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強」,成本降,轉化效率翻番……光伏發電魯企:風口來了!

2021-01-09 騰訊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會議在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指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2021年將「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作為首個納入上述市場的重點行業,發電企業將加快向清潔低碳轉型。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全國光伏產業將分享萬億瓦級別的市場;而作為新能源產業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山東的企業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能源發電這個風口。

市場:從算不出到看得見

十幾年前,初入光伏行業的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總是算不懂一筆經濟帳:「在每度電0.98元的高額補貼下,光伏發電需併網8至9年才能回本。」他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8至9年才能回本,前提還得是高額的補貼政策能持續這麼久。一算到這裡,客戶們總是向丁文磊搖搖頭,「客戶怎麼算,也算不出光伏發電的市場前景。當時我能堅持下來,全靠信念支撐。」

彼時的國內能源市場,煤炭等化石能源一家獨大。根據當時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0年能源經濟形勢及2011年展望》,2010年,國內全社會總用電量4.9萬億千瓦時,而非化石能源累計發電量僅為7862億千瓦時,約為前者的16%。

至於丁文磊從事的光伏發電領域,截至當年,累計裝機僅為70萬千瓦,即便按每天發電12小時計算,年發電量還不足1.3億千瓦時。

十幾年後的現在,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布的消息驅動,本周A股三大指數開盤後集體上攻,周一一天,滬指即漲近0.65%,深成指漲逾1.3%,創業板指漲逾2%;而「領漲」的,正是農業、光伏、新能源車等板塊。

據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推算,為實現甚至提前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山東在2020年以後,除完成已經在建的燃煤發電機組外,不應再增加任何新的燃煤發電機組。

煤電機組開始「消耗存量」,其他新能源發電(如核電、垃圾和生物質發電)量又都有定數,「未來能夠滿足社會日益增長需求的,一是風電,二就是光伏了。」周勇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丁文磊們」終於看到了市場前景:「以前我們要走出去培養市場,現在客戶開始主動找我們了。」

建不建?還是個經濟問題

在外界看來,新能源取代煤電,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的政治決策;但在丁文磊看來,一個企業建不建光伏項目,還是要算筆經濟帳。

資料顯示:在2010年,晶矽光伏組件價格約為每瓦20元,「現在工礦企業的裝機量,約為100到200萬瓦。照此計算,上千萬乃至幾千萬元的一次性投入,任何企業都要掂量掂量。」丁文磊表示。

與此同時,當年光伏組件的能量轉化效率並不高,大約只有12.5%。根據現在的數據倒推,100萬瓦的裝機量,大約需要1.2萬平米的光伏板,需要佔用大量的土地。

一次性投入大,不計土地投入也得8至9年回本,還要押寶這段時間補貼政策不變。丁文磊表示,多數企業在算清楚這筆經濟帳後,都會對光伏項目敬而遠之。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光伏項目不再「面目可憎」:2020年,晶矽光伏組件價格已經降到了為每瓦1.3元,而轉化效率幾乎翻番,「現在的回本周期,縮短到了4至5年」,丁文磊著重強調,「這是按『0補貼』計算得出的結論。」

如果說「一次性投入百萬元左右、4至5年回本」的項目已經「值得考慮」了,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則促成相關企業下定決心上光伏項目。

所謂「碳排放權」,包括可供的碳排放權和所需的碳排放權。「如果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降低了碳排放量,使得總排放量低於政策限額了,相應差額即可轉化為可供的碳排放權入市交易,供需要碳排放權的企業購買。」周勇如是介紹。

如此來看,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初衷,是鼓勵企業節能減排;「另一方面,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國將對碳排放權的限額不斷收緊,倒逼企業節能減排。」他透露。

經濟導報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山東省內電力行業已確定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丁文磊估計,未來全國光伏產業將有萬億瓦左右的市場潛力。

原地消納,碳排大省的新風口

據周勇的推算,山東碳排放量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是不折不扣的碳排大省;與此同時,山東戶用光伏組件裝機量全國第一,風電裝機量也在全國前列,可以說山東更是新能源產業大省。

根據2017年底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山東省低碳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山東將在2027年提前實現「碳達峰」。

