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日,在巴黎艾菲爾鐵塔舉行了一場拍賣會,一瓶1846年份的拉菲拍出5.2萬法郎的天價,證明了一瓶美酒如一副名畫一樣,都是可以永久收藏的藝術品。
1、拉菲古堡曾與拉圖、木桐、凱隆世家同門
拉菲古堡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1234年。17世紀塞居爾(Segurs)家族讓拉菲初具規模。1695年,J. D. Segur的兒子尼古拉·亞歷山大繼承拉菲古堡,並與拉圖的女繼承人聯姻。1718年,塞居爾家族又將木桐、凱隆世家收入囊中。這些酒莊由家族後人繼承後,被分給不同的支系。1784年塞居爾家族後人實力不濟,失去對拉菲的所有權。
拉菲古堡在隨後的一百多年裡,幾經易手,歷任主人皆非富即貴,有波爾多議會議長、荷蘭銀行家、英國銀行家及國會議員等。不過,像拉菲古堡這個級別的名莊,普通富貴人家或許有幸「曾經擁有」,卻沒有實力「天長地久」。
2、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購後,產量與質量達到巔峰
1868年,拉菲古堡作為英法交戰之中,英國一方的戰利品在倫敦公開拍賣,被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男爵以444萬法郎的天價購得,他的堂兄弟在15年前買下了木桐古堡。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英格蘭買下蘇伊士運河是向這個家族借錢的,80%的印度鐵路是這個家族建成的,美聯儲最大的股東是這個家族的,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有這個家族的投資。
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購後的一年裡,拉菲古堡的產量與質量維持在了巔峰水平,這一年份每桶拉菲的售價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值——6,250 法郎。這一期酒價格記錄在此後的一個世紀內無人超越。
3、法國國王、美國總統都是它的粉絲
史料記載,一天,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特別問黎塞留元帥:「元帥,我實在要說,您看上去至少年輕了二十五歲!」
黎塞留則答曰:「我的國王,您難道不知道我已找到那能夠使人恢復青春的泉水?我發現拉菲古堡正牌是萬能而美味的滋補盛品,可與奧林匹斯山上眾神飲用的玉液瓊漿相媲美!」
不久後,整個凡爾賽宮談論的美酒除了拉菲沒有第二家。國王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用此酒來款待私人小型晚宴上的貴客。從此,拉菲有了「國王之酒」的美譽。
不僅法國宮廷,就連英國首相羅伯特·沃爾波在1732-1733年時,也曾每3個月就購買一桶拉菲。
託馬斯•傑斐遜在成為美國總統之前,曾作為外交官遊歷法國。他個人收藏了很多拉菲,並將其評為「波爾多最頂級的葡萄酒」。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傑斐遜總統收藏並親自籤名的一瓶1787年拉菲曾拍出15.645萬美元天價,並被福布斯雜誌選為世界最貴五大葡萄酒第一名。
4、82年拉菲紅遍中國
在品嘗了1982年拉菲後,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年輕人羅伯特•帕克打出了100滿分,他甚至賭上一生的名譽宣稱:1982年將會是波爾多在20世紀最好的一個年份。帕克由此一戰成名,一舉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酒評家。
