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的夢想:中國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2021-01-13 快科技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據介紹,上海天文館是本市「十三五」期間重大市政文化公益項目、重要科普基礎設施,建成後與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構成「三館合一」格局。

上海科技館負責人表示,將把上海天文館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天文館,通過豐富的展示內容、先進的展示手段,為公眾「塑造完整的宇宙觀」。

實現近半個世紀的夢想

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以及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築,土建投資約5.28億元。

「在上海建一座天文館,是許多科學家、天文愛好者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夢想。」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顧慶生說。

上世紀70年代,幾位老一輩科學家就呼籲建造上海天文館。2010年,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葉叔華院士致信市領導,認為深空探測是本世紀各國科技競爭的重要「賽場」,興建天文館,能夠激發青少年對天文學的興趣,為我國深空探測培養後備人才。

這封信得到市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多次論證,上海天文館項目於2014年初獲得市發改委立項;2015年9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覆;今年7月,初步設計方案及概算獲得批覆。

該館建成後,將成為繼北京天文館之後,中國大陸的第二座綜合性天文館。

之所以選址臨港,是因為那裡光汙染較少,是上海天文觀測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建成開放後,還能拉動臨港新城的人氣。

BIM技術解決建築難點

上海天文館建築由美國意艾德建築事務所和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院聯合設計,含有許多天文元素。主體建築中,3個明顯的圓形構成「三體」結構;橢圓形的建築形態象徵天體運行軌道,與3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暗示「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面貌的神奇自然力。

主體建築還包含「圓洞天窗」「倒置穹頂」「球幕光環」等特色設計,令建築好似一臺天文儀器。主體建築外的景觀區域,設計了4條非同心圓的步道,它們向外延伸,象徵星系的旋臂。


上海天文館夜景效果圖。上海科技館供圖

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建安部部長徐曉紅說,這是一座大體量異形建築,建造難度很大,如直徑23米的球幕影院穹頂需要混凝土澆築,必須把誤差控制在很小範圍內。

為此,施工總承包單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將採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通過計算機軟體製作三維仿真建築模型,將其應用於設計、建造、運維等建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

此外,天文館建築將採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態淨化處理、太陽能利用、導光管系統、地源熱泵等技術,使這座上海新地標成為生態建築的典範。

天象廳、太陽塔精彩紛呈

建成後的上海天文館有哪些展示內容?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部部長林清介紹,該館展示主題是「連接人和宇宙」,主展區分為「家園」「宇宙」「徵程」3個展區:

「家園」展區圍繞我們熟悉的星空、太陽、地球、月球徐徐展開,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穿越」銀河系;

「宇宙」展區從時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個角度全景呈現宇宙奇妙現象,揭示天體演化及運行的機理;

「徵程」展區呈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曆程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啟發觀眾的思考和感悟。

根據建築特點,主展區位於螺旋形的主體建築;在其他區域,設有「中華問天」、「行星樂園」兒童展區、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區。

林清說,天象廳是重點展項之一,將在一個直徑18米的穹頂上,模擬浩瀚星空。「雖然很多人對星座感興趣,但從沒見過。在天象廳裡,你就能看到各個星座和壯美的銀河。」


上海天文館內部展示效果圖。上海科技館供圖

體驗項目也是上海天文館的一大亮點。大眾天文臺將配備大口徑天文望遠鏡,讓觀眾觀測各種天體。流星雨等天象來臨時,中小學生可結伴到臨港觀賞,夜裡住在青少年觀測基地。魔力太陽塔通過創新性設計,利用定天鏡,將射入的太陽光按不同波段呈現在人們眼前。太陽爆發耀斑、黑子等活動時,觀眾就能在這座高約20米的塔內觀測到它們。

