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距離地球很遠,且其引力很強,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隕石?

2020-12-04 科學菌

我們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又處在銀河系當中,而銀河系不過是宇宙當中無數星系的其中一個,所以就能看得出來我們地球的渺小了。太陽系當中有八顆行星,是我們地球,火星等等,在我們地球上偶爾有隕石墜落,那麼就有人非常的奇怪,在我們的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的隕石呢?火星距離我們地球非常的遠,哪怕是最近的時候,也得在5500萬公裡之外了,而且火星的質量也是非常大的,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火星上的巖石怎麼會掉落到我們地球上來呢?

科學家們對隕石的鑑定是非常注重的,非常的具有科學性,而如何判斷是火星隕石呢?我對火星上巖石的仔細比對,發現隕石的成分與火星上的巖石成分非常的相似,所以才認定是火星隕石的。但是有的人對此事只有一個非常質疑的態度,但是,相關領域的一些科學家們對此還是大多數認同。

對於火星上的巖石如何掉落到了我們的地球上?我們首先要明白,在火星軌道的外圍,其實是小行星帶,這裡邊將近有50萬盒左右的小行星,所以說火星會經常的遭受著一種小行星的撞擊,特別是在幾十億年前,太陽系當中的行星們剛剛形成的時候,火星遭受小行星撞擊的頻率比現在要高得多了,如果說有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火星的話,如此大的質量,帶來非常大的勢能,也就是引起一些爆炸,從而就會把火星上面的巖石衝擊到太空裡。

而且我們都知道,火星上的大氣層相對來說比較的稀薄,所以說巖石被衝擊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就會脫離火星的引力,在太空當中遊蕩。而這些巖石在地球的周圍飄蕩的時候,可能就會被地球的引力所捕獲掉,如果說在地球的大氣層中不被完全消耗掉的話,那麼就有一些會降落到地球的表面上,而落到表面上的巖石就是火星隕石了。