在國內,為什麼波爾多五大一級莊中拉菲最紅?主要是拉菲最早引入中國,有先入之勢,這得歸功於被稱為「亞洲紅酒教父」的香港酒商葉福章。據傳聞,葉福章曾以清倉價拿到幾百箱82年拉菲,轟動全港,一時82年拉菲成為身份和財富的象徵。當時的香港電影也將82年拉菲頻繁植於其中。
進入新世紀,富起來的溫州商人也加入了追捧拉菲的行列——這兩個地方的人都以富有經商頭腦而聞名,自己享用拉菲之餘,也將手中的存貨炒作起來,謀求高價出手的空間。拉菲價格節節攀升也不足為奇了。
1982年拉菲當年的發售價格170法郎,出口市場價格225法郎,到今天價格要3.5萬元以上。
5、波爾多五大一級莊之一,名氣最大、價格最貴
1855年,巴黎舉行了世界博覽會,波爾多葡萄酒經紀人根據當時酒莊近一個世紀的聲譽和交易的價格表現,擬出一份名單,即1855年梅多克列級莊。
拉菲位列一級莊,並且是當時知名度最高、葡萄酒價格最貴的波爾多酒莊。1855分級是首個受到官方認可的波爾多葡萄酒分級制度,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座難以撼動的裡程碑。
6、陳年潛力極佳,1個世紀前的拉菲依舊鮮活
拉菲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老年份葡萄酒庫存,自1868年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購至今,152個年份僅有3個年份缺失,最老的年份可追溯到17世紀末。
2018年,為慶祝羅斯柴爾德家族買下拉菲古堡150周年,莊主埃裡克男爵和女兒廣邀賓客來品評自1881年份至今的所有老年份美酒。
世界著名葡萄酒專業雜誌《醇鑑》(Decanter)主編受邀參加品評後,寫道:「品完如此規模的老年份,令人充分體會到拉菲之所以成為拉菲的理由。它們證明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拉菲很少有過於濃鬱或者過於強勁的年份,而將重點放在複雜度、細膩度以及綿長的回味上。」
對於1894年拉菲,主編寫下這樣的評語:「品嘗這款酒令我意識到,跨越三個世紀的拉菲葡萄酒具有無與倫比的持續性。這款年逾百歲的佳釀,竟然依舊鮮活。大約在上世紀50年代,1894年份經歷了一次換瓶,現在呈現茶色,具有陳年帶來的皮革和秋葉氣息,柔和的紅色水果風味可人依舊,富有生命力,令在場的來賓無不為之驚嘆。」。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場晚宴的壓軸酒款,是1875年份的Carruades,即後來的小拉菲。「路遙知馬力」,此酒雖非拉菲正牌,能有這樣的陳釀潛力,足見拉菲對品質的要求有多高。
7、小拉菲在五大一級莊中名氣最大、價格最貴
自從1855分級誕生以來,名莊酒的名氣越來越大。為了維持品質與聲譽,波爾多名莊在葡萄的挑選上非常嚴格,酒莊開始嘗試把這些品質達不到正牌標準的葡萄釀造成副牌。副牌酒可以說是一個商業化的產物,用酒莊的名氣加持,來降低生產的成本與風險。
拉菲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又稱「拉菲珍寶」或「小拉菲」。「Carruades」一詞指與拉菲古堡毗鄰的一片高地葡萄園。這塊土地於1845年成為拉菲古堡的一部分,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前,拉菲副牌還曾叫做Moulin de Carruades。拉菲的正牌酒與副牌酒均由同一個種植釀造團隊負責,不過,口感更柔順,更平易近人。
拉菲副牌是波爾多最受歡迎的葡萄酒之一,當前市場零售價約為三、四千元,是五大一級莊副牌中價格最貴、名氣最大的一個,甚至比一些二級莊正牌酒還要貴。
8、大拉菲年均產量1.6萬箱,小拉菲年均產量2萬箱
大拉菲:各葡萄品種佔比為:赤霞珠80-95%,梅洛5-20%,品麗珠和小味多0-5%。比較特殊的情況是1994年份,赤霞珠99%,小味多1%;1961年份,赤霞珠100%。釀酒葡萄平均樹齡45年,且樹齡低於10年的葡萄不會用於正牌酒。通常需陳釀18-20個月,新橡木桶比例100%。年均產量約為1.6萬箱。
