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利器來了!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2020-12-06 齊魯壹點

8月19日,一場以「杜絕兒童買賣、惟願天下無拐」為主題的籤約儀式正式在青島發布,「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與首宏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宏醫療集團)戰略合作儀式在青島市香格裡拉大酒店隆重舉行。首宏醫療集團負責該項目在山東省青島、濰坊、煙臺、威海四市的業務。有關專家表示,這將為兒童防拐、打拐提供有效的科學保障,為兒童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盾安民主任助理李宇飛,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青島市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指導員、原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任明法,首宏醫療控股集團CEO徐海波、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負責人唐淼等領導,與一些新聞媒體屆的朋友、醫療商會會員單位的代表以及首宏集團員工代表共同見證本次合作的授牌儀式。

孩子被拐,給被拐家庭的精神和經濟方面都會造成巨大打擊。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管理的全國「防拐」利器——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正式落戶青島。

市場主導、專業運作 「防拐」利器全國布局設點

據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介紹,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建立的「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市場主導、專業化服務,並納入公安部一所內網管理的兒童DNA資料庫,目前由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專業團隊運營,與全國打拐DNA資料庫互補。對預防兒童拐賣與走失,兒童人身安全做到「提前採樣預防」,走失後「快速精準查找」,對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兒童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也為防止兒童丟失增添一份科技力量。

毛佳偉介紹,「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為所有0-10歲兒童預存DNA信息,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資料庫建成三年來,為數萬名的適齡兒童預存了DNA信息。目前,該項目現已在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四川等17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執行機構,力爭儘快實現全國多省市執行機構全覆蓋。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負責人唐淼介紹,截至目前,資料庫在浙江全省11個地市設立辦事處和下屬採樣點,並已覆蓋到各縣級城市。2018年在浙江省通過DNA比對成功的案例就有18起。

他還認為,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的建立,拉近了公眾與DNA檢驗技術的距離,給孩子增添了一份科技保障。在全國開展適齡兒童DNA信息採集、檢測、存儲服務。採集的所有兒童血液樣本,均送交至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盾安民進行檢測,檢測使用的STR檢測法,精準度高達99.999999%,確保了所有兒童預存DNA信息的唯一性。於此同時,全國DNA兒童資料庫聯合清華大學醫學院,藉助基因檢測技術,幫助家長更有針對性地發掘孩子的優勢潛能,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提供更科學的建議。同時還聯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青島市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指導員任明法認為,隨著近幾年網絡信息化的發展以及丟失兒童數量的增加,全社會對「防拐」、「打拐」的關注越來越高,可由於缺失對比的信息等因素,致使大量的丟失兒童找不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全國兒童DNA資料庫就像一張電子出生證一樣,詳細記錄的自己父母地址、電話等詳細信息,讓丟失的孩子通過平臺資料庫快速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落戶青島輻射周邊四市,丟失兒童從此找尋回「家」的路

兒童走失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公安部門持續投入警力查找走失兒童下落,民政部門投入大量資金救助乞討流浪兒童,然而如何確認這些被解救及資助兒童的身份,幫助他們早日回歸父母懷抱,成為擺在有關部門眼前的一道難題。

一直以來兒童走失問題始終社會的廣泛關注。兒童失蹤幾後續的找回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在所丟失的兒童年齡分布為,5歲以內70%為男童易丟失,10歲以上男童、女童比例相持平易走失,為了預防兒童走失拐賣,全國政協及各省人大多次提案,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應運而生。

兒童預存DNA,一旦發生意外走失後,未來尋回時可以第一時間進行DNA比對快速確定身份,相較於以前兒童失蹤後,只能採集父母DNA進行盲比而言,現在比對速度更快、準確率更高,尋回兒童受到二次傷害的風險大大降低。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負責人唐淼認為,為方便全國各地兒童採集DNA信息入庫,保障兒童遠離走失傷害,不僅要靠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相關企業的規範化運作,更需要民眾自身意識的覺醒。隨著越來越多兒童錄入個人DNA信息到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所有走失兒童身份一查便知,快速與家人團圓的願望終將成為現實!