所以說,火星巖石大多數都是小行星撞擊火星的表面形成的,在地球上,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十多塊來自火星的隕石,我大多數發現的地點都在我們地球的南極洲,剩下的有一些是在荒漠裡。那麼由此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說火星離我們那麼遠?居然在地球上還有火星隕石了,科學還是非常的具有真理性的,研究發現之後就能夠得到其中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火星自身有引力,為何地球還有那麼多號稱來自火星的隕石?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科學家們不斷在尋找與地球相似的星體,希望發現,能夠滿足生命生存條件的星球出現,而火星就是一個在某些程度和地球頗為相似的天體。科學家們對於火星的研究發現,火星上也是有引力存在的,雖然引力只有接近地球的1/3,但是也足夠抓住自身身體上的物質了。
  • 地球上有火星隕石,那火星上有地球隕石嗎?看看月亮的形成就知道
    地球上有不少來自火星的隕石,迄今已經發現了十多塊,比如著名的埃倫.希爾斯84001,科學家們還在上面發現了來早期火星上的細菌等,可以說有著很大的科研價值,那麼火星上會有來自地球上的隕石嗎?或者說太陽系其他星球上會有來自地球的隕石嗎?
  •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隕石?
    隕石一般是指來自地球以外天體的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沒有燒盡的部分。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絕大部分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那些小的石塊可以直接落到地球上。也有少部分隕石來自火星和月球,來自火星和月球的隕石就需要外界將它撞出火星或月球。
  • 什麼是火星隕石,火星隕石是怎麼到達地球的?
    大家都知道,太空中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或固體碎塊,當它們被地球引力捕獲,將變成流星墜入大氣層。大部分的流星都會在到達地球表面之前燃燒殆盡。但是也有個別例外,沒燃燒完的殘骸墜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隕石。地球上拍攝的英仙座流星雨,大部分流星體是如沙礫般大小的固體碎片,進入大氣層後會燃燒殆盡目前,地球上已經被收錄編號的隕石多達7萬多塊,其中有200多塊是火星隕石。那麼這些隕石是怎麼被判定來自火星的呢?
  • 來自火星的隕石,它是如何跨越上千萬公裡來到地球的?
    可是火星根本沒有撞擊到地球上,又是如何將這些石頭送到地球上的呢?關於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的好奇,火星並不比咱們地球小,而且火星也是被研究學者,一直重點懷疑存在生命體的一個星球,並且火星存在的年代非常的久遠,而且在過去的火星或許還真的像我們地球現在一樣,也是一個比較溼潤溫暖的星球,在上面很有可能也孕育了生命體,至於為什麼現在會變成如此惡劣的環境。
  • 地球上怎麼會有來自月球和火星的隕石?怎麼判斷它們來自於哪裡
    ,我們地球上怎麼能有來自於月球和火星上的隕石呢?其實說起來也沒什麼稀奇,我們地球上的來自於月球和火星的隕石都是撞出來的,當有質量較大的天體撞擊月球和火星的時候,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撞擊部位的月球或者火星上的巖石會飛濺入太空之中,某些具有巨大勢能的巖石會脫離月球和火星的引力到太空中流浪,當它們遊蕩到地球軌道附近的時候,受地球引力的影響會靠向地球,這時地球引力就會捕捉它們進入地球大氣層,個頭較小的巖石都會在大氣層中摩擦燃燒殆盡
  • 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遭滅頂之災?
    火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大約只有5500萬公裡,其實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也幾乎是遙不可及。經常聽到有一種說法,稱火星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偏離自己的軌道,並且大量小行星的襲擊會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果然如此嗎?
  • 火星隕石的地球「流浪記」
    在太陽系,受到小天體碰撞的現象普遍存在,火星也不例外。當石塊被撞出來的速度大於逃逸速度時,會被拋射到太空中,其中的一部分會墜落到地球表面成為隕石。來源於火星的隕石被稱為火星隕石,而最重要的判別依據,是將這些巖石中所捕獲的氣體成分,和火星探測器所探測到的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對比。
  • 什麼是火星隕石,它是怎麼到達地球的?為何被稱為火星的「信使」
    大家都知道,太空中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或固體碎塊,當它們被地球引力捕獲,將變成流星墜入大氣層。大部分的流星都會在到達地球表面之前燃燒殆盡。但是也有個別例外,沒燃燒完的殘骸墜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隕石。火星的大氣成分和地球有很大的區別,科學家在對某些隕石內部玻璃體進行研究時發現,其中包裹著微量的氣體。
  • 奔·火|火星隕石的地球「流浪記」
    這些證據似乎都將隕石的來源指向了火星。科學家將這些未知的巖石劃分為不同的巖石類型,統稱為SNC族隕石(SNC為三塊典型樣品名字的英文首字母,S: Shergotty, N: Nakhla, C: Chassigny)。但讓大家困惑的是,如果它們是來自火星的隕石,那為什麼會沒有月球隕石呢?畢竟,從月球表面撞出一塊巖石並落到地球上,無論怎樣都比火星要容易得多。
  • 每日科普|火星隕石的地球「流浪記」
    當石塊被撞出來的速度大於逃逸速度時,會被拋射到太空中,其中的一部分會墜落到地球表面成為隕石。來源於火星的隕石被稱為火星隕石,而最重要的判別依據,是將這些巖石中所捕獲的氣體成分,和火星探測器所探測到的火星大氣成分進行對比。
  • 火星與地球那麼像,未來地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火星?很有可能
    不過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並沒有放棄,有科學家表示遠古時期的火星是存在生命的,在2000年,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火星隕石,內部存在鏈狀排列的磁晶體,這樣的排列形狀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才會形成,因此科學家推測火星是存在生命的。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這就引出了幾個問題:什麼是隕石?隕石是從哪裡來的?隕石雨為什麼會形成?,會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大多數隕石質量很小,由於大氣的阻力而變慢。著陸的速度一般是每秒幾十米到300米,所以彈坑很小。當一顆大型隕石降落在地球上時,由於大氣減速有限,它會以高速撞擊地面,其巨大的動能會瞬間釋放出來。大部分隕石材料和撞擊點周圍的大量地面材料將被完全粉碎和氣化,形成一個比隕石大得多的隕石坑。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發現78個大隕石坑。最著名的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格隕石坑,直徑1240米,深度170多米。
  • 從地球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美國至今無法載人登陸火星?
    人類相繼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失敗率高達50%以上,著陸率更是令人揪心只有40%左右,為什麼人類探測火星的失敗率如此之高?而載人探測火星更是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做到呢?首先從地火距離來說,火星是距離地球第2近的行星。同地球一般也是按照預定軌道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由於公轉速度不同和軌道的不規則性使得兩行星之間的距離並不穩定,可以說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當中。地火之間最近的距離有5500萬公裡,最遠時達到了4億公裡,探測器想要到達火星他要經歷的路程至少是地月之間的144倍。預計最快到達也要160多天。
  • 地球上的石頭會不會墜落到火星,月球等其它星球上?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地球、火星、月球三個星球的引力大小:地球重力加速度9.8米/秒2,月球只是地球的1/6,而火星是3.72 m/s2,是地球0.4左右。地球引力這麼大,一塊石頭無緣無故不會落在火星上或月球上,即使從宇宙來的石頭也容易被地球所捕獲,照顧引力比較大的地球,引力小的火星、月球次之。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我們都知道,星球的質量越大,那麼引力也就越大,在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如果你站在金星上的話,那麼是不會感覺到有什麼明顯差別的。火星呢,就不行了,火星的半徑只有地球半徑的一半。這是半徑,如果換成體積的話,那麼火星只有地球的15%。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從火星帶來的?
    科學家們宣稱:在一個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質,這意味著,地球之外可能存在著生命!這個隕石,據說是在1600萬年前,一個小行星撞擊上了火星,導致一塊火星的巖石脫落,並飛往地球。最終於1.3萬年前墜落在南極洲的阿蘭山上。
  • 火星隕石資料
    包含碳化合物的晶粒提供了碳分子如何形成的一個研究窗口,他們發現這些碳分子是在火星火山活動中形成的,並顯示火星在其歷史中多數時期存在著有機化學反應。斯蒂爾說:「這些發現顯示貫穿火星歷史時期碳分子存儲量持續減少,這類似於地球遠古時期。理解火星非生物、含碳大分子結構對於未來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至關重要。」
  • 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 離我們最近的鄰居火星,它有兩顆衛星,其中火衛一根據估計,在未來5000萬年以後就會進入火星大氣層,與火星發生碰撞。
  • 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你看,發生日食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月球在太陽的前面經過,有時會遮住全部的太陽盤面,有時會遮住一半,有時會留下一個金色的圓環。根據日食古人就做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假定,太陽與地球的距離要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要大得多,而且我們可以遙遠的太陽光看作是一組平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