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北大西洋的風暴又「暴躁」了。根據全球氣旋報告顯示,颶風洛倫佐已經增強為二級颶風,風力已經飆升到了14級狀態,根據初步預估顯示,該風暴還將持續增強,可能達到3級颶風的實力,所以說,有可能是一個相當於我國超強颱風級別的風暴,當然很幸運的是,這個風暴不影響任何區域,我們看下情況就行。根據衛星圖像顯示,洛倫佐已經出現了「風暴眼」,又黑又大,這也是發展增強的一個標誌。
北大西洋三風暴共舞,其中還有卡倫在持續的增強之中,而傑裡在減弱,所以「三風暴」共舞即將變成「雙風暴」,整體上來說,這些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沒有,最多帶動下大氣環流的動向,我們還是主要來看看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發展情況。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西北太平洋地區將有1個颱風生成(未來10天)。GFS和EC的模擬也同時預報了,所以18號颱風米娜或馬上要來了。
根據歐美氣象數據顯示,91W颱風胚胎一夜增強不少,風速已經提升到了20KT,美國聯合預警中心已經標誌為中等狀態,中心氣壓值為1009hpa,所以這個颱風胚胎的發展趨勢非常的強。根據衛星雲圖顯示,91W雲系飽滿,但是結構還不夠明顯,環流圖像顯示還需要繼續醞釀,所以增強比較快,但是還需要觀察,說不定突發性的改變都可能。當然根據GFS和EC的模擬情況來看,基本不可能。
根據GFS的模擬情況來看,預估在9月28日的時候,91W颱風胚胎會加強到991hpa氣壓值,所以18號颱風米娜最快就是28日生成,過後將會快速增強,最強氣壓值暫時標誌為967hpa,依照這個情況來說,可能是屬於13級到14級左右的颱風,最新的路徑模擬依然沒有變化,還是指向了日本,預估將會「橫跨」日本進入日本海地區,最後消失,時間也就是在10月初期的時候。
所以這可能是一個「大長假」颱風。而EC的路徑跟GFS存在一個小差異,大範圍都是預報前往日本,只是在影響日本的區域不一樣,EC的模擬路徑轉彎幅度要大一些,可能「直搗」日本中部中心區域,按照情況來說,可能會進入日本東京區域,所以這個完全是不一樣的走向,GFS的走向偏北一點,後期可能還會出現變化,我也會持續跟進,對我們的影響可能就是在靠近24小時警戒線的時候。
按照初步預估,就是東海部分區域可能出現風雨,所以影響不是很大,大家安心遊玩就行,如果出現變動我也會跟進消息。整體上來說,這個轉變的可能性不大,最近的副高變化沒有那麼強,加上一股較強冷空氣要東移南下,所以對颱風的靠近也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大家持續跟進。