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只知道82年拉菲?是時候探尋一下歐洲葡萄酒的歷史啦!

2021-01-15 夏小憂

文/夏小憂

提起葡萄酒,很多人一定會脫口而出「82年的拉菲」!至於這酒究竟滋味如何、產地哪裡,就未必答得上來了。這不,電視劇《三十而已》就因為葡萄酒功課沒做足,硬用「82年拉菲」凹品味,被網友群嘲了。

劇情是這樣的,女主王漫妮陪男友一起參加紅酒品鑑會,主辦方介紹,當天用來品鑑的紅酒一共有5瓶,均來自同一個酒莊,僅年份不同。品鑑會開始後,精準品出「82年拉菲」的王漫妮臺詞如下:

「不只是果香,還有一些淡淡的薄荷味,應該是一個傳奇的年份,是八二年的拉菲」。

結合劇中人物一個個崇拜、讚賞的眼神,是不是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世界頭號酒評家」羅伯特·帕克

然而,很快有大神指出,因給82年拉菲滿分評價而一戰封神的「世界頭號酒評家」羅伯特·帕克,是這樣點評82年拉菲的:

「果香濃鬱,單寧厚實柔和,陳釀初期極其具有活力」,帕克對82年拉菲的酒評堪稱經典。再回頭看看王漫妮的評價,這......怕不是喝了瓶假的82年拉菲吧?薄荷味究竟是怎么喝出來的?

看來啊,葡萄酒知識還是非常值得學習一二的,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鬧出笑話,貽笑大方還不自知,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作為一個葡萄酒知識幾乎為零的小白,我最近就花時間翻閱了尼娜·卡普蘭的《流浪的葡萄樹》,這本書不是純粹介紹葡萄酒的專業書籍,它更像是卡普蘭探尋葡萄酒的私人遊記,會比較有趣,閱讀的過程,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和作者一起拜訪了一個個酒莊,領略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雖然不是純粹介紹葡萄酒,但《流浪的葡萄樹》絕對夠專業,首先,卡普蘭是一個熱愛旅行、葡萄酒與藝術的記者,其次,她還為《品醇客》、《泰晤士報》和《國家地理旅行者》等媒體供稿,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葡萄酒專家。

一、從羅馬到歐洲,葡萄樹那悠久的「流浪史」

瑪麗·比爾德教授在她的書《SPQR》中說過:「不論你沿著歷史長河追溯多久,羅馬的居民永遠來自他鄉。」言下之意,正是說羅馬人極具野心,熱衷徵服。

羅馬士兵無法想像自己入侵一個荒蠻之地卻喝不上酒的滋味,所以,他們無論去到哪裡,必定少不了攜帶葡萄酒。在他們看來,葡萄酒和海峽一樣,可以劃分出粗野的當地人和徵服者之間巨大的文明鴻溝。

就這樣,羅馬人將葡萄酒帶入到英格蘭,並被當地人狂熱地喜愛。對此,塔西佗十分鄙視,他說:「他們愚昧無知地把自己的行為視作『文明化』,卻沒意識到這其實是他們被奴役的一部分。」

但無論如何,葡萄樹還是「流浪」到了英格蘭。

如今葡萄酒頗具盛名的法國,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跟羅馬人脫不了干係。尤裡烏斯·愷撒在《高盧戰記》中記載了自己在法國取得的勝利,他認為,高盧人之所以潰敗,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怪葡萄酒,因為喝醉酒,才會打敗仗。

可誰能想到呢,凱撒口中的這些「醉鬼」,在打了敗仗的許多年之後,他們的家園竟會成為現今世界上出產最優質葡萄酒的國度。

西班牙也是一樣。公元前3世紀早期,希臘人主要同伊比利亞的腓尼基人進行貿易往來,他們從迦太基出航,在港口安波裡昂用油和葡萄酒換取西班牙銀器。羅馬人大為不安,發動了「布匿戰爭」,吞沒了這座西班牙城市。

英國著名葡萄酒評論家休·詹森在《葡萄酒的故事》中談論過這段歷史,並表示:羅馬人在迦太基戰爭及其他戰爭中的勝利,為他們帶來了安全、財富和對葡萄酒等奢侈品日益增長的興趣。

