吸道病毒,它的傳播速度不像普通的呼吸道病毒一樣存在季節性的差異。哈裡斯表示,人們可能以為到了夏季,疫情的傳播力度就會減弱,但現在看起來新冠病毒的傳播並不受季節影響,人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她強調,影響病毒傳播的因素是大規模的聚集,是人們聚集在一起,不採取社交隔離措施,也不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他們沒有密切接觸。所以,在存在密切接觸的地方,我們就會看到疫情傳播很嚴重。
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2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表示,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對於新冠病毒,還有很多方面的認識有待進一步的深入。包括氣溫對病毒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夏季高溫可能對病毒在戶外環境存活有抑制作用,也可能會使得病情更加隱蔽,滯後的效應可能更加麻煩。
(原標題:新冠病毒跟蝙蝠啥關係?最新研究說——)
來源:綜合 新華國際頭條 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TF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