在此既定路線下,低碳將成山東發電企業的「硬槓槓」;而為了滿足山東自身經濟運轉,在煤電以外「開源」勢在必行。

周勇建議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如果不考慮土地成本的話,來自省內的清潔電力成本低於外調電力的成本。」

這個問題,也被業內稱為新能源發電的「原地消納」。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而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

「反觀山東,碳排量大說明對新能源的渴求;企業投資建設新能源發電項目,不僅能實現減排目標、供出碳排放權,富餘的電力併網後又是一筆收益。」丁文磊認為,山東應著重發展光伏項目,「不佔用大片土地,工業廠房、農業大棚甚至住宅頂上都能安裝,非常適合山東這種工礦企業比較密集的省份。」

可以想見的,是風口之下,大量資本將會湧入新能源發電領域,一如上述光伏板塊「領漲」證券市場。

丁文磊也在自我提醒要堅守主業,「畢竟資本只是翅膀,實業才是基礎。」他表示。

(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相關焦點

  • 政策「強」,成本降,轉化效率翻番……光伏發電魯企:風口來了
    作為首個納入上述市場的重點行業,發電企業將加快向清潔低碳轉型。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全國光伏產業將分享萬億瓦級別的市場;而作為新能源產業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山東的企業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能源發電這個風口。
  • 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降至每度電0.1元
    本報訊 (記者 沈謙)8月14日,記者從我省太陽能光伏行業龍頭企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股份)獲悉:該公司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和降本增效,不斷推動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已在部分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實現太陽能發電成本0.1元1度電。
  • 成本是光伏發電3-4倍 光熱發電靠譜嗎?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說起太陽能發電,想必大家已然不陌生,小到路邊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路燈,大到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站,都有太陽能發電的身影。只不過,這些太陽能發電項目多數是光伏發電,除了太陽能光伏外,還有一種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太陽能光熱發電。
  • 光伏玻璃:爆發的下一個風口
    而如果我們將發電量轉成每個組件的瓦數提升(也就是 320 瓦的組件,5%效率帶來 16 瓦的提升,相當於上升 1.1%轉化效率) ,則雙玻雙面組件 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4 分/瓦(5%) 。如果不使用鋁框的雙玻雙面組件,即使不考慮瓦 數提升,因為減少了鋁的使用,每瓦成本也將下降 11 分/瓦。   ? 技術層面,生產線和技術兼容性強。
  • 鈣鈦礦:光伏發電的下一個風口 預計明年可達0.7元/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的技術日新月異,不管是發電效率還是發電成本,最近十年都有質的變化,但時間進入2019年之後,發電效率幾乎停滯不前,現有的晶矽PERC技術,量產極限就是23%,要突破這個瓶頸,只能尋求新的技術,在眾多的技術路線中,行業一致認為光伏發電的終極解決方案就是鈣鈦礦疊加晶矽電池。目前不確定的是何種晶矽電池跟鈣鈦礦疊加。
  • 鈣鈦礦電池轉化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光伏發電業迎最強風口(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布,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效率的鈣鈦礦-矽疊層電池,這是目前的最高轉化效率。此外,NREL刷新了雙結(非聚光)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紀錄,獲得了32.9%的效率。 作為目前主流的光伏技術,晶矽光伏發電效率已越來越接近極限。鈣鈦礦作為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嘗試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後,因為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商業價值巨大,被《科學》(Science)期刊評為2013年的十大突破性科技進展之一。
  • 為何要對光伏發電「拉閘」降溫
    隨著我國能源消費格局加速調整,近年光伏再次回歸社會資本投資的風口。然而,越來越嚴峻的棄光情況和愈發無序擴張的光伏裝機總量已迫使相關部門必須出手幹預了。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合理把握髮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
  • 光伏發電效率再創新高 留給晶矽組件的時間已不多
    發表於:2020-02-04 09:48:14     作者:王軼辰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最新發布了全球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由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創造的單結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效率為29.15%,突破超過了牛津光伏公司之前報導的28%效率,再破世界記錄。
