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全球4個風暴「席捲」兩大洋,4級颶風洛倫佐獨樹一幟

2021-01-09 仰望星際

2019年颶風季節還在繼續,隨著四個氣象系統在各自的海洋中運行,預計全球範圍內會有更多的風暴活動。颶風洛倫佐是席捲全球的四大颶風之一,也是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目前洛倫佐已經發展為4級超級颶風,並且逼近5級水平。隨著今年高度活躍的颶風季節的繼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活動,在接下來的五天裡,有80%的熱帶擾動可能發展成熱帶風暴。

一個小型但定義明確的低壓系統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以南幾百英裡處,低氣壓目前沒有產生雷暴,環境條件對熱帶氣旋的形成不利。今天晚些時候,如果雷暴活動增加,同時該系統向東南方向快速移動,那麼它仍有可能出現一些輕微的發展,不過預計低氣壓將在周末消散,在接下來的五天裡,它預計將有30%的機會發展成熱帶風暴。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太平洋海岸附近有大片的陣雨和雷暴,該擾動預計將向西移動,並在未來一兩天內與墨西哥海岸以南的一個狹長的低壓槽相互作用。 熱帶低氣壓或熱帶風暴很可能在周末或下周初在墨西哥南部或西南部海岸附近形成,無論發展如何,該系統預計將沿墨西哥海岸由西向西北移動,並可能產生強降雨,並可能引發山洪暴發和泥石流。今天,中美洲太平洋沿岸也可能出現強降雨,48小時內的形成風暴的機率是50%,而接下來五天內形成風暴的機率則高達80%。

熱帶風暴凱倫位於大西洋,大約在百慕達東南350英裡處,風速為每小時40英裡,凱倫目前保持著熱帶風暴的狀態,但預計到星期六將減弱到殘餘低氣壓。國家颶風中心表示,凱倫的熱帶氣旋地位越來越令人懷疑,在昨天晚上到達的三個ASCAT通道中,氣旋的環流與後熱帶氣旋傑瑞的殘餘向南延伸的表面邊界沒有明顯區別,這表明凱倫的氣體循環可能不再被明確界定。

颶風洛倫佐現在是大西洋東部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颶風,風速高達每小時145英裡。這使得大颶風達到了薩菲爾-辛普森風力等級的四級水平,颶風強度的風從中心向外延伸45英裡,熱帶風暴強度的風向外延伸265英裡。根據NHC最新的數據,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5點,洛倫佐位於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620英裡處,洛倫佐產生的巨浪正在影響南美東北部海岸的部分地區,並將從今天開始影響迎風群島的部分地區,這些巨浪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海浪和激流。

