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2020年去滴水湖"觀星"

2020-11-27 人民網上海站

原標題:上海天文館將成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2020年去滴水湖 觀「銀河」看「星座」

上海天文館館效果圖

長年生活在城市裡的上海人在光汙染的環境下很難有機會看到星星,更別提銀河的全貌。昨天上午10點在臨港滴水湖畔,無數天文愛好者翹首期待了小半個世紀的上海天文館開工。未來在這裡,人們將能夠通過儀器設備和模擬體驗真正看清星空真實的樣子。

上海天文館計劃2017年底建築結構封頂,2019年建築竣工,預計2020年建成開放,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部分設施向特定觀眾開放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天文館不下4000座,但我國在大陸地區能稱得上「天文館」的卻屈指可數,唯一一座綜合性大型天文館在北京,建於半個多世紀前的1955年。因此在上海建設一座天文館,是許多科學家、天文愛好者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共同夢想。

如今,上海天文館選址位於浦東新區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築,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

建成後的上海天文館將提供「觀星」服務。天文館的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等部分設施也會在夜晚向特定觀眾開放,天文愛好者可在這裡看「銀河」、看「星座」。

和佘山天文臺定位大不同

佘山不是有個天文臺嗎?臨港的上海天文館和佘山天文臺有什麼區別?雖然都有「天文」兩字,但兩者的功能和定位完全不同。

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部長林清介紹,佘山天文臺的前身是法國傳教士創辦的天文臺,主要職能是科學研究。全新開建的上海天文館則將是一座綜合性的科普場館,全館將通過採用高科技手段來反映整個宇宙科學的全貌,以及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幫助觀眾完整清晰地建立起對宇宙的總體認識,鼓勵人們感受星空、理解宇宙、思索未來。

建築體現「三體」軌道運行

從建築效果圖來看,上海天文館就很「天文」。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建安部部長徐曉紅說:「上海天文館在外形設計上就貼合了天文元素,第一眼要像。」

據悉,上海天文館建築方案體現了「天體」及「軌道運動」的概念。主體建築三個明顯的圓形構成「三體」結構;橢圓形的建築形態構成天體運行軌道,與三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暗示著「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今日之面貌的神奇自然力。主建築外的景觀區域設計了4條非同心圓的步道,從主建築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徵星系的旋臂。主體建築暗藏玄機,「圓洞天窗」、「倒置穹頂」、「球幕光環」等特色設計令建築本身成為一臺天文儀器。

天文館工程建設中將採用全生命周期BIM示範應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態淨化處理、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導光管系統、地源熱泵等技術,建設一座節能、智慧、生態建築。

