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委員:建議建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2020-12-06 環球網

原標題:朱軍:建議建立全民DNA資料庫實現「網際網路+打拐」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楊月)「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大量拐賣兒童的現象,據統計,每年我國約有20萬兒童遭拐賣,而能找回來的只佔其中的0.1%。」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用「責任」二字詮釋了自己的五年履職感受。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等著我》是央視綜合頻道的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節目的好口碑喚起了公眾對『拐賣』這個嚴重社會問題的更多關注,尤其是拐賣兒童,觸犯了法律的同時,也導致一起起家庭破碎和人倫悲劇。」朱軍表示,造成被拐兒童很難被找回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國土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兒童一旦被拐,有可能被拐賣到任何地區,找尋被拐孩子猶如大海撈針,有些孩子更是被賣到邊遠山區,這增加了尋回的難度。且社會普遍對尋親打拐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度仍然不高,熟人社會講究人情,導致對拐賣、買拐行為的麻木和包庇。而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國人口及DNA資料庫建設乏力,導致打拐和尋回被拐兒童難度較大。

朱軍介紹,在調研中了解到,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一直高度重視運用DNA資料庫等前沿技術進行打拐。實際上,為回應群眾要求,快速、高效地查找被拐賣兒童,公安部在2009年就已建成全國「打拐」DNA資料庫,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查找被拐賣兒童,並成功幫助眾多被拐兒童尋回親生父母。但這種DNA資料庫覆蓋面較窄,只有當兒童失蹤後才會啟動程序,倘若被拐兒童未被發現並將DNA入庫,則根本無法尋回,同時也不能對拐賣兒童的非法行徑形成威懾,現有DNA資料庫局限性明顯。而相比於國內極低的尋回比例,美國失蹤兒童中95%以上能夠再回到父母身邊。這跟美國完備的防止拐賣兒童應急體制機制有關,同時美國龐大的DNA資料庫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更好地打擊拐賣兒童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效尋找被拐兒童,需要加大投入,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

具體來說,朱軍建議,首先是建議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創建全民DNA資料庫可與落戶結合起來,這樣能夠有效地克服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大的困境,克服熟人社會對拐賣兒童行為的麻木和包庇,一旦孩子被拐賣,除非不給孩子落戶,否則都能夠迅速定位被拐兒童所在位置,這是一種高效的尋找失蹤兒童的手段。

全民DNA資料庫建立起來後,還要實現全國聯網,確保不遺漏、不留死角。「我國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有實現全民DNA資料庫全國聯網的基礎條件。要能夠真正給拐賣兒童布下『網際網路+』的天羅地網,這也能對拐賣兒童、收買兒童的非法行徑形成一種巨大的威懾。」朱軍說。

與此同時,要及時進行全民DNA資料庫的動態更新。朱軍建議以基層轄區為單位,公安、衛計委等相關部門要及時發現本地區人口情況變化,並及時將相關DNA數據錄入資料庫,確保實現基因庫的動態更新。