的確如此,到公元2世紀中期,從西班牙運送到羅馬城的裝滿葡萄酒的雙耳細頸陶罐數量就達到了2000萬個。可以說,正因為是羅馬徵服者,西班牙才會廣泛種植葡萄樹,這個國家也才得以蛻變成一座營業2000年的大型葡萄酒賣場。

如同卡普蘭所說,對於好戰的羅馬人,我們可以指責,但也應該感激。因為倘若羅馬人沒有把葡萄酒帶到歐洲各地,假如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葡萄樹從生到死都只待在同一個地方,我們的餐桌將會多麼沉悶無趣!

二、土壤、氣候、釀造方式,無不影響著葡萄酒品質

雖說歐洲許多地方的葡萄酒都源於羅馬人,但因為各地土壤、氣候、日照時間、降雨量、釀造方式等的不同,不同產區的葡萄酒又各有各的風味,這一點在卡普蘭拜訪的一個個酒莊裡就能窺得一二。

在很多釀酒國家,都有這樣的說法:葡萄樹需要經受苦難。

意思是說,釀造香檳用的葡萄需要白堊土,這種像粉筆一樣的巖石在西班牙南部和英格蘭南部的南唐斯丘陵備受推崇,因為它有極強的滲水性,而葡萄樹的根部必須扎得非常深,才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用這種環境下長出來的葡萄釀酒,品質普遍有保障。

相反,如果你把葡萄樹種在肥沃的、水分充盈的、非白堊土的土地上,也許你會收穫更多的葡萄,但釀出的酒往往口味平淡無奇。

所以,想要釀造出品質好的葡萄酒,白堊土是必備條件?

這一假設在卡普蘭拜訪完英格蘭的吉斯伯恩酒莊和哈希斯酒莊後被徹底打破了。這兩個酒莊都沒有白堊土地,他們用來種植葡萄樹的土地是威爾德黏土地,但這兩個酒莊都釀造出了讓人讚不絕口的高品質葡萄酒。

到了休伯特·拉米酒莊,同樣年份的葡萄酒,卻能讓人品嘗到截然不同的葡萄酒口味,比如:

2010年帶碘味的一級園慄樹桶葡萄酒,橡木的味道很好地融合在了酒中,使得酒中含有奶油檸檬的味道;而另一瓶2010年份的「簡單田園」夏山蒙哈榭白葡萄酒,則滿溢著榛子和鮮奶油硬糖的味道。

酒莊主休伯特告知,這款2010年份的「簡單田園」夏山蒙哈榭白葡萄酒很有「異域風情」,原因是那一年多冰雹和雷陣雨,葡萄長出了貴腐黴,這就使得釀出的葡萄酒有了波爾多的香甜風味,這在這裡是很不尋常的。

在熙飛園酒莊,2013年和2011年的楓德拉幹紅口感都很細膩,但是2011年的那瓶嘗起來反而更加年輕,究其原因,也跟葡萄生長季節的天氣有著莫大的關係。

至於釀酒葡萄中最出名的黑皮諾和霞多麗,它們被種植在世界各地,在很多地方開枝散葉,也因各地氣候和釀造方式的不同,變成口感、色澤完全不同的葡萄酒。

所以說,我們都是某種偶然的產物,葡萄酒如此,歷史也是如此,全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三、在任何領域,都不存在天生的「行家」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其實是不太敢和葡萄酒打交道的,卡普蘭認為,普遍的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專家,擔心遇到沒喝過的酒暴露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因此不敢大膽嘗試。

相反,那些真正的「行家」卻一刻不停地探索著葡萄酒的新世界,永遠樂此不疲地學習著,從來不會故步自封。她說,所謂的「專家」「行家」,不過就是那些非常明白自己不懂什麼的積極又好奇的人而已。

的確,在任何領域,都不存在天生的行家,葡萄酒的世界也是一樣。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卡普蘭的步伐,看看歐洲都有哪些品質不錯的葡萄酒,以及該用什麼食物和它們搭配吧!