相關焦點

  • 上海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天象廳精彩紛呈(圖)
    上海科技館供圖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據介紹,上海天文館是本市「十三五」期間重大市政文化公益項目、重要科普基礎設施,建成後與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構成「三館合一」格局。
  • 上海將建全球最大天文館 2020年去滴水湖"觀星"
    原標題:上海天文館將成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2020年去滴水湖 觀「銀河」看「星座」 昨天上午10點在臨港滴水湖畔,無數天文愛好者翹首期待了小半個世紀的上海天文館開工。未來在這裡,人們將能夠通過儀器設備和模擬體驗真正看清星空真實的樣子。 上海天文館計劃2017年底建築結構封頂,2019年建築竣工,預計2020年建成開放,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在上海臨港開工,天象廳、太陽塔精彩紛呈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這座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計劃2019年建築竣工,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公眾可前往那裡觀賞「星辰大海」、學習天文知識、體驗多種觀測儀器。
  • 全球最大的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耗資約5.28億元人民幣,總用地面積58602m²,建築面積38164m²,包括1幢主體建築,以及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和魔力太陽塔等附屬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世界頂級的天文館,預計2021年擇期開放!
  • 全球最大天文館落戶上海,於今年6月份開放試運行
    上海天文館以建設國際頂級天文館的目標打造,將包括「家園」「宇宙」「徵程」等三個主展區,「中華問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三個特色展區,以及羲和太陽塔、望舒天文臺、球幕影院、星空探索營、星聞會客廳等教育活動區,全景展現宇宙浩瀚圖景
  • 全球最大天文館明年擇期開館,天文研究中心昨成立!
    尋找「十二」的秘密圭表、日晷、漏刻中國古代計時器具現場展出漏刻又稱為漏壺,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水鍾,古人以水量來推算時間。這三個蘊含先人智慧的計時「神器」,在本次特展中正一一展出實物,聆聽時間的「響聲」,感受歷史的沉澱。節律中的十二、什麼是幹支紀年,曆法從何而來……關於時間的秘密,等著你來揭曉。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哪?上海!
    「追星迷」們世界最大天文館來上海了!  近日,記者從上海科技館官網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在月初獲得上海市發改委批覆,標誌著經過三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上馬,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屆時將正式與上海市民見面。
  • 半克「月巖」現身天文館(圖)
    昨天來北京天文館參觀的大人孩子趕巧了——繼2004年12月天文館新館的4D影院、3D影院、sgi數字劇場、太陽廳對外開放後,又有14個小型展區設備布展調試完畢。
  • 中國大手筆豪擲6個億,再建全球最大建築?引發眾多網友驚嘆
    中國大手筆豪擲6個億,再建全球最大建築?隨著我國基建實力和規划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我國境內已經有了眾多堪稱世界之最的優美建築,但顯然,我國的建築水平依舊在發展。中國再建全球最大建築,總耗資6億,引發眾多網友驚嘆。
  • 聽天文故事圓星空夢 上海天文館動工助力黃金「大三角」 成型
    走進全球頂級天文館,打開無窮宇宙的燦爛星河,在上海已經不是夢!隨著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破土動工,科創中心建設中與創新比翼的上海科普,即將形成黃金「大三角」——到科技館探索新科技,去自博館看大千世界,2020年後深入天文館揭秘宇宙,將成為國際大都市裡「科學生活」的完美組合。
  • 大音希聲——天文館引力波主題臨展元旦開展
    2021年新年來臨之際,北京天文館「大音希聲——引力波」臨展於西展廳揭幕。「大音希聲」,即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是古代中國對審美的一種追求。引力波是宇宙和弦彈奏出的一曲「大音」,從宇宙深處悄然而來,帶來宇宙演化的重要信息。引力波行經地球時留下的驚鴻一瞥,為我們打開了觀測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為重要的預言之一,是現代物理學殿堂裡的一顆明珠。本次展覽通過可聽、可視、可體驗等多種展示形式,將高深、前沿的科學內容潤物細無聲地介紹給觀眾。
  • 北京天文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攻略——都很值得帶娃來
    閱讀提示:本文為天津——北京天文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參觀攻略,寫於2016年1月,今天稍作修改。今後將陸續與百家號讀者分享數十篇原創遊記,敬請期待。兒子上小學後,對天文地理興趣越來越濃厚。天津科技館去多了,已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我們決定帶他去北京見見大世面。
  •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上海天文館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上海天文館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8-08-25 14:49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天文館迎60歲生日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在西直門外開館迎客,2004年,天文館新館對公眾開放。今天,北京天文館迎來了60歲生日,甲子一輪迴,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天文館影響了一代代國人,這裡是科學家傳播科學、普及知識的地方,是民眾在鋼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 全球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項目在臨港復工!明年一起去看星星哦~
    復工現場,天文館展示工程已進入樣板段施工階段,工人們有的在測量放線、有的在製作隔牆龍骨、有的在安裝頂面鋼骨架轉換層、有的在搬運方管材料,一切繁忙而有序。 樣板段為「時空」和「引力」兩大主題區,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從設計到施工的所有工序,以及一些關鍵性的裝飾材料和工藝,都將在這裡進行試驗,為其他區域的施工鋪開打基礎。
  • 天文館 收藏日月星辰的地方
    我國天文館事業的開創者、北京天文館的創始人之一李元先生曾經用詩一樣的語言讚美過天文館。這種20世紀初誕生於德國的科普場館,憑藉獨特魅力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18世紀,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家博物館中展出的「戈託地球儀」,則提供了一種觀察星空的全新感覺。從外觀看,「戈託地球儀」除了擁有3.1米直徑的巨大個頭外,與一般的地球儀似乎沒有什麼差異。然而,設計者獨具匠心地在地球儀內部設置了幾個座椅。
  • 世界最大天文館在滬通過竣工綜合驗收,明年對外開放,多個匠心「打卡地」等你來探索
    上海天文館項目工程造型複雜,施工難度大。從2016年11月開工以來,天文館建設指揮部攻克重重難關,實現了建築結構、功能與形態的完美融合。中國的元宵節、中秋節、冬至、夏至等特殊節日和氣節以多種方式在建築內外進行展示,如特定的光影與地面的標記重合時即宣告特殊時刻的到來。這將使建築成為連接人類和宇宙的工具,成為具有開創性的博物館體驗。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耗資約6億建成,就在上海
    在我國歷史上,很多人對天文一直非常感興趣,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各個時代最有才能的人,對諸葛亮來說,他對天文非常了解,一個人有才能,就經常使用「上知天文知識地理」這個詞,所以,我們國家對天文一直做很多研究,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天文館,在這裡嗎?今天我查一下。
  • 高鐵溪口站即將開建!浙江最大的山水名鎮溪口將起飛
    今天的溪口,不僅是寧波第一個5A景區,以人文和山水聞名於世;更是整個浙江行政區劃最大的鎮,沒有之一。進入2020年的溪口,交通全面提速!作為浙江「萬億十大超級交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甬高鐵又迎來新的進展:約5000㎡的金甬高鐵溪口站即將開建,全線第二長隧道也已開工。
  • 在北京天文館,追星!
    新中國成立後,古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演示渾天宇宙和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天體儀——中國曆朝唯一存世的渾象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