此外,根據初步方案,未來上海天文館建成後可能會擁有三大吸粉「利器」:一座23米直徑的數字球幕影院,將通過立體顯示,將複雜的天體運動清晰呈現給觀眾; 一座直徑18米的光學天象廳,可以模擬出真實的自然星空、天象變幻、太陽系穿梭、宇宙探索等精彩的天文畫面。魔力太陽塔,是國內首次將「專業級」觀測設施建造在科普場館內。未來這裡將安放一臺400毫米口徑塔式太陽望遠鏡。(記者 徐妍斐)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上海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天象廳精彩紛呈(圖)
    上海科技館供圖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據介紹,上海天文館是本市「十三五」期間重大市政文化公益項目、重要科普基礎設施,建成後與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構成「三館合一」格局。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在上海臨港開工,天象廳、太陽塔精彩紛呈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 全球最大的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東南緊臨春漣河,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終點站>滴水湖站約700米。耗資約5.28億元人民幣,總用地面積58602m²,建築面積38164m²,包括1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和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世界頂級的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 半個世紀的夢想:中國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 全球最大天文館落戶上海,於今年6月份開放試運行
    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
  • 上海天文館亮燈了!​
    最近,如果在晚上路過建設中的上海天文館,你一定會被未來感籠罩。中秋前夜,上海天文館將首次被「點亮」,其主體建築及景觀揭開神秘面紗,在夜幕中熠熠生輝。這是天文館的主體建築,圓洞天窗、倒轉穹頂和球幕影院這三個圓形元素構成「三體」結構,銀白色勾勒的橢圓形光帶,一如「天體運行軌道」,共同詮釋著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
  • 上海在建的一座地標建築,創下了全球之最,預計2021年開放
    在我國人們對於太空的探索一直都很關注,前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非常關注嫦娥五號從月球成功的帶來土壤並回到地球,這是我國探月的一次很重大的突破,當然太空中還有很多神奇之處等待人們去發現。為了可以很好地傳播一些天文知識,我國很多城市都建設了天文館,每逢節假日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天文館,既可以散心又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知識。
  •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作為我國的經濟第一強市,上海多年來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已然深得人心,我國很多先進的技術成果都是最先在此施行的,上海一向走在發展的前沿領域,如今的上海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從城市經濟結構,到城市的基礎建設都已然成為了城市發展的榜樣所在。
  • 天龍座流星雨上海觀星指南
    天龍座流星雨最近一次大爆發是在2011年,當時的監測流量達到了每小時300顆以上,每小時大約有20顆流星划過夜空。周到君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上海幾處適合觀賞流星雨的地方,一起去看流星雨吧~▶佘山天文臺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專門為「看天」而生~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哪?上海!
    「追星迷」們世界最大天文館來上海了!  近日,記者從上海科技館官網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在月初獲得上海市發改委批覆,標誌著經過三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上馬,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正式與上海市民見面。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滬通過竣工綜合驗收,明年對外開放,多個匠心「打卡地」等你來探索
    上海天文館項目工程造型複雜,施工難度大。從2016年11月開工以來,天文館建設指揮部攻克重重難關,實現了建築結構、功能與形態的完美融合。天文館將抓實工程質量,嚴把每一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匠心築夢,把天文館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滿意工程、樣板工程。
  • 全球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項目在臨港復工!明年一起去看星星哦~
    復工現場,天文館展示工程已進入樣板段施工階段,工人們有的在測量放線、有的在製作隔牆龍骨、有的在安裝頂面鋼骨架轉換層、有的在搬運方管材料,一切繁忙而有序。 樣板段為「時空」和「引力」兩大主題區,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從設計到施工的所有工序,以及一些關鍵性的裝飾材料和工藝,都將在這裡進行試驗,為其他區域的施工鋪開打基礎。
  • 聽天文故事圓星空夢 上海天文館動工助力黃金「大三角」 成型
    走進全球頂級天文館,打開無窮宇宙的燦爛星河,在上海已經不是夢!隨著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破土動工,科創中心建設中與創新比翼的上海科普,即將形成黃金「大三角」——到科技館探索新科技,去自博館看大千世界,2020年後深入天文館揭秘宇宙,將成為國際大都市裡「科學生活」的完美組合。
  • 就這幾天,去上海臨港滴水湖看「極光」,沒騙你,是真的……
    近日,在滴水湖北島,臨港新片區首場「極光秀」上演。絢麗多彩的燈光,讓你不用去冰島、北極在滴水湖就能暢享一場炫酷視覺體驗。12月24日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帶你一起來領略這場視覺盛宴......瑰奇的「極光」點亮夜晚的激情,覆蓋北島整個天幕,將浪漫的極光帶到滴水湖的夜晚。
  • 上海天文館最終方案確定 美國"三球"設計勝出[圖]
    據悉,上海天文館明年開工,預計到2018年,上海又將添一座科普大館,它也是繼上海自然博物館之後,上海科技館「三館合一」藍圖的收官之作。  一眼就能看出是天文館  今年初,上海天文館建設項目獲得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立項批覆,標誌著經過兩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
  •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 2020年在上海天文館展出
    近日(25日),上海天文館宣布在我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並展示了從雲南回收的隕石實物和主體隕石坑。  在上海,這枚珍貴的「天外來客」,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主體隕石重1228克,表面的一層黑色,是經過大氣層燃燒後留下的印記,這種特質只有在最新鮮的隕石上才能發現。  隕石的切面,展現了隕石內部的結構。
  • 中國大手筆豪擲6個億,再建全球最大建築?引發眾多網友驚嘆
    中國大手筆豪擲6個億,再建全球最大建築?隨著我國基建實力和規划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我國境內已經有了眾多堪稱世界之最的優美建築,但顯然,我國的建築水平依舊在發展。中國再建全球最大建築,總耗資6億,引發眾多網友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