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兒童DNA資料庫 江西有了打拐「神器」

2020-12-06 中國江西網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斐、楊靜)3月1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啟動,該資料庫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

    據了解,資料庫啟動後,將在各小學、幼兒園、醫院等組織多個渠道、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普及,為進入樣本採集的實質性工作奠定基礎。下一步,資料庫承建單位將與共青團江西省委合作,實施三年公益計劃,每年至少提供1000個減免名額,讓省內部分貧困留守兒童和殘障兒童享受該公益服務,逐步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公益為主、社會化運作的格局。

    記者了解到,2009年以來,公安部啟用了「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和「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據介紹,公安部建立的全國打拐DNA資料庫,雖然對破獲嬰幼兒拐賣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DNA信息通常是在兒童失蹤後,才將被拐兒童父母的DNA入庫,有一定的滯後性。

    「與其事後彌補,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如果暫時無法全面鋪開,不如先把弱勢群體保護起來。」團省委少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兒童DNA資料庫是採集0至10歲兒童DNA入庫,從源頭防範拐賣兒童犯罪,預防為主,更具前瞻性。此外,DNA位點是點對點的比對,更具有唯一個體性、權威性、準確率有接近100%的優勢。

    對於信息安全方面,省兒童DNA資料庫承建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為防止洩密,承建部門配備了專門、獨立的伺服器,不與外網連接,隔絕黑客攻擊路徑。同時,還擁有自主研發的數據存儲管理系統,具有先進的加密算法可有效保護數據安全。

    省司法廳司法鑑定管理局局長萬筱泓介紹,我省建立兒童DNA資料庫作用和意義很大,一旦孩子走失,所保存的基因信息會立即上傳至全國打拐資料庫,與疑似被拐兒童的基因信息進行自動搜索和比對。配比成功後,可根據已預留存的父母聯繫方式快速找到兒童親生父母,避免了父母因重大疾病、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等因素而引起的基因突變,導致比對失敗。

