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國家能源局日前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152萬千瓦。過去十年,我國光伏新能源產業已發展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軍。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光伏相關企業29.2萬家,其中山東以4.86萬家排名第一,江蘇、廣東緊隨其後。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新增相關企業2.5萬家,其中二季度新增量達到1.7萬家,環比增長114%。
山東江蘇廣東位列前三,超二成企業註冊資本高於1000萬
光伏發電是本世紀發展最快的二次能源,全球市場近1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中國的光伏產品產量佔全球70%,是全球光伏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我國光伏領域相關企業(關鍵詞為「光伏」的相關企業)共有29.2萬家。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和江蘇的光伏相關企業數量不相上下,均超過4.7萬家。其中,山東省達到4.86萬家,以微弱優勢排名第一,佔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13.8%。江蘇、廣東分別以4.78萬家和2.74萬家分列二三位。
2014年以來,隨著國家光伏發電由西向東發展戰略推進,山東省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山東省累計裝機容量僅60萬千瓦,2019年已達1619萬千瓦,穩居全國第一。
從註冊資本分布情況來看,光伏企業的規模分布還是較為均勻的。企查查數據顯示,47%的企業註冊資本在300萬以內,22%的企業註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
2019年新註冊4.67萬家,今年二季度環比增長114%
為了探究我國光伏產業近十年的發展變化,企查查截取了2010-2019年光伏領域相關企業的變化數據。2013年之前,我國光伏產業數據波動不大,年均註冊量維持在6400家左右。自2013年開始,由於政策扶持,加之新能源市場巨大需求,大批光伏企業開始湧現。2017年,新增光伏企業達到7.43萬家,為十年來的峰值。
隨後兩年,由於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成本不斷推高等原因,相關企業新註冊量連續兩年下降,企業吊銷、註銷數量也有所增加。其中,2019年新註冊4.67萬家,同比下降27.6%
近半年裡,光伏產業經歷過一小段「黑暗期」,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遭遇停擺。2月份註冊量僅為737家,跌入近幾年來罕見的低谷。不過,隨著二季度整個產業的回暖,4-6月新註冊量均超過5000家,一舉超越上年度3892家的月均值。二季度總註冊量達到2.5萬家,環比增長114%。
今年以來,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集中發布了一系列的光伏利好政策,其中,1月23日發布的《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完善光伏補貼機制,以收定支,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這意味著,從2020年起,新增光伏裝機不會再出現拖欠電網補貼的現象。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布的《山東省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統計表》明確規定,納入2020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的項目範圍為,依法依規建設、2020年1月1日(含)之後新建成併網的戶用光伏項目。從山東省公開的1-3月戶用光伏裝機情況看,全省累計併網戶用光伏5481戶,平均每戶17.8萬KW。
在政策利好與市場樂觀預期下,光伏企業投資擴產熱情升溫。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1家光伏領域的上市公司發布了投資擴產計劃,擬投入金額高達591.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