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遷率全國第一!能讓二百八十家企業落戶,山東靠的是什麼?

2020-12-05 聚富財經

根據專業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在全國範圍內,有將近5000家企業遷出外省,僅江蘇省就遷出300多家,浙江、廣州等地緊隨其後。而這些遷出的企業大部分都在山東「安家落戶」,超過280家。

山東到底有什麼優勢吸引企業呢?

1、地理位置優越

山東地處長江三角洲一帶,和浙江江蘇共同發展,地理位置優越,海岸線佔據全國的六分之一,山東利用這一優勢在近幾年也大力加快完善海洋體系,力求質量、效益、發展三位一體。這樣的一個「藍寶石」在身邊自然也使得海洋成為山東發展的最大動力、最大的優勢和潛能,電力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在話下。山東在位置上與江蘇、河南相鄰,既有江蘇這個老大哥經濟技術上的扶持,也有勞務輸出大省的河南在人勞動力上提供的幫持。

2、緊隨時代提升自我優勢

2001年-2010年是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十年,山東也緊跟步伐發展工業,大力修路,交通便利,省內外的供應鏈近幾年也走向成熟。

3、勞動力優勢

山東的男性勞動力很多,這相比於江浙地區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尤其還是山東人出了名的能吃苦、身強力壯、忠誠可靠,就是常說的「山東大漢」。物價和工資水平相比於江浙也低很多。這也是很多企業紛紛入駐的原因之一。

4、高水平的開放促進高發展

近年來,山東政府也謹記對外開放和改革開放這兩大重要啟示,打造了對外開放的新高地,用平臺作為支撐,招人才、招企業、吸引項目。再者對省內不規範不科學的政策制度進行改進,優化了經商創業的環境。

5、與國外的貿易往來便利

山東和距離較近的韓國已經在進行貿易往來,未來的十年,中韓貿易會漸漸放開,再加上中日的合作交流的頻繁,這對山東轉型發展電子科技產業很有幫助,對於在山東企業的對外發展也更是大有裨益

外遷企業的落戶能為山東帶來什麼?

現在隨著二三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人才緊缺,很多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的推出政策,希望能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減緩人才向一線城市流動的速度。企業的落戶也給山東帶來了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機會,各個城市「搶人大戰」最後還是要看當地的就業機會,280多家的企業所空缺的就業崗位是很驚人的,這也將給山東未來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山東能給企業帶去什麼?

在3月20日的消息中,山東也將根據省內企業,布局包括新能源材料、信息技術等五大新興產業,聚力打造9大產業聚集區,全力打造主導產業突出、產業生態系統完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產業集聚區。。通過對新技術的強化,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在項目融資方面,山東生也在積極的對接項目和專項基金的平臺,目前已經發放貸款將近1040億元,同時為企業爭取相關的優惠政策。

為了引進500強企業,山東省政府還在濟南、青島、煙臺三個地方推出了將近104.3平方公裡的產業淨地,決心可見一斑。

山東的中國銀行分行在面對這個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主動幫助企業復產復工,幫助企業應對市場風險,這一舉措也讓那些在山東的企業心理有了保障,也讓那些在省外觀望的企業看到了山東互幫互助的人情味。

參考資料:

人民網:《山東:以高水平開放促高質量發展》

金融界:《海洋成為山東發展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

新浪科技:《搶人大戰最後還是看就業!企查查數據顯示華東遷入企業佔比高達43.17%》

央廣網:《山東集中優勢資源實現「十強」產業重點突破》

新華網山東頻道:《山東中行發揮業務優勢 助力企業抓機遇、降風險、促發展》

中宏網山東:《發揮「三核」優勢形成九大產業聚集區 山東重點打造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