相關焦點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修傑淼報導:1日,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正式啟動。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 朱軍委員:建議建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原標題:朱軍:建議建立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楊月)「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大量拐賣兒童的現象,據統計,每年我國約有20萬兒童遭拐賣,而能找回來的只佔其中的0.1%。」
  • 完善DNA資料庫是打拐的最優路徑
    其中,打拐DNA資料庫的運用,更是功不可沒。吳先生失散24年的兒子,其身份正是通過DNA比對得以確認。顯而易見,倘若非此「火眼金睛」,吳先生的尋親之路無疑如「大海撈針」,勢必更加「其路漫漫」。 不過,眼下的DNA資料庫似乎有待完善。
  • 浙江有兒童DNA資料庫 已有四千餘名兒童數據入庫
    DNA檢驗技術是確認被拐賣兒童身份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市場主導、專業運作 「防拐」利器全國布局設點據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介紹,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建立的「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市場主導、專業化服務,並納入公安部一所內網管理的兒童DNA資料庫,目前由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專業團隊運營,與全國打拐DNA資料庫互補。
  • 從源頭「打拐」: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建立
    一旦孩子走失,通過將疑似被拐兒童的基因信息與DNA數據自動搜索和資料庫自動對比,能迅速幫助丟失的兒童找到自己的父母。今年南寧市兩會期間,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周碧燕建議,構建南寧市新生兒及兒童DNA資料庫,為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並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日前,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
  • 建全民DNA資料庫應先釐清利弊
    「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大量拐賣兒童的現象,據統計,每年我國約有20萬兒童遭拐賣,而能找回來的只佔其中的0.1%。」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項目總經理唐淼介紹,截至目前,資料庫在浙江全省11個地市設立辦事處和下屬採樣點,並已覆蓋到各縣級城市。2018年在浙江省通過DNA比對成功的案例就有18起。他還認為,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的建立,拉近了公眾與DNA檢驗技術的距離,給孩子增添了一份科技保障。
  • 基因產業新方向:建立新生兒DNA庫,從源頭「打拐」
    「打拐」DNA資料庫 採集5類人員血樣隨著中國貧富差距的加大,拐騙兒童、偷竊嬰兒的案例沒有得到根本遏制。DNA(脫氧核糖核酸)檢驗技術,具有個體識別和親緣關係認定準確的特點,是確定被拐賣兒童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
  • 專訪浙江警方打拐負責人:DNA庫助281名孩子回家
    【摘要】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雖然案件總量少於其餘涉拐重點省市,但由於浙江是被拐賣兒童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且近年來呈現出親生父母販賣子女等新趨勢,打拐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在國內,每年有上萬名兒童失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賣或拐騙。臨近春節,原本是家人團聚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家庭因為孩子走失或被拐陷入困境,對於他們而言,孩子不見了將帶來一輩子的傷痛。  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不斷通過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力度。
  • 山東"打拐"行動計劃出爐 疑似被拐兒童血樣將入DNA庫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15—2020年)》,敲定了今後幾年山東的「打拐」路線圖。據了解,山東將綜合整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活動重點地區和「買方市場」。在具體層面上,我省將採集失蹤兒童父母和來歷不明、疑似被拐兒童的血樣,檢驗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
  • 建立深圳DNA庫 將打拐進行到底---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唐珊珊)「我建議從新生兒和父母開始,逐步建立深圳DNA庫,將打拐進行到底!」市政協委員鍾帆飛對拐賣兒童問題關注已久,並在今年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提交相關提案。 鍾帆飛是東方銀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也是去年當選的市政協委員,她去年提交的《關於建立兒童安全警報系統的提案》引起多家媒體關注。
  •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 寶貝們想回家
    《親愛的》、《失孤》兩部講述「打拐」的電影,模糊了很多人的眼睛。  事實上,它們背後折射出一個社會難題:如何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建立尋找失蹤兒童的渠道?  近幾年,不斷有專家學者提出設想:建立全國新生兒指紋、DNA基因庫。
  • 周杰尋親續:警方建議採血輸入全國打拐DNA庫
    新報訊(記者 郝少英) 12月17日,本報刊發消息《年幼被拐現尋親 周杰的記憶中有牧民趕場情景》,對廣西女孩周杰年幼被拐、想要在內蒙古尋親的情況進行了報導。此事引起了許多讀者的關注,首府警方建議周杰到其所在地公安局進行採血,將化驗後的DNA鑑定輸入全國打拐NDA信息庫,方便日後比對尋找。
  • 神秘志願者微博打拐 協助解救56名被拐兒童
    他的志願行動春節無休,因為「越是在親人團圓的時刻,那些被拐兒童的家庭越是過得揪心」……「現代俠客」善用最IN行俠手段———微博打拐。新年願望仔仔:在新的一年,父母希望我能早日成家,我會認真考慮並希望能願望成真。
  • 離散29載,DNA比對助父子團聚
    「對於小時候被拐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就記得家裡附近有鐵路、有火車,這些年我也從養父母和鄰居那邊多方打聽相關消息,甚至去了好幾個地方公安機關採集血樣入庫,但是一直沒有收穫。」這十幾年來,父親方東健從未放棄尋找,而遠在河北的兒子方小明同樣也在做著努力。一直沒有放棄的他們,最終在端州公安的助力下,成就了最終的團聚。
  • 江西一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刷新全球資料庫
    江西一醫院發現RH血型新基因型!江西省兒童醫院近日發現了RH血型系統的一種新型D等位基因型,刷新全球血型資料庫!(江西省兒童醫院供圖)根據基因檢測的家繫結果分析推斷,該基因的特點表現為:當它單獨存在時(另一條RhD基因缺失)會使RhD抗原弱表達,檢查時RhD血型表現為弱陽性。「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有兩個正常RhD基因,表現為RhD血型陽性。
  • 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
    當天,分局刑偵大隊法醫馮凱接待了方東健,他採集了方東健血樣並將信息資料錄入打拐庫,同時將血樣送至肇慶市公安局DNA實驗室進行檢驗,隨後將DNA檢驗結果也錄入打拐庫。&nbsp&nbsp&nbsp&nbsp由於是單親錄入,打拐庫無法自動比對。
  • 「天使童行」悅天使集團成立億元助童打拐基金
    保護和關愛兒童是兒童節永遠不變的主題,也是人類社會永遠的責任。我們除了慶祝兒童節,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節日的同時,了解兒童節設立的初衷,從社會現實的角度給予孩子更深層次的關愛和保護,才能夠使這個節日更有社會價值和深刻意義。此次悅天使集團的公益行為,切實觸碰到了社會的痛點。
  • 丁家社區建家族DNA信息庫 方便查詢失蹤人口
    濰坊新聞網11月23日訊 11月22日,對奎文區北苑街道丁家社區的居民來說,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社區服務中心採集DNA信息。「我以前看過一個報導,說是通過DNA找到了一個潛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聽到居民們的談論,北苑派出所民警表示,當前DNA資料庫是公安機關「打拐」、查詢失蹤人口、服務群眾的重要科技支撐,通過DNA信息庫,能很方便地對比出失蹤兒童、走失老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