首宏醫療集團董事長兼CEO徐海波認為,全國丟失兒童數量日益增加,給每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像之前7月份杭州女孩章子欣丟失案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全部和未來,從出生到長大,父母無時無刻都在守護著孩子的安全。首宏醫療集團此次與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的合作,是出於對青島、濰坊、煙臺、威海四市0-10歲適齡孩子一種公益保護,希望通過我們的呼籲,人們在面對丟失兒童時不但要人人「打拐」行為,更應該教會父母和孩子們如何「防拐」,通過全國兒童資料庫這一科技手段,讓更多的丟失兒童找尋回家的路,這也是首宏醫療集團社會責任和終極目標。

首宏醫療集團此次攜手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這一「打拐防丟」利器落戶青島,也將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幫助更多走失或被拐賣的兒童重回父母身邊,讓更多家庭破鏡重圓。此後,全國兒童DNA資料庫在濰坊、煙臺、威海四市相繼上線。

據悉,首宏醫療集團作為醫貿行業代表企業,首宏集團始終秉承「醫貿一條龍,安全找首宏」的服務方針,以規範行業安全為企業責任,建立並有效運營著一整套完善的安全服務管理體。讓安全醫貿真正成為醫貿行業發展的基石和驅動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2019年8月19日,一場以「杜絕兒童買賣、惟願天下無拐」為主題的籤約儀式正式在青島發布,「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與首宏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宏醫療集團)戰略合作儀式在青島市香格裡拉大酒店隆重舉行。首宏醫療集團負責該項目在山東省青島、濰坊、煙臺、威海四市的業務。有關專家表示,這將為兒童防拐、打拐提供有效的科學保障,為兒童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
  • 錄入新生兒指紋採集DNA防拐
    原標題:錄入新生兒指紋採集DNA防拐   提案人:  尹利平、黃蔚然、吳平、林喜榮    內容:當下拐賣兒童的犯罪活動猖獗,屢打不止。官方資料顯示,東莞近三年共有35名兒童被拐賣,目前全部被解救回來。破案的成本每人約8萬~10萬元。
  • 建兒童DNA資料庫 江西有了打拐「神器」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斐、楊靜)3月1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啟動,該資料庫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修傑淼報導:1日,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正式啟動。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 朱軍委員:建議建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用「責任」二字詮釋了自己的五年履職感受。
  • 浙江有兒童DNA資料庫 已有四千餘名兒童數據入庫
    DNA檢驗技術是確認被拐賣兒童身份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 國家基因庫落戶河南長垣 為全國第三家
    又一國家級科研服務平臺落戶河南!8月23日記者獲悉,日前省農科院和長垣縣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長垣建設國家基因庫河南中心。  目前國內有兩個基因庫,一是位於深圳華大基因的國家基因庫,二是位於青島的青島海洋基因庫,國家基因庫河南中心將成為第三個國家基因庫。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籤訂協議,聯合成立「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這標誌著該中心正式落戶青島。
  • 破案利器了解一下?揭開DNA檢測的神秘面紗
    中文名為脫氧核糖核酸的DNA,究竟是如何成為破案利器的?記者帶你走進寧夏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DNA實驗室,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大隊副大隊長拜永強說:「各類物證首先會被送往前置處理室進行第一步處理。
  • 建全民DNA資料庫應先釐清利弊
    「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大量拐賣兒童的現象,據統計,每年我國約有20萬兒童遭拐賣,而能找回來的只佔其中的0.1%。」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 離散29載,DNA比對助父子團聚
    離散29載,DNA比對助父子團聚  □ 本報記者  鄧新建 鄧君  □ 本報通訊員 鍾紅  「這29年來一直在找,從來沒有停止過,如今他回家了就好,其他都不重要!」今年9月9日上午,一場催淚卻溫暖的被拐兒童認親儀式在廣東省肇慶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刑偵大隊舉行。
  • DNA損傷修復基因資料庫
