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兒童DNA資料庫 已有四千餘名兒童數據入庫

2020-12-08 騰訊大浙網

加載中...

DNA檢驗技術是確認被拐賣兒童身份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謝瑛是一位有著30餘年工作經驗的老公安,近日,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朱軍建議的這項工作,在浙江已經啟動了!

2015年,浙江省人大會議提出建立DNA資料庫。2016年,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工作,省公安廳聯合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省教育廳於年底聯合發文,正式啟動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由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全權建立,授權研究院控股的浙江安伢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運營。

據悉,這是全國目前唯一一個由政府政策主導、專業化服務、市場化運營,並納入公安內網管理的兒童DNA資料庫平臺。

截至目前,資料庫在全省11個地市設立辦事處和下屬採樣點,並已覆蓋到各縣級城市。資料庫主要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由家長自願自費給孩子入庫,迄今已有4000餘名兒童的DNA數據入庫。

短短一年多時間,從生根發芽到開枝散葉,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的建立降低了公眾使用DNA檢驗技術的準入門檻,給孩子增添了一份科技保障。在這項工作上,浙江已走在全國前列。

5月16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條消息刷爆了大部分人的朋友圈:616名孩子在打拐行動中被解救,正在尋找父母。其中有17名孩子區域顯示為浙江,但由於有些孩子被拐地點和姓名等信息不詳,無法找到他們的親生父母。

「如果我們在這17個孩子出生之時就採集錄入他們的DNA信息和家庭信息,做好源頭工作,那他們被解救之後可以立即通過資料庫聯繫上各自的父母親。」在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總監傅鐵鋼看來,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既對全國「打拐」DNA資料庫起著補充作用,又能通過大數據和現代DNA技術的綜合運用更好地預防震懾拐賣兒童犯罪活動,幫助被拐兒童找到父母。

其實,對廣大父母而言,數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也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傅鐵鋼告訴記者,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採集的所有數據將納入省級公安專項資料庫統一管理。同時,信息採集入庫全流程實行嚴格的數位化防洩漏技術,各類信息以編碼形式流轉,檢測結果通過專網實時上傳入庫。