小拉菲:各葡萄品種佔比為:赤霞珠50-70%,梅洛30-50%,品麗珠和小味多0-5%。通常需陳釀16-20個月,橡木桶比例80%,其中10%為新桶。年均產量約為2萬箱。
9、拉菲來自波亞克:波爾多最貴酒村,坐擁三大一級莊
拉菲古堡坐落在波爾多左岸最貴葡萄酒村——波亞克(Pauillac)。波爾多1855分級的五大一級莊中,有三個坐落於此,即拉菲、拉圖、木桐;61個列級莊中,有18個位于波亞克。
波亞克的地價昂貴,堪稱波爾多之最,售價220萬歐元/公頃,對比之下,柏圖斯所在酒村波美侯地價為130萬歐元/公頃。高昂的土地成本使得葡萄酒的生產成本也較高,因此只要是酒標上能標識「Pauillac」,市場零售價一般就不會低於300元/瓶。
10、每2株葡萄才能生產1瓶酒,用的橡木桶都是自己做的
拉菲古堡佔地90公頃,是五大一級莊中面積最大的。種植密度8500株/公頃,所以約有76萬株葡萄,平均樹齡39年。為了把控葡萄採摘的最佳時機,每年僱傭的採收工人達250人之多。每公頃收成4000-4500升,相當於每2株葡萄樹才能生產1瓶750毫升的葡萄酒。
在波爾多,只有少數酒莊擁有自己的橡木桶廠,而能自產所需全部橡木桶的也只有拉菲古堡。這既是雄厚財力的體現,也是對品質極端苛刻的體現。拉菲集團的橡木桶均來自兩大林區——Allier、Nivernais。橡樹的樹齡要達到150-250年才能用來製作橡木桶,砍伐的木片須風乾2年,由技藝純熟的工人手工制桶,頂級橡木桶的成本高達上萬元。
拉菲古堡的環形酒窖也是一大亮點。該酒窖於1987年完成,以獨特八角設計和由16個列柱支撐的拱頂為創新之處,可容納2,200個橡木桶。
11、拉菲這幾個年份採用了特殊設計
2018年——熱氣球慶賀150周年
2018年對拉菲來說是特殊的一年,標誌著拉菲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購150周年。這一年份的正標上方多了一個熱氣球,熱氣球上有「CL」字樣,原畫面左下方的兩位女士恰好凝視著熱氣球。「CL」既是拉菲的縮寫,又是羅馬數字150。「CL」也印在了酒瓶肩部,上方還有「1868-2018」浮雕字樣。
2016——等待遊戲之沙漏
對于波爾多來說,2016年天氣非常極端,令人提心弔膽。拉菲為了紀念這個直到最後一刻都在與釀酒師玩捉迷藏的年份,在瓶子上畫了一個黃色沙漏,寓意「像是一個緊盯著沙漏渴望宣布遊戲結束的孩子那般」。
2008——中國的幸運數字「八」
2008年對於拉菲來說也意義非凡,這一年拉菲的中國酒莊項目落地山東蓬萊,也就是如今的瓏岱酒莊。這是拉菲集團繼智利和阿根廷之後,第3個海外項目。為紀念這一創舉,酒莊決定在2008年份酒瓶上刻上中國人最喜歡的數字「八」。
2005——完美平衡的天平
2005是波爾多世紀年份之一。拉菲在2005年的酒瓶上畫了一座天平。天平的左側是一朵正在降雨的雲,代表著雨水;右側則是一個太陽,代表著陽光,天平昭示著該年份葡萄酒極佳的平衡度。
1999——二十世紀最後的日全食
1999年8月11日,歐洲人民觀賞到了一次令人震撼的日全食景象,德國人爭看日全食甚至造成了交通擁堵。為表紀念,拉菲在1999年份的瓶身上畫上了日全食——帶著笑臉的銀色月亮和被擋住了一半金色太陽,上方刻有「1999」浮雕。
1985——哈雷彗星歸來
與其他彗星相比,76年回歸一次的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短,又因為能用裸眼觀看,成為地球人最臉熟、最有話題性的一顆彗星。「好觀天文」的釀酒師們認為採收期前出現彗星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將「彗星」刻上了瓶身。瓶肩處一顆星星拖著弧形的尾巴定格在酒瓶上,下方注釋了年份「1985」。
以上內容為老酒之家原創,版權歸老酒之家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