最後,全民參與也很重要。「建議提高廣大民眾對創建全民DNA資料庫對於打擊拐賣的作用的認識,提高民眾參與、配合的積極性。」朱軍認為,DNA資料庫與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比較遠,民眾對之比較陌生,甚至會產生牴觸情緒,因此需要積極宣傳創建全民DNA資料庫的作用和益處,讓民眾更多地了解資料庫,轉變他們的觀念,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配合的意願。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建全民DNA資料庫應先釐清利弊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告訴記者,他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3月14日中國青年網)   假如從現在開始,逐漸將新生兒和兒童的DNA信息錄入資料庫,並在若干年後,建立一個涵蓋全民的DNA資料庫,拐賣兒童等許多社會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浙江有兒童DNA資料庫 已有四千餘名兒童數據入庫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朱軍建議,在現有「打拐」DNA資料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建包括新生兒和廣大兒童在內的全民DNA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謝瑛是一位有著30餘年工作經驗的老公安,近日,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朱軍建議的這項工作,在浙江已經啟動了!2015年,浙江省人大會議提出建立DNA資料庫。
  • 建兒童DNA資料庫 江西有了打拐「神器」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斐、楊靜)3月1日,記者了解到,我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啟動,該資料庫面向我省0至10歲年齡段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
  • 基因產業新方向:建立新生兒DNA庫,從源頭「打拐」
    今年兩會,不少政協委員也跟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將關注點放在「打拐」這個社會問題上。其中全國政協委員白鶴祥提交了《免費為新生兒建立臍帶血和DNA庫》的提案。他建議,免費為新生兒建立臍帶血和DNA庫,一方面為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另一方從源頭來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將DNA檢測納入新生兒出生後常規檢查?
  • 完善DNA資料庫是打拐的最優路徑
    其中,打拐DNA資料庫的運用,更是功不可沒。吳先生失散24年的兒子,其身份正是通過DNA比對得以確認。顯而易見,倘若非此「火眼金睛」,吳先生的尋親之路無疑如「大海撈針」,勢必更加「其路漫漫」。 不過,眼下的DNA資料庫似乎有待完善。
  • 獨家:劉長樂白巖松朱軍周濤 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朱軍: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 朱軍:"網紅"生命力有待觀察 應冷靜看待 在朱軍看來,「網紅」現象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當下不少年輕人的內心缺少了一份安靜、一份定力。> 從推動全民閱讀的大格局來看,開展和提高中小學生閱讀,是改善我國國民閱讀狀況最重要的基礎。
  • 從源頭「打拐」: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建立
    一旦孩子走失,通過將疑似被拐兒童的基因信息與DNA數據自動搜索和資料庫自動對比,能迅速幫助丟失的兒童找到自己的父母。今年南寧市兩會期間,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周碧燕建議,構建南寧市新生兒及兒童DNA資料庫,為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並有效遏制拐賣兒童犯罪。日前,廣西首個新生兒及兒童DNA庫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
  • 建立深圳DNA庫 將打拐進行到底---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唐珊珊)「我建議從新生兒和父母開始,逐步建立深圳DNA庫,將打拐進行到底!」市政協委員鍾帆飛對拐賣兒童問題關注已久,並在今年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提交相關提案。 鍾帆飛是東方銀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也是去年當選的市政協委員,她去年提交的《關於建立兒童安全警報系統的提案》引起多家媒體關注。
  • 專訪浙江警方打拐負責人:DNA庫助281名孩子回家
    【摘要】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雖然案件總量少於其餘涉拐重點省市,但由於浙江是被拐賣兒童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且近年來呈現出親生父母販賣子女等新趨勢,打拐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自2000年起,浙江警方就將打拐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不斷通過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力度。雖然案件總量少於其餘涉拐重點省市,但由於浙江是被拐賣兒童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且近年來呈現出親生父母販賣子女等新趨勢,打拐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 周杰尋親續:警方建議採血輸入全國打拐DNA庫
    此事引起了許多讀者的關注,首府警方建議周杰到其所在地公安局進行採血,將化驗後的DNA鑑定輸入全國打拐NDA信息庫,方便日後比對尋找。17日一早,不少讀者就給記者打來電話,諮詢周杰尋親的詳細情況,很多人通過網絡微博等多種形式,關注此事。呼和浩特、通遼兩家媒體分別聯繫了記者,希望共同從媒體角度關注此事。
  • 「天使童行」悅天使集團成立億元助童打拐基金
    每個孩子的失蹤都牽動著整個家庭,也牽動著社會的神經,兒童失蹤及被拐賣問題一直被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和重視,國家層面,不斷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建設,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專項行動,依託科技手段,不斷優化升級打拐工作的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如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團圓」系統已升級至四期,5月24日正式上線,在最短時間內發布兒童失蹤信息,利用社會力量「全民打拐」;社會層面,企業和民眾也在用各自的方式發揮力量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市場主導、專業運作 「防拐」利器全國布局設點據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佳偉介紹,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建立的「全國兒童DNA資料庫」,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市場主導、專業化服務,並納入公安部一所內網管理的兒童DNA資料庫,目前由浙江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專業團隊運營,與全國打拐DNA資料庫互補。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修傑淼報導:1日,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在南昌正式啟動。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毛佳偉介紹,「全國兒童DNA資料庫」為所有0-10歲兒童預存DNA信息,並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資料庫建成三年來,為數萬名的適齡兒童預存了DNA信息。目前,該項目現已在浙江、上海、廣東、山東、四川等17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執行機構,力爭儘快實現全國多省市執行機構全覆蓋。
  • 第04篇:資料庫中如何使用代碼實現建庫、建表、建約束
    前面在第一篇中,曾主要講解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的圖形化界面實現建庫、建表、建約束。雖然簡單易操作,但如果不小心將資料庫、表格意外刪除,就需要重新創建;如果多次執行這樣的操作就會感覺非常繁瑣。再者當項目測試完成後,需要部署在客戶的真實電腦上。
  • 如何聚才 省政協委員建議建「武漢國際大學聯合校區」
    長江網1月2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鞠頔) 「武漢正在建設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實現這些偉大目標需要大量人才,能否在長江新城建設一座武漢國際大學聯合校區?」23日,省政協會議開幕當天,民進湖北省委遞交一份集體提案,引發委員們廣泛討論。
  • DNA損傷修復基因資料庫
    oncotator在對腫瘤突變進行注釋時,專門集成了一個損傷修復基因的數據,將Wood RD等人在文章中提到的DNA損傷修復相關的基因進行了匯總,網址如下https://www.mdanderson.org/documents/Labs/Wood-Laboratory/human-dna-repair-genes.html
  • 山東"打拐"行動計劃出爐 疑似被拐兒童血樣將入DNA庫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15—2020年)》,敲定了今後幾年山東的「打拐」路線圖。據了解,山東將綜合整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活動重點地區和「買方市場」。在具體層面上,我省將採集失蹤兒童父母和來歷不明、疑似被拐兒童的血樣,檢驗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
  • 北京市政協委員孫連輝:真正讓幾個大蓋帽合成一個大蓋帽
    孫慶賀建議,要建立騰退空間的動態資料庫,根據城市街區和周邊的功能定位,科學分析和研判騰退空間利用的方向,同時及時與正在編制的核心區控規和街區更新規劃相銜接,將騰退空間的利用納入城市長遠發展的廣泛體系。孫慶賀還建議,統籌同類空間的功能定位,加強騰退空間的分級分類管控。
  • 夫妻創建「寶貝回家尋子網」 各地打拐辦入駐
    「我丈夫說建個尋人網站比貼尋人啟事好。」張寶豔說。秦豔友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從網際網路逐漸普及的趨向看,這的確是個好主意。秦豔友在網絡上試著搜索,看看有沒有尋人網站,結果真搜出一些。不過,這些網站都是收費的,僅僅將丟失孩子的照片貼在網頁上一年就要收費六七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