「為了孩子們,再難做的事情也要做好!」對於浙江省兒童DNA資料庫的明天,謝瑛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建兒童DNA資料庫 江西有了打拐「神器」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斐、楊靜)3月1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啟動,該資料庫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修傑淼報導:1日,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正式啟動。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盾安民主任助理李宇飛,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青島市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指導員、原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任明法,首宏醫療控股集團CEO徐海波、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負責人唐淼等領導,與一些新聞媒體屆的朋友、醫療商會會員單位的代表以及首宏集團員工代表共同見證本次合作的授牌儀式。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盾安民主任助理李宇飛,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青島市民營醫療機構黨建工作指導員、原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任明法,首宏醫療控股集團CEO徐海波、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負責人唐淼等領導,與醫療商會會員單位的代表以及首宏集團員工代表共同見證本次合作的授牌儀式。
  • 專訪浙江警方打拐負責人:DNA庫助281名孩子回家
    在國內,每年有上萬名兒童失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賣或拐騙。臨近春節,原本是家人團聚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家庭因為孩子走失或被拐陷入困境,對於他們而言,孩子不見了將帶來一輩子的傷痛。  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不斷通過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力度。
  • 從源頭「打拐」: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建立
    一旦孩子走失,通過將疑似被拐兒童的基因信息與DNA數據自動搜索和資料庫自動對比,能迅速幫助丟失的兒童找到自己的父母。今年南寧市兩會期間,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周碧燕建議,構建南寧市新生兒及兒童DNA資料庫,為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並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日前,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
  • 浙江人大代表建議成立DNA資料庫 為老弱辦「身份證」
    正在此間召開的浙江省兩會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吉利集團浙江金剛汽車有限公司總裝分廠技術質量員呂義聰把這個話題搬上了兩會,他提出在浙江省全面實行居民DNA採集並建立資料庫的建議,讓DNA資料庫成為一張普遍的「身份證」,來應對拐賣兒童婦女、追捕逃犯等刑事案件,以及搜尋失蹤人口等。  近年來,時常能看到有人將尋子信息發布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尋子家庭,經歷讓聞者為之心酸。
  • 滬建首個兒童血液腫瘤資料庫
    □記者 許沁晚報訊 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中心大樓奠基。與此同時,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還將建立國內首個兒童血液腫瘤診治信息資料庫,將收集血液腫瘤患兒在發病症狀、醫療過程、預後情況,以及生活情況長期追蹤等方面的信息,用於幫助分析來自不同區域的病兒在疾病發展上的各種情況、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 印度一醫院兩天30餘名兒童喪生 衛生部門否認醫院氧氣供應不足
    印度北方邦一家公立醫院,周三(9日)至周五(11日)期間有至少30名兒童死亡,「12日,死亡兒童又新增3人,目前已有33名兒童喪生。有政府官員向媒體表示,事故原因為醫院氧氣供應不足;然而,北方邦衛生部長舒克拉否認指控,並表示這些兒童分別死於腦炎及」與分娩程序有關"的病症。
  • 朱軍委員:建議建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原標題:朱軍:建議建立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楊月)「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大量拐賣兒童的現象,據統計,每年我國約有20萬兒童遭拐賣,而能找回來的只佔其中的0.1%。」
  • 480餘名碩士博士狀告"中國學位論文資料庫"侵權
    」的「中國學位論文資料庫」,日前,480餘名碩士、博士將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朝陽區法院稱,加上今年6月份該院已經受理的兩起案件,現已有482名碩士、博士向萬方數據公司提起侵權訴訟,要求萬方數據公司在媒體及網站上公開致歉,並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律師、公證費用支出。記者注意到,案件的索賠金額通常在7000餘元,預計482件案件的索賠總額將達350餘萬元。
  • 480餘名碩士博士狀告「中國學位論文資料庫」侵權
    」的「中國學位論文資料庫」,日前,480餘名碩士、博士將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朝陽區法院稱,加上今年6月份該院已經受理的兩起案件,現已有482名碩士、博士向萬方數據公司提起侵權訴訟,要求萬方數據公司在媒體及網站上公開致歉,並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律師、公證費用支出。記者注意到,案件的索賠金額通常在7000餘元,預計482件案件的索賠總額將達350餘萬元。
  • 如何用產品思維,給8歲兒童解釋什麼是資料庫?
    因此,面對「向8歲兒童解釋資料庫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我們首先按照這樣的思考層次來解決。1.我們知道,剛上小學的人不知道數據是什麼,這也意味著,不能完全根據資料庫的官方定義來向他們解釋資料庫是什麼,使他們無法理解。上面我們說過,這次任務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向8歲兒童解釋資料庫是什麼。現在也沒有辦法找到那個向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讓他告訴我們原因。
  • 江西省兒童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
    10月15日,江西省兒童醫院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發現了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並已通過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專家審核,刷新了全球血型資料庫。江西省兒童醫院輸血科主任周根水表示,RH血型新基因型的發現不僅刷新了全球血型資料庫,也有助於保障臨床輸血安全。
  • DNA資料庫幫忙 武山男孩走失24年後回家
    DNA資料庫幫忙 武山男孩走失24年後回家丁換保還珍藏著兒子小時候的照片丁換保疾步上前,一把將小丁摟在懷中。今年5月,在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失蹤兒童DNA資料庫比對成功後,經過武山縣公安局民警的幫助,5月29日,小丁終於回到了闊別24年的家鄉。1994年的一天,當時只有8歲的小丁外出尋找妹妹,出於好玩扒上了一列火車,被稀裡糊塗帶到了廣州。到廣州後,為了生存,小丁混跡於廣州火車站,有時會像流浪者一樣乞討,有時會被送往收容所。
  • 基因產業新方向:建立新生兒DNA庫,從源頭「打拐」
    早在2009年5月,我國公安部建立「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並聯合微博等社會化媒體聯合打拐;在這個 「打拐」DNA資料庫的警用平臺上,DNA信息可以自動檢索「碰撞」,警方可以異地查詢,網上比對來幫助受害者查找到部分被拐賣兒童,至2013年,該平臺已經助力解救2700餘名被拐兒童。
  • 首個中國兒童腎臟病基因突變圖譜被揭示,「沉默殺手」將可實現精準...
    為了扭轉我國遺傳性腎臟疾病及罕見病研究「單打獨鬥」的局面,兒科醫院牽頭成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網際網路+腎臟專科聯盟,依託「中國兒童遺傳性腎臟疾病資料庫」(www.ccgkdd.com.cn),建立起全國範圍遺傳性腎臟疾病數據平臺,推進數據共享、協同合作。資料庫對來自全國多中心的兒童腎臟病的分子遺傳學診斷病例進行數據分析,以提出進一步優化兒童腎臟病分子遺傳學診斷的策略。
  • 入戶走訪發現兒童失蹤 細心民警DNA比對幫助尋找
    DNA助力尋子  失散3年終團圓  入戶走訪發現兒童失蹤 細心民警DNA比對幫助尋找  近日,廣州警方在「走千家、訪萬戶、暖民心」入戶走訪活動中,發現一起兒童失蹤的警情,而失蹤兒童的父母卻沒有報警。
  • Nature:科學家們找到治療兒童實體瘤的新方法
    2017年9月1日/生物谷BIOON/---為了提高患有致命性癌症的兒童的治療效果,來自St. Jude兒童醫院的研究者們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兒童實體瘤樣本庫、藥物敏感性資料庫以及相關的信息。這些資源對於全球科研界免費開放。St.
  • 「小海豚計劃」聚焦心理幫扶,400餘名困境兒童獲一對一幫扶
    自2017年起,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就推出了「一對一幫扶」活動,在近4年的時間裡,富德生命人壽各分公司近千名志願者積極參與,或通過實地探訪,或通過線上幫扶系統,一對一幫扶了全國各地400餘名像林月這樣的兒童,而他們的身後都閃現同一個標籤:家庭缺失、親情缺位。貧窮,從來都不是這些孩子最大的問題,他們的問題在於「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