1、2015年的阿拉斯特洛。這款酒中有70%的格來卡尼科葡萄、15%的格裡洛和15%的長相思,這酒柔和的味道中還帶著柑橘香,感覺就像多汁的水果,它能像擠在海鮮上的檸檬汁一樣,跟魚和貝殼的味道很好地調和。簡單地搭配肉丸和沙拉就可以。

2、2015年的法蘭吉娜葡萄酒「茵薩尼亞」。這款酒在一點兒木頭味和榛子味中,還帶著一些綠葉的味道,結構完美,餘味有一股美妙的焦糖甜。這酒和魚肉非常搭,跟普通的意面或者海鮮配起來很好喝。

3、2012年和2008年的安布魯克葡萄酒。這酒用的全是黑狐尾葡萄,喝起來都有藍莓、黑莓和黑巧克力的味道,還略微帶點兒胡椒味。其中,2012年的那款跟全熟牛肉和肉醬非常配,而2008年的那款則和當地一種簡單的奶酪卡秋塔配起來更美味。

4、2014年法拉諾白葡萄酒「喀拉蚩」。它是一種單一葡萄酒,必須要在瓶子裡睡上一整年才能飲用,至於這款酒的配菜,最推薦的非「龍蝦南瓜湯」莫屬,是不是一聽就讓人躍躍欲試?

5、2010年的卡瑪拉圖幹紅。這款酒放到時間剛好的時候飲用,會品嘗到甜甜的櫻桃味,結構會很柔和。用法拉諾羅素紅酒煎出來的肉眼牛排跟它是絕配。

6、2010年的艾斯特都福格雷克葡萄酒。這酒有煙燻味,還稍微帶點兒苦味,但跟煎馬鮫魚配紫甘藍卻很配,能很好地消解煎魚的油膩。

7、卡普蘭還喝了一款百分之百用艾格尼科葡萄釀製而成的氣泡玫瑰紅酒,這酒顏色很漂亮,像棉花糖一樣,但剛喝的時候覺得草莓味太重太酸了,但菜上來後,搭配菜品,再喝上一口,口感立馬發生了變化。

這款酒的配菜是帕爾瑪乾酪調製的義大利青瓜,吃一口青瓜喝一口酒,酒的酸和氣泡能夠很好地緩解菜的油膩感,之前覺得很重的草莓味神奇地變成了清新柔軟的橙子味。

看完《流浪的葡萄樹》,雖然還不至於對葡萄酒知識信手拈來,但最起碼,下次在別人談起葡萄酒時,不至於尷尬地接不上話,更不至於只會用「82年拉菲」這個被影視劇玩爛的梗強行搭話。

更重要的是,這些「流浪的葡萄樹」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了。比如:

「太舒適的生長環境,反而釀不出讓人驚豔的酒」,對人而言就是「貪圖安逸享受的人往往會淪為廢物」;「無論被種植到哪裡,都會努力紮根,拼命生長」,那我們就該「無論境遇如何,都絕不氣餒」......

