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蘇俄圖-95「熊」轟炸機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噪音最大的飛機,4臺15000馬力庫茲涅佐夫NK-12渦槳發動機驅動下的四副對轉8葉螺旋槳在高速巡航中能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大到美國海軍的水下
聲納傳感器和潛艇都能監聽到從頭頂飛過的圖-95,被派去攔截「熊」的戰鬥機飛行員也報告圖-95的噪音蓋過了自己的座艙背景噪音。
但其實在航空史上,噪音最大的飛機並不是圖-95,這個頭銜要歸美國上世紀5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實驗性戰鬥轟炸機,該機的噪音是如此可怕,甚至曾致人昏厥和癲癇,難怪綽號是「雷電尖嘯」(Thunderscreech)。
50年代初,戰鬥機已經完成了從螺旋槳向噴氣式的過渡,但渦噴發動機的高油耗直接影響了噴氣式戰鬥機的航程,為此美國空軍試圖找到一個既能保持高性能又具有高航程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渦槳發動機。
於是著名的共和飛機公司獲得一份合同,以F-84F「雷電放電」(Thunderstreak)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為基礎,研製一種實驗性的新型渦槳戰鬥轟炸機,以驗證高性能渦槳動力戰鬥機的可行性。
該機被命名為XF-84H,沿用了F-84F的許多現成部件,在機身中部內置一臺功率為5850馬力的XT40A-1渦槳發動機,通過六米長的驅動軸將動力傳輸給機頭的變速箱,驅動一副直徑3.66米的寬弦超音速螺旋槳。XT40A-1實際上由兩臺艾裡遜T38渦槳發動機並聯拼合而成,航空史上這種拼湊解決方案屢見不鮮,雖然在設計上不是最優,但的確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大功率發動機。
共和公司共製造了兩架XF-84H原型機,第一架於1955年7月22日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基地首飛。儘管人們對該機充滿期望,但XF-84H的試飛表現卻不是很理想,最大速度只能達到837公裡/小時而不是預計的1158公裡/小時,與噴氣式飛機相去甚遠。此外該機的螺旋槳變距系統還存在嚴重缺陷,6米長的驅動軸在發動機運轉中會產生強烈振動。
XF-84H最離譜的問題不在於性能和可靠性,而是發動機在地面運轉時就已經發出了難以忍受的噪音。由於該機螺旋槳旋轉中尖端速度已經達到1.18馬赫,激波噪音使XF-84H成為航空史在最吵鬧的飛機,距機場40公裡能聽到到該機的起飛動靜。
XF-84H的噪音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距飛機數百米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人員都開始感到頭痛、頭暈和噁心,地勤即使戴著特殊耳罩,要靠近XF-84H也是非常危險的。XF-84H地面測試期間,有記錄顯示該機噪音曾導致地面人員的昏厥和癲癇發作,很快基地塔臺也發現一些敏感設備因飛機噪聲而損壞。
XF-84H迅速成為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人們最討厭的飛機,好在證明了渦槳發動機前途無望後,整個項目於1956年10月9日被正式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