相關焦點

  • 5風暴肆虐全球,米娜大轉彎離開我國,洛倫佐即將登陸
    目前全球有5場風暴肆虐兩大洋,大西洋有3個,太平洋有2個。西太平洋的18號颱風「米娜」登陸我國浙江舟山後大轉彎向東北方向移動,並再次進入東海,已經減弱為10級強熱帶風暴,東太平洋的風暴「納爾達」已於昨晚襲擊墨西哥,目前減弱為熱帶氣旋。
  • 連跳4級!洛倫佐「眼壁更換」,大西洋新颶風已加強為4級「野獸」
    「洛倫佐」颶風是一場巨大而強大的風暴,已成為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最強的風暴之一,隨著風力繼續增強,可能會影響南美東北部海岸和迎風群島。洛倫佐是本颶風季的第五次颶風,上周開始時是熱帶風暴,本周初,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然後又變為颶風。
  • 18號颱風米娜「咬住」韓國,2級颶風洛倫佐威力不減
    今天兩場風暴繼續「攪動」兩大洋,分別為太平洋的18號颱風「米娜」和大西洋的超級颶風「洛倫佐」,兩場風暴在今天紛紛登陸,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的破壞。「米娜」已於今天晚上8點登陸韓國西南部島嶼,繼續保持9級熱帶風暴水平,而「洛倫佐」長途跋涉直接朝英國飛奔而去,不巧的是,2級颶風洛倫佐今天橫掃了亞速爾群島,帶來了強降雨和風暴潮。
  • 2019年颶風季節再次登頂,新的5級颶風將達到65米/秒
    大西洋上空熱鬧非凡,洛倫佐現在達到4級颶風水平,但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警告說,這一強熱帶風暴預計將變得更強。周四,洛倫佐颶風成為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三大颶風,這場巨大的風暴風速達到每小時209公裡,達到薩弗爾·辛普森風力等級的4級颶風。
  • 超強颶風洛倫佐肆虐大西洋,將給英國愛爾蘭帶來狂風暴雨
    在2019年9月28日,北大西洋上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創造了歷史——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颶風洛倫佐一度發展成為最高等級的五級颶風(相當於我國標準的17級超強颱風),然而北大西洋歷史上從未有一個五級颶風能比颶風洛倫佐出現的位置更加偏東。
  • 一夜之間飆到5級颶風,洛倫佐再擴大,歐洲拉響警報
    颶風洛倫佐夜間再次加強,再次達到5級,風速為每小時249公裡。現在,英國和愛爾蘭處於警戒狀態,因為破紀錄的颶風將目光投向歐洲。上周六,颶風洛倫佐重新降至三級,周日夜間又迅速加強至5級。根據國家颶風中心(NHC)的最新報告,這次破紀錄的颶風風速達到5級颶風標準,並將對亞速爾群島造成影響,洛倫佐也將成為大西洋盆地中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颶風。一夜之間,它變成了5級颶風,然後又稍微減弱到4級,目前仍在那裡。在亞速爾群島之後,洛倫佐預計將向北走向歐洲,其殘骸可能會影響愛爾蘭。
  • 17級!大西洋東部歷史上最強颶風生成,洛倫佐「風眼」清晰可見
    大西洋經歷了一周多的「平靜期」後,颶風洛倫佐已達到四級,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33公裡,成為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相當於太平洋17級超級颱風,現在有一張圖表顯示,這場強大的風暴正向英國移動。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數據,洛倫佐颶風威力驚人,在穿越東大西洋時還在繼續增強,洛倫佐位於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660英裡處,預計英國下周將開始受到颶風的影響。洛倫佐的衛星圖像顯示,一個厚厚的內核環繞著一隻清澈的「風眼」。上一次在大西洋這一地區風速達到每小時233公裡的風暴是1988年的颶風海倫,然而,直到距離洛倫佐所在位置以西400英裡時,颶風強度才達到峰值。
  • 17級以上!大西洋又來個超強颶風洛倫佐,這次英國要吃不消了
    正當東半球東亞這邊,不少人的關注點放在正在持續發展的18號颱風米娜上的時候,這兩天西半球其實也不太平靜,北大西洋正在有不少颶風正在活動,在這當中,位於非洲以西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正在這兩天裡迅速增強,一度發展出清晰的風眼結構。
  • 全球有10場風暴「作亂」兩大洋,2019年颶風季節全面生效
    2019年颶風季節已經全面生效,在上周達到高峰之後,預計在本季度餘下的時間裡還會有更多的風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2019年颶風季出現了26個熱帶低氣壓,23個風暴和9個颶風。這些風暴中最嚴重的是颶風多裡安,它襲擊了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和大巴哈馬群島,造成50人遇難,數百人仍然下落不明。
  • 超17級!超強颶風洛倫佐現身,這次吃不消的不是美國,而是英國
    正當東半球東亞這邊,不少人的關注點放在正在持續發展的18號颱風米娜上的時候,這兩天西半球其實也不太平靜,北大西洋正在有不少颶風正在活動,在這當中,位於非洲以西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正在這兩天裡迅速增強,一度發展出清晰的風眼結構。