《流浪的葡萄樹》,帶你探尋葡萄酒歷史與文化脈絡的同時,也讓你在葡萄樹的境遇裡領悟人生的一萬種可能。

相關焦點

  • 誰是你的葡萄酒啟蒙?
    還記得你的第一杯葡萄酒嗎?是跟著長輩們餐宴時的那一杯紅酒兌雪碧,還是成人禮上光明正大的酒精初嘗試?是出於好奇心與朋友們開酒品品滋味,還是向「82年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致敬學習的一次探索?
  • 距今38年了,82年產了多少拉菲?為何還沒喝完?看1982年發生了啥
    拉菲是一種產於法國的頂級葡萄酒。其中以82年拉菲為我們所矚目。每每觀看影視劇,當中的人要想炫富,肯定是搞一瓶82年的拉菲喝起來,82年拉菲直接與昂貴的金錢畫了等號,喝它則象徵著有錢,是一個闊氣大佬。為啥每次都聽到「給我來一瓶82年的拉菲」,從1982年距今已經38年了,這麼多年過去,82年拉菲還留有存貨?不禁讓人疑惑,82年到底產了多少瓶?想知道這點,就得看看1982年到底發生了啥。82年拉菲爆紅的原因之一是它那極佳的原材料所推動的。
  • 82年「拉菲」喝了30多年了,還沒喝完,裡面的套路很深
    莫過於「82年的拉菲」,縱使沒有品嘗過這樣高端的紅酒,但是它的名字卻是如雷貫耳。不知什麼時候起,82年拉菲成了身份的象徵,很多有錢人趨之若鶩,好像沒有喝過這樣的紅酒,就不算富人一樣。單從82年拉菲的品質來說,它的質地和製作工藝,真的堪稱極品。
  • 82年拉菲每年賣200萬瓶,那一年究竟生產了多少瓶?
    喜歡喝紅酒的朋友都知道,法國的紅酒是全世界最頂級的紅酒,而法國擁有著五大世界頂級酒莊:拉菲酒莊、瑪歌酒莊、拉圖酒莊、紅顏容酒莊、木桐酒莊。這五個酒莊是外國人花多少錢都是買不到的,被法國政府列為嚴禁交易的產業。
  • 「82年拉菲」產量有多少,為啥到2020年都沒喝完?說出來別不信
    hello,我是你們的小編星星,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經常喝酒的小夥伴都知道,拉菲酒莊是世界最有名氣的酒莊之一,佔地178公頃,這家酒莊生產出來的葡萄酒憑藉著獨特的口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其中最有名的一款是82年拉菲。
  • 葡萄酒「年份」的真相!哪些酒需要看年份?年份越久越好嗎?
    一提到拉菲,就永遠逃不過這個82年。 那麼這個82年,究竟指的是什麼年份呢? 大部分人是知道答案的,這個年份,指的是葡萄採摘的年份。 但並不是所有人能第一時間清楚的回答出,這個年份,都包含了哪些內容,又為什麼重要? 今天小品帶大家來了解「年份」的真相!
  • 82年拉菲產了多少瓶?為何賣了38年還沒賣完?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紅酒文化源遠流長,紅酒是一種葡萄酒的叫法,是由果酒經自然發酵而成,最早起源於法國南部,儘管其歷史比其他酒稍短,但紅酒自誕生以來,便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燭光晚餐時,如何能少喝紅酒?1855年時,波爾多又以優選方式,將61個最好的名莊分成5個等級,其中第一等級為拉菲酒莊、拉圖莊、瑪歌莊和紅顏容莊。到目前為止,拉菲紅仍然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之一,在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有美國總統傑弗遜的籤名的拉菲紅酒,以105000英鎊的天價成交。
  • 真假拉菲調查:82年拉菲空酒瓶可賣3600元
    更有甚者,有些商家買上一些廉價的法國地區餐酒,再買上拉菲的空瓶子,隨便在國內找個小的灌裝廠就可以灌裝成某個品牌的拉菲酒。這也使得拉菲酒瓶的空瓶子也在國內市場上炙手可熱。一位拉菲酒瓶收購者告訴我們:82年的瓶子3600,2000年的瓶子2500。
  • 葡萄酒只了解紅白桃紅?知道這七個顏色的可不多
    只知道紅白桃紅?葡萄酒其實有10種顏色,這3個不過是冰山一角!「至尊紅酒,法國幹紅」,上世紀末國內葡萄酒文化將將興起時,相信不少人都看到過這樣的廣告詞。其所使用的葡萄品種主要為黑皮諾與佳美,通過直接破碎、壓榨新鮮採收的紅葡萄而得,因為不進行果皮浸漬而使得酒液只染上了非常淺淡的灰粉色。此外,希臘的Mantineia AOC也使用紅果皮白果肉的本土葡萄品種Moschofilero釀造當地特色的小眾灰酒——灰中白葡萄酒。黑酒你知道嗎?
  • 82年拉菲是1982還是1882?生產了多少瓶?為什麼現在都沒有喝完?