相關焦點

  • 企業聚集度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高新區吸引企業落戶的秘訣在哪裡?
    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副總裁趙炳弟表示,「松下電器創立於1918年,進入中國已經有42年的歷史,目前在中國擁有70家以上的法人企業,約6萬名員工。近年來,四川省以完善農產品上行通道為重點,加快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但隨著農產品產量加大,運輸距離增加,冷鏈物流問題日益突出。在這方面,松下集團深耕冷鏈物流40餘年,針對冷鏈物流全過程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共同合作,助力四川省冷鏈物流建設。」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管理的全國「防拐」利器——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正式落戶青島。毛佳偉介紹,「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為所有0-10歲兒童預存DNA信息,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資料庫建成三年來,為數萬名的適齡兒童預存了DNA信息。目前,該項目現已在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四川等17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執行機構,力爭儘快實現全國多省市執行機構全覆蓋。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管理的全國「防拐」利器——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正式落戶青島。毛佳偉介紹,「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為所有0-10歲兒童預存DNA信息,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資料庫建成三年來,為數萬名的適齡兒童預存了DNA信息。目前,該項目現已在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四川等17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執行機構,力爭儘快實現全國多省市執行機構全覆蓋。
  • 胡潤版世界500強,山東1家企業入圍,山東首富的歌爾距離多大
    1989年,中國銀行成為第一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在1990年代到21世紀初,很多企業將進入世界500強作為目標。1999年,《財富》首次將年會放在中國舉辦,在上海的那次年會上, 很多中國企業家開口閉口說要幾年衝進世界500強,搞得前來出席會議的通用電氣CEO回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看到的中國企業家大都像在演戲 。
  • 國家紡織面料館濰坊館落戶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20年12月2日,國家紡織面料館濰坊館落戶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教授伏廣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副主任楊萍,中國輕紡城紡織創意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國家面料館)副總工程師吳浩,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鄭德前、院長劉桂玉出席國家面料館濰坊館籤約暨揭牌儀式,副書記丁文利主持,學院部分師生參加活動。
  • 山東124家企業入選第二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
    11月13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全國共有1744家企業入選。其中,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838)、煙臺艾睿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02)等124家山東企業進入榜單。目前,山東共有14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一批入選23家)。
  • 山東重拳出擊 擬關停逾200家化工企業
    響水「3·21」爆炸後,江蘇省重拳整治,擬關停一批化工企業及園區,這一度引發50餘化工股票集體漲停。近日,山東這個傳統的化工大省也掀起了一輪化工整治行動。包括濟南、淄博、威海、泰安、棗莊等地陸續公示了擬關停化工企業名單,合計數量已經超過200家。
  • 山大危險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收編山東省立醫院12家附屬醫院
    2020年1月18日晚,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官方微信更新,在題為《加快醫教協同、科教融合進程 附屬醫院體系建設初具規模》的文章中,提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現有各類附屬醫院36家,包括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
  •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山東177家全名單(新撤銷7家)
    一、確認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等112家技術中心、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分中心,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具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及分中心資格。二、由於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西稀有金屬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於2017年1月22日重組合併為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這2家企業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自重組合併之日起取消;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自重組合併之日起具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資格。
  • 新舊動能轉換迎來「加速度」 全國百家企業產業對接泰安
    來自全國各地113家企業進行了泰安產業對接活動。百餘位企業創始人參加泰安明星企業參訪、登泰山活動、企業路演交流會、產業推介、招商企業籤約落戶、黑馬城市學院結業典禮等活動。泰安市政府副市長成麗、泰安市科技局局長張慶雲、創業黑馬集團運營總裁、黑馬學院執行院長羅浛予、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黑馬實驗室導師李祝捷、E店寶創始人陳濤等嘉賓出席相關活動。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現代海洋篇|山東海洋產業加速崛起:佔全國海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山東海洋產業產值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0%,佔全國海洋總產值的近20%;山東成為全國唯一具有3個超過4億噸吞吐量大港的省份,也是全國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唯一綜合試點省份;海洋科技創新不斷突破,國之重器-超級計算機升級項目成功落戶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很多創新成果走在世界前列……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 全國首個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國家級研究所在山東濰坊落戶
    11月19日上午,山東濰坊市政府與國家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籤約揭牌儀式在濰坊市海洋發展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由市政府副秘書長葛曉東主持;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李鐵剛、濰坊市副市長馬清民分别致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杜繼鵬、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宗靈、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技處處長徐興永;濰坊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承源,濰坊駐青島雙招雙引聯絡處主任白宗家,山東默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樹仁等參加籤約揭牌儀式
  • 山東新能源產業培育出全國冠軍,光伏發電4.86萬家排名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光伏相關企業29.2萬家,其中山東以4.86萬家排名第一,江蘇、廣東緊隨其後。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新增相關企業2.5萬家,其中二季度新增量達到1.7萬家,環比增長114%。山東江蘇廣東位列前三,超二成企業註冊資本高於1000萬光伏發電是本世紀發展最快的二次能源,全球市場近1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中國的光伏產品產量佔全球70%,是全球光伏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我國光伏領域相關企業(關鍵詞為「光伏」的相關企業)共有29.2萬家。
  • 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2家來自武漢!大健康產業打造武漢經濟第三極
    受理企業處全國同行領先水平在科創板「首批受理的9家公司中,武漢市獨佔兩家,而且是僅有的兩家生物醫藥企業,這很是出乎人們的預料。」董登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武漢這兩家企業在全國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 2019中國民企500強出爐,55家化工企業上榜,浙江、江蘇、山東位列...
    8月22日消息,近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青海召開。此次大會上,三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共同出爐。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公司再次排名第一。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黃榮當天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發布《報告》。他表示,中國民營企業、超大型企業繼續增長。
  • 全球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片企業臺灣新日光落戶南昌高新區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三屆贛臺(宜春)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上,全球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臺灣新日光集團晶矽電池片生產項目正式籤約落戶南昌高新區,實現今年高新區對臺招商新突破。南昌高新區明確提出引進1-2家臺灣百大企業落戶作為今年招大引強工作目標。
  • 13家跨國企業落戶醫藥高新區 8位院士加盟研發 泰州打造國際生物...
    泰州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告訴記者,泰州中國醫藥城2009年升級為中國首家醫藥類國家級高新區,現已落戶1000多家中外醫藥企業,包括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13家知名跨國企業。其中,診斷試劑企業佔全省20%,生物製品申報量佔全省1/3。  疫苗、抗體藥、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是醫藥高新區培育的優勢產業。如今,中國醫藥城成為國內疫苗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園區,獲批我國惟一的新型疫苗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已集聚13家疫苗企業,擁有各類疫苗產品近50個。
  • 全國第三家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濟南—新聞—科學網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進駐山東濟南,落戶山東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也是全國第三家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顒、滕吉文,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3位院士及22位專家進站。該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為山東省引進高端人才、聯合進行技術研發及項目合作的新平臺,對於解決當前山東省智慧地下空間建設發展瓶頸,推動重大技術攻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發揮重要作用。
  • 美國安捷倫等8家500強企業中國總部落戶望京
    美國安捷倫等8家500強企業中國總部落戶望京 2005-01-17 eNet&Ciweek
  • 山東22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79家省級眾創空間被撤銷備案資格
    信網10月23日訊 據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官網消息,為進一步規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管理,省科技廳對全省備案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運營工作組織開展了核查。經核查,決定對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等22家單位運營管理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資格和天橋區快樂一家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等79家單位運營管理的省級眾創空間撤銷備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