  • 颶風洛倫佐一天躍升4級,美科學家擔憂:呈現不祥信號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發布的最新消息,最新形成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現已成為熱帶大西洋中部地區 「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的颶風之一」!正在怒氣洶洶地朝著北美大陸的方向衝去…洛倫佐起源於東南大西洋的一場熱帶風暴。日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雖然洛倫佐才剛剛離開非洲大陸邊緣,但考慮到其迅猛的發展態勢,極有可能向北美洲大陸「進發」,呈現出不祥的信號。
  • 颶風「蘿拉」襲美!4級颶風帶來時速240公裡大風,「水牆」高6米
    這幾天肆虐我國東部海域的8號颱風「巴威」已經減弱為熱帶氣旋,於27日早上在我國鴨綠江口東南部以12級颱風水平登陸。至此,兩大洋的「雙風暴」還有大西洋一個,兩個風暴此消彼長,颶風「蘿拉」已經發展為4級颶風,並且也於27日早些時候登陸美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稱颶風蘿拉是「無法躲避的風暴潮」,當地居民被敦促離開該地區,那麼這個颶風現在發展如何呢?颶風「蘿拉」已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隆附近登陸,為四級風暴。
  • 美國因颶風遭遇大規模停電,4級超強颶風「蘿拉」破壞力
    它的威力有多大颶風蘿拉襲擊美國南部造成至少4人死亡颶風大西洋和東太平洋地區將強大而深厚(最大風速達32.7米/秒,風力為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也泛指狂風和任何熱帶氣旋以及風力達12級的任何大風。
  • 2020年的大西洋颶風名字用完了,還未出現一個5級颶風
    大西洋颶風季節起始於每年的6月30日,結束於11月30日,而且幾乎每年大西洋都會出現5級颶風,比如2019年9月出現了5級超級颶風「多裡安」和「洛倫佐」,但是今年真的很特殊,說了你可能不信,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用完了所有的名字,並且第二次開始用希臘字母來命名這個季節剩下的命名風暴
  • 洛倫佐或成三級颶風,91W模擬大變化,或對準日本而去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全球風暴發展在最近幾個月之中,都算是一個常見的事情,因為都沒有間斷過。根據北印度洋氣旋報告顯示,位於阿拉伯海的強氣旋風暴「希卡」(HIKAA)已經登陸了,等級大小為11級狀態,如今已經在持續的減弱之中,該「阿拉伯颱風」已經給阿曼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區帶來了強降雨,局部還有大雨到暴雨,所以影響也比較大。同時位於北大西洋熱帶風暴之一的「洛倫佐」也增強了。
  • 全球風暴:北半球共11個颱風、颶風和擾動一字排開
    這兩天,北半球除了北印度洋外,其餘各大洋內總共匯聚了7個颱風或颶風和4個颱風胚胎。總共11個風暴使得整個北半球炸開了鍋。
  • 洛倫佐飆升到14級!91W風速升至20KT,或成18號颱風「橫跨」日本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北大西洋的風暴又「暴躁」了。根據全球氣旋報告顯示,颶風洛倫佐已經增強為二級颶風,風力已經飆升到了14級狀態,根據初步預估顯示,該風暴還將持續增強,可能達到3級颶風的實力,所以說,有可能是一個相當於我國超強颱風級別的風暴,當然很幸運的是,這個風暴不影響任何區域,我們看下情況就行。根據衛星圖像顯示,洛倫佐已經出現了「風暴眼」,又黑又大,這也是發展增強的一個標誌。
  • 12級颱風米娜「突然轉向」,7級風圈已包圍臺灣
    備註矚目的18號颱風「米娜」已在昨天下午5點增強為12級颱風水平,自從17號颱風「塔巴」消散後,西太平洋已經連續5天進入「平靜期」,「米娜」的出現徹底打破僵局,它也將成為繼超級颱風利奇馬之後,又一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預計「米娜」將以12級颱風水平登陸我國浙江省,然後再次入海,颱風外圍將影響上海地區
  • 【科普閱讀】颱風、颶風、龍捲風有何區別?
    但是如果你曾經經歷過了颶風或龍捲風,那你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因為颶風、龍捲風和颱風都是同樣的氣候現象。科學家們只是根據它們發生的地點,對這些風暴有不同的稱呼罷了。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這些風暴以加勒比地區的邪惡之神命名,稱為「颶風」。在西北太平洋,同樣強力的風暴被稱為「颱風」。在東南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它們被稱為「強烈的熱帶氣旋」。在北印度洋,它們被稱為「強烈的氣旋風暴」。
  • 2018年最危險的風暴!颱風「飛燕」成為日本今年第一次5級颶風
    颱風「飛燕」(Jebi)被譽為2018年最危險的風暴,它在日本海岸附近憤怒地盤旋,成為今年第一次5級風暴。現在飛燕已經開始平靜了,風暴會登陸日本嗎?日本正處在颱風「飛燕」(Jebi)登陸的路徑上,「飛燕」有可能登陸日本最大的島嶼本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