    說到82年的拉菲,不少人問:82年指的是1982年還是1882年呢?不管是1982還是1882,到現在都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還有82年的拉菲在售賣?當年到底生產的多少瓶?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喝完?今天呢,就和大家普及一下關於82年拉菲的一些問題和知識。
  • 38年過去了,拉菲為何還沒喝完?1982年產了多少?看那年發生了啥
    麻煩給我來一瓶82年的拉菲,謝謝。這話是否很眼熟?是的,在影視劇裡,最為常見!那裡面的人,喝酒不喝別的,只喝拉菲,且是82年代產的!好奇,我知道那年產的拉菲檔次很高,很好喝又很貴,象徵著身份,但那年究竟是產了多少?
  • 購買葡萄酒的 30 大誤區,你淪陷了嗎?
    法國葡萄酒的歷史悠久,出產很多高品質的葡萄酒,如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羅曼尼康帝(La Romanee-Conti)等,但同時也出產非常低端的日常餐酒,如歐盟餐酒 VCE,日常餐酒 VDF,地區餐酒 IGP 等。
  • 有意思 ▏為什麼1982年的拉菲總是喝不完
    發哥這句話,讓無數人知道了拉菲。據說在中國賣的拉菲,是拉菲當年實際產量的N倍,以至於現在經常有人問:什麼1982年的拉菲總是喝不完?
  • 法國葡萄酒最好?義大利葡萄酒表示不服!
    說到這裡,我想定然有許多偏愛義大利葡萄酒的酒友坐不住了,心裡早已經BB甚至yygq許久了。別急,下面我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義大利葡萄酒,相信看完以後,其與法國葡萄酒孰優孰劣,大家心中都有個數。(喜歡義大利葡萄酒的朋友們必須點個讚啊!)地理條件從地圖版塊上看,義大利本身就如同汪洋中的一隻「靴子」。
  • 喝了那麼多年拉菲,你對它到底了解多少?
    黎塞留則答曰:「我的國王,您難道不知道我已找到那能夠使人恢復青春的泉水?我發現拉菲古堡正牌是萬能而美味的滋補盛品,可與奧林匹斯山上眾神飲用的玉液瓊漿相媲美!」不久後,整個凡爾賽宮談論的美酒除了拉菲沒有第二家。國王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用此酒來款待私人小型晚宴上的貴客。從此,拉菲有了「國王之酒」的美譽。
  • 東鳳小拉菲紅酒回收-雙清新聞
    東鳳小拉菲紅酒回收-雙清新聞據說世界上只有不到 1% 的葡萄酒屬於窖藏型,如果你幸運地擁有一瓶,那麼何不多花點時間,慢慢等待這無與倫比的美好呢?不過前提是,你知道葡萄酒為什麼需要陳年,應該陳年多久,什麼時候飲用才適合嗎?
  • 因著它,你會愛上葡萄酒
    中秋節快樂因著它,你會愛上葡萄酒電影《在勃艮第的一年 A.Year.in.Burgundy.2013》【勃艮第地區代表最貴的葡萄酒:羅曼康帝】儘管我們都知道,考古也越來多的證實,葡萄酒的起源是在中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河流域;而且在被譽為最高智慧的書
  • 瑞士葡萄酒品鑑:兩千多年歷史,八大酒區,十個亮點
    瑞士種植、釀製葡萄酒的歷史源遠流長,並且,自羅馬帝國以來的兩千多年間從未中斷過。瑞士有關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912年的文獻中,而11世紀開墾的拉沃葡萄梯田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其葡萄酒文化悠久的證明之一。
  • 為什麼拉菲要在瓶子上刻「八」?難道是為了防偽?
    在中國,最知名的進口葡萄酒是什麼?當然非拉菲莫屬。「來一瓶1982年的拉菲!」不僅成為了一句經典的電影臺詞,更成為了不少人的選酒風向標。 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朋友注意到,在選擇拉菲酒的過程中發現有部分拉菲的瓶子上面刻有「八」字,但是有部分卻沒有,這時的你是否會迷茫,是不是沒有刻有「八」字的拉菲就是假拉菲。 NO,NO,NO,並不是的,其實是因為拉菲酒莊會在特殊的年份刻上一些特殊的標記。
  • 葡萄酒中的鬥士——黑公雞
    2013年8月28日啟用的黑公雞標識作為全球葡萄酒大國之一的義大利,依然是一種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質之一就是這隻黑公雞。作為義大利葡萄酒四大產區之一的託斯卡納,是義大利葡萄種植及葡萄釀造工藝的先驅,這裡有傳承歷史的最經典的葡萄酒:基安帝!而經典基安蒂的黑公雞標識是義大利葡萄酒鬥士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