  •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出口方面,今年前5個月,光伏產品出口額約78.7億美元,同比下降10.1%。光伏電站建設成本繼續降低。受益於組件、逆變器等設備價格的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地面電站建設初始全投資成本已基本降至每瓦4元以下,較2019年下降約13%。  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
  • 如何提高光伏發電效率?
    03光伏組件效率和品質計算公式:理論發電量=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電池總面積*光電轉化效率,這裡面有兩個因素電池面積和光電轉化效率,轉化效率對電站的發電量影響是直接的。根據電路原理,組件串聯時,電流是由最少的一塊決定的,因此如果有一塊有陰影,就會影響這一路組件的發電功率。同樣,冬天的積雪要及時清除。08最大輸出功率跟蹤(MPPT)MPPT效率是決定光伏逆變器發電量的關鍵因素,其重要性遠超過光伏逆變器本身的效率。MPPT效率等於硬體效率乘以軟體效率。
  • 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測算與分析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文章導讀: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的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杆電價。本文梳理了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以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了2019年我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通過與各省燃煤標杆電價的對比,分析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的現狀。
  • 光伏發電是什麼?光伏發電的優缺點有哪些?
    有了電池組件和其他輔助設備,就可以組成發電系統。為了將直流電轉化交流電,需要安裝電流轉換器。發電後可用蓄電池存儲,也可輸入公共電網。發電系統成本中,電池組件約佔50%,電流轉換器、安裝費、其他輔助部件以及其他費用佔另外 50%。
  • 光伏轉化效率再刷世界記錄
    光伏轉化效率再刷世界記錄 發布時間: 2020-08-13 09:45:07   來源:coolcorp  作者:
  • 溫度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效率有何影響
    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現在很多家庭對光伏發電都非常感興趣,有一些家庭已經安裝了光伏電站,不僅自己用電不用交電費,用不了的多餘電量電業局會收購,把電費直接打入您的個人帳戶。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適合在溫度高的地區使用嗎?太陽能電池板也是電子元件,隨著溫度升高,它們的效率下降。與許多電子設備一樣,太陽能電池板溫度越高,效率越低。畢竟,太陽能電池板是把光能轉化成電能,而不是把熱轉換電能。
  • 發電效率低?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看過來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是太陽能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方式,然而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伏發電依然存在發電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頸,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PV/T)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其核心是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同時回收多餘熱能並加以利用,這不僅對電池有冷卻作用,可以提高發電效率和壽命,更重要的是實現「一機多能」,大大提高太陽能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降低電熱分別供應的成本
  • 全面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成本?來看看塔式光熱電站如何做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作為主流的光熱發電技術路線之一,塔式光熱發電近年來備受關注。相比成熟的槽式技術,塔式光熱發電有著更高的熱效率和聚光比,地形要求較低等優勢,但也有著風險高、技術成熟度缺乏驗證,控制系統複雜等不足。
  • 如何才算是真正了解光伏發電?
    關於光伏,你了解多少呢?能發電?能賺錢?可再生能源?其實這些都是,可能你聽到的更多的是關於光伏發電收益的宣傳,對於很多已經裝了光伏甚至是光伏從業人員都可能對光伏並不是特別的了解透徹,晶晶今天就來再次科普下,你眼中的光伏是這樣子嗎?
  • 力諾光伏發電正式接入國家電網 成本高急需扶持
    近日力諾集團建成了長江以北最大的太陽能電站,並正式接入國家電網。  由於太陽能發電成本較高,國家雖已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細則》,但並沒有出臺全國統一電價上網政策。有專家表示,民間積蓄的太陽能發電熱情急需國家產業政策扶持。    併入電網  「我國的電力產業將逐漸進入太陽能時代。」
  • 【必備】家用光伏發電成本、收益計算
    取決於三個因素:  1.配件成本。即光伏逆變器、太陽能電池板等。其次就是不同的光伏安裝公司有自己的定價標準。  2.裝機容量(也就是功率)。  3.光伏政策,也就是補貼政策。2013年8月26日,國家發改委確定,分布式光伏發電國家級補貼為0.42元/度(稅前),原則期限20年。此外,還有地方補貼,不同省份地區補貼力度都不一樣,這個需要諮詢當地的政策。
  • 光伏發電效率將提高,有望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電源
    「未來,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高效率、低成本、融合化發展趨勢明顯,」 9月18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指出,光伏發電效率將繼續提高,有望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