    如果DNA損傷沒有被正確修復,可能發生以下3種情況細胞衰老,加速細胞衰老進程細胞凋亡,DNA損傷過度無法修復時,會啟動凋亡程序來清除損傷的細胞細胞癌變,DNA損傷部分修復的情況下,細胞會出現各種基因組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導致正常細胞癌變成為腫瘤細胞DNA
  • CPDA培養項目落戶青島 報考數據分析師不用來回奔波了
    半島記者 劉紅  熱門數據分析師培養項目落戶青島了,參加培訓再也不用東奔西走了!日前,CPDA山東管理中心與半島國旅共同磋商落地CPDA青島培訓中心,青島地區學員不用去濟南可以在當地上課了。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李曉哲12月3日,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西海岸新區舉行。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註冊用戶超190萬12月3日,科大訊飛未來港正式啟用,同時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在青島落戶。記者在一樓展廳的全球中文學習平臺上看到,該平臺設置了普通話測試、譯學中文等特色模塊,如針對海外學習者,在「譯學中文」模塊,學習者可以通過語音或文本輸入其母語內容,實時翻譯出中文並自動分句。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科大訊飛未來港啟用
    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目前,平臺已實現中文學習場景全面覆蓋,面向學前兒童、中小學生、成人普通話學習者、中國少數民族學習者、海外中文學習者等多樣化的用戶群體,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學習工具,為全球中文學習者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從2019年10月上線至今,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已經覆蓋169個國家,註冊用戶達203萬。
  • 官方確認 又一所「國字號」高校落戶青島
    【重磅好消息】據青島政務網8月28日「政府信箱」最新回復經中殘聯初步確定中國康復大學落戶青島具體選址尚未確定中國康復大學將落戶青島哪裡?其實在去年,青島高新區官方微信號曾發布文章稱教育部考察組一行來青島進行規劃選址考察考察了青島高新區、西海岸新區、嶗山區。詳情如下:↓↓↓
  • 浙江人大代表建議成立DNA資料庫 為老弱辦「身份證」
    中新網杭州1月25日電(記者 邵燕飛 見習記者 李津 實習生 李苑露)去年,一部講訴父母尋找走失兒童的電影《親愛的》,讓大眾視線聚焦被拐孩童。正在此間召開的浙江省兩會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吉利集團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總裝分廠技術質量員呂義聰把這個話題搬上了兩會,他提出在浙江省全面實行居民DNA採集並建立資料庫的建議,讓DNA資料庫成為一張普遍的「身份證」,來應對拐賣兒童婦女、追捕逃犯等刑事案件,以及搜尋失蹤人口等。  近年來,時常能看到有人將尋子信息發布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尋子家庭,經歷讓聞者為之心酸。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 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
    央廣網青島12月4日消息(記者王偉)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舉行。山東教育廳廳長鄧雲鋒指出,我們相信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後,將進一步深化中文教育學習教育改革,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會上,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正式揭牌。
  • 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
    9月9日上午,一場催淚卻溫暖的被拐兒童認親儀式,在肇慶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刑偵大隊舉行,離散29年的父子終於在這天團聚相擁。他們多年的思念全化成了幸福的淚水,如此背後,是割不斷的骨肉親情。2020年7月6日,馮凱再次將數據在全國公安機關DNA資料庫進行單親人工比對,經反覆多次比對,他發現河北的李方同與方東健血樣比中位點較多,有可能存在親緣關係。
  • 歐洲大酒店來青島考察 超五星酒店將落戶銀沙灘
    本報訊(記者 安源) 青島開發區將再建超五星級酒店。記者昨日從開發區歐美亞投資促進局獲悉,世界頂級酒店歐洲大酒店將落戶鳳凰島,這將是西海岸近年來引入的第十家五星級酒店。據了解,過去開發區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但在建或將建的五星級酒店已有十家,兩三年時間,一個蔚為壯觀的五星級酒店群將在西海岸崛起,其數量和規